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史(五)
¥2.90
选举之法尚矣。成周庠序学校,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举于乡,升于司徒、司马论定,而后官之。两汉有贤良方正、孝弟力田等科,或奉对诏策,事犹近古。隋、唐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科,或兼用诗赋,士始有弃本而逐末者。宋大兴文治,专尚科目,虽当时得人为盛,而其弊遂至文体卑弱,士习委靡,识者病焉。辽、金居北方,俗尚弓马,辽景宗、道宗亦行贡试,金太宗、世宗屡辟科场,亦粗称得士。

探寻历史之秘
¥2.90
中国历史太长,讲历史多离不开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皇皇盛世,几乎一样长久的变乱年代则常被轻描淡写。但是,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大一统时代的光明,都在前一个变乱年代里孕育。新一段历史的起草往往不在盛世之初,而在乱世之末。刀枪剑战和巧言虚辞交加的春秋战国时代、多族碰撞与殷殷礼佛的两晋南北朝时代、更国换帝如走马灯的五代十国时代、脆弱的统一孱弱的军事与超级发达的文化并存的宋辽金蒙时代,都各有各的气质。乱象纷呈,变乱使一切俱废重组,乱世有一切重新开始的期待。乱世可展示彻底的人性,乱世中有多传奇的人与事,乱世更有故事。

唐、汉两朝皇帝谜一样的故事
¥2.90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化与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遗产。但在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解的谜团,很多历史真相并不能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对其进行还原。未解之谜无处不在,那就让我们去了解他们一些迷一样的故事。

唐纪
¥2.90
春,正月,丁未朔,隋恭帝诏唐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唐王既克长安,以书谕诸郡县,于是东自商洛,南尽巴、蜀,郡县长吏及盗贼渠帅、氐羌酋长,争遣子弟入见请降,有司复书,日以百数。

北魏-宣武帝元恪
¥2.90
公元499年,孝文帝病死,元恪即位。即位之后的元恪,首先干的件事情就是,扩建新都洛阳。拒绝鲜卑遗老们雨返故里的建议,巩固了孝文帝元宏的改革。随后,元恪趁南朝正处于齐末帝萧宝卷的昏暴统治下,于公元500年开始南伐。战事直到公元508年才告结束。此时,北魏已经占领了扬州、荆州、益州等地,北魏的国势盛极一时。

北史(六)
¥2.90
赵郡王琛,字元宝,齐神武皇帝之弟也。少便弓马,有志气。封南赵郡公,累迁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甚有声誉。及斛斯椿等衅结,神武帅师入洛阳,以晋阳根本,召琛留总相府政事,天平中,除御史中尉。正色纠弹,无所回避,远近肃然。寻乱神武后庭,因杖而毙。时年二十三。太尉、尚书令,谥曰贞。天平三年,又赠假黄钺、左丞相、太师、录尚书事,进爵为王,配享神武庙廷。子睿嗣。

北史(一)
¥2.90
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莫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时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仕尧时,逐女魃于弱水,北人赖其勋,舜命为田祖。历三代至秦、汉,獯鬻、猃狁、山戎、匈奴之属,累代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积六七十代,至成皇帝讳毛立,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成帝崩,节皇帝贷立。节帝崩,庄皇帝观立。庄帝崩,明皇帝楼立。明帝崩,安皇帝越立。安帝崩,宣皇帝推寅立。宣帝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谋更南徙,未行而崩。景皇帝利立。景帝崩,元皇帝俟立。元帝崩,和皇帝肆立。和帝崩,定皇帝机立。定帝崩,僖皇帝盖立。僖帝崩,威皇帝侩立。威帝崩,献皇帝邻立。时有神人,言此土荒遐,宜徙建都邑。献帝年老,乃以位授于圣武皇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似马,其声类牛,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故地。其迁徙策略,多出宣、献二帝,故时人并号曰推寅,盖俗云钻研之义。

北京人新观念
¥2.90
本书着重于在北京的外地人的感受,从京城生活、政治和文化传统等方方面面、多角度横看纵观古老而威严的北京城。

北凉-沮渠蒙逊
¥2.90
沮渠蒙逊的祖先为匈奴左沮渠(官名),后来便以沮渠为姓。沮渠蒙逊虽为北方蛮族,却博览史书,还颇晓天文。史书上称赞他“雄杰有英略,滑稽善权变”(《晋书·沮渠蒙逊载记》)。所以,附近的胡人都归于他。前秦凉州刺史梁熙、后凉主吕光都奇而惮之,为此,沮渠蒙逊常整日游玩饮酒。

北齐-后主高纬
¥2.90
高纬(556~577年),字仁纲,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565~576年在位,后主。北齐武成帝高湛的长子,母亲为胡皇后。天保七年(556年),生于并州的王邸。少年时容仪美好,为父亲宠爱,拜为王世子。武成帝即位,大宁二年(562年),立为皇太子。河清四年(565年),武成帝禅位于他。天统四年(568年)亲政。隆化二年(576年),禅位于长子高恒。高纬好文学,但言语涩讷,无志度,不喜见朝士。信巫觋,祈祷不加节制。宠任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人。杀害宗室,大臣,如高长恭、斛律光等。好奢侈,大起宫殿。在位期间朝政败坏。北周武帝宇文邕伐齐,北周军队攻至青州,高纬准备逃往陈国,中途被周将尉迟迥抓获,送往邺,被封为温国公,北齐灭亡。建德六年(577年),被诬与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与北齐文襄帝高澄第五子高延宗等数十人无论少长皆赐死,高欢的子孙十存一二。大象末,葬于长安北原洪渎川。

北齐-孝昭帝高演
¥2.90
幼时便聪敏过人,有大成之量,得到母亲宠爱。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仪表风姿出众。长于政术,善于理解事情的细节。天保初,进爵为常山王。天保五年(554年),除并省尚书令。参预朝政,眼见次兄文宣帝沉湎酒色,高演忧虑,不时直谏。文宣帝答:“但令汝在,我何为不纵乐?”他素来受文宣帝宠信,因此文宣帝临终时,命高演照顾新君、自己的儿子高殷。

北魏-节闵帝元恭
¥2.90
北魏节闵帝(531—532),即元恭,北魏皇帝,广陵惠王元羽之子。即位前袭爵广陵王。531年尔朱兆、尔朱世隆等废长广王元晔,立恭以为帝,年号普泰。532年四月为高欢所废,后被鸩杀。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2.90
北魏第三位皇帝(423年-452年在位),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长子,正平二年崩于平城,享年44岁。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
¥2.90
魏献文帝拓跋弘,为北魏第六位皇帝。其在位时,因亲自组织指挥了著名的女水之战而名著史册,关于其出生地,《魏书》说:“显祖献文皇帝讳弘,文成皇帝之长子也。兴光元年七月庚子(初五)日(公元454年8月14日)生于阴山之北。”至于生于阴山之北何处,史书语焉不详,始终是一个谜。本文试就献文帝拓跋弘出生地作一考释,并就教于方家。北魏自道武帝拓跋珪于登国元年(公元386年)建国,定都盛乐(今和林格尔土城子),天兴元年(公元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至孝文帝元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南迁都城于洛阳,在一个多世纪里,北魏王朝和北境外强敌——柔然始终处于严重对峙状态。柔然是一个以掳掠人财为专业的游牧国家。公元5世纪初,柔然崛起于漠北,兵强马盛,逐渐南侵,不断攻掠北魏北境,对北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历史密码(中)
¥2.90
刀枪剑战和巧言虚辞交加的春秋战国时代、多族碰撞与殷殷礼佛的两晋南北朝时代、更国换帝如走马灯的五代十国时代、脆弱的统一孱弱的军事与超级发达的文化并存的宋辽金蒙时代,都各有各的气质。乱象纷呈,变乱使一切俱废重组,乱世有一切重新开始的期待。乱世可展示彻底的人性,乱世中有多传奇的人与事,乱世更有故事。

历史名人林彪
¥2.90
历史简单的概括就是:发生在以前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事,那历史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就是在这些事件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了。漫谈古今中外史,一览上下五千年。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青楼名妓秦淮风月。

历史名人之迷
¥2.90
中国历史太长,讲历史多离不开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皇皇盛世,几乎一样长久的变乱年代则常被轻描淡写。但是,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大一统时代的光明,都在前一个变乱年代里孕育。新一段历史的起草往往不在盛世之初,而在乱世之末。刀枪剑战和巧言虚辞交加的春秋战国时代、多族碰撞与殷殷礼佛的两晋南北朝时代、更国换帝如走马灯的五代十国时代、脆弱的统一孱弱的军事与超级发达的文化并存的宋辽金蒙时代,都各有各的气质。乱象纷呈,变乱使一切俱废重组,乱世有一切重新开始的期待。乱世可展示彻底的人性,乱世中有多传奇的人与事,乱世更有故事。

历史回顾(中)
¥2.90
中国近代史从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在这部历史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有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古代史(上)
¥2.90
约在6000-7000年前,中国出现了许多分散的文明,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的曙光。在约5000-4000年前,早的国家体制逐渐诞生,在经历了民族融合和与外族的战争后,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国。在先秦诸子百家时期,使中国文化理论化。在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确立了中国文化一儒家文化为基础的大致发展方向。而在汉代以后的民族大融合中,汉族的文化也吸收了不少少数民族的文化,使得中国的文化更趋多元。

旧五代史(四)
¥2.90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姓刘氏,讳暠,本名知远,及即位改今讳。其先本沙陀部人也。四代祖讳湍,帝有天下,追尊为明元皇帝,庙号文祖,陵曰懿陵;《五代会要》:湍为东汉显宗第八子淮阳王昞之后。高祖母陇西李氏,追谥明贞皇后。曾祖讳昂,晋赠太保,追尊为恭僖皇帝,朝号德祖,陵曰沛陵;《五代会要》:懿陵、沛陵皆无陵所,遥申朝拜。曾祖母虢国太夫人杨氏,追谥恭惠皇后。祖讳僎,晋赠太傅,追尊为昭献皇帝,庙号翼祖,陵曰威陵;祖母鲁国太夫人李氏,追谥为昭穆皇后。皇考讳琠,事后唐武皇帝为列校,晋赠太师,追尊为章圣皇帝,庙号显祖,陵曰肃陵;皇妣吴国太夫人安氏,追谥章懿皇后。后以唐乾宁二年,岁在乙卯,二月四日生帝于太原。

清史稿(二十二)
¥2.90
杨名时,字宾实,江南江阴人。康熙三十年进士,改庶吉士。李光地为考官,深器之,从受经学。散馆,授检讨。四十一年,督顺天学政,用光地荐也。寻迁侍读。四十二年,上西巡,肥乡武生李正朝病狂,冲突仪仗。光地时为直隶巡抚,请罪正朝,因劾名时。上斥名时督学,有意弃富录贫,不问学业文字,但不受贿嘱,从宽恕宥。四十四年,任满,命河工效力。旋连遭父母丧,以忧归。五十一年,服除,候补。五十三年,命直南书房。名时不投牒吏部,因不得补官,上特命充陕西考官。五十六年,授直隶巡道。时沿明制,直隶不设两司,以巡道任按察使事。政剧,吏为奸,名时革宿弊殆尽。五十八年,迁贵州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