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民两代金石书画史(上下册)(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1辑)
¥54.00
《清民两代金石书画史(上下)》为1948年手稿本,囊括了清朝与民国两个时期,涵盖金石书画多个领域,全面记载了八千九百多位艺术家的生平经历、艺术造诣、师承渊源等方面的事迹,保存了珍贵的艺术领域的掌故史料,具有重要的文献和史料价值。 《清民两代金石书画史(上下)》由龚方纬编著,宗瑞冰整理。


潘道根日记(上、下册)(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
¥51.00
潘道根是清代昆山地区文人和医生,其人平生致力于地方文献、掌故的考证,以教书行医为生,布衣以终。*有《隐求草堂诗文集》《临症度针》等,有关昆山地方文献的专*《昆山名家诗人小传》《昆山先贤冢墓考》等。其传世日记《潘晚香日记》学术价值很大。《潘道根日记(上下)》即为对其日记的整理。


孟宪彝日记(上、下册)(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
¥52.00
孟宪彝(1866-1924),字秉初,清末举人,历任东北路分巡兵备道、吉长道尹、吉林巡按使、吉林省长等职。其日记记载了宣统二年(1910)至民国十二年(1923)间,其任职、罢职、办理河工赈济、经营煤矿铁路等实业情形,以及十数年间中国社会、家庭、人民精神面貌所经历的种种变化。可以说,《孟宪彝日记(上下)》较全面地反映了清末民初十余年间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医学、社会各方面的镜像。


贺葆真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1辑)
¥46.00
《贺葆真日记》,卷内又题为《收愚斋日记》,时间跨度从作者十七岁到五十四岁,从清末持续到民国时期共三十多年时间(光绪十六年正月至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几乎涵括了著者的一生。贺葆真记日记详于记事,其文字可作为个人实录来读,同时有人主动提供素材,因而《贺葆真日记》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乡村社会经济、士绅家庭、传统文人群体、书院教育的转变、士绅投身实业的尝试、各种党派活动的展、股票的卖、直隶和山东土匪的横行、政坛变换以及五四运动的旁观实录,还有北方社会风俗的描绘等等,可以著述待之。


赵元成日记(外一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2辑)
¥25.00
《赵元成日记》收录了民国官员赵元成1911、1912、1918年宦游于太原、上海、常州、北京四地时所撰写的日记三卷,末附作者所撰《迟云茤诗草》二卷。本书所收日记因为撰写时间和作者活动地域的特殊性而较高的史学价值,日记以平民的视角展现了民国初年山西起义、清帝逊位、南北议和、宁赣兵变、议会党争、俄国侵新疆、总统选举等事件的发生与展,提供了解读辛亥时期历史的新维度。同时日记中大量保存了作者的读书札记、诗文创作和评论,对于了解当时的文学现状亦不无补益。本次整理,日记部分采用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稿本为底本,《迟云茤诗草》以常州图书馆藏《赵敬谋先生诗文手稿》为底本。

赵尊岳集(全四册)(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
¥132.00
赵尊岳(1898-1965),字叔雍,斋名高梧轩、珍重阁,是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在词学、新闻学等方面有重大建树。《赵尊岳集(共4册)》为《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之一,收罗了他的词学、戏曲小说、传记、序跋、剧评、游记、政论、书信札记等方面内容,材料丰富,为赵氏*述之集大成。


汪荣宝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1辑)
¥24.00
汪荣宝(1878-1933)字衮父,号太玄,江苏吴县人。近代著名学者、外交家。 《汪荣宝日记》起自宣统元年正月初一,止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三十日,三年中无一日间断,反映了清王朝*后三年中的社会风貌和重要历史事件。其间汪氏供职民政部,同时在修订法律馆、资政院等多处重要机构兼职,是清末立宪运动的核心成员,其所交往如善耆、那桐、徐世昌、章宗祥、曹汝霖、陆宗舆、杨度等,皆一时名流,日记所述完整保留了这一时期的真实记录,弥足珍贵。其中协纂宪法的记述,是研究清末立宪的*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汪荣宝日记》曾由台湾文海出版社和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过,但复制图像模糊、行草笔迹难以辨认,影响使用。今由整理者全文整理标,并制作人名索引,颇便使用。

肩水金关汉简校释--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试读本)
免费
肩水金关汉简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甘肃肩水金关汉代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一批珍贵文物,总计简数为10778枚,时间断代大致在西汉末至东汉初,按照内容分类,主要有文书类、册简类和历书类等,涉及公私文书、账簿、出关情况登记、书信、历法等,是研究秦汉政治、历史、语言、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以中西书局于2011至2016年出版的五卷本《肩水金关汉简》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关简号顺序逐简核对文字,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纠正误释、误缀,对一些重要的字词演变情况、典章制度、历史背景、人名地名等施以详细注释。另外,编制了《金关汉简所见郡国郡邑乡里表》《候官烽燧表》《金关汉简人名索引》作为全书附录。

李贺诗笺注(试读本)
免费
.

三家诗遗说考(试读本)
免费
《三家诗遗说考》是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两代经学的大成之作,其征引三家《诗》佚文遗说合五千馀条,完全超越之前所有的三家《诗》辑佚著作。陈氏父子在汉儒师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考证,建构出一个庞大的三家《诗》学师法网络。“三家诗”的相关文献整理,公推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为先,但王书颇有不足。若将陈、王二书加以比较,会发现王书原创性较差,且囿于注疏体例,疏不破注,学术立场不够公允;而陈书在材料辑佚与师法判定上都更有优势,对佚文材料的考订也更加详密;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明确判定为三家《诗》的材料在数量上也远不及《三家诗遗说考》。本书是《三家诗遗说考》的首次整理,以清道光年间小琅嬛馆刻《左海续集》本为底本,以清光绪十四年(1888)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为参校本。整理者马昕、米臻学殖深厚,研治三家《诗》有年,故能断精准、校勘详密,最后又编制引文索引,一步提升了本书的学术含量。本书的出版是一项基础文献建设,对相关领域研究均有推作用,意义重大。

唐诗品汇(全四册)精(试读本)
免费
本书是明代高棅编《唐诗品汇》的整理本,葛景春、胡永杰校。《唐诗品汇》为唐代诗歌选集,全书共一百卷。其中正集九十卷,拾遗十卷,选唐代诗人六百八十一人,诗作六千七百首。选诗按诗体排列,先古后律;每诗体之前,均有叙目,为该诗体总论,主要说明该诗体的来源,及在唐代各期的流变情况。书前有总叙、历代名公叙论、凡例、诗人爵里详节等。此书明确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特重盛唐,每种诗体内又分为九格,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为武,晚唐为正变、余响,方外异人为旁流。其崇尚盛唐、区分流变的意见,为世人指示了学习唐诗的正确途径,选诗和论析又很具识见,因而获得广泛的响应,对明代尊唐诗风影响深远,至今仍是学习与研究唐诗不可或缺的参考书。本次整理据明汪宗尼校订本标排印。

师友渊源录(全二册)(试读本)
免费
《师友渊源录》是一部收录雍正、乾隆、嘉庆年间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类文献,作者为清代中叶著名金石学家严长明、严观父子。此书意在历叙生平师友,以存行谊。所录人物超过四百,多当世闻人,如杭世骏、刘星炜、曹学闵、方苞、厉鹗、钱陈群、汪由敦、齐召南、全祖望、袁枚、吴敬梓、陆锡熊等。撰者广采别集、方志、诗话、笔记、碑传、家状等,为这些“一时才能之士”立传,内容翔实,对了解和研究清代历史与学术具有较高的价值。

汉碑文字通释(精)全二册(试读本)
免费
《汉碑文字通释》是基地重大项目“汉碑文字通释”(14JJD740005)的终成果。书稿全面搜集、整理了293种汉代碑刻及527块汉石经拓片,在对汉碑文本进行认真校勘的基础上,提取文本中所包含的全部用字 2729个,以及每个单字所出现的全部例句,据以归纳各单字的全部意义和用法,然后从形、音、义、用等方面对每个单字进行通释。在字形方面,力求全面收录汉碑字形,包括异写字和异构字,分析汉碑字形的形体特征,揭示“篆隶之变”过程中汉字形体的演化规律;在字音方面,注明各字的上古音、中古音和今音,与形声字声符的音韵属性相互照应,为理解古今音变与汉字形体变异的关系提供支持;在字义方面,尽可能系统地整理归纳汉碑文字的义项,标明典型例句,全面反映各字在汉碑中的实际职用状况。此外,释词部分还对汉碑文献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并与释义部分沟通呼应。


九畹芳菲——巩本栋教授荣休纪念文集(精)
¥58.80
本书是南京大学文学院巩本栋教授荣休纪念及门弟子庆贺文集,分为学术论文和师门问学录两个部分。学术论文为巩门弟子学术研究成果的自选,内容遍及古籍校勘整理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批评史、文学理论、诗词、散文、小说诸领域。师门问学录以散文笔法各自追忆恩师教诲历程,受教之法因人而异,而师尊传道宗旨则无不一致。全书真实反映了南京大学和巩本栋教授古典文学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与成果,是东南学术和南雍文脉的活态呈现,更彰显了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典范意义。


牡丹亭
¥14.40
《牡丹亭》,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明传奇的经典之作。杜丽娘游园惊梦,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一见钟情,梦醒后寻梦无着,继而一病夭亡,死而复生。该剧一诞生,“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清代学者吴吴山的未婚妻陈同、妻子谈则、续娶妻钱宜,对《牡丹亭》情有独钟,留下了一段评佳话。吴吴山人三妇,从女性的角度赏玩评,细致微,或诠疏文义,品赏佳构,解说名理,抒发情怀,生动反映出当时闺阁女子的生活态度。此以康熙刻本三妇评本《牡丹亭》为底本,参校以清芬阁刻本。


随园食单
¥26.99
《随园食单》是清代一部系统论述中国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的重要著作。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心单、饭粥单、菜酒单。从选材到品鉴,详细地记述了我国从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中流行的南北菜肴,以及当时的美酒名茶,被公认为厨者的经典。 吃,是平凡生活中一件大事,一蔬一饭,用心对待,日常食物*易令人满足。 活得要任性,吃得要讲究。喜欢吃的人,必然能体会细节,热爱生活。酸甜苦辣咸中品出的生活气,才是*让人动容的地方。每一个微小的日子,因为有美食的参与而饱满,而丰盛。好好吃饭,就是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


大画《朱子家训》
¥18.00
本书以孩子与父母之间平等对话的方式来解读古圣贤人的家训,用古人的家训指导家长如何行家庭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规矩意识。这是一部孩子与家长共同阅读的家训,一部孩子一定喜欢的家训,一部公益中学学生、家长、老师合力编写的家训。

玉台新咏(全二册)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69.60
《玉台新咏》是南朝诗人徐陵编纂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存*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古代属于经部,非集部之书),全书十卷,选录自汉迄梁的诗歌840首。《玉台新咏》所收多为女性题材诗歌,体现了当时诗坛“追新求变”的风气,促了诗歌题材的生活化、世俗化,也促了诗歌表现技巧的发展与步,在中国诗歌史、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均有重要地位。

文心雕龙校注(全本)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试读本)
免费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系统完整的文学理论巨著,是研究文学、美学与文艺学等的经典作品。《文心雕龙》的古注,学界向来都认为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较好,后经李详补注,征事数典,又有了新的补充。杨明照先生素称“龙学泰斗”,其《文心雕龙校注》先全录清人黄叔琳的辑注和李详的补注;后为杨先生自己的校注拾遗,广泛校勘传世 诸本,判定是非,并补前修注释不到之处,终集大成;再以著录、品评、采摭、版本等十项附录殿后,集《文心雕龙》资料与研究之大观。杨先生取得了许多凌越前贤的成就,是当代学人研治《文心雕龙》的杰出代表。 杨明照先生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踵续黄、李二家之后,对《文心雕龙》作校注拾遗的工作,1936年写成清稿,1958年初版《文心雕龙校注》,其后屡次增订,直至没世。此次出版,在中华书局2000年《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的基础之上,充分吸收了《文心雕龙校注拾遗补正》(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在校勘、注释、表述上的补正,将杨先生晚年的两大专著融于一编,是杨先生70年龙学研究的总成果,可谓全本《文心雕龙校注》。在形式上,又对【辑注】、【补注】、【校注拾遗】分别施加注码,以便读者阅读查检。

苏东坡全集(精)全八册
¥310.80
本书是苏东坡作品的汇编,全套共八册,包括作品十五种,其中*、二册为苏东坡的《诗集》《词集》;第三至六册为《文集》;第七册为《苏氏易传》《东坡书传》《论语说》(辑本);第八册为《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东坡手泽》及作为附编的《苏沈良方》《艾子杂说》《杂纂二续》《渔樵闲话录》《调谑编》《问答录》。其中诗词文不必多说,《苏氏易传》《东坡书传》《论语说》是苏东坡的学术著作,《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东坡手泽》是东坡的笔记类作品,《苏沈良方》收录了苏东坡和沈括关于药方和养生方面的文章,《艾子杂说》据说是东坡的寓言作品,《杂纂二续》等多是托名苏东坡的作品,大体反映了苏东坡幽默风趣的文化形象。 书前有长篇《导言》,详细评述了苏东坡的文艺及思想成就;并编有《苏东坡年表》,帮助读者了解苏东坡的生平经历;书末附有《篇名音序索引》,方便读者查找有关篇目。 本书是市面上收录苏东坡作品*为全面丰富的《苏东坡全集》,全景展现了苏东坡多姿多彩的人生历程和精神世界,是普通读者阅读了解苏东坡的上佳之选。

茶经校注(试读本)
免费
唐代陆羽所撰《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早、完整、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茶经》成书于8世纪中期,分上中下三卷共十篇。上卷《一之源》介绍茶之本源、植物性状、名字称谓、种茶方式等;《二之具》叙述采茶制茶的用具尺寸、质地与用法;《三之造》论说采制茶叶的适宜季节、时间、天气情况,以及对原料茶叶的选择、制茶的工序、成品茶叶的品鉴。卷中《四之器》记录煮茶、饮茶的二十四组、三十种器具。卷下《五之煮》介绍煮茶程式和注意事项;《六之饮》强调茶饮的历史意义和奥妙;《七之事》详列历史人物茶事,以及茶相关文献记载;《八之出》列举当时全国各地茶叶产地和品质高下;《九之略》列举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的制茶、饮茶用具;《十之图》主张要把《茶经》用绢素书写张挂,以便烂熟于心。《茶经校注》是著名茶文化研究专家沈冬梅教授对《茶经》进行系统校勘、考证和注释的古籍整理作品,是茶文化研究的基础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