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知重行(中华美德)
¥0.99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要想求得真正的知识,必须经过认真的实践。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苦口婆心地奉劝人们在求知时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满足于书本中的一知半解或只信书中所讲,常常会吃大亏。古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任何知识只要拿到实践中检验,便会知其是否正确。在这本书里,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它妙就妙在让我们在读故事的同时,不经意地受到启发,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些道理和方法,指导自己,从而在各个领域里取得超 凡的成就。

修身养性(中华美德)
¥0.99
“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修身养性”指的是培养性格,涵养性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锻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中华民族历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治传统,把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同等对待。可以看出修身养性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儒家重视个人修身,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表率作用看作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与根本;治国、平天下又是修身的必然延伸和体现。

严己宽人(中华美德)
¥0.99
严己宽人,就是要求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修养情操、完善品德,用宽宏大量的胸怀对待他人。自古以来,严己宽人,直被世人所推崇和赞颂,被视为是一个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历史 上,有许多具有进步思想和高尚道德修养的仁人志士,他们在自己的言行中,都曾做出了严己宽人的表率。希望他们的故事可以给读者们以启示,培养出严己宽人的优良品德。

自强不息(中华美德)
¥0.99
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自强是支持着中国人屹立于民族之林的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在无数优秀炎黄子孙的人生轨迹中,都鲜明地印刻着矢志不渝、刻苦勤奋、拼搏向上、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正是因为这种自强不息的宝贵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克服万难,创造璀璨的东方文明。因此作为中华民族儿女的我们,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矢志救国、自强不息、刚强不屈的精神是必不可缺的!

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新视野百科书坊)
¥0.99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本书从家庭教育说起,因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摇篮。从而谈到中国当代的素质教育以及为人师的重要性,以德育人,泽被后代。

智囊
¥0.99
《智囊》共分10部28类,收入了古人智术,计谋的故事近2000则,其涵盖范围极为广泛,涉及了明代以前的很多史籍、文集以及稗史、笔记、传说和演义等。从内容类别上看,上自经国大略,下至市井小计,旁及妇幼之智,无不在其爬梳搜罗之列。其中很多故事不仅妙趣横生,而且寓意深刻。《智囊》不仅分部别类,而且在各部类之前和一些故事之后都有冯氏自己的按语,从中可见他的思想。

易经
¥0.99
《易经》是中国*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之一。《易》事实上是包括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交替的变化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济困扶危(中华美德)
¥0.99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本书汇集了有关济困扶危的经典故事。以短小精悍、内容积极健康、文字通俗凝练的故事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给青少年以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

清正廉洁(中华美德)
¥0.99
中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即开始倡廉。西周时,周王把廉洁作为考察奖惩官吏的重要项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廉政建设成为考核官吏职守的重要标准;到了明清两代,英明的君主更是煞费苦心地给众官吏们树立清官典型,做到“廉以立志,廉以律己”。中国历代的很多仁人志士正是以清廉为节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被后人歌颂为清官廉吏。“晏婴尚俭拒新车”、“吴隐之笑饮贪泉”、“狄仁杰廉明断案”、“于成龙骑驴赴任”……这些都是清正廉洁的率先垂范的典型。本书为“中华美德”系列丛书之一,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对清正廉洁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老残游记
¥0.99
《老残游记》,清末中篇小说,是刘鹗的代表作,流传甚广,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

论语
¥0.99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资治通鉴
¥0.99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三百万字,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神勇果敢(中华美德)
¥0.99
神勇果敢应理解为两方面内容:神勇和果敢。神勇,有无比勇猛,神勇无敌的意思;果敢,形容人处事当机立断,有敢作敢为的意味在里面。神勇果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智慧与勇气并存,胆略与正气常在,勇而并非“莽”,“敢”而未必“闯”。《神勇果敢》为“中华美德”系列丛书之一,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神勇果敢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为人表率(中华美德)
¥0.99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为人表率的例子更是层出不穷:从维护祖国统一、抵御外侮的文臣武将、志士仁人,到反抗压迫、替天行道的义军统帅、草莽英雄;从才华横溢、留下不朽篇章的文坛泰斗,到才思敏捷、成果卓著的科学巨匠……他们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尊崇和学习的榜样。这些榜样正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所在,给青少年朋友们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希望这些故事能够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除暴抗恶(中华美德)
¥0.99
我国古代清官继承了这种进步思想,爱民如子,疾恶如仇。他们在任父母官时,能凭借手中的权力,不顾个人安危,除暴抗恶,除暴安民,抑恶扬善。在他们的努力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他们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不畏权贵,除恶务尽,大快人心。

奋发图强(中华美德)
¥0.99
“奋发图强”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振作精神,以求强盛。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中华美德”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奋发图强”为其中的一种。本书很好的选用了大量的好诗词句,故事短小精悍、内容积极健康、文字通俗凝练,注重趣味性和可读性。希望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成功。

讽古思今(中华美德)
¥0.99
本书为《中华美德》系列丛书之一,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讽古思今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讽古思今的小故事,与寓言有着相似的功能,它的深意能打动人、教育人、劝导人、启迪人。书中所选故事小得不能再小,但却显得那样精致。它虽然不像中华传统美德的其他故事那样波澜壮阔,荡气回肠,但它却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激起哲思的涟漪。这些讽古思今的小故事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劳动与生活中创造的。它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言行美丑的取舍原则。

刚正不阿(中华美德)
¥0.99
《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刚正不阿就是刚强方正,不逢迎,不偏袒。刚正不阿是为官者面对强权时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刚正不阿》作为《中华美德》系列丛书之一,为我们精心挑选的就是此类故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可以让读者很好的在书的海洋中徜徉,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诙谐幽默(中华美德)
¥0.99
幽默大师契诃夫说:“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这样的人即使额高7寸,聪明绝顶,也算不上真正的智慧。”俄罗斯还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讲的:“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幽默是一种才华,一种智慧,一种力量,它是人类面对共同的生活困境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明。它以愉悦的方式表达人的真诚、大方和心灵的善良,它使生活充满了激情。正像老舍说的那样:“幽默者的心是热的。”那些短小精湛的幽默故事,有时短得仅仅只有一两句话,却能让说的人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能让陷入僵局的谈判起死回生;能让原本十分沉闷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能让一直对你若即若离的情人,在一种欢快情绪的感染下怦然心动。

诲人不倦(中华美德)
¥0.99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诲人不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其实,“诲人不倦”不但是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也是世代家长教子的准则,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之一。千百年来,出现了许多诲人不倦的人和事,如“孟母三迁为育儿”、“曾国藩勤俭治家”等等,使我们深深感到,无论是育人,还是教子,或是治家,都必须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只有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为后代的健康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过程中,以适当的方式,正确运用诲人不倦的方法教育新人与安排好家庭生活,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好的继承和创新。

佳辞妙对(中华美德)
¥0.99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并且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佳辞妙对》便是从数不胜数的妙联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话谈对联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