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另一半:嗜血的凤冠
¥13.18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男人的历史,更准确地说是男人创造和主宰的历史。 女人只是扮演着“酱油”的角色,成了历史程中毫不相干的旁观者及匆匆的过客。用这样偏见来撰写中国史,实际上只写了历史的一半。 本书换个视角,让女人成为历史的主角,使读者认识到女人在我国历史程中所扮演的男人也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恢复女人在我国五千年历史中应有的地位。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对于女性的认知一直存在着种种偏见,认为女性是“红颜祸水”。 夏有妹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汉有吕后专权,唐有贵妃祸国…… 本书采用小说的手法,用当下的语境去解读历史,力图挖掘那些沉没在史实中的真相,还原“历史的另一半”女性在历史程中的真正作用和地位。


历史解析:整体观与历史结构
¥13.20
管东贵编著的《历史解析(整体观与历史结构)》收录五篇研究论文和一篇译作,利用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结构功能探讨法”来研究中国历史,倡导历史结构解析、历时回馈和整体观等治史理论,是作者多年史学研究实践与理论方法阐述的范本。本书收录五篇研究论文和一篇译作,利用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结构功能探讨法”来研究中国历史,倡导历史结构解析、历时回馈和整体观等治史理论,是作者多年史学研究实践与理论方法阐述的范本。


中华文化要义读本
¥13.30
认识中华文化,要抓住其要义。而掌握中华文化要义,必须基于中华文化自身立场,遵循中华文化自身演的逻辑,回到经典文本,探其源,析其流,弄清中华文化究竟讲了什么。作者基于这一立意,选取中国文化史上z具代表性的文本,包括《论语》《易经》《孟子》《道德经》《庄子》《坛经》等,阐释儒家、道家、佛家及中医的主张、思想,提炼出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蕴含着beyond时空的大智慧,给予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力量。


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
¥13.51
《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提出了血酬和元规则等概念。所谓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酬报,体现着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从晚清到民国,吃这碗饭的人比产业工人多得多。血酬的价值,取决于所拼抢的东西,这就是“血酬定律”。这个道理很浅显,却可以推出许多惊人的结论。如果再引入一些因素,一层一层地推论下去,还可以解释书中的其他概念,成为贯穿全书的基本逻辑。因此,作者把“血酬定律”当作书名。 血酬定律有三个要点: 一、血酬就是以生命为代价从事暴力掠夺的收益。 二、当血酬大于成本时,暴力掠夺发生。 三、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 根据个要点,以生命为代价从事狩猎或挖煤的收益不算血酬。暴力掠夺特指以人类及其所拥有的财富为对象的行为。 根据第二个要点,在暴力掠夺发生时,人类必定权衡成本和收益。成本至少有四类:1、良心。同情心和正义感。2、机会成本。在权衡中,与卖命并列的还有卖力、卖身和卖东西等选项,人们会比较血、汗、身、财的付出与收益。3、人工和物资的消耗。4、暴力对抗带来的风险。无论是暴力镇压,暴力反抗,还是暴力掠夺者之间的竞争,暴力掠夺都要面临一定的伤亡风险。以上四类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每类都能演义出一串历史故事。根据第三个要点,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只能转移财富,这就会引出暴力掠夺者与财富创造者互动的漫长故事。本书对血酬定律作了深入的研究。


《山海经》注译
¥13.65
本书是“国民阅读经典”(平装)中的一种。《山海经》全书现存十八篇,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本书是《山海经》全文注译,注解简明,译文通俗流畅,是《山海经》的上佳读本。


西方古典家具史论
¥13.99
本书对西方古典家具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全书共分15章,从古埃及至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分别介绍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对家具的影响,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西方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家具在造型、用材、制造工艺、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本书试图从文明演变的视角来诠释西方古典家具的变迁,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检阅西方家具发展的全过程。摸清西方古典家具的传统脉络对理解西方家具与中国家具不同的性质,对当代的中西方家具文化交流,以及在中国家具中引进异质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家具设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师生,家具与室内设计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籍,亦可供对家具与室内装饰有兴趣的社会读者阅读。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2016年中国好书)
¥13.99
张国刚教授潜心研读《资治通鉴》数十年,以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宽度、贯通古今的思维高度,精心选取《资治通鉴》中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二十个关键点,以现代思维总结文化精髓,以生动语言讲《资治通鉴》里的经世治国、修身用人之道,历代政治得失、世事兴衰变迁之迹。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从《资治通鉴》的文本出发,以影响家国大政的关键点为关照,生动、简明地讲述了从春秋前期的三家分晋到大唐盛世的终结的中国历史,书中不仅有忠于原典的历史场景再现、人物言行钩沉,更有张国刚教授独到深刻而妙趣横生的分析讲论,令一部体量浩繁的古典文献《资治通鉴》一变而为轻松易读、精辟通达的历史读物。是一部当代大家讲解历史名著的经典之作。


阳明思想与治国理政
¥14.00
阳明思想与治国理政


穿越文化层
¥14.00
《穿越文化层》系《文史知识》编委文丛中的一部,作者系《文史知识》杂志编委、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家董晓萍。该书是作者对于民俗学研究历史与前辈学者经历的回忆与反思。本书*部分涉及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学科在我国的确立、发展过程,许多大专家大学者如钟敬文、启功、黄药眠等人在这一领域的付出与探索,以及国内外学者的沟通与交流等。第二部分则基于作者本人的实际经历,用诸多事例解读了民俗学中的许多概念与方法,十分贴近生活。通过本书,可以对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的研究内容、专家学者、历史演变、发展方向等有所了解和认识。? ? ? ? ? ? ? ? ? ?


史学方法导论
¥14.40
本书中的《史料论略》,可以说是傅斯年史学方法理论的充分阐释和总结。傅斯年认为整理史料的关键就在于比较不同的史料。他区别了直史料与间史料、官家记载与民间记载、本国记载与外国记载、近人著述与远人著述等等。其中,直史料与间史料的区分是更为根本的。根据傅斯年的看法,凡未经中间人改动的,是直史料;经中间人改动的,是间史料。但间史料并非就没有价值。没有间史料,就不易发现直史料的意义,而直史料本身又可以校正间史料。通过对史料的比对研究,就能推史学的研究。本书的出版,能推动史学、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


演史开新别录
¥14.77
王尔敏从事研治史学六十余年,虚心自勉。今已至耄耋之年,仍探索不止,新著不断问世。作者以为,梁启超创“新史学”之后,后世学界未尝循行梁氏道路。如三十年代沈兼士之论“新史学”,自指在语言学及史料学,未尝一字提及梁启超。于是在“新史学”之外别辟新路,故曰《演史开新别录(精)》。作者详举例证,论定国学中之史学一道。自汉代至民国,甚至当代史学;自史官司职至史料著作等,作者均有自己的见解。本稿收录专题十五篇,均为*近新作,叙议平实公正,条理分明。


曾国藩幕府
促销价:¥6.99|¥29.88
《曾国藩幕府》是对曾国藩一手所创立的幕僚机构和该机构创立过程的描述,其中涉及晚清高级官员(如李鸿章、刘蓉、郭嵩焘李元度等)的培养和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进一步理顺了相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对曾国藩幕府幕僚的叙述同时也是对曾国藩个人经历的侧面解读。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下近代人的迷茫、抉择和斗争)
¥14.99
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中国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将近百年的历史演变和人物生平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本书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经典常谈
¥15.00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写于一九四二年的一本小书,一九四六年由文光书店刊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称其为(极有用处)的好书。(经典)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所谓(国学)着作,包括了经、史、子、集在内的所有优秀文献。作者在自《序》章便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裹,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但是我国古代典籍浩繁艰深,一般人鸡以有兴趣近,作者即以十三篇要言不烦的文字介绍了这些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内容从识字的《说文解字》始,继而《易》《书》《诗》《礼》、春秋三传、四书等经部要籍,继而《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史部典范,诸子、辞赋、诗、文因文献过多,不能一一详述,叙其源流,提纲挈领。(常谈)有(老生常谈)之意,实为作者自谦之词,书中随处可见新旧一兼容的通达的历史观、文化观,无论是对于初学门者、还是有一定基一础需要寻找正确的治学途径的人,都相当有益。书中口语化的叙述、将一文言翻译成白话的功力、筛选史料改写故事的技巧、对学术界各家观的宽容气度等等都可见出作者为普及中华优秀经典所做的不懈努力。

先秦学术概论(国学基本文库)
¥15.00
本书纵论先秦学术,首先鸟瞰先秦各学派的源流和相互关系,其次对道、儒、法、名、墨、阴阳、纵横、兵、农,数术、方技、小说、杂家条分缕析。此一深浅出的论述,使得读者既对先秦学术有通盘的了解,又能在其引导下,就各学派重要著作的内容行考辨。作者论述平实,视角独特,很多论断为后来的考古学成果所证明,不失为了解先秦学术的重要导引。

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清学史著述之研究(修订版)
¥15.20
清季民国之时,中国学者面临着学术嬗变的契机,非常重视对有清一代学术的总结,从而令学术史特别是清学史成为显学。在当时研究清学史的学者中,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是杰出的代表,树立了这一领域的典范,他们的主张,如对清学来源与发展阶段问题的看法、对考据学派分野的见解、褒皖抑吴的共同取向、强调考据学“科学”性的特质、视戴震为“反理学思想家”的立场等,皆对后人产生了极大影响并规范了后人的相关研究。本书之写作,就是基于这些因素,在将章、齐、梁的清学史著述作为整体系统探讨的同时,辅之以个案研究。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 第七期
¥15.20
本期《江南社会历史评论》收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社科院、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以及日本、韩国等地学者有关江南社会史的20余篇论文。其中著名史学家樊树志教授的《“掀翻天地”的王门弟子》一文将其近来对王阳明的系列研究一步深化,唐力行教授的《从区域社会文化史的视野研究评弹与江南社会》一文则以宏观视角重新审视传统艺术与地域社会文化的关系,台湾明史学会理事长、史语所研究员王鸿泰则仍从其擅长的文化生活史角度手,在《商品·自我·身分──明清間的消費生活與流行文化》一文中阐述其对明朝社会文化的新的研究成果。苏州大学池子华教授的《还原真相:1911年红十字会“舆论风波”——张竹君与沈敦和上海“龙虎斗”探源恐慌》一文则带读者回顾一起历史事件的幕后真相,文章极具现实意义。总之,本期收的20多篇学术论文精彩纷呈,有助于读者对近代以降的江南经济、江南文化、江南社会有新的了解和认识。

共和为什么失败:重返1913(东方历史评论第1辑)
¥15.35
本辑《东方历史评论》选取民国初年宋教仁遇刺案为专题,多角度梳理了事件细节和当时主要人物对此案的参与及观察评论,再现民初纷纭复杂的政坛斗争情形,并深入追问:为什么对宋案的处理会终影响历史的走向,终导致民初共和尝试的失败?寻找百年共和失败的密码,领略重大转折关口历史的运转机理和脉络,宋案无疑是好的切入点。 本辑“影像”栏目为“苏联解体20年群像”,著名摄影师苏里于苏联解体20年之际,走访了8位涵盖各阶层的典型人物,从他们的面庞和思考里窥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个人的冲击与重塑。 此外,本辑还收入著名思想家弗朗西斯?福山谈论全球化语境下不平等的加剧侵蚀自由民主制度赖以栖身的中产阶级基础、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回顾第三帝国形成等的文章;书评栏目重点推介了《帝国的精神生活:一段18世纪的家庭史》、《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等几本近期比较受关注的书。


吕思勉文集:史学与史籍七种
¥15.38
《史学与史籍七种》包括吕思勉的《历史研究法》《史籍与史学》《中国史籍读法》《史通评》《文史通义评》《古史家传记文选》《史籍选文评述》七种,其内容大都是吕先生为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史籍、开始史学研究门径而作,对于年轻一代的史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仍然具备很高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技击余闻 技击余闻补--民国掌故
¥15.40
技是指利用身体、器械行搏斗的技巧。 《技余闻》是林纾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每篇文字短小精悍,着力描摹一个擅长技的人物,故事性与文学性兼具。这些人物来自三教九流,个性分明。《技余闻》创了近代“技”系列小说的风潮。1910年以后有多位撰者为其作续或补。钱基博《技余闻补》发表较早,1914年始在《小说月报》连载。


重光的召稼楼文化:续篇
¥15.43
《重光的召稼楼文化》与《续篇》的组合整体,较好地勾勒了召稼楼古镇重光后的文化轮廓,真实地展示了古镇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使完全城市化后的浦江镇有了可以观照自己原态形象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