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层治理相关政策一本通
¥34.99
本书以城市基层治理法治需求为导向,聚焦基层治理的突出问题,根据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着力阐述如何依法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痛、堵、难,提高城市基层治理实效。本选题深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阐述城市基层治理的总体要求;详细解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发挥的作用;系统梳理城市基层为民服务能力建设、城市基层平安建设以及基层自治、法治、德治建设等城市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了强化组织保障等内容。
公共政策与公民生活
¥34.99
公共政策与公民生活》共分为四个专题、十三章。第1个专题从什么是公共政策、什么是公民参与,到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现实基础三个角度,对当代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现状行介绍。第二个专题从公共政策议题与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环节,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过程行系统分析。第三个专题从公共政策参与主体多元化的视角,分别阐述专家及智库、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等主体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及实践。第四个专题将视角转向近年来公众参与的新途径:网络参与,在分析网络新媒体时代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基础上,一步提出网络时代政府治理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的策略。 《公共政策与公民生活》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的通识课教材、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政府、社会组织等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书目,以及其他对此主题感兴趣人员的参考读物。
中国城市公共服务与政府效能公众满意度研究:基于10个城市公众满意度调查的实证分析
¥34.99
本书以我国10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城市公共服务和政府效能公众满意度行测评,借助国际先的计算机辅助电话问卷调查系统CATI,并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公民治理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公众满意度的两个维度——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和政府效能公众满意度行分析。
长三角41个城市休闲化发展研究报告(2019)
¥34.99
本书为2020年亚洲地区城市休闲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本书主要由以下两部分内容构成。*部分是,背景叙述,资料整理,数据分析。第二部分是,专题研究。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休闲研究中心连续第8年完成的有关亚洲地区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的研究报告。报告可以用于高等院校旅游、休闲、会展以及社会学等专业师生的参考教材,也适合作为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和城市公共服务管理部门的参考用书。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生态服务系统研究
¥34.99
本书是关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生态服务系统的研究,包括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研究,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关系研究,养老服务系统因素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平衡影响研究,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典型个案经验借鉴,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生态服务系统路径设计以及保障研究。 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可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部门提供参考。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实践成就与风险防范研究
¥34.99
本书共分3个部分:“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实践成就和建设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首先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概念与内涵、提出的背景、发展历程及共建原则。其次,本书详细阐述了中国和沿线国家如何通过“五通”建设,推动新时代下和平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新秩序下开放合作的多边共赢体系,打造新经济下同维共建的繁荣共享模式,集聚新科技下创新引领的智慧产业资源,以及深化新视野下包容发展的多元文化融合。后,本书还从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的视角,分析防范建设过程中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方面的潜在风险。
城市双修视阈下河道景观的有机更新:理论、路径、案例
¥34.99
本书将“历史性城市景观(HistoricalUrbanLandscape)”的概念引河道研究,统筹考虑水体、堤岸、植被、经济、历史、文化、社会以及城市功能演变等诸多要素的协调耦合,从城市有机更新和四维景观(空间时间)概念的视角全面梳理整合城市河道研究的相关理论、科学方法、创新机制,系统构建城市河道有机更新的理论体系;研究结合了杭州等国内城市河道有机更新的*实践,收集和分析了发达国家滨河空间更新建设的策略与经验,关注河道景观多重价值向综合效益转化的现实途径,对于全面贯彻“城市双修”理念、丰富与完善“双修”理论应用场景、探索“双修”具体途径及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实践与案例
¥34.99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乡村旅游以及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与类型。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十六章: 部分为导论,主要叙述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的形成与发展;第二部分为国内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案例;第三部分为国外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案例,作者通过国内和国外若干乡村旅游案例揭示出同一类型的乡村旅游在实践中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为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超大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提供参考。 本书可作为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旅游行业及相关企业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城市周边开发建设的有关部门人员的参考读物。
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研究报告(2020)
¥34.99
本报告是由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联合组成的“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课题组连续第10年完成的有关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分析的研究报告。本报告以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从经济与产业发展、休闲服务与待、休闲生活与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和交通设施与安全五个维度,对我国4个直辖市、22个省会城市、5个自治区首府,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共36座城市休闲化指数的分布态势、演变特和发展趋势行了综合描述与深分析。 本报告对于我国“十四五”期间造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城市,以及推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本报告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休闲、会展、文化以及社会学等专业师生的参考教材,也适合作为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和城市公共服务管理部门的参考用书。
日本世相系列:饱食穷民
¥34.99
泡沫经济年代的日本社会,宛如梦幻泡影一样变化无常,又像断梗浮萍一样飘忽不定,到处充斥着不安的色彩。 被眼前的欲望迷住双眼而深陷连环债务不能自拔的他们, 在IT革命的洗礼中被机器同化的他们, 在食欲和失衡的内心世界间痛苦挣扎的他们…… 每个人都在成功强迫症的驱动下随波逐流、筋疲力尽。我们究竟想要做什么?想要度过怎样的人生?漂泊于饱食时代的新穷困人群,将会走向何方?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日本终于走出了战后在生存线上挣扎的饥荒时代,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减少人们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仅仅是从“贫困中的贫困”转变为“繁荣中的贫困”。在这个不再为温饱发愁的新时代依然陷穷忙和债务缠身的极限状态的人们,被称为“饱食穷民”。他们既是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企业战士”,又是这个残酷竞争社会的牺牲品。
城市中国之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化理论与模式研究
¥34.99
本书在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化理论文献和深入研究新中国城市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提炼了政治型城市化、经济型城市化和文化型城市化三种发展模式,它们既是新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历史阶段,也构成了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基本理论形态。反映与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管理治理城市的智慧与创造,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城市化的经验和路径。全书共分3篇16章,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建构模式探索、城市问题与中国话语、中国经验与城市案例。 本书可为城市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城市理论研究者和规划设计者,以及关心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当代城市发展史、中国城市政策与战略等领域的读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现代港口发展的区位势理论研究
¥34.99
全书通过对港口与区域交互作用的系统研究,建立了现代港口区位势基本理论体系。本书首先提出港口区位势的概念,系统阐述港口区位优势各因子的含义和内容。其次,本书建立了港口区位势因子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指标行定量化和标准化处理,建立了港口区位势测度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随着国际生产模式的转化和世界经济贸易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以及交通运输网络化的演变,港口基本区位势发展演化的内在机制。后,本书探讨了现代综合物流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主要港口与物流系统各个节之间实行有效的区位战略合作,以及相关港口间的竞合关系,促港口综合区位势发展的重要战略。
移动购物行为及其执行意向机制研究
¥34.99
王林,东北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营销管理。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已通过专家匿名评审,该成果于2020年12月份顺利结题,结题等级为良好。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和人工智能等先技术在移动商务的应用,基于消费者的空间位置、时间、社交情感、环境和社会情景等移动数据预测消费者行为模式变化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这有力地推动了移动物绩效的挖潜工作。本书通过探索移动物情景线索、行为目标以及目标导向的行为反应等认知规律,揭示移动物行为的系统性影响因素,这对于商家改善客户关系管理,以及获得消费者认同和忠诚行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理论方面,构建移动物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融合人文与计算思维,启多学科交叉合作。在实践方面,系统认识移动物行为的发生、演化机制,总结移动物行为的认知规律、影响因素和关联机制,有利于移动电子商务的个性化推荐、个性化服务、个性化定制等应用优化,增强移动服务品质,从而带动基于移动物的品牌信誉、网红电商影响力的重塑,从而为移动商务治理、可持续发展及生态价值网络造提供价值主张,改善客户关系,增强与消费者的情感依恋。
长三角41个城市休闲化发展研究报告(2020)
¥34.99
楼嘉军,华东师范大学休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主题公园研究院特聘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旅游与休闲专业特聘教授。本书是中国城市休闲化专著系列其中的一本。本书是由上海师范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与联合组成的“长三角城市休闲化指数”课题组发布的关于我国区域层面的城市休闲化发展研究报告。本报告以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从经济与产业发展、休闲服务与待、休闲生活与消费、交通设施与安全和休闲空间与环境等五个维度,对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41个地级以上城市休闲化指数的基本现状与分布态势行了综合描述与深分析。本书对于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坚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发展理念,积极推休闲环境建设、人文精神造,以及推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作用。可以作为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和城市公共服务管理部门的参考用书。
何谓教育:黑暗中的光明(日本世相系列)
¥34.99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终于告别战后贫困,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而为日本振兴输送人才的日本教育界却出现了地基崩塌的现象。上命下从的战时体制再次抬头,以考分区分学生、以道德管制学生的结构正在背离教育的本质。 日本的考试机制究竟选拔出怎样的人?唯命是从的孩子是优等生吗?用分数代表的学力是真正的学力吗?学校是什么场所?教师又在交给孩子什么样的东西?如何才能让孩子获得真正的学力? 正是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虑,日本教育界涌现出一批为改变现状、同教科书的谎言教育作斗争的勇士。他们从未屈服于令人沮丧的现实,依然笃信教育是“人创造人”的工作,执意将侵蚀人们意识的病根连根拔起,要唤起孩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尊重自己的意识。 从战前国家主义教育的惨痛经验中吸取教训,不屈服于当局方针实施自主教育的教师,尊重孩子自发性、因材施教的地方小学校教育工作者,还有那些支持这些教育改革先行者的学生家长……正是他们,为日本黑暗的教育现状带来一线光明的希望。
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
¥35.00
马克斯·韦伯是20世纪杰出的社会学家,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重要的创始人之一。本书追溯了马克斯·韦伯一生的轨迹,着重探讨了他早期关于德国东部农业工人的研究和有关证券交易所的研究,考察了他的宗教社会学方面的著作,并且集中分析了韦伯的统治类型学及法律社会学和政治著述。
权力与社会:一项政治研究的框架
¥35.00
本书是著名政治学家哈罗德·D.拉斯韦尔和亚伯拉罕·卡普兰的一部经典的政治学理论著作,本书首次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引政治学研究,强调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政治过程行详细调查和研究,要注重研究人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这样才能为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书对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假设行了阐释,以“个体”概念为起,以“权力”概念为主线,建构起政治学分析的基本框架。本书视野阔,对后来政治学学科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
¥35.00
《学术与政治》是马克斯·韦伯的两个演讲名篇。一战后,慕尼黑大学的学生对未来的道路充满了迷惘。应其之邀,韦伯做了这两次演讲,旨在为大学生解答学术与人生道路上的核心问题。 在一个祛魅的时代,以学术或政治为天职,这意味着什么?学术生活就如一场“疯狂的赌博”,而政治则被韦伯喻为“坚定而从容地钻透硬木板”。他以冷峻、清醒与独有的内心深处的激情,直面我们时代深刻的命运,为我们描绘出学术与政治的职业状况,阐明从事这两种职业所需的素质与条件,揭示学者与职业政治家的责任与内在使命。 《学术与政治》可看作韦伯晚年对毕生致力的两大领域的反思,这两篇演讲在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成为韦伯重要的两篇演讲。本书同时收录韦伯的方法论名篇“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此篇贯通学术与政治这两大领域,阐释了两个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
人之神圣性
¥35.00
今天的人们对于那些身处困境中的不幸人士常常投以深深的同情,那张伏尸土耳其海滩的3岁男孩的照片拥有激荡人心的力量!支撑这种强烈情绪的正是彰显于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人权观念。那么,近乎神圣化的人权观念究竟起源于何方?有人说它是基督教-犹太教的遗产,有人说它是启蒙运动的一项发明。 本书认为,这两种回答都不准确。在汉斯•约阿斯看来,这种对普遍人类尊严的信仰是神圣化过程的结果。而这种神圣化的过程则往往与暴力相连,用鲜血浇灌。正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爆发的血腥专政、因废除奴隶制而爆发的惨烈的美国内战、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难以计数的伤亡、几百万犹太人的无辜牺牲等人类历史上的悲惨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类尊严的极度尊重和长久反思。正如作者所说,人权不是关于一项普遍主义原则的单纯共识的结果,它是由众多部人类历史共同塑造的。
增强、人性与“后人类”未来——关于人类增强的哲学探索
¥35.00
以脑机口、植芯片、人工器官、神经增强药物、基因编辑、基因治疗等为代表的人类增强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话题。本书尝试从伦理学和哲学层面对人类增强技术引发的种种问题行哲学理论的反思。包括如何在医疗实践中区分治疗和增强,如何认识技术增强个体的自主能动性,如何平衡个人自主权利与保护人类基因原真,如何看待超能力个体的社会地位,如何评估人类增强技术对社会阶层固化的影响,如何评判身体功能与技术产品的融合趋势,以及如何理解身心二元关系在人类增强中的价值蕴含等。 作者提出,对人类增强技术的评判应超越超人类主义和生物保守主义的二元对立,重新在人和技术产品相互定义和相互建构的“后人类”观中敞面对但审慎地应对人类增强的挑战,并充分认识到人类物种存在形态正在发生转变的未来图景。
日本城市规划法研究
¥35.00
日本城市规划法呈现以《城市规划法》为统领,《建筑标准法》紧密配合,《土地区划整理法》、《土地征收法》等予以辅助的立体架构。公共利益原则和建筑自由原则指导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区域发建设与保护方针、土地利用、城市设施建设、市街地发项目、地区规划等。划线制度、用地分类制度、发许可制度、程序制度、建筑规范制度、建筑协定制度、土地区划整理制度、空中空间利用制度、发利益公共还原制度是主要制度。地方政府可以自己制定条例,实施建筑协定制度,土地所有人等相互协商确定该区域内建筑物的基地、位置、机构、用途、形态、设计、建筑设备等的标准。 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为概说; 第2章为原则;第3章为城市规划的内容;第4章为主要制度Ⅰ(划线制度、用地分类制度、发许可制度、程序制度、居民参与);第5章为主要制度Ⅱ(建筑规范制度、建筑协定制度、土地区划整理制度、空中空间利用制度、发利益公共返还制度);第6章为司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