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作为田野的全球:清华大学地区研究拾年巡礼
作为田野的全球:清华大学地区研究拾年巡礼
高良敏
¥78.40
缅甸的筒裙,仰光的茶铺;格鲁吉亚山景,巴加莫约的渔市;曼吉斯套的清真寺,新德里的停车场…… 异国异域异文化——是故事也是人生,是现象也是谜题;是方法也是答案,是他者也是自身。历史、政治、社会,是万卷书,也是万里路;未知、踏查、反思,是个体成长,更是文化担当。 26位清华大学青年学人,饱含问题意识与人文关怀,运用跨学科的视角与方法,以26个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之田野,通过个性化的民族志书写完成全球景观的拼图,辑成这本《作为田野的全球》,也是清华大学地区研究的十年积淀的一次巡礼。
欧洲思想的危机:1680—1715
欧洲思想的危机:1680—1715
保罗·阿扎尔
¥78.40
保罗·阿扎尔在本书中描述了17世纪和18世纪之间的一段历史,以及其间发生的引人胜的思想变迁。这是一个从神法时代到自然法时代的转折,“曾几何时,大部分法国人的思想还是以博絮埃为参照的;但转瞬间,法国人就全效仿起了伏尔泰:这分明是一场革命”。 通过研究1680—1715年间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的伟大思想流派,作者用一幅纷繁复杂、波澜壮阔的画卷,向我们展现了旧制度下各种生机盎然、活力无限,矛盾冲突又无比激烈的思想理念的群像,由此,也让我们领略到一出一直延续到今日且尚未落幕的伟大剧作。 本书叙述清晰透彻,记录了当时许多重要人物——如皮埃尔·贝尔、理查·西蒙、莱布尼茨、斯宾诺莎、洛克、芬乃伦等——的生平与个性,并以娴熟的手法还原了这个“转承时代”中的万千动态,再现了历史中的这场“思想的危机”——这场危机并非抽象的概念之争,而是一个个鲜活个体之间复杂的较量。 从一定程度上说,本书是一部当代欧洲的起源史。
巨变时代的社会理论——名家访谈录
巨变时代的社会理论——名家访谈录
郭忠华
¥78.40
当今世界的时代巨变已成为基本共识。从大变局的繁杂现象中提炼出理论,以达到对巨变时代的理性认识,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旨在以对谈的形式展现吉登斯、基恩等当代著名思想家对于巨变时代的理解。在追踪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等经典思想家关于现代性思想的论述基础上,重从政治和社会两个角度勾勒了巨变时代的基本面貌,内容涵盖民族国家、文明社会、公民身份、民主理论、福利制度等政治学基本主题。且在此基础上,对巨变时代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并对相关方法论问题做出了说明。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2)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2)
郭熙
¥78.40
本报告主要反映2021年我国语言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问题和实态数据,为国家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为语言文字研究者、产品发者和社会其他应用者提供语言服务。作为语言生活皮书系列丛书的“底盘”,报告至今已连续向社会发布16年。全书分为八部分:一、特稿篇;二、专题篇;三、工作篇;四、领域篇;五、热篇;六、字词语篇;七、港澳台篇;八、参考篇。特别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语言文字事业,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语言能力与语言治理,智能信息平台语言服务的适老化情况,中文太空,网络“清朗”行动提升语言文明,联合国50年来的语言理念与实践等年度热和重话题。
一周特价2.21-3.9 红药丸与厌女症
红药丸与厌女症
[美]多娜·扎克伯格
促销价:¥39.00|¥79.00
电影《黑客帝国》中,墨菲斯给尼奥两个选择:“吞下蓝药丸——故事结束,你从床上醒来,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一切。吞下红药丸——你留在这个乐园,我来告诉你兔子洞有多深。记住:我提供的只有真相。” 在美国第五大网站Reddit上,最有影响力的男性论坛的名称就是“红药丸”(The Red Pill)。它的成立标志了网络厌女的全新阶段——他们不仅嘲弄和贬低女性,也同样相信,在这个社会中,男性——尤其是异性恋的白人男性正在遭受女性的压迫。 他们运用古典形象、古典学著作来推动白人种族主义的宣传,认为自己是智识权威的捍卫者,是西方文化和文明的继承者。 社交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民主化,但它也为那些持有反女权观念的男性创造了机会。社交媒体已经把厌女症抬到了暴力和恶意的新高度。
史园三忆(全三卷)
史园三忆(全三卷)
马军 编著
¥79.00
成立于1956年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是海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史学重镇。本书对已故学者的纪念文字、老同志的革命回忆,以及同人们的所史忆往行了汇编,是研究上海学术史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 全书分为三卷,上卷为《远去的群星: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逝者们》;中卷为《绿圃红叶: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老同志革命回忆录》;下卷为《古杏与赭砖:徐家汇历史研究所的那栋楼、那些事和那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释义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写
¥79.20
本书紧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对《纲要》的相关重要内容、背景、知识、术语、名词等,行通俗易懂的解读和阐释。主要内容有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一图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总结评估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指标说明以及名词解释。
再造——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
再造——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
秦永彬 黄瑞章 陈艳平 林川 著
¥79.90
数字化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改变这个世界运行过程中的逻辑和方法,成为当今社会再造的一种新范式。各行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变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无数人工岗位被机器替代,也有无数高科技岗位随之出现,数字化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结构。围绕各行业领域的数字化发展、转型和变革,本书分析历史、研究现状并探寻未来,深入地探讨数字化所具备的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为各行业的从业者在数字时代的认知、思维提供新的扩展方向。 本书适合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研究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以及各行业、各领域关注数字化建设的企业人才、教师和学生阅读。 数字化转型和变革的浪潮已不可逆转,深入理解数字化内涵才能抓住机遇,与世界一起协同创新。
福利三角框架内农民工社会排斥形成机制研究
福利三角框架内农民工社会排斥形成机制研究
刘艳霞
¥80.00
本书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运用社会排斥的理论视角,借助福利三角分析框架,分析研究了在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下,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中何以被排斥,深探究了农民工被排斥的各种原因及其内在关系。中国转型加速期城市农民工之所以在国家、市场和社会场域中遭受社会排斥,主要原因是各种制度与非制度因素。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因素以及城市社会各场域中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农民工社会排斥的形成机制。社会政策具有消除社会排斥的功能。本书从社会政策层面提出了消除农民工社会排斥的对策,通过赋权等融机制的建立使农民工群体充分享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增强在城市社会中的竞争力,逐渐改变被排斥的状态,融城市社会。
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
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
张为付
¥80.00
  《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根据全面性、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与可比性原则构建了综合指标来评价全国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广义首位度(因为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数据获得有难度,《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中未涉及)。综合指标包括规模综合指标、产业综合指标和功能综合指标三个方面。规模综合指标包括城市的总体规模和人均规模两方面共12个指标;产业综合指标包含工业结构指数、服务业结构指数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指数三个方面共7个指标。功能综合指标选取了公共服务功能、集散功能、创新功能、国际化功能、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共17个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后,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根据产生的新的不相关变量,选择了具体的城市和具体的年份来度量规模指标得分、产业指标得分、功能指标得分并进行比较,客观地衡量了不同年份和区域中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在规模、产业、功能方面的首位度表现并进行了聚类分析。
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刘守英等
¥82.80
本书将乡村视为人、地、业、村联动的系统,旨在构建一个分析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基于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在城乡中国格局下研究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逻辑、路径、体制和政策,明确提出城乡中国是理解、分析和解决中国乡村现代化问题的基本结构形态,农民的代际革命及其与土地和村庄的黏度变化是研究乡村转型的根本维度,实现农业和乡村产业革命是乡村复兴的基础。 本书拓展了理论界对城乡中国格局下乡村问题的讨论,矫正了传统理论与政策中对于城乡关系以及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一些认识,因应城乡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和乡村变化的机遇,提出了有效的制度改革方案与实施措施,对于破除城乡分割体制结构,实现城乡融合与乡村现代化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周特价2.21-3.9 创造大都会:纽约空间与制度观察
创造大都会:纽约空间与制度观察
罗雨翔
促销价:¥39.99|¥138.00
纽约是大城市的特例还是范例?政府如何“企业化”运营? 新冠疫情期间,“放街道”政策如何体现城市价值观? 复杂的城市更新项目如何推?个人力量如何影响社区营造? 房地产税如何连私人义务和政府义务? 中国城市化发展了新的阶段,一线城市中个人、社区、政府、企业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与此同时,住房保障、公共空间、社区营造、公私合作(PPP)等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纽约作为全球闻名的国际都市,是城市发展的“超级试验场”,也有着种种可供参照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背后都有一个城市独特的发展模式。本书以一系列独立成章的短文组成,串联描绘出纽约种种独特或奇异的城市发展现象(比如公共空间的造、地铁运营、地产发和规划等),并用制度的逻辑来行分析和解读,结合对日常生活的审视和学术框架,通过解构纽约来重构城市。
世界的苦难:布尔迪厄的社会调查(布尔迪厄作品)
世界的苦难:布尔迪厄的社会调查(布尔迪厄作品)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
¥82.80
《世界的苦难》是布尔迪厄晚年与其他22位合作者,以细腻的情感和认真的观察及倾听,耗时三年访谈数百人所写就的田野调查著作。通过一个个以访谈形式出现的鲜活的生活史个案,展示了当代法国社会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痛苦,并透过社会学的解释,揭示出痛苦背后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根源,以及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 本书是布尔迪厄将学者责任与公民使命融为一体,集中探讨弱势群体艰难处境的*著名成果。在看似平淡的个人生活史的叙述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苦难真相。
上野千鹤子:我为何成为女性主义者?(套装共3册)
上野千鹤子:我为何成为女性主义者?(套装共3册)
上野千鹤子
¥84.50
本套装包含上野千鹤子《上野千鹤子的午后时光》《无薪主妇》《身为女性的选择》3部作品。
北京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文库)
北京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文库)
黄恒学,梁鸿飞,管仲军,徐淑华 等(著)
¥86.82
本书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结合北京市的案例,通过规划指标对比和现状剖析的方式,分析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标和实际规划建设中的不足,从明确项目、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建议。
非营利组织概论
非营利组织概论
林淑馨
¥88.00
《非营利组织概论》是针对非营利组织初学者所撰写的,特别是非社会科学领域却关心非营利组织的学习者。相较于多数非营利组织的相关书籍着重在理论的介绍,本书则以较少的理论和较多的实务分析来增加读者对非营利组织的认识。因此,本书共分为三篇14章,分别从基础概念、策略管理和实际运作三大面向来介绍非营利组织;尤其是第二篇策略管理部分,则从治理、课责、营销、募款等议题来行详细介绍,以期加深读者对非营利组织的了解。本书*的特色以精简的文字和多样个案的介绍,引发学习兴趣,是认识非营利组织的绝佳门书籍。
社会信用法概论
社会信用法概论
顾敏康主编
¥88.00
《社会信用法概论》一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本团队全力研究社会信用法的初步成果,既可以作为本领域的研究资料,又可以作为社会信用法相关专业的教材。目前关于社会信用法的著作比较少见,本书的出版充实了该领域的研究,将社会信用法学向前推了一步。
我的城市梦——40位新生代农民工访谈实录
我的城市梦——40位新生代农民工访谈实录
方学梅
¥90.00
本书是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城市追梦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平感研究——基于3542个样本的实证分析”的部分成果。书中涉及的40份访谈资料均由该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本书试图以白描的方式记录生活在上海的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公平感受和他们的城市梦。这些来自田野的*手材料,对于了解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具有原生态的资料价值。
人文城市的中国理论与实践
人文城市的中国理论与实践
刘士林
¥90.00
基因的故事:基因传+自私的基因(套装共2册)
基因的故事:基因传+自私的基因(套装共2册)
(美)悉达多·穆克吉 ,(英)理查德·道金斯
¥93.60
基因的故事(套装共2册)》包含了基因相关的两册重磅作品《基因传》和《自私的基因》。 《基因传》内容简介: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引领到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脉络,又真实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合作与斗争、成功与失败。 《基因传》也讲述了基因理论被政治歪曲利用导致的历史灾难和教训,以及基因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的冲撞和博弈。有精彩故事,有人性纠葛,有历史进退,《基因传》是一部有温度的、叙事高超的科普通识读物。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限接近生命的真相,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也许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 《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亚马逊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2010年,穆克吉的《众病之王:癌症传》详尽记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历史,出版后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但是这本书不反映癌症病变之前生命的常态。如果癌症是人类身体发生病变之后的魔鬼,那么是何种力量在此之前维系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呢?作者在癌症研究过程中意识到,只有了解事物的正反两面才能深刻领悟其内在机制,于是,在探究常态与遗传奥秘的过程中,作者创作了另一部更加深入人类命运源头和颠覆生命认知的著作——《基因传》。《癌症传》讲的是生命的病态,《基因传》讲的是生命的常态,因此《基因传》可以被视为《癌症传》的前传。 《自私的基因》内容简介: 《自私的基因》于1976年首次出版之后便畅销全球,是20世纪百大经典名著之一,是一部不仅在基因领域更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典作品。 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义,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自私的基因》以充满想象力的叙述回答了这些重要命题。道金斯在本书中提出大胆创见:我们生来是自私的,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机器。这本书是实实在在的认知科学,复制、变异和淘汰这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大千世界所有生命现象的林林总总。 《自私的基因》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道金斯在书中将进化论从基因层面升华至文化层面,创造了“觅母”(meme,即文化基因)这一新型的复制因子名词,特指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文化进化,并提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因子的暴政。 《自私的基因》出版之后,在社会各界引发了重大争议。本书为40周年增订版,在30周年版的基础上,新增道金斯对于这些争议的回应,共计6万余字,主要探讨了人们在基因决定论、基因选择论,以及基因适应性上存在的普遍误解,进而从基因的视角正确理解生命及其意义,更加完善了道金斯对于“自私的基因”的经典论述,形成这本特别的“延伸的”40周年增订版《自私的基因》。
数字法治:人与科技间的秩序(科际法学第二辑)
数字法治:人与科技间的秩序(科际法学第二辑)
孙笑侠
¥95.20
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正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产生的各类法律问题和法治场景对相关技术的支撑需求,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讨论,也使得法学的科际性、交叉性、复合性愈发突出。本书着眼于“数字法治”这一主题,聚焦人与科技互动过程中规则的建立与实践图景,探索秩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本书分为“数字法治理论”“算法风险及其治理”“人权与技术规制”“智慧司法”四个部分,具体呈现了当下法学界对数字法治基础理论问题的阐释,大数据杀熟、人脸识别、数字货币、疫情防控等热话题在法学层面的探讨与回应,以及智慧司法推过程中涌现的真知灼见。本书既有在宏观层面对数字法治、人与科技互动模式构建的理论总结,也有在微观层面对规制具体技术之路径问题的分析思考。 本书作者阵容强大,汇聚了我国法学界在相关领域为前沿和优质的研究成果,故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无论是关注法学理论与司法制度,还是关注前沿科技的规制与应用,均可阅读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