

翁同龢家书诠释(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31.00
本书收录翁同龢后人收藏的一部分翁同龢家书,以及上海图书馆藏翁氏未刊手稿中的家书,行释文、校、夹注,并行相关考证。时间跨度从咸丰六年翁同和中状元到光绪三十年去世,贯穿了翁氏的大半生。这也正是清王朝内忧外患走向衰亡的时期。从这些家书中,可以了解到晚清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许多细节,以及翁氏对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同时,为了解翁氏其人,以及翁氏家族文化,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江瀚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31.00
江瀚,字叔海,著述有《慎所立斋诗集》十卷等。八册手稿《江叔海日记》传世,四册藏于北师大图书馆,另四册藏江氏后人处。此次整理以2016年国家图书馆影印本为底本,附录《江叔海先生遗像等四种》三种。江瀚博学能文,日记涉人涉事丰富,是交游世界的复现,是其新学发展的记录。此次整理出版旨在便于阅读便于学术研究。


聊斋志异选
¥31.20
《聊斋志异》是清初蒲松龄创作的一部著名文言短篇小说集,收录狐ghost故事、奇文异事近五百篇,主要包括四类内容,一是批评科举弊病,二是描写男女爱情,三是批判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四是褒扬民间智慧和美德。以精炼又生动曲折的文笔,寄托了对世事民情的认识和期待。 《聊斋志异选》从中撷取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突出,并兼顾可读性的作品46篇,辅以精当的注释,以提供给读者阅读《聊斋》的基础性选本。其文字以手稿本为底本,手稿本阙者以康熙抄本为底本,手稿本、康熙抄本皆无者以青柯亭本为底本,三者皆无者以《异史》本为底本,并以二十四卷抄本、铸雪斋抄本等参校,文字准确。 其注释特长有三。一是长于精准深地说解,尤其长于所涉名物制度、科举制背景、有关清人生平仕宦经历的介绍。二是对疑难字注音。三是每篇首注的解题,说明本篇主旨,对蒲松龄的创作意图多所发明,对读者意义尤大。 全书平装16,每页上文下注,版式疏朗,内容丰富,且精心选配彩插27张,手工插特定故事中,以便展现故事情节。


释名(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31.20
东汉刘熙的《释名》,从天文地理、人体、人伦、语言、衣食起居、文书、器具、病丧共八个大类中取材选词,收录了一千四百多个条目,训释词语一千七百多个,以事类为经,义类为纬,分为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等二十七篇,大类之下又有小类,层次分明,次序井然,广泛采用“声训”手段,追溯人、物、事之名源,是中国*部语源学研究著作。它与《尔雅》《方言》《说文解字》一起,堪称汉语言文字学的“四大名著”。本版以专研《释名》三十多年的任继昉先生《释名汇校》为基础,以明嘉靖三年储良材、程鸿刊翻宋本《释名》为底本,并参照其他版本行校勘,依三全本体例行简要题解、简明注释和全文翻译,是一部易读易用的适合广大读者的普及读本。


六朝隋唐漢籍舊鈔本研究
¥31.26
《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研究》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汉籍从考》,中篇《经史发覆》,下篇《辑佚考辨》。本书以日本京都大学所藏重要旧钞本(《讲周易疏论家义记》、《伪古文尚书》、《礼记子本疏义》、《琱玉集》、《翰苑》等)为核心,对汉、唐文学学术嬗变的内在理路行再估量;并对公元九世纪前,中国在“东亚文明圈”中的价值行再审视。


翁同书手札系年考(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32.00
翁同书(1810 1865),字祖庚,号药房,又号巽斋。翁心存长子。本书收录翁同书写给翁心存、翁同爵、翁同龢、翁曾源等人的信札百余通,时间从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光绪四年(1878),长达三十多年,涉及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除了生活日常,还有耳闻目睹的地方军政、官场百态、历史事件,可与史书记载互证互补,从中亦可见当时人对事件发生的描述与评价,对于清末历史的研究颇具价值。


梦溪笔谈全译
¥32.40
《梦溪笔谈全译》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就性质而言,《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从内容上说,它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因为沈括本人具有很高的科学素养,他所记述的科技知识,也就具有极高价值,基本上反映了北宋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因而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还称誉沈括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全译》是《梦溪笔谈》原文加上全文白话翻译。


1934—1935中缅边界调查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2辑)
¥33.00
1934年英国侵云南边境造成“班洪事件”,周光倬为“外交部特派云南边地调查专员”,经昆明、楚雄、腾冲境,将调查经历与沿途山川风貌、人文风情等作《赴滇缅边界调查日记》与《滇缅南端未定界调查报告书》。


注解傷寒論;傷寒明理論
¥33.50
作者对伤寒论研究很深,纵横无际,得心应手,故能深明其理,撰成此书。卷一-三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使习医之流,读其论而知其理,识其证而别其病,胸中了然而无惑”(本书严器之序)。卷四专论方药,选《伤寒论》常用方20首,强调配伍制使的关系,并以经典医著结合个人体会加以分析。本书为学习《伤寒论》的补充读物。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
¥33.57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所著,是一本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专著,上起建安,下迄隋朝建立前夕,探讨三百八十余年间文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种种理论问题等,探讨其历史发展面貌的同时也对其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春秋公羊传
¥33.60
黄铭、曾亦译注的《春秋公羊传》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公羊传》的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公羊学大盛于西汉,历代注疏研究均不乏其人,名家有董仲舒,何休,清代常州学派与康有为等。本次出版我们约请国内公羊学研究*名学者上海同济大学曾亦教授对全书进行详尽注释与翻译。顾及义例阐发与普及串讲两个层面,是《春秋公羊传》的较好普及读本。 ? ? ? ? ? ? ? ? ? ? ? ? ? ? ? ??


《绝妙好词译注》
¥33.90
《绝妙好词》是周密编纂的一部南宋词集。专收南宋词人作品132家,录词近四百首。是书编选标准甚严,体现了醇雅风流的审美择向,以清词丽句为主体,亦收了少量抒写亡国之恨、风格苍凉凄楚的作品。所有词作均有详细的注释和译文,注释除征引典源外,生、僻、难字一律注音;译文采用韵文形式,尽量忠实于词作原有的韵味。


王振声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34.00
王振声(1842-1922),同治十三年士,曾任会试同考官、监试官、徽州知府等。所著《心清室日记》起于光绪二十九年正月,止于民国十一年十二月,记载了前后20年间的日常起居、宦场行踪及书画写作、人际交往的种种情形。其中光绪二十九年、三十年他先后出任会试同考官、殿试监试官和恩科会试监试官,不仅具体记载了清末借用河南贡院举行科考的全程细节,也反映了其中的变化与例外,对了解清末科举考试的演变提供了*手的资料。

《论语》读本(上下册)(大众儒学经典)
¥34.72
《论语》是*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与人格,全书内容涉及修身、处世、教育、为学、从政等问题。n n 《论语》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对于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可以将《论语》看成历史书,它是研究春秋史*为可靠的历史文献;可以将《论语》看成哲学书,它对中国哲学的精神与品格产生巨大影响;可以将《论语》视为古代政治学典籍,它系统论述的德治思想,对于传统中国政治影响巨大;可以将《论语》看成重要的管理典籍,它对于家政、国政和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至于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但是,作为历史书、哲学书、政治书和管理书的《论语》,依然不能穷尽其全部意义,它是人类历史中永恒的经典。n n 《论语》读本(上下册)分原文、注释、白话文翻译、解读等部分,对《论语》的主要内容做了全新解读。n


容斋随笔(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34.80
《容斋随笔》,古代笔记小说。内容广泛,资料丰富,包括经史诸子百家、文学艺术、历代典章制度、医卜、星历、宋代掌故以及人物评价等方面内容。有去伪存真的考订,也有情理的分析,其中对一些历史经验的总结颇有见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首。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书。


山海经注译--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
¥34.80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古代地理名著,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囊括了各地山川、道里、民族、物产、祭祀、巫医等内容,记录了大量异物和神灵鬼怪,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本书对《山海经》全文行通俗的注释和翻译,是一部适宜大众阅读的《山海经》读本。


《唐诗三百首译注》
¥34.80
《唐诗三百首》为流传*广、影响深远的唐诗选本。此版每首诗均由题解、原诗、题解、注释、译文五部分组成,书末附诗人小传。题解,交代诗篇或诗人的创作背景,简述主旨,介绍内容、章法和风格的特色;注释,阐明词义,介绍必要的古汉语知识;译文,与注释互相映发,用现代语言译写,能启迪读者一步联想,收到阐发主旨、掘诗意、体现美感的效果。


《景德传灯录》研究
¥34.80
《景德传灯录》为北宋真宗朝,吴僧道原所作之禅宗灯史。其书集录自过去七佛,及历代禅宗诸祖五家五十二世,共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灯法系。此书编成之后,道厚诣阙奉进,宋真宗命杨亿等人加以刊定,并敕准编入大藏流通,故《景德传灯录》在宋、元、明各代流行极广,对教界文坛俱有甚深之影响。禅师常云之一千七百则公案即指此书,而在文人诗歌中,"读《传灯》"几成参禅之同义语。然受近世禅宗研究重前期禅史研究之风气影响,学界对此书少有著意,实有深入研究之必要,此则为作者撰述该文之原因。冯国栋编著的《景德传灯录研究》主体共六章,前为引言,后为附录。引言部分对近世禅宗研究及《景德传灯录》研究之状况进行了回顾,并阐明该论文所采用之方法及所持之视角等内容。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34.80
《唐才子传》十卷,元辛文房撰,是一部主要记述唐代诗人事迹的传记。全书记载的人物上起隋唐之际的王绩,下至宋初的陈抟,包括正传二百七十八篇,附见一百二十人,共记述了三百九十八位诗人的事迹。每篇传记大体包括传主的名字、籍贯、生平仕履、逸闻趣事、诗歌创作、文集存佚及有关评论等内容,隐士、闺阁、僧人、道士等特殊诗人群体传后有“论曰”头的总论,其他各篇中辛文房随感而发的评论则标“〇”以与正文区别。 《唐才子传》保留了不少唐代诗人生平事迹的史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中辛文房的大量评论,对于研究元代的诗学观念也有重要意义。当然,由于事属草创,史事繁杂,《唐才子传》中史实讹误之处也不少,不可尽信。但其书注重搜罗记述唐代诗人的逸闻趣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我们了解唐代诗人事迹、领略唐代才子风采的一部经典之作。 三全本《唐才子传》是目前市场上V一一部在售的全文注释翻译本《唐才子传》。原文以傅璇琮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为底本,参校孙映逵《唐才子传校注》等版本,精心校正,对较长的篇目做了分段处理。分卷撰有题解,介绍本卷记述的诗人,提示本卷中的重要内容。注释对书中的疑难字词做了注音释义,对书中的史实讹误择要做了订正,对书中涉及的诗篇做了译解。译文清晰流畅,年号纪年后均括注了公元年份。书末附录《音序人名索引》以便检索。我们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一部好看好玩、好懂好查的《唐才子传》普及读物。


翁曾翰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1辑)
¥35.00
翁曾翰(1837-1878),又名海珊,为晚清名臣翁同龢之侄,后来过继给翁同龢为子。曾任内阁中书、内阁典籍、内阁侍读等职。其所写日记手稿,名“海珊日记”,现存九册,藏于国家图书馆善本室。《翁曾翰日记》为日记手稿整理本,对研究晚清历史以及常熟翁氏家族有重要参考价值。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第九辑
¥35.07
《文選》是梁代蕭統(501—531)編纂的詩文總集,共三十卷,收録了從周代至梁代的一百三十餘名作者約八百篇作品。此書作爲中國詩文選集,雖然很早就獲得了高度評價,但其開端却是從隋至唐初時曹憲在揚州向門生們講授此書開始的。在此之前,雖然有隋代蕭該所著的名爲《文選音義》的注書(已佚),但能够彰顯《文選》高度的文學性,並能使對《文選》的解釋達到學問領域的還是曹憲的功勞。曹憲曾著有《文選音義》,且其門下多出俊秀,並各自著有文選的注書。主要有許淹的《文選音義》,公孫羅的《文選鈔》、《文選音决》,李善的《文選注》、《文選音義》。但現存的祇有李善的《文選注》,完成於唐顯慶三年(658),此後至開元六年(718),又有吕延濟、劉良、張銑、吕尚、李周翰五人新爲之注釋,稱爲五臣注。後來,李善注和五臣注成爲《文選》注書的代表著作,流傳於世,而合兩書而成的六臣注也流傳十分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