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演史开新别录
演史开新别录
王尔敏
¥14.77
  王尔敏从事研治史学六十余年,虚心自勉。今已至耄耋之年,仍探索不止,新著不断问世。作者以为,梁启超创“新史学”之后,后世学界未尝循行梁氏道路。如三十年代沈兼士之论“新史学”,自指在语言学及史料学,未尝一字提及梁启超。于是在“新史学”之外别辟新路,故曰《演史开新别录(精)》。作者详举例证,论定国学中之史学一道。自汉代至民国,甚至当代史学;自史官司职至史料著作等,作者均有自己的见解。本稿收录专题十五篇,均为*近新作,叙议平实公正,条理分明。
每满100减50 曾国藩幕府
曾国藩幕府
朱东安
¥14.94
《曾国藩幕府》是对曾国藩一手所创立的幕僚机构和该机构创立过程的描述,其中涉及晚清高级官员(如李鸿章、刘蓉、郭嵩焘李元度等)的培养和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进一步理顺了相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对曾国藩幕府幕僚的叙述同时也是对曾国藩个人经历的侧面解读。
每满100减50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下近代人的迷茫、抉择和斗争)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下近代人的迷茫、抉择和斗争)
蒋廷黻
¥14.99
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中国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将近百年的历史演变和人物生平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本书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每满100减50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朱自清 著 钱伯城 导读
¥15.00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写于一九四二年的一本小书,一九四六年由文光书店刊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称其为(极有用处)的好书。(经典)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所谓(国学)着作,包括了经、史、子、集在内的所有优秀文献。作者在自《序》章便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裹,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但是我国古代典籍浩繁艰深,一般人鸡以有兴趣近,作者即以十三篇要言不烦的文字介绍了这些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内容从识字的《说文解字》始,继而《易》《书》《诗》《礼》、春秋三传、四书等经部要籍,继而《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史部典范,诸子、辞赋、诗、文因文献过多,不能一一详述,叙其源流,提纲挈领。(常谈)有(老生常谈)之意,实为作者自谦之词,书中随处可见新旧一兼容的通达的历史观、文化观,无论是对于初学门者、还是有一定基一础需要寻找正确的治学途径的人,都相当有益。书中口语化的叙述、将一文言翻译成白话的功力、筛选史料改写故事的技巧、对学术界各家观的宽容气度等等都可见出作者为普及中华优秀经典所做的不懈努力。
每满100减50 先秦学术概论(国学基本文库)
先秦学术概论(国学基本文库)
吕思勉
¥15.00
  本书纵论先秦学术,首先鸟瞰先秦各学派的源流和相互关系,其次对道、儒、法、名、墨、阴阳、纵横、兵、农,数术、方技、小说、杂家条分缕析。此一深浅出的论述,使得读者既对先秦学术有通盘的了解,又能在其引导下,就各学派重要著作的内容行考辨。作者论述平实,视角独特,很多论断为后来的考古学成果所证明,不失为了解先秦学术的重要导引。
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清学史著述之研究(修订版)
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清学史著述之研究(修订版)
李帆 著
¥15.20
清季民国之时,中国学者面临着学术嬗变的契机,非常重视对有清一代学术的总结,从而令学术史特别是清学史成为显学。在当时研究清学史的学者中,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是杰出的代表,树立了这一领域的典范,他们的主张,如对清学来源与发展阶段问题的看法、对考据学派分野的见解、褒皖抑吴的共同取向、强调考据学“科学”性的特质、视戴震为“反理学思想家”的立场等,皆对后人产生了极大影响并规范了后人的相关研究。本书之写作,就是基于这些因素,在将章、齐、梁的清学史著述作为整体系统探讨的同时,辅之以个案研究。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 第七期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 第七期
唐力行 主编
¥15.20
  本期《江南社会历史评论》收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社科院、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以及日本、韩国等地学者有关江南社会史的20余篇论文。其中著名史学家樊树志教授的《“掀翻天地”的王门弟子》一文将其近来对王阳明的系列研究一步深化,唐力行教授的《从区域社会文化史的视野研究评弹与江南社会》一文则以宏观视角重新审视传统艺术与地域社会文化的关系,台湾明史学会理事长、史语所研究员王鸿泰则仍从其擅长的文化生活史角度手,在《商品·自我·身分──明清間的消費生活與流行文化》一文中阐述其对明朝社会文化的新的研究成果。苏州大学池子华教授的《还原真相:1911年红十字会“舆论风波”——张竹君与沈敦和上海“龙虎斗”探源恐慌》一文则带读者回顾一起历史事件的幕后真相,文章极具现实意义。总之,本期收的20多篇学术论文精彩纷呈,有助于读者对近代以降的江南经济、江南文化、江南社会有新的了解和认识。
共和为什么失败:重返1913(东方历史评论第1辑)
共和为什么失败:重返1913(东方历史评论第1辑)
许知远主编,绿茶执行主编
¥15.35
  本辑《东方历史评论》选取民国初年宋教仁遇刺案为专题,多角度梳理了事件细节和当时主要人物对此案的参与及观察评论,再现民初纷纭复杂的政坛斗争情形,并深入追问:为什么对宋案的处理会终影响历史的走向,终导致民初共和尝试的失败?寻找百年共和失败的密码,领略重大转折关口历史的运转机理和脉络,宋案无疑是好的切入点。   本辑“影像”栏目为“苏联解体20年群像”,著名摄影师苏里于苏联解体20年之际,走访了8位涵盖各阶层的典型人物,从他们的面庞和思考里窥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个人的冲击与重塑。   此外,本辑还收入著名思想家弗朗西斯?福山谈论全球化语境下不平等的加剧侵蚀自由民主制度赖以栖身的中产阶级基础、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回顾第三帝国形成等的文章;书评栏目重点推介了《帝国的精神生活:一段18世纪的家庭史》、《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等几本近期比较受关注的书。
每满100减50 吕思勉文集:史学与史籍七种
吕思勉文集:史学与史籍七种
吕思勉
¥15.38
《史学与史籍七种》包括吕思勉的《历史研究法》《史籍与史学》《中国史籍读法》《史通评》《文史通义评》《古史家传记文选》《史籍选文评述》七种,其内容大都是吕先生为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史籍、开始史学研究门径而作,对于年轻一代的史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仍然具备很高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每满100减50 技击余闻  技击余闻补--民国掌故
技击余闻 技击余闻补--民国掌故
林纾,钱基博著
¥15.40
技是指利用身体、器械行搏斗的技巧。 《技余闻》是林纾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每篇文字短小精悍,着力描摹一个擅长技的人物,故事性与文学性兼具。这些人物来自三教九流,个性分明。《技余闻》创了近代“技”系列小说的风潮。1910年以后有多位撰者为其作续或补。钱基博《技余闻补》发表较早,1914年始在《小说月报》连载。
每满100减50 悖逆的“幽灵”:清朝孙嘉淦伪稿案的媒介学研究
悖逆的“幽灵”:清朝孙嘉淦伪稿案的媒介学研究
詹佳如
¥15.42
  《“传播与中国”研究文丛 悖逆的“幽灵”:清朝孙嘉淦伪稿案的媒介学研究》以清朝乾隆时期孙嘉淦伪稿案表达政治异见的媒介奏折切八个案研究,作为一个移动的政治媒介,孙嘉淦妻稿贯通起民间的传播节,展现了18世纪中国政治信电民间传播的革命性变化。同时,在追查伪奏稿首逆的过程中,围绕政治媒介民间与朝廷、朝廷内部又一一展了互动关系,为人们呈现出镶嵌在媒介中的帝国政治文明。因此,政治媒介形塑了这一政治事件,并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视窗,以观察18世纪帝国的统治状况。   《“传播与中国”研究文丛 悖逆的“幽灵”:清朝孙嘉淦伪稿案的媒介学研究》适合新闻传播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参考阅读。
每满100减50 重光的召稼楼文化:续篇
重光的召稼楼文化:续篇
施文荣,张钱强,夏建生
¥15.43
《重光的召稼楼文化》与《续篇》的组合整体,较好地勾勒了召稼楼古镇重光后的文化轮廓,真实地展示了古镇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使完全城市化后的浦江镇有了可以观照自己原态形象的文化符号。
每满100减50 徐福东渡研究概述
徐福东渡研究概述
盛鑫夫
¥15.43
承蒙盛鑫夫先生的抬爱,嘱我为《徐福东渡研究概述》作序。盛先生从事语文教学30余年,文字功底扎实。我为其作品写序,深为惴惴不安。
每满100减50 治学之道与著述之道——杜泽逊教授讲演录
治学之道与著述之道——杜泽逊教授讲演录
杜泽逊著
¥15.54
作为著作等身的文献学家、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在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领域的杰出成果有目共睹。本书收录他的35篇讲演,分为四个部分:1.给青年学子们,有自身的求学之路,经验分享,更有给同学们如何治学、如何做人的真诚建议。2.给教师们的话,思考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做好学科建设,亦有切实的行动记录。3.学术主题发言,包括《清人著述总目》《十三经注疏汇校》《日本藏中国古籍总目》等大型学术项目的成果汇报和经验总结,均是杜泽逊教授*负盛名的领域。4.其他。在其他学术会议的发言,亦有较大的信息量。
每满100减50 唐长孺回忆录
唐长孺回忆录
唐长孺著 王素整理
¥15.60
唐长孺先生(1911-1994)是著名历史学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领域,是继陈寅恪之后公认的祭酒。唐先生生于江苏苏州吴江平望镇,祖母和母亲都是今浙江湖州南浔人,从舅乃近代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回忆录记叙了南浔顾、朱、刘、张、庞、邢(南浔四象)、邱、梅、蒋,以及吴江殷氏、凌氏,嘉兴王氏等望族的兴衰史,涉及刘承干、张石铭、张静江、庞元济、蒋汝藻、殷兆镛、王欣夫等众多政治文化名人,并记叙了南浔与平望的园林、寺庙、学校、方言、风俗、米业、戏曲电影等,尤致意于人物、文化等随家国命运的沉浮。 唐先生1942年从上海赴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1944年从蓝田赴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回忆录详细记述了湘、蜀的一路经历、见闻,以及与诸多学者的交往,如吕思勉、钱基博、马宗霍、吴其昌、钟泰、李剑农、彭铎、蒋礼鸿、朱东润、王仲荦、黄焯,等等。另如治魏晋南朝隋唐经济,乃受李剑农的启迪,在重庆初次与王仲荦相识,钱钟书《围城》中的“三闾大学”等,均在回忆录中述及。 唐先生晚年右眼失明,左眼视力经矫正亦仅0.2度,在学生的协助下完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后,始奋笔独力撰写回忆录,虽仅至蜀而止,但内容生动丰富,文笔简净,以史家的眼光,呈现了近代江南大族随家国命运沉浮和江南人文民俗变迁的一幅长卷,同时也是抗战时期学人辗转播迁、孜孜不懈为文化存亡继绝的社会缩影。 唐先生由于视力所限,手稿极其难识,王素先生做了细致的整理和简注,使这份珍贵文献得以粲然可读。此次出版,并将唐先生全文手稿影印,以与天下读者共参酌。
每满100减50 旧制度与大革命--国民阅读经典平装
旧制度与大革命--国民阅读经典平装
(法)托克维尔
¥15.60
《旧制度与大革命》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在原有的封建制度崩溃之时,因并未带来革命预期的结果,而致使执政者与民众间的矛盾公化,社会动荡愈演愈烈。作者托克维尔从社会结构、宗教权力、政治制度、革命形势、世界势力格局、政治家倾向等方面深刻探讨了在大革命背后蕴藏的诸多矛盾及问题,全面展示了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上产生的巨大效应。
每满100减50 王水照说苏东坡
王水照说苏东坡
王水照
¥15.60
  苏东坡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精英中,为炫目、有人格魅力的一位。他既是超逸绝尘、“与造物者游”的诗人,又是与社会底层和日常生活“接地气”的智者。在众多轶事与传说的背后,真实的苏东坡到底是怎样的?《王水照说苏东坡》是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宋代文学专家王水照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授课的讲稿。作者将四十多年深入研究苏东坡的心得,用为通俗凝练的语言娓娓道来,希望让所有人都能读懂和走近苏东坡。
每满100减50 “三次跨越”与“三个选择”——陈独秀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
“三次跨越”与“三个选择”——陈独秀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
徐光寿
¥15.70
《“三次跨越”与“三个选择”——陈独秀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本书共分六编,约24万字,全面梳理陈独秀早期思想的“三次跨越”(从传统知识分子,经信奉康有为、梁启超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到选择马克思主义、创办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程,论证“三个选择”的历史结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程的必然结果。
每满100减50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英汉对照)(图文版)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英汉对照)(图文版)
汪荣祖
¥15.70
“南疆痛史话从头,碧海鲸波震九州。漫道圆明劫后火,且凭记忆写琼楼。”字里行间重现这座业已消逝的宫苑,意在还原一幕荣辱交织的历史。本书从宏观上呈现圆明园布局、扩建、焚毁、修复的漫长变迁,亦于细节处勾勒园林建筑、生活起居与日常运行的点滴,回溯“万园之园”曾经的苦难与辉煌。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座圆明园。圆明园的冲天大火永无止息地在一代代中国人心中唤起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愫,由此而生的伤悼、自省、图强等话题也一直未曾消歇。且让我们随汪荣祖先生的如椽大笔,去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每满100减50 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
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
陈正宏著
¥15.75
《史记》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读中国历史,不可不读《史记》。本书按照《史记》的内容顺序,详细介绍了说帝王故事的《本纪》、穿越时空呈现历史的《表》和记录古代各项制度的《书》,分三部分讲故事、说文化。作者以幽默的文风和三十年从教的经验,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切话题:什么叫改朝换代,为什么分分合合总是需要一个王,史上为何大王轮流做,分封与为官的背后又有哪些可说与不可说? 因为《史记》中《表》和《书》文化的深度和难度,即使学者也不容易梳理清晰,而本书作者复旦大学陈正宏教授以研究《史记》三十年的深厚功力,以读者立场深浅出的呈现能力,“治大国如烹小鲜”,轻松讲解、故事带后,令读者豁然朗。 《史记》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要读懂读通《史记》,需要一部提纲挈领、细致微的导览书,不止讲故事,还应对内容行分析考辨,“知其所以然”。“陈正宏讲史记系列”正是这样一套面向大众立体、全面讲解《史记》的导读书,共分四种:《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血缘:〈史记〉的世家》《众生:〈史记〉的列传》《绝唱:〈史记〉的史记》。本书是该系列*种。
每满100减50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六卷.第三分册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六卷.第三分册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15.99
1991年,为纪念清华大学建校八十周年,清华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校史研究室开始选辑出版《清华大学史料选编》(191] 1948),至1994年4月共出版了四卷六册,即汇编了清华大学建校至解放前历史时期的有关校史资料。这段时间的史料,按清华大学经历的四个时期各辑一卷,其中:清华学校时期(191] 1928) 一卷一册,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卷两册,抗曰战争时期的清华大学(1937—1946) —卷两册.解放战争时期的清华大学(1946—1948) —卷一册。《清华大学史料选编》受到广大校友和关心清华的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赞许,认为“该书为了解清华、研究清华,提供了切实可信的史料”。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