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3件6折 大国工业梦
大国工业梦
朱宏任,陈玉涛
¥22.41
本书分为院士梦与企业梦两部分,分别以院士和企业家为切,述说中国工业 发展中的滴故事。1. 院士梦部分,邀请国内工业领域相关的知名院士,通过院士口 述、专人访谈整理的方式,挖掘整理院士在科研生涯中亲身经历的工业领域的事件、 创新及突破,以“人物故事”的方式呈现,更好面向公众传播,弘扬科学精神、展现 行业巨擘风范、留存珍贵史料、扩大行业社会影响力。2. 企业梦部分,以工业领域相 关代表企业人物为对象,通过人物口述、专人访谈的方式,展现“小企业大梦想”, 经过人物的成长讲述工业的发展。
满3件6折 教练听说(第二版)(上下册)
教练听说(第二版)(上下册)
孙健
¥22.44
“听”和“说”是构建企业教练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掌握了“听”和“说”的能力,也就掌握了企业教练的核心。“听”应该听心,听情绪,听事实与真相,听假设,听渴望与真正的需要,听障碍,听偏差与矛盾。从这个角度来说,“听”实际上是一种专业的洞察能力,是需要用心灵的耳朵感知被教练者的整个人。“说”的学问就更大了,包括如何发问,问放性问题还是封闭性问题,如何通过“说”来帮助客户厘清目标,反映真相,实现激励和挑战,并*终令其达成目标。
满3件6折 中国与达尔文
中国与达尔文
(美)浦嘉珉,译者:钟永强
¥22.50
查尔斯·达尔文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达尔文的化学说却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化论是先对中国人造成冲的重要的西方学说之一,而且在马克思主义获得真正立足以前,它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主义”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哲学。 美国学者浦嘉珉的这部著作详尽地研究了达尔文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受及其影响。作者从思想史的角度重新评价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达尔文学说的“正读”与“误读”,展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为使中国“适应”或“摆脱”那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而行的漫长努力。虽然达尔文的化学说受到各种各样的歪曲。但化学说的许多重要概念还是在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的生存环境之中成为不证自明的“法则”,它们确实影响到中国维新派、共和派、无政府主义者和革命派的实际行动,并且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传播铺平了道路。
满3件6折 第三种情绪
第三种情绪
木木
¥22.50
写诗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是一种情绪的抒发,一个鲜活瞬间的记录。本书记录了某段时光涌进作者脑海时引发的美好回忆,以及当下片刻的发现和触动,有时极简,有时极繁。作者种种不一样的心绪,自然而然汇成一些句子,它们仿佛吉光片羽,照亮她依旧时时不安波动的内心。当意识转化为语言,繁也就渐渐趋于简,不安和波动也就渐渐远去。时间流逝,当一切都可以被接纳和被梳理,那就是作者认为书写和记录的意义所在。人在不同的时期所需求的东西也是很不一样,每一个片刻都在成长,作者希望通过本书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我陪伴的*佳方式,去体会生命原本自有的喜悦,无论置身于怎样的环境,都能去发现生活中种种不同的美好,哪怕是微小的平凡的,都能在其中感受到活着的快乐,呼吸与同。
满3件6折 未名湖畔大师谈(上·演讲)
未名湖畔大师谈(上·演讲)
主编 陈永利
¥22.59
自1985年创刊以来,《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连续三十年发表了诸多国内外众知名学者的访谈及演讲,本书筛选其中优秀作品,集结出版,以期通过对以往学术成果的回顾和总结,展现三十年内北京大学诸多名家的学术风采,为国内学子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食粮。 本卷一为名家演讲,作者均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泰斗级学者,包括费孝通、汤一介、李学勤、林毓生、汪荣祖、楼宇烈等。内容包括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反思、前瞻、方法论、针对本科及研究生学子,具有极大的人文启蒙功能和深浅出的可读性。
满3件6折 山东栖霞牟氏家训
山东栖霞牟氏家训
王海鹏 蔺腾飞 著
¥22.80
牟氏家族是明清以来山东久负盛名、颇有影响力的家族之一,绵延六百余年,人才辈出,一则得益于其在科举道路上的非凡成就,二则与其醇厚的家风及文化底蕴密不可分。 牟氏家训因其自身的理论化、系统化,日益衍化为家族的规范,向子孙后代传递家族文化精神,对家风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山东栖霞牟氏家族作为家训家风成就数百年大族的典型个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满3件6折 传统文化与志愿服务实践
传统文化与志愿服务实践
罗立军 汪家华 主编
¥22.99
本书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教师所编,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文化历史篇”引经据典,概述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史;中篇为作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经验;下篇“项目实践篇”由八个实践项目组成,实用性强,可做带领学生行实地游学调研之用,可为公益游学活动做参考。通过课堂理论教学与游学景的实地考察相结合,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从而为他们今后从事公益实践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满3件6折 中国特色政治信任研究
中国特色政治信任研究
郭根
¥22.99
本书阐释了政治信任嬗变的社会机理、实践悖论、“异化”特征、中国逻辑等,提出“政治信任的有效性”“有效信任创造有效政治”等观,并试图用中国社会实践检视、批判、修正基于西方情境的政治信任理论。“有效”政治信任既有别于无变革语境下的政治盲信,也有异于暴力革命背景下的政治失信,集中体现为“有限性”“有为性”“结构性”以及“现实性”等特征。中国社会的政治信任呈现三大“异化”特征和实践悖论,构建政治信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逻辑,亟待政治系统敏锐洞察民众需求,回应群众期待,提升政治信任质量,从而持续推反腐败工作和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单读18:都市一无所有
单读18:都市一无所有
吴琦
¥23.00
我的外祖母完全不能停下。她做的汤足够喂饱贝尔法特所有悲伤的灵魂。——简•卡森 我要去了解我的国家。我不去城市,我要去小镇、农庄和牧场。——斯坦贝克 你一直待在书桌旁也依然可以拥有充满冒险的一生。——杰夫•戴尔 说到底,这个世界正在行着的,不过是一种金钱与爱情的全球化交换。——刘子超 人年轻的时候,脑子里就不会写“死”这个字。——王占黑   伦敦,也包括其他任何超级大都市,都不再意味着一个既定的位置,即便非要用中心来形容它们,也只是一些更便捷地去往别处的驳,向无数的方向延伸,甚至它们本身也在出走。这一辑《单读》就是这样一趟拐弯抹角的旅程,我们经过伦敦,英国,带来了五位尚未被中文翻译过的当代作家。他们的作品像田野里光线的散射,有的向城市的中心逼近,有的在不知名的欧洲边缘徘徊,有的飞向岛屿,有的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亚洲。 今天的语言与文字,在前仆后继地掘现代生活的道路上,也走到了某种瓶颈。我们动不动就只能谈论爱情、个人的孤独、不知所踪的意义,*终都陷一种重复的内核,形式上细枝末节的变奏。我们借由英国同时代人的创作,重新设问,到底城市的中心有什么,而除了城市之外,更远、更大的空间如何可能。我们所说的“都市一无所有”,显然不是指它物质上的空虚,甚至也不是精神上的空洞,而是所谓的“城市意识”不再那么现成,不再能被詹姆斯那种后见之明所武断地概括,原本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这些都是近在咫尺的事,恰恰是越近的事物越难描述。 …… 巧合的是,这篇文章是在我又一次飞向伦敦的旅程中完成的。而不断又离的经历告诉我,重复、循环、流动,同时也可能是激发、挑战、创造的过程。每一次出发都是无数次再出发的始。对《单读》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已经检阅过北京、伦敦、澳大利亚,下一次,我们去拉美,去苏格兰,去爱尔兰,去非洲。
满3件6折 创新学习新思维:21世纪核心职业胜任力
创新学习新思维:21世纪核心职业胜任力
谢小庆
¥23.12
在快速变化的21世纪,孩子将来从事的行业今天可能还未出现,今天的一些热门职业那时可能已经消失。孩子掌握再多的知识,也赶不上一部联网智能手机的万分之一。以往,“知识就是力量”;未来,“思维才是力量”。以往,在职场中稳操胜券的是“有知识的人”;未来,独领风骚的将是“会思考的人”,将是“有智慧的人”。怎样保证孩子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不会败于机器人?怎样帮助孩子获得职场优势?本书的回答是:提升孩子的思维品质。书中讨论了怎样提升思维品质。
满3件6折 当代生命科学中的政治纠缠——以黄禹锡被打压事件为中心
当代生命科学中的政治纠缠——以黄禹锡被打压事件为中心
方益昉
¥23.14
本书以2005年韩国黄禹锡干细胞事件为主轴,辅以历史与当下生命科学技术案例,展比较研究和平行分析。以“现代生命科技发展,依托政治平衡艺术”为学术假设,重讨论 “生命话语与科技畸化”,分析导致其发生与发展,从而影响生命话语的权重因子。将东西方学术共同体有关干细胞克隆的学术纷争,置于放大镜下,探索其中的科学政治交锋,主旨并非翻案,而在于建立将生命科学的宏观视角,逐步从传统的技术层面,拓展到政治层面行单元因子解析,多元因子复合,*终达到综合因素回归分析的定量或者半定量水平。2014年,Nature杂志发表“克隆再来(Cloning Comeback)”文章,重分析10年前的黄禹锡事件,其结论与本书数年前获得的不谋而合。
满3件6折 最喜今生为书忙
最喜今生为书忙
杨牧之
¥23.15
《喜今生为书忙》是作者杨牧之先生多年来与书打交道留下的文字,包括几个部分:一是作者担任出版管理工作期间所组织的大型图书项目,和政策性报告、文章;二是作者在编辑工作岗位期间所积累的经验,以及与相关作者工作往来的点滴感人往事;三是作者作为一个读书人对一些图书的思考、感想;四是作者回忆他在出版界的老上级、老领导的文章。这些内容,都离不开书,都是与书有关的故事,有的是一般人所无法知道的故事。从中,可看出作者读书、出书、管理书的心绪和感受,寄托了作者对于书的无以言表的感情。
满3件6折 未名湖畔大师谈(下·访谈)
未名湖畔大师谈(下·访谈)
主编 陈永利
¥23.18
自1985年创刊以来,《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连续三十年发表了诸多国内外众知名学者的访谈及演讲,本书筛选其中优秀作品,集结出版,以期通过对以往学术成果的回顾和总结,展现三十年内北京大学诸多名家的学术风采,为国内学子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食粮。 本卷二为名家访谈,访谈对象均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泰斗级学者,包括费孝通、葛兆光、唐德刚、林毓生、陈平原、汪丁丁、曹文轩等。给位学者知无不言,以深厚的学术素养畅谈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回顾、反思、前瞻、方法论,,具有极大的人文启蒙功能和深浅出的可读性。
单读20:新新新青年
单读20:新新新青年
吴琦主编
¥23.40
这一辑的《单读》首先来自我们在互联网上持续了一年多的“新青年”和“公信”计划,我们向更年轻、更广泛的写作者群体征稿,与他们通信,希望以此来追踪一代年轻人的精神轨迹。也都是有浪漫气质的共同体行为。对一个希望借助文学向前看的思想阵地而言,这个题目的意义不言自明,我们几乎想都没想就决定了它。 事实证明这几乎是《单读》*为艰难和曲折的一期。稿件来源变得更广,作者更新,如何取舍,怎样编排,与主题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逐一讨论,编辑之间出现了空前的分歧。有人说,年轻人自有其独特的生活,不要用太老的眼光去附会,但落在纸面上,那些标新立异的腔调都奇异地消失了,他们好像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特别。也有人说,文学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不需要为任何人降低,但一个固化的标准和系统不正是我们一直反对的吗?我们甚至宁愿我们的选择盲目、随意一,不在于高低,而在于如此才能捕捉青春中*动人的部分,那种迷茫、流动,但又迫切,在密林中不知所踪的眩晕的感觉。 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讨论,*终混在一起,成为我们眼中的“青年”。我们尽量避免教条地去认识他们,而是更信任直觉。这本身就是人生中一段初体验、未完成、不稳定的时期,没有必要过早地限定。要到很久以后,在等待出版的过程中,我们才意识到这个题目远比我们想的困难。因为它没有固定的谜面,也就等于没有谜底,只有无尽的变化和滑动的空间。它甚至狡猾,像跷跷板,有人一屁股坐在这边,另外一边会不服气地高高翘起。这几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可能完成的一辑。
满3件6折 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
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
望南
¥23.55
这是一本有关书店的成长之梦,竟究该怎样展现钟书阁的“书店”之梦呢 我们*终选择纸上展览的方式,以讲述、设计、声音、影像与文本、档案五个场域行一场纸上的*美阅读之旅。诗歌、小说、手绘、影像、建筑……中国著名作家、知名出版人、建筑师、摄影大师、学者,不同专业领域的跨界言说,融合与分歧,价值与判断,关于中国*美书店,阅读的巴别塔,城市新生活书店运动,消失的书店记忆,社区书店,市民社会,读书会……
满3件6折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设计及实现路径研究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设计及实现路径研究
李含伟等
¥23.56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设计及实现路径研究》在我国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背景下,结合我国国情,参考国际经验,系统仿真研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经济、社会产生的效应,利用仿真结果客观综合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势,给出能够加强正面影响和减弱负面影响的适宜方案设计和政策建议,探索设计可被劳动者接受的、可行的、有效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建议。
满3件6折 城市治理研究(第二卷)
城市治理研究(第二卷)
陈映芳
¥23.56
《城市治理研究(第二卷):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参与》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城市更新将迎来有机更新的时代——伍江教授专访、地域社会和市场主导的城市复兴——地域竞争时代大阪的新型城市引力场、历史景观的差序化记忆:都市工业记忆治理中的公正性问题初探、从台北市建成圆环拆除谈都市更新与城市认同、(调查报告)古镇开发中民俗文化节的转型与发展——上海三林镇圣堂庙会调查、(案例分析)商住交织街道的业态发展与治理逻辑变迁——上海永康路案例纪实等。
满3件6折 云时代的舞弊审计-基于国家治理的新战略
云时代的舞弊审计-基于国家治理的新战略
张莉
¥23.60
本书以现代舞弊审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云时代舞弊演变机理的基础上,基于复杂系统理论、政府管理理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及人工智能科学的应用,从审计战略与模式变革、智能审计及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审计监管机制三个层面,系统性地构建了云时代舞弊审计理论及方法体系。 本书适合审计人员、审计科研工作者、审计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阅读,同时也适合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人员阅读以拓展思路。
满3件6折 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杨秀英,兰小云
¥23.60
本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现状、国外职教体系衔接体制机制、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实施方案制定、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实践探索、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制度设计等,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分别介绍了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实践经验和高本贯通培养模式实践经验,并提出了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本书采取“理论-现状-政策”的构思结构,思维严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策与应用相结合,是一部可读性强、具有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的著作。本书是在学院主持完成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实践研究》和上海高职教育质量提升决策咨询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应用型人才“中职—专科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一体化贯通培养试点体制机制及实施服务研究——以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为例》的研究成果和学院多年来贯通培养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提出了许多可供借鉴和参考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为职业院校教师、管理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教育研究者等。
满3件6折 实证社会科学(第六卷)
实证社会科学(第六卷)
钟杨
¥23.60
    《实证社会科学》是由上海交通大学 与公共 事务学院主办的学术丛书,以实证性研究为导向,以 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传递学术信息、推动实证性社会 科学发展为宗旨,侧重传播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 、法学和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实证与探索的 新成果,包括实证研究方法的研究及探讨。
满3件6折 知识分子与社会
知识分子与社会
(美)托马斯·索维尔 (Thomas Sowell)
¥23.70
  知识分子犹如无形之手,扭转战局、左右乾坤,没有他们,历史或许将重新改写!   《知识分子与社会》是反思及批判“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学名著,也是研究当代思想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从观念、经济、社会、媒体、法律、战争等6个方面全面陈述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舆论导向作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官方政策的形成都会受到知识分子所塑造的舆论氛围的影响。   当代知识分子不仅影响力胜过以前,而且发挥影响力的方式也大有不同。他们并不是通过塑造执政者的观点或引导执政者的行动来影响事件进程,而是通过影响民主社会中的执政者的行动的各种方式,来塑造公共舆论,终影响事件进程。无论执政者是否接受知识分子的一般构想或者决策,知识分子的这种影响都会实现。   《知识分子与社会》通过大量历史和现实的案例,深入、全面分析了知识分子导致社会变动的背景、诱因和巨大后果。这项研究所发现的为惊人之处就是:知识分子为社会病症所开出的“药方”,经常被实践证明并非对症下药,反而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性的后果。更可怕的是,知识分子们却常常无视那些灾难而固执己见。当下中国,公共知识分子崛起,美誉与污名并存,《知识分子与社会》的冷峻思考更能对当下公知的理性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