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文琴紫砂壶艺
¥24.00
紫砂壶是用宜兴的紫砂泥制成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紫砂壶具有透气不透水、茶汤醇厚绵长的独特功能,并以独特的陶艺风格蜚声中外。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制作紫砂壶的经验,介绍了普通紫砂壶制作过程、紫砂筋纹器制作、紫砂壶装饰工艺、紫砂烧制、紫砂壶的保养收藏等内容。这本《鲁文琴紫砂壶艺》专业性和知识性较强,图文并茂,使读者可以全方位了解紫砂壶的制作过程和制作工艺,不仅向读者展现了传统紫砂茗壶“古朴、含蓄、精巧、文雅”的美学趣味,还向读者传递了紫砂壶工艺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产生的影响。
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
¥24.50
《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全面介绍了中国节气与节日的相关知识。对每一个节气和重要的传统节日,结合史料记载与民间传说,详细梳理了它们的历史背景、民俗习惯、文化渊源等。全书内容全面详实,文风通俗易懂,配以雅致插图与古诗词,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文化读物。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诗歌卷4
¥24.50
本书为我社全英文版"中国经典文化走向文化丛书"诗歌卷之一,即《英译唐诗选》的英文部分。本书选译一百多首经典唐诗,从初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到晚唐李商隐《嫦娥》,选大量李白、杜甫的知名诗篇。译者孙大雨的翻译水平很高,他能运用英美诗歌的写作手法,讲究音步、格律和押韵,创作了形神兼备的译作,因此本书是非常好的唐诗选译本。本书篇末有详尽的注释,提供了相关诗歌、作者、历史和民俗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读者理解非常有帮助。
墨子公开课
¥24.50
《墨子公课》是滕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由《光明日报》社国学版策划,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作为教学单位,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办公室承办的国学系列公课之一。本书是在墨子公课课堂录音稿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演讲体书稿。各讲专家均为墨子研究的著名教授。本书基本上按照墨子公课讲课顺序,通俗易懂。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学术卷2
¥24.50
本书属于华师大潘文国教授主编的“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主要介绍了以《传习录》为代表的王阳明心学以及从明清到近代的心学传承。本书是以介绍性、通俗性为主的简要专著,可看成一种“轻学术”类书籍,面向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国外读者。因此,本书不在于提出学术观、行学术争辩,而在于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让普通读者了解宋代以来的文史经典。
潮州工夫茶话
¥24.58
本书系由拙著《潮州工夫茶》(花城出版社,l999)加以增订而成,书中补入“茶叶篇”(叶汉钟先生撰写)、“茶俗篇”及“文征”等章节,以期对潮州工夫茶有更全面的绍介。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
¥24.90
本书共十三章,内容包括:“东方璀璨:中国传统文化之要”“天地赐予:华夏民族生存之基”“天人合一:传统哲学之根”“敬天畏神:传统仪式之源”“社群规范:中国传统制度”等。
《论语》中的成语解读
¥24.90
孔子不仅是思想家,也是一位语言大师。《论语》不仅可用以指导为人处世,也是一部难得的语言学著作。《论语》的语言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这些成语无疑是《论语》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或形象生动,或富含哲理,为表情达意起到了画龙睛的作用。当今人们所用的成语有许多条来自《论语》,如“见贤思齐”“过犹不及”“三省吾身”“温故知新”“等,然而有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些成语*早的出处及*早的用法,本书便做了这方面的收集整理与解说工作。书稿以词条的形式搜集整理了两百多条《论语》中或《论语》注疏中出现的成语,对每条标注出处,译成白话,再联系现实生活,指出其深刻的内涵与教育意义。
如何修证佛法
¥24.99
中国传统文化千门万户,郁郁璨璨,而儒道释为其纲要,先生会通三教,群机都摄,尤擅讲论佛法,拈花一脉,绍流如绪,浩浩乎卮言日出,妙义宛然,等身著作,千言万语,一一从智慧海中称性流出,而皆为众人讲说,读其书,想其人,山高水长,人所唱叹。
如何修证佛法
¥24.99
南怀瑾先生曾以“如何修证佛法”为主题设系列讲座,前后凡二十八次。这些讲座的内容,经记录整理,便形成了本书(初名“融会显密圆通修证次第”)。书中以“见”(见地)、“修”(修证)、“行”(行愿)为重,以《楞严经》《法华经》《增一阿含经》《起世经》《华严经》等佛典为资料,对佛教的修持方法做了简洁明了的阐述。既有要提示,又有例证说明。问世以后,不仅在海峡两岸受到广泛关注,而且被译成英文,流传于西方国家。
二十四节气在江南
¥24.99
《二十四节气在江南》是民俗学专家袁瑾和萧放共同讲解中国节气文化的传统人文读物。该作品立足于江南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产,以二十四节气在江南地域对经济生产生活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为基础,讲解二十四节气时江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民间习俗。从农事活动到节日庆典、从饮食到服饰,全面展现并总结了伴随着时节变化而孕育出的江南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特色。该书为我国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解读节气文化和江南人文特色的传统文化国民读本。
欧阳修集
¥25.00
此书为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诗词文选集,收录了欧阳修诗、词、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通过此书可以一览欧阳修创作的成就。每一首诗词、每一篇文章都有精到的导读、疑难字词 的注释、通篇的翻译,扫除了读者阅读的障碍,能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是一本适应普通读者的大众读物。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2020年8月出版 32西式精装 简体横排 中华文史名著精选精译精注:全民阅读版
刘禹锡集
¥25.00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他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世称“诗豪”。本书收录了他的诗数十篇、文 数篇,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2020年8月出版 32西式精装 简体横排 中华文史名著精选精译精注:全民阅读版
曾巩集
¥25.00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以杰出的创作成就,而被列“唐宋古文八大家”。本书选译其传世诗歌22首,各体散文28篇,囊括了曾巩历来被传 颂的主要名篇。以带面,反映了曾巩的文学成就。是一本可读性较强的优秀诗文读本。
王维集
¥25.00
王维,盛唐代表诗人之一。其诗内容多样,讽喻、边塞、山水田园,尤以山水田园诗知名,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书精选王维诗歌,以 导读、注释、全译的形式出版,以方便读者阅读。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2020年8月出版 32 西式精装 简体横排版
文天祥集
¥25.00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 “宋末三杰”。本书收录了文天祥有代表性的诗词文,系统展现了这位宋末名臣的风采。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2020年8月出版 32西式精装 简体横排 中华文史名著精选精译精注:全民阅读版
世界汉学 第12卷
¥25.00
《世界汉学》旨在给关切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自由演说的园地,祈望以汉语的方式建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沟通与对话,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为实现在21世纪的共同梦想而尽绵薄之力。全书分“汉学视阈”、“汉学名家”、“经典释读”、“艺术史辨”、“文学对话”、“文献钩沉”、“汉语研究”、“学者访谈”等版块。
袁枚集
¥25.00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人。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本书是《中华文史名著精选精译精注丛书》中的 一种。该丛书前身为2011年出版的“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此次从其诗文集中选录体裁风格各异的诗五十二首,文二十篇,逐一加以注释、导读与翻译,精简内容,重排版 式,更加适合大众阅读鉴赏。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2020年8月出版 32西式精装 简体横排 中华文史名著精选精译精注:全民阅读版
含章新经典系列:三分钟图说国学常识(新精版)
¥25.06
本书精心挑选了1000 个常见国学问题,内容涉及国学名家、经史子集、名典名句、哲学思想、传统宗教等十个方面的国学知识,基本上囊括了国学*基础、*经典、国人*应该了解的知识。同时文中还配备了大量插图和图说,让您在图文并茂地轻松阅读中把握传统国学的核心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学百事通”。
三字经
¥25.20
吟诵是古代汉语诗文主要的创作方式、的诵读方式、基本的教学方法。此次策划推出的《中华经典吟诵》丛书定位为中华经典(包括蒙学)的吟诵普及本,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生。本丛书拟分3辑推出,共18种。丛书每个单品配吟诵录音光盘及相应“助读本”,捆绑销售。基本体例为[原文(加注拼音及吟诵符号)]、[简注]、[吟诵指津];助读本另补充[译文]、[扩展阅读]。其中“吟诵符号”、“吟诵指津”和吟诵录音是本丛书特色:“吟诵符号”简便地标识字音的长短、高低、轻重、缓急;“吟诵指津”包括声韵分析和吟诵技巧,有助于吟诵时体味口气、置身情境;吟诵录音选取了普通话吟诵名家以及童声吟诵两种形式作为吟诵的实例。这套丛书便于学生自读,也可做亲子读物乃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读本。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学术卷4
¥25.20
本书是华师大潘文国教授主编的“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之一,主要介绍《文苑英华》的历史文献价值及其对后来诗文发展的影响。正如系列总序中指出的,本书是以介绍性、通俗性为主的简要专著,可看成一种汉英对照的“轻学术”类书籍,面向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国外读者。因此,本书不在于提出学术观、行学术争辩,而在于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让普通读者了解宋代以来的文史经典。*章至第三章详细介绍了《文苑英华》的渊源、编纂刊印过程和类似文集,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第四、五章着力说明唐宋以后的诗歌和古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