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周金文集成 修订增补本(全八册)(试读本)
免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纂的《殷周金文集成》一书,作为国家“六五”、“七五”期间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于1984--1994年由本局陆续出版以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好评,曾先后荣获多种奖项。为进一步满足读者的需要,本局征得社科院考古所的同意,现将该书重新出版。特由考古所提取全书拓片原底重新制版,并约请原编辑组负责人王世民先生对书中说明进行修订增补。

古文观止(试读本)
免费
清初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编定的《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为通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其影响之大足可与《文选》、《唐诗三百首》相比。选编了上启先秦下迄明朝的二百二十篇脍炙人口的古文精品,分十二卷,以散文为主,兼收骈文经典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 本次排印,由葛兆光、戴燕伉俪以1993年中华书局《名家精译古文观止》为基础删改修订而成,分古文和提要、注释三个部分,改正了1993年版古文中的一些欠妥标和误字,对注释部分作了大量增补和修改,僻字一律加注拼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版式设计人性化,古文部分与对应的注释文字出现在同一展面上,方便阅读,是现行《古文观止》各版本中阅读*为方便的本子之一。

元史 1--15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免费
明代宋濂等修《元史》共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再到元朝北逃蒙古高原的历史。 《元史》成书于明朝初年,以元代各朝实录、《经世大典》等为基础,并收典章制度、文集碑传、杂史杂著等,史料价值较高。《元史》体例整齐,叙事明白,文字浅显,便于阅读。 中华书局校本《元史》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洪武本等版本,吸收了前人对《元史》的校勘成果,是目前*好的通行本。

李鸿章传(跟大师学国学)平装(试读本)
免费
《李鸿章传/跟大师学国学》一名《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是粱启超先生所撰人物传记中著名的一种。梁启超先生没有采取中国传统传记“类皆记事,不下论赞”的写作模式,丽是“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在叙述李鸿章生平事功的同时,对于李鸿章之才识、功过、地位等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李鸿章传/跟大师学国学》这部书让人耳目一新,一代传记写作之新风,成为人物传记的典范之作。

论语集释(全四册)--新编诸子集成(试读本)
免费
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还有不少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华书局修订重印了由原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这套从书汇集了清代学者校勘、注释子书的成果,较为适合学术研究的需要。但其中未能包括近几十年特别是一九四九年后一些学者整理子书的新成果,所收的子书种类不够多,断句、排印尚有不少错误,为此我们从一九八二年始编辑出版新编诸子集成,至今已出满四十种。新编诸子集成所收子书与旧本褚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经常要阅读或查考的书。每一种都选择到目前为止较好的注释本,有的书兼收数种各具优长的注本。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还有不少读者提出意见建议,帮助我们修订完善这套书。

杜诗详注--(全八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试读本)
免费
有“诗圣”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流离失所,备受磨难,本着忧国忧民、激愤忾悯的情怀,其诗作较真实地描述了唐代历史转折时期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面貌,反映了民间疾苦,有“诗史”之称。杜诗艺术成就极高,为历代所重视,注家蜂起,到宋代有“千家注杜”之说。清代的仇兆鳌花费20年时间,搜集各家注本,辑为《杜诗详注共8册》,资料极为详尽,为阅读杜诗的一种重要的参考书。

四大名著 名家点评——红楼梦(双色线装本)(全八册)(试读本)
免费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经过几百年的洗炼,雅俗移位,成为中国长篇小说的*之作,一部妇孺皆知的经典名著。 小说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之间令人唏嘘的凄美爱情,刻画了许多的鲜活人物,驾构出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爱情永恒,内涵丰富,人物各色,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是一部读不完、说不尽的千古奇书。

周易译注(最新增订版)(全二册)(试读本)
免费
《周易译注(z新增订版)》将《周易》全文翻译为现代汉语。其主要内容包括《周易》经传的原文、现代汉语译文、疑难字词的注释及注音、以“说明”的形式行深浅出的讲解以及各卦之后的“总论”对该卦卦旨的系统分析、说解。 此外,“前言”对围绕《周易》一书的各种问题行了细致说明;“读易要例”对易学的关键词做了浅显扼要的解释;“易图述略”展示了历史上与《周易》有关的各种图示并梳理了其来由、内容、特等。书后所附“主要引用书目”将古今中外有价值的易学文献汇总起来。 《周易译注》将古往今来的易学成果汇为一书,是学易者的经典图书。

全唐诗 增订简体本 1-15册 (精)(试读本)
免费
《全唐诗(套装全15册)》共九百卷,是清康熙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奉康熙皇帝之命,起用当时已退居扬州的彭定求、杨中讷等十位翰林编纂的。共收整个唐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是迄今为止古典诗歌总集中篇幅多、影响较大的一种,它对于研究我国唐代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无疑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但是,这部卷帙浩繁的大书在编纂上还是存在着诸如误收、漏收、作家作品重出、编次不当、文字舛误等问题。为满足读者阅读与研究的需要,对这部清人编的《全唐诗(套装全15册)》做一定的修订增补,加以重印,是十分必要的。这次《全唐诗(套装全15册)》增订重印本,就是用中华书局原校本为底本,把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把断句改为新式标,并改正某些排印错误,同时把陈尚君先生修订、增辑的《全唐诗补编》全部收(《全唐诗补编》1992年中华书局版)。这样共增补佚诗四千六百多首,新见作者八百多人。简体横排增订本可以说是至今为止收录唐诗较多较全的读本了。

资治通鉴(精装全本全译十八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试读本)
免费
《通鉴》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为端,这一年周王正式承认三家分晋,因为史书的目的即在于“史鉴”,司马光于此作了*篇议论——“臣光曰”。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和《史记》有所不同,司马迁的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重视天人关系和朝代更替的规律;而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目的则更加现实,他是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因此在选材上,能够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作用的政治史就毫无疑问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通鉴》极其重视腐败政治,对于政治清明和黑暗时期都用功很深,也重视战争。举凡权力更迭、施政得失、制度沿替、人才退都有详尽深的记载,这些内容也是《通鉴》一书的精华所在,记述中尤其表现出编年史的优。比起纪传体的一事互见于不同传记,《通鉴》在记述一件事、一项制度的时候,可以更清晰地表现出全貌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通鉴》的议论部分沿袭了以往史书的形式,即书中的“臣光曰”。全书共186篇,沿用前人的84篇,出于自己之手的102篇。内容主要是有关国家治乱和君臣之道的。 概括地说,《通鉴》的史料价值极高,尤其是隋唐五代部分。在现存的史书中,《通鉴》可以和两《唐书》、《册府元龟》并列,制度的记述则可以和《唐会要》、《唐六典》相提并论。

名家精译古文观止 (精)(试读本)
免费
本书的撰译者大都是学有素养的专家学者,译文准确,文辞或华丽优美,或平淡质实,在体现原作的意境、风格的同时,本身就是颇具审美价值的优秀白话散文,堪称一部古典文学作品今译的范本。书中除原文、译文外,还有原作者简介以及文字注释等内容。

尚书(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试读本)
免费
《尚书》是传统“五经”之一,是上古历史档案资料的汇编,是探索研究上古文化风貌的重要元典之一。由于其源流久远,传习过程历经劫难,版本、文字、编次都不同程度发生了变化与错乱,形成了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两个系统,历代对此也众说纷纭,且《尚书》文字也十分古奥,极其难读。为此我们特请《尚书》研究专家对今文、古文分别详注精译,希望《尚书》这一经典能为更多人阅读、了解。

续资治通鉴 1——12册(试读本)
免费
《续资治通鉴》220卷,记载了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6),凡26主、411年的历史。体例为编年纪事体。本书对于了解宋辽金元四朝的史事颇具参考价值。此点校本根据明嘉靖六年冯集梧刻本,并参考其他多种史书的有关记载整理而成。

红楼梦新证(增订本)(精装全二册)(试读本)
免费
《红楼梦新证》(增订本)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一、考证了曹雪芹的籍贯、出身、家世、生平等问题,开创了红学研究中的“曹学”;本书征引详博,举凡通史、政书、档案、地方史志、文集、谱牒、传记、笔记等史料无不包涵,以此使读者明了《红楼梦》成书之背景。二、结合“曹学”对《红楼梦》进行考释。三、对脂批、《红楼梦》各版本进行考证,对《红楼梦》流传过程中的读者接受给予评价。

世说新语(精)上下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第三辑)(试读本)
免费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志人笔记的代表作,作者为刘宋临川王刘义庆。全书共36篇1130则,主要记载了东汉末年至刘宋初年近三百年间的人物故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思想、习俗、民生等各个方面。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只言片语即可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 本书是《世说新语》的全本注译,每一篇前都用一个简短的题解对该篇行介绍。本书除对生僻字依《汉语大词典》做注音、解释外,更注重对于涉及的历史事件、背景的说明,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当时人物以及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认识那个时代独特的时代风尚。 本书底本选用涵芬楼影印明嘉趣堂本,参考了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的校勘、笺疏成果。

宋书 1-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免费
《宋书》100卷,包括本纪10卷、列传60卷、志30卷。记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迄宋顺帝升明三年(479),记载了南朝刘宋政权60年的史事。 《宋书》保存了很多的史料,包括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价值很高。其中《宋书》的八类志,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分量占全书的一半,价值尤高。其上溯先秦,魏、晋尤为详尽,记载了不少诏诰、奏疏和古代乐曲、歌词等珍贵资料。余嘉锡称赞《宋书》志是“史家之良规”。

隋书 1--6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免费
《隋书》,唐魏徵等编撰,共八十五卷,包括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记载了隋代自建国至灭亡短短三十八年间的史事。由于隋代史料大多已遗失,《隋书》作为隋史专著的价值尤为重要。《隋书》注重以史为鉴,较少隐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体现了较高的修史水平。 校本《隋书》以宋刻递修本、宋中字本、元十行本、元九行本、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淮南书局本九本校勘,以宋小字本和两种元刻本互校,并参考其他刻本,择善而从。此外还参考了《通典》《太平御览》《资治通鉴》《通志》等书的有关部分,并采用了前人对《隋书》的研究成果,是目前zui完备的版本。

鬼谷子(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试读本)
免费
纵横家始祖,兵家法宝。 ??? 《鬼谷子》是人类文明 “轴心时代”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揵”、“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王文成公全书——(全四册)理学丛书(试读本)
免费
本书是明代著名理学家和政治家王守仁(即王阳明)著作的结集。此次整理,是以《四部丛刊》影印之明隆庆谢氏刻本为底本进行点校,参校他本。?? 全书38卷,具体包括:首编语录三卷,为《传习录》,附以《朱子晚年定论》,乃守仁在时,其门人徐爱所辑,而钱德洪删订之者。次为文录五卷,皆杂文;次为别录十卷,乃奏疏公移之类。次外集七卷,为诗及杂文。次续编六卷,则文录所遗,搜辑续刊者。后附以年谱五卷,世德纪二卷。???? 本书是研究王阳明哲学思想和事功史迹的重要、基本的资料。

北史 1--10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免费
《北史》纪传体的通史,与《南史》一样作者都为李延寿。有本纪12卷,列传88卷,共100卷。共80卷,有本纪10卷,列传70卷。记事起于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包括北朝魏、齐、周和隋四个封建政权230年间的史事。《北史》和《南史》都是在记述南北朝至隋历史的《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等8部纪传体断代史基础上修成的。它们是对八书的成功改编和成功的再创造。《北史》和《南史》破朝代体系,把这一时期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分别撰写出通贯各朝代的通史,编成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的两部书。把整个南北朝到隋统一的长阶段历史,完整溶合,从而克服了史实断裂、重复记载、难于剪裁、卷帙繁冗、不便阅读等诸多弊病,且以简明方式记述具体事实,给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历史知识。从而有利于比较出各朝代、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特,准确勾勒的历史形势和历史变化趋势,体现历史发展的本质性特。另《北史》和《南史》如此篇修,也有利从中华民族历史的总体中启发人们的历史思考,消除南北长期分裂、隔阂,培植天下一家的统一意识。但二史未能制出有关南北关系的年表来,体现作者缺乏总揽全局的观。对于南北各代的变异,作者交待也很不明确,不能很好地达到司马迁“通古今之变”要求。

红楼梦(全两册)—— 四大名著名家点评(试读本)
免费
《红楼梦》脂砚斋等的评语作为后世研究、品味这部巨著的珍贵资料,索隐派、自传说等红学研究史上的重大学说无不与脂评密切相关,但迄今尚缺乏一部整理得简便、可靠、囊括脂砚斋主要评语、可供普通读者阅读的脂评本。为此我们从现存十一二种脂评本中,精选能反映曹雪芹《红楼梦》原始面貌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进行整理。使读者可以充分领略脂评的诸多奥秘,体会阅读经典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