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祖国
¥33.25
本文选取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14个事件,介绍不同时代的中国政府对于海外华人的态度。追溯到明、清和民国。着重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年中国政府保护海外华人的例子。旨在说明,中国政府始终关注并致力于保护海外华人的利益,而这一且又同国家的强大密不可分。同时也希望说明,华人也对祖国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双方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华人,尽管已经在一个地区居住,生活,也加了对方国家的国籍,成了对方国家的公民,祖国的强大仍是他们的依托。祖国,是他们永远的祖国。

城镇化视域下的农村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研究
¥33.25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新时代深入推进*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本书采取历史考察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农村流动党员作为对象,深入剖析,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全书以城镇化理论为基础,从宏观层面对农村流动党员形成的历史原因进行*考察,梳理农村流动党员发展的主要脉络以及党对农村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探索历程。同时对农村流动党员的群体概貌进行描述性分析,根据党员迁移的内在动力和流动状态,对这一群体进行细化分类,充分把握农村流动党员群体的特点。通过典型案例,对不同类型农村流动党员群体的管理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展开分析,揭示流动党员管理实质,概括归纳流动党员管理一般规律。

中国防艾政策网络演变研究 : 以云南省为个案
¥33.25
本书以云南省防艾政策网络(防治艾滋病政策网络)为研究对象,探究防艾政策网络的形成与主要功能、行动主体与网络结构以及网络演变的特点与趋势。本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中的防艾政策网络,可以演变发展成为一种以政府组织为核心,以科层制结构为基础,由非政府次级中心形成的非科层制结构为主要部分的更加多元化的结构形式。科层制结构能够为防艾政策网络提供稳定与平衡,非科层制结构能够为防艾政策网络带来灵动与活力,两种结构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同时,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利益协同机制,从而使防艾政策网络中多元行动主体的利益方向和目标认同更加一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与学
¥33.2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学教程教辅教材致力于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深刻体会党的百年奋斗所展示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 大生命力。本导学教程根据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修订版教材做的研发和编写。每章都有详细的教学目的、重点导学、难点导 学、知识融会、案例研讨、知识拓展与一系列训练题, 导学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系列文件精神融入其中,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 理论与实践成果。本书的阅读对象为高校本科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同行、马克思主义专业的研究生与社会学习者。

面向警务实战的生成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
¥33.25
本书在实训教学中生成- -门面向应用领域(实践领域)的培训课程,并形成为其它同类课程可以借鉴的生成课程开发模式。在这一-过程中 既实现了实训教学又实现了课程的开发。本书主要研究警务实战训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对于提高警察的教育训练质量,培养适应现代 条件的警察,增强警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警务实战训练理论基础、警务实战中的课程开发、生成 课程开发理论的研究设计、生成课程开发流程的理论构建、课程实例的教学迭代实践、 实例课程的开发生成、研究的未来预期等。

新时代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浅论
¥33.25
书稿旨在探讨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围绕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书稿分为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两篇。上篇党建 工作部分涵盖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下筒思想政治分包括思政课程育人、专题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等内容。书稿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并发表的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论文或随笔的部分呈现,既有理论上的探讨,也有实践中的创新;既是对继往经验的凝练,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思考,对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思政课教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社区治理与建设研究
¥33.25
本书围绕基层社区治理与建设为议题展开。在理论上运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话语体系阐述基层社区治 理的重要性,探讨探索“中国之治”如何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治理理论,如何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落实到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 现代化过程中。通过对三个大城市的典型社区治理进行蹲点调研分析,选取有特色的新鲜案例,研究基层社区治理与国家发展的逻辑关 系、探讨研究协商民主在基层社区治理中全过程民主的运用,阐明了基层治理直接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领导力,关系到国家的发 展和未来目标的实现,对当前社区治理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参考意义。

现代化转型之婚姻围城和贫困家庭治理
¥33.25
本书内容主要介绍了,基础性理论包贫家庭的家庭现代化理论、代际传递理论、失业贫困论、贫困文化论、制度结构理论、系统论。基础 理论不限于社会学理论还包括一些经济学 基础理论。这样从多维度多层次分析贫困家庭的一般因果关系。二是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个案 方法主要有任务中心派和问题解决派两大理论及建立在两大实务理论基础的通才实务派。基础理论重在解释和分析、预估。实务理论重在 解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思路。政策性,本书是社会救助政策实施过程中社工介入的具体案例的结果。根据社会救助政策的标准分类把 上海贫困家庭分为三大类: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和边缘贫困家庭。本书试图在借鉴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成果、成效、方法、理论的基础 上,借鉴发展中国家智利社会工作介入贫困家庭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结合本土社会工作的方法、理论和实务基础上,把二者*融合在 -起。

社区治理与社区安全
¥33.25
本书从社区安全的视角,基于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治安权理论,运用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考察了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的社区安 全治理参与状况和参与意愿,并从个体层面、社区层面和社会宏观层面阐释了居民社区安全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从社区共同利益 确认、社区参与制度完善、社区归属感培育、 社区关系网络发展、社区治理格局构建等维度提出了完善社区居民安全治理参与的相关建 议,对于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和完善基层社区治理格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书数据翔实、案例丰富,简洁流畅,可读性强。

新时代检察制度研究
¥33.25
本书是作者对中国检察制度所作的系统研究成果。该书以问题导向为研究主线,对中国检察制度的历史沿革、检察院的性质和职权、检察机关的组织机构设置、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检察官资格和任免制度、检察官等级和职务保障制度、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检察机关的侦查制度、检察机关逮捕制度、检察机关公诉制度、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制度、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制度等问题,作出了全新的探索,在全面探索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国检察制度具有的规律性的理论,从而作出法律人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33.25
本书是一部学术著作。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书共分为十四章,首先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价值目标及核心内容行了分析,然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思想行了分析梳理,从而对这些价值观的当代内涵行探讨,后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方式行了深研究。书稿对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研究
¥33.25
本书依循从理论到实践的基本逻辑展开写作。先从基本概念切入,探讨了主流价值观与话语权的基本理论问题,奠定本书写作主题的基础。然后,对主流价值观话语权问题进行了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思想溯源,一方面,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研究了*、邓小平、*、*、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思想。通过思想溯源,能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具体建构提供有益启示。*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转向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设的实践向度。先思考了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建构意义与基本原则,然后围绕话语主体、话语体系、话语表达、话语传播、话语效果评价五个维度探讨了具体的建构路径。

春风化雨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论文集
¥33.25
论文集择优汇编了2016年以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建和思政工作研究的理论成果。全书由党的建设研究、思政理论探索、教育工作交流、文化校园建设等四部分组成,内容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思政理论课建设、师生关系构建、文化校园建设、思政队伍建设、校园媒体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紧扣新时代艺术职业院校党建和思政工作主题,入选论文选题科学合理、体现研究价值,观点独到鲜明、反映工作实践,论据丰富翔实、展现艺术教育,论证合乎逻辑、可资读者借鉴。研究成果大多围绕艺术职业教育主题,从多方面开展研究探索,反映出教育工作者对艺术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关切和责任,体现了老师们的职业精神和工作经验,展现出作者对党建和思政工作的较高认识和把握,有利于促进艺术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政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干部教师、推进教书育人。成果的结集出版,也有助于加强艺术高职院校理论研究的积淀和交流,增强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的应用性。文集收录的论文大多是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成果,其中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论文评选中获奖,有多项成果是省、厅研究课题成果,是我校五年来关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

问题导引与文本释义:解读《共产党宣言》
¥33.25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关于科学共产主义的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文学界出版过许多有关《宣言》的释读性著作,大体为概括其背景、思想和主要观的介绍。本书以问答体为载体的《宣言》义疏式著作。它区别现有解读性著作的特是:, 以《宣言》文本作为重要的释读对象。现有著作往往概括大意,而忽略许多文本。本书则尽可能不放过重要文本。第二,用问题来导引读者思想来思考相关的理论、历史。第三,既有背景知识介绍,又有择要予以深度解读,个别问题加以长文阐述,较多体现作者的原创观。本书既适合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课的教材,也适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研究的参考文献。

潼关县移民迁移安置研究:1956—1991
¥33.25
本书完整地再现了1956年至1991年潼关县移民迁移安置的历史史实。1955年7月, 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修建三门峡水库。为了支援三门峡水库的建设,潼关县先后移民16463人,分别安置在银川、白水县和本县境内。移民迁移后因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等原因,不断返回库区。为了阻止移民返回库区,潼关县劝返移民,结果收效甚微。移民返回库区严重扰乱当地社会秩序。为了解决移民返迁问题,1962年陕甘两省召返陕移民问题座谈会,确定“回来多少,安置多少”安置返陕移民。潼关县返陕移民安置后,因生活条件差等原因继续返回库区。县内移民、后靠安置移民也乘机返回库区,严重地威胁着库区的安定。20世纪80年代,陕西省移民大规模的返库活动引起中央的关注。为了彻底解决移民返迁问题,中央决定由库区国营农场和部队农场退出30万亩土地,安置生产生活困难的10多万移民。1991年潼关县移民返迁库区,多年来的移民返迁问题得以解决。移民返迁库区后,潼关县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扶持移民,使移民走上致富之路。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研究 : 1950—1993
¥33.25
本书以“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研究(1950-1993) ”为选题,从马克思“共同体”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学说的视角出发,分析地方省市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的行动逻辑。运用档案馆藏档案、地方志、专门志等一手文献, 较为细致地梳理了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式,并对上海参与国家援外行客观评析。最后指出,做好新时代的援外工作需坚持以下思路:不断丰富援外理念,充分重视对外援助中的“人文” 要素;优化援外主体结构,引导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援助;积极拓宽援外渠道,适度加强对外多边援助的力度;建立健全援外机制,牢牢掌握援外工作的主导权;创新援外宣传方式,及时回应西方个别国家妄议。

人性观视角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33.25
本书针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建,在符合协商性司法的发展规律基础上,结合我国司法理念和国情进行优化性设计,注重分析“人性” 二重性对制度建构的影响。内容范围覆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演变历程、功能价值、基本内涵等基础理论问题,通过规范分析、比较分 析、实证分析等回应制度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著作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法学研究人员以及司法实务部门的专业人士,以多种 法学研究方法深入剖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2018年《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后,为深化改革效果,亟待进一步对制度 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司法运行状况作出探讨,以推动制度的正当化、法治化。作为协商性司法的“中国方案”,本书首先从认罪认罚从宽制 度的演变历程、本质属性、功能价值、 运行成就、 相关概念辦析等层面对制度的基础性问题进行探讨,其中着重剖析了"人性” 二重性对 制度的影响。其次,本书运用多种法学研究方法,还原了国际视野下协商性司法的发展趋势、揭示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现状。在实 践问题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进路。

广东文化形象传播战略研究
¥33.25
本书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文化形象整合、地域文化形象传播整合与战略规划、广东文化形象的发展与转变过程三方面的独特视角出发, 探讨了广东文化形象的表现、演变和传播框架,力图提出一个解释上述关于地域文化形象传播问题的新的理论范式,以及解决该问题的方 案。本书独辟蹊径的研究视角,不仅完善了关于地域文化形象塑造、传播等理论研究,也对文化学、传播学以及 旅游管理等学科领域进行 文化形象传播的相关探索研究有一定的指 导意义,同时书中提出的构建良好的地域文化形象、使用适当的文化形象传播途径、运用相应的 数字技术等内容,对现实中推广广东文化形象,传播广东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实施广东省文化强省战略提供了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工作理论研究
¥33.25
本书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安理论研究”〔11CKSZ03〕的拓展成果。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及解决公安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所产生的一系列思想理论。本课题不是针对公安工作中某一警种或某些警种的具体工作理论的研究。

社会思潮多样化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33.25
研讨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鲜明特点,分析社会思潮日趋多样化的内外驱动力。阐释社会思潮多样化与社会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关联。论证 弓|领社会思潮是有效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实现社会整合的必然选择。论述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尤其是那些政治性社会思潮,代表着垄断资产 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带有鲜明的价值指向性。并从抽象到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社会思潮 进行鉴别、批判和引领。阐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以之引领社会思潮,同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了 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自觉,并重点探讨如何构建引领社会思潮、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长效机制。本书内容契合党中央引领社 会思潮,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女性参政:社会性别的追问
¥33.34
《政府治理丛书·女性参政:社会性别的追问》将社会性别理论应用到公共管理研究中,透过社会性别的视角,对女性参政的内容、诉求和途径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女性发展模式以及女性发展中的参政诉求和策略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的女性参政进行了历史分析,并采取社会性别视角着重分析和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的女性参政思想及其实践。在理论分析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对当代中国女性参政的环境、政策与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指出父权制社会性别制度是当前中国女性参政意识与参政能力薄弱、参政机会缺乏等问题的根源所在。本书提出,要促进中国女性参政,首先应重塑女性参政的理念,超越男女平等;其次,应倡导社会性别主流化,建设和完善提升女性地位的国家机制,增强公共政策过程的性别敏感性,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并完善政府提升女性地位的组织结构,改善性别平等工作机制;后,应通过培训等手段实现女性的自我赋权,提升女性参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