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10.99
本书从我国高职教育的状况和学生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将学业与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自身在就业过程和职业生涯发展中的竞争能力,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提供教学依据和实践模式。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年春季号)
¥11.00
本书的研究为世界英语变体研究提供了新范式,是认知社会语言学理论框架和实证方法的实践。本研究对跨文化交际研究也有直接关系和积极意义。英语作为跨文化交流使用广泛的语言,其共核形式所蕴涵的不同文化概念化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
公务文书写作教程(第四版)
¥11.00
公务文书写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各类学校纷纷开设此课或作为写作课的重点内容,公务文书写作教材和参考书也应运而生。但是这门学问和技能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
节目主持语言智略
¥11.00
节目主持人,这个很多朋友跃跃欲试的理想职业,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风险的职业。他(她)是传媒领域中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于一身的*使命感的传播者,也是广播电视节目中集社会性与人际性于一身的富亲和力的交流者。作为一个节目主持人,总会有新的目标在前面,让你的生命充满激情,让你的生活充溢热情,让你时时体验创作的快乐,让你刻刻感受收获的满足,从而不断步入新的境界。
现代西方人口理论
¥11.00
本书系统地评价了1945-2000年间的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尤其是20世纪末叶*有代表性的欧美人口理论。全书共分12章,着重评介那些研究人口自然变动(生育率和死亡率)、人口自然结构变动、人口迁移变动的学说,以及几个重要的综合性的西方人口理论;控制人口增长理论,适度人口理论,人口转变理论,特别是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它系统地评介了现代西方人口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代表作和主要理论观点,史论结合,以论为主,力求使读者了解现代西方人口理论的全貌和发展主流。本书适合作为广大读者人口学习教材和研究人口问题的参考书,并继续作为考研参考书。
城市社会学文选
¥11.00
本书为西方城市理论文选,选录了过去 100年欧美重要的城市理论流派和分析范式,按学科史进程,包括个经典的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主要发源于欧洲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学派、兴起于全球化时代的洛杉矾学派等。按研究领域,涉及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划、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空间设计、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所选文献既有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经典文本、各式典范的建筑与规划学说,还包括新近十年来正大领风骚的种种新潮学说。本文选旨在为中国的城市研究提供“他山之石”,进而对中国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发挥积极功用。本书可作为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社区发展、建筑学等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英语教材,并可作为一种城市经典读本,适于一切与城市发展、管理、规划及城市文化有关的专业人士。
中国深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3月春季卷·总第30期)
¥11.00
在当下全球化的世界结构中,不仅作为中国社会科学之认识对象的“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这种认识本身所赖以为凭的话语系统亦需要根据当下中国的立场进行重构——否则我们将没有基本的哲学根据去谈论所谓“中国”社会秩序的正当性问题。因此,“中国”既是中国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又是其思想根据;换言之,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判准只能是“根据中国”。
《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
¥11.00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必须研读的经典,作为该学科全部知识的精华,它凝聚着历代人不间断的持续思考和深入探索。这种思考和探索就其发端而言通常极为艰苦,就其终的指向而言又经常是极其宏大的,所以能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对读过并喜爱它的人们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进而它还进入到文化,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北冥有鱼
¥11.00
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发起并主编的人类学家田野故事集。人类学家在从事各自专业方向的田野调查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对个体造成的冲和影响,带来了一种非常亲切的个体感受。本书囊括了作者历时三年收集的国内外75位人类学家的98篇田野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在行学术研究的同时阐发人生哲理。
《名校流韵》(Snapshots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11.00
名校流韵,从历史讲起,带您领略世界各地大学风采。《爱丁堡大学:苏格兰之“雅典卫城”》、《麻省理工:世界理工大学之》、《斯坦福大学:西部的哈佛》、《维也纳大学:皇冠上的明珠》、《柏林洪堡大学:现代大学之母》……精彩不容错过。
国家征购农民粮食主要方式研究
¥11.00
农业是万业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保证。在历史和现代社会中,粮食征购对保证国家政局稳定、粮食安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当征购政策设计初衷与粮食执行过程出现偏差时,粮食征购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从适度走向过度征收,引起农民的强烈反抗,在古代社会中还会因此产生政权更替现象。本文以国家征购农民粮食主要方式为主题,研究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社会国家是如何从农民手中征购粮食,不同的征购方式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影响粮食征购的土地制度、税收情况、户籍制度、人口规模、城乡关系、城市化率、工业化等因素。对中国历史上主要粮食征购方式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统计学
¥11.00
本书共12章,主要内容有: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统计设计与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综合指标、时间序列、统计指数、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国民经济核算基础知识等。为了读者更好地掌握各章知识,各章后面配有思考与练习,并附有参考答案。为了突出统计学的实用性,考虑到通用性,在附录部分设计了Excel的部分实训内容。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统计工作者的参考读物。
国语15628-8
¥11.00
《国语》是我国*早的国别体史书,读史者不可不读。本书为民国学人特为学生选注,纂辑菁华,共录文五十四章,并选历代注家之注释精当者录之,又征引《左传》附益之,现又经当代学人校订,查漏补缺,以津逮初学。
春风沉醉的夜晚
¥11.00
本书精选多部具有代表性的爱情电影,通过对电影内容细致的剖析和解读,幕前幕后的介绍,及站在观众角度看电影的感受和从电影中得到的启示,*、立体式的将众多在世界电影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电影展现在读者面前。
突发公共事件媒介化现象解读
¥11.00
当前,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对社会安全和稳定带来严重冲击。在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政府执政和行政能力得到充分展现,启示政府只有拥有良好的网络舆论引导技巧,与时俱进的执政思维,才能得到更多公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加强执政基础,也才能使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突发公共事件媒介化现象解读/新闻传播学精品文库》通过对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突发公共事件典型案例分析,解读了突发公共事件媒介化的概念和现象,并通过追踪个案的媒介化过程.探析了其起止规律,总结了事件主体的应对得失,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镜的建议,对如何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塑造政府的权威形象,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突发公共事件媒介化现象解读/新闻传播学精品文库》由彭伟步编著。
数字电视编辑技术
¥11.00
现代传播媒介本身就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传媒的运营更加倚重技术的支撑。同时,现代传媒在当今社会文化格局中日趋重要的地位,将曾经*对立的人文主义与技术主义,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现实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传媒人才的复合型需求。因此,现代传媒教育必须在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技术能力的训练。
当代西方财经报道
¥11.00
全球范围内的媒体都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络改变了信息的来源,也成为争夺广告的新兴力量。中国的变化可能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变迁都要剧烈。游戏规则在改变,所有权在改变,这些都导致出版、电视和广播的巨变。中国记者在报刊和电视领域将大有作为。然而与此同时,信息来源的拓宽也意味着读者、听众或观众可能对记者的劳动成果更加挑剔。
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
¥11.00
从创意初始到本书的出版,已历时三年。次尝试,尽管惴惴不安,我们仍然满怀期待:通过这套书的出版,不仅对新闻近十多年的新鲜经验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也能为高校新闻业务教育贡献一点绵薄之力。我们真诚地希望,在校同学进入报社实习之前,能够通过专业报道的学习,更快地适应报刊社的需求;同时,也希冀年轻的记者朋友,能通过这样的教材,尽快地成长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6月夏季卷)
¥11.00
在当下全球化的世界结构中,不仅作为中国社会科学之认识对象的“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这种认识本身所赖以为凭的话语系统亦需要根据当下中国的立场进行重构——否则我们将没有基本的哲学根据去谈论所谓“中国”社会秩序的正当性问题。因此,“中国”既是中国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又是其思想根据;换言之,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判准只能是“根据中国”。
保险应用写作
¥11.00
历史上的风险与危险通常表现或局限于自然危险,对危险后果的处理也主要是依靠个人或家庭自保;现代社会的风险与危险,无论是性质、种类或是规模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对风险和危险后果的处理也主要是通过社会化的保险机制来解决。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里,没有这样一个保险机制或者风险处理系统,一个独立单位或被保险人无法对绝大多数的商业活动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处理。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11.05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总结和承继了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的精粹与优良传统,开掘并阐释了新闻采访写作学的历史、现实成就、经验和教益。它将科学性和实用性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上,将应用新闻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当代记者的新闻采写实践经验与优秀新闻作品的赏析有机契合,特别适用于新闻教学和指导新闻实践。本书还力求体现新时代的需求并作了前瞻性的思考。 本书作者从事新闻教学凡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经验。本书是他在数部新闻采写专著和教材基础上的又一*力作。其被*评选为新闻采写类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实乃名归实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