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体验:人类学视角下的英国
¥55.30
英伦半岛为何能影响现代世界?英国人为何古怪、自嘲、难以捉摸?英国人为何虚伪:相信平等,却在奴隶贸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书是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的“文明三部曲”之一、《文明的比较》续篇,记录了长达七十多年的观察和体验,以亲历者的身份解读英国社会和英国人。从法律、政治、经济等维度了解英国的“化历程”,探索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以亲历者的身份解读英国人的虚伪与虔诚、幽默与哀伤。
支付的故事
¥55.30
现金会消失吗? 业务不断被蚕食的当下,银行的作用何在? 金融犯罪分子与监察机构的“攻防战”如何不断升级? 为何支付方式越方便,人们花钱越多? 为何各国、各家银行卡、信用卡年费不一致? 支付便捷与隐私安全之间如何保持平衡?数字货币将往何处去?…… 追踪金钱流转的路线与模式,探究其背后的经济、地理与权力逻辑,洞见新型支付手段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早期中国的鬼
¥57.99
中国古代有一个鬼的世界,它在广被受的文化话语体系或宏大叙事中并不明显。然而,这个阴暗的鬼世界一直是中国过往的一部分。想要完整认识中国,洞察历史与人心,就不能不了解鬼。 在早期中国,人们认为鬼是从哪里来的?它们长什么样?人们如何认知和对待鬼,如何想象它们与生人的关系?鬼在信仰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文学、艺术,并改变人们的世界观?是什么让鬼变得可怕?是什么让它们充满恶意?又是什么让它们也很脆弱?人们从什么时候始以温和的方式谈论鬼,以及为什么?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蒲慕州,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从宗教、历史、社会理论、心理认知等多角度,追溯了从远古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存在的鬼观念;并将中国的鬼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鬼行比较,揭示每种文化的个体特征。
中华文化根脉
¥59.40
中华文化的根底在五经,礼乐文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四书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平民百姓安身立命之本。诸子以及儒释道的争鸣,表现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内在张力与融合取向。中华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天人之际与性命之源。中华文化也是学习的文化,有深厚的“劝学”传统,人文教化、做人做事之道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中华文化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在治世传统中形成了灿烂的制度文明。王道仁政是儒家的社会理想,也是现实批判的精神武器与终极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中外文化交流融合中的根基和发展的源泉。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应有之义。
文明的观察:汉语文化圈的特质
¥62.30
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刻板印象从何而来?本书是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的“文明三部曲”之一、《文明的比较》续篇,是一部长达二十多年的田野调查,探寻汉语文化圈的特质,研究西方偏见和焦虑的根源。作者从人类学角度,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了中国社会,探讨了西方国家早期对于中国的焦虑和偏见的根源:无知和恐惧,再加上半遮半掩的政治和经济竞争。麦克法兰从字母A出发,行至字母Z,从儒家、道家思想,到科举制度与现代科技,再到中国人的谦逊与人际关系,用自己的实地研究刺破这种偏见和焦虑的“泡沫”。同时也为长期生活在汉语文化圈的人们,提供了另一种观察自己的角度。
古代丝绸之路文明文献萃编
¥66.00
《新时代“一带一路”古文明文献萃编》以“一带一路”所经行且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古文明文献为对象,并对之行译注、研究,以中国人的视角审视世界文明的源头,展示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辉煌成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杨共乐教授有关这个课题研究的阶段性重要成果。丛书覆盖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主要古代文明地区的重要文献资料,选择了大量典型性古典文献,收录了大量经实地考察采集得来的信息资料,因此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能够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历史,触摸古代文明。“丝绸之路”一词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来源于学者们对客观历史的真实提炼和高度概括。从历史上看,这条大道的建成并非一人之力,而是东西方众多先驱共同拓的结果。《古代丝绸之路文明文献萃编 》探寻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起和发展,让读者更加了解丝绸之路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
古代希腊文明文献萃编
¥66.00
本书为新时代“一带一路”古文明文献萃编丛书中的一本。本书所收集的资料,主要反映了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古代希腊地区的政治、军事和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由于古代希腊早期传世文献有限,因此本分卷所收录的资料主要出自公元前5世纪之后的作品,如修昔底德、亚里士多德、普鲁塔克、狄奥多罗斯和阿里安的著作等。这些作品是后人研究古代希腊文明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马勒和1910年的世界:他的第八交响曲
¥68.00
古斯塔夫·马勒,欧洲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因其以唐诗为文本的《大地之歌》广为爱乐者熟知、热爱。但实际上,在第八交响曲首演之前,马勒一直以当世伟大的指挥家闻名,他的音乐并未得到广泛认同。但马勒对自己充满信心,他说:“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我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第八交响曲1910年9月12日的首演,标志马勒时代的大幕的启。本书作者正是以这个历史时刻为节,向读者讲述了马勒在1910年到1911年去世那段时间的生活与创作,详细分析、解读马勒第八交响曲的音乐与文本,更以作曲家的眼光和角度,逐乐章分析马勒后一部作品第十交响曲——这部被作者视为与第八交响曲“是同一整体的两个部分”的、“未完成”的伟大交响篇章。 1910年,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都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前夜,与之相映照的是整个欧洲知识界、思想界、文化界、艺术界的风起云涌。作者以其阔的视野,将马勒的音乐置于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尼采、施特劳斯的哲学;弗洛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托马斯·曼、斯蒂芬·茨威格的文学;克里姆特、埃贡·席勒、科科施卡的分离主义艺术;勋伯格、韦伯恩、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等等,为读者勾画了一幅背景深远而丰富的文化图景,从而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作者更是通过分析马勒的音乐,分析了困扰马勒一生的身份问题:波西米亚人、奥地利人、犹太人、不受欢迎的侵者,并将马勒的音乐,尤其是第八交响曲,追根溯源,置于柏拉图《会饮篇》、古拉丁赞美诗《降临吧,造物主之圣灵》、歌德《浮士德》,以及巴赫、贝多芬、舒伯特的伟大音乐传统中,揭示了马勒音乐所具有的以歌德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代表,更现代、更多样化、更包容的“德国性”。 本书当属研究、论述马勒音乐的新成果。
南山掌故
¥70.40
全书分为:深港源头、自然村落、古诗咏南山三个部分。深港源头,探究地名历史源流,追溯深港地区行政区划变迁及城市史端;自然村落,通过历史地图、航拍影像等资料行古今对照,在缕析原住民迁移史的同时对古迹遗存和名人典故行介绍;古诗咏南山,从典籍和明清县志中收集大量有关南山的诗文行释义、解读,讲述古韵律背后的南山故事。
中国文化史(上、下册)(国学基本文库)
¥70.80
《中国文化史 上册》 此书系中国文化史的山之作,引用六经、诸子、廿五史、历代各家著述、国外汉学家论著,以及近代报纸杂志、统计报道,多达六百余种。由于作者身经清末政治败濒于崩溃之际,痛感民族自尊心的丧失、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无从抵制,因此蓄志阐述中国文化政教源流,以增强我民族自尊心,故而抉择中国文化的特质,以鼓励青年学习、继承和发扬我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通观全书,史实充分,议论精彩,至今依然是研治中国文化史的书。 本套书还有: 《中国文化史 下册》
知日:人与茶的文化(全三册)
¥75.99
本书从日本的历史、人文、茶等多重角度,对日本进行百科全书式的扫描。
又见繁华:苏州传
¥76.80
苏州城历史悠远旷渺,命运波澜壮阔,风物饶艘丰富,故事跌宕起伏……本书是文字意义上的城市“考古”,也是当代生活层面的“考现”,所谓“不薄今人爱古人”才是正心正信正行正道。是对一个城市历史隐秘和现实呈现的关联观察与剖析,“考现”也就自然而然地衍化成眺望未来……阅读本书,可了解苏州的前世今生,了解苏州绝美的山川景色、灿烂的历史文明,了解苏州的浪漫和它的故事,从而更加热爱苏州。
毒物史名人传记
¥79.00
毒物学是关系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健康的学说。不仅有众多的科学家,还有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以及文学艺术家,都在关心毒物与人类健康的内在联系。在此书中,收录近300位名人的生平事迹,从*角度审视他们的生活和事业,讲述他们的丰功伟绩和鲜为人知的故事,追溯他们的思想线索和灵感来源,品味毒理学家与相关的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家的人生经历,感知过去,嘉惠未来。
传统文化系列(套装共5册)
¥79.00
本套装包括:《曾国藩家书(李鸿章校勘,随文夹注版)》《中国通史(国史经典插图版)》《传习录(全译全注版)》《苏轼与朱熹:触摸中国士人的精神内核!》《人间词话》
毒物学分科学科史
¥79.00
《世界毒物全史》第六册《毒理学分支学科史》共10卷,分别介绍法医毒理学、工业毒理学、食品毒理学、生化与分子毒理学、环境毒理学、生态毒理学、生殖毒理学、放射毒理学和兽医毒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同时,也介绍了药物毒理学、遗传毒理学、免疫毒理学、饲料毒理学等毒理学基础与应用学科和靶器官与系统毒理学科。此外,简要介绍了毒物与毒素学学科和20世纪、21世纪出现的毒理学新兴分支学科,总共50多个分支学科。这些毒理学的分支学科,既有在毒理科学领域之内形成的科学交叉,又有毒理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学科交叉,还有毒理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学科交叉,使毒理学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可以预计未来还将出现更多新的分支学科。
毒物文化史
¥81.50
毒物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与人类相关的许多有毒动物、有毒植物、有毒矿物和那些人工合成的致命毒物都有各自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渗透。因此可以说毒物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毒物文化的历史。《世界毒物全史》第九册《毒物文化史》共10卷,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只能就与毒物直相关的文化艺术佳作、吸烟文化、酒文化、蛇崇拜与蛇文化、密封文化,一些具有警示意义的防御毒物与中毒的科普名篇,邮票上的毒物学,相关的博物馆、纪念馆、节日、纪念日以及难以命名的另类毒物文化现象加以简要的评述,在现代与传统之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找出一些理念相似、相互渗透、交叉互补的事例,以引起世人对毒物文化的关注和研究。
毒物科学史
¥81.50
《世界毒物全史》第五册《毒理科学史》共10卷,从三个方面回顾了毒理科学的发展史。第41卷从宏观视角展示毒理科学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历史地位,阐述毒理科学随着社会经济与世界科技步而发展的历程,记述毒物与中毒推动着毒理学的发展、毒性作用的三大定律、毒理科学拓展的三次跨越、世界毒理科学的历史分期、毒理学的科学地位,以及毒理学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和毒理科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向;第42—45卷从毒理科学自身学科发展的角度,阐述毒理学的不断成长与学科扩展的历史,并分别记述从古代人类对毒物的认识到中世纪、近代和现代毒理学的发展历程;46—50卷分别记述了毒理学教育与科学研究机构、毒理学的理论创新、解读与防毒的技术创新、信息化与中毒咨询业的兴起和世界重要毒理学社团组织为人类健康、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所做的贡献。
毒物管理史
¥81.50
自古以来,有毒物质的管理一直是统治者和社会公民共同关注的焦问题。次世界大战的化学战促成37个国家在1925年签署了《日内瓦议定书》,把禁止使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确定为国际法所公认的准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原子弹为标志,人类社会录核子时代。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数百万种化学品及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在改变人类的生活、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危害人体健康和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世界毒物全史》第八册《毒物管理史》共10卷,分别是:禁用核生化武器管理史、食品与药品管理史、有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史、工业与职业安全管理史、环境毒物污染管理史、有毒生物安全管理史、突发性毒性事件应急处置、毒品管理与禁毒史、烟草管理与控烟史和酒政与戒酒禁酒史。
毒性灾害史
¥84.00
灾难孕育历史的步。恩格斯说过:“没有那一次巨大的灾难不是以历史的步为补偿的。”毒性灾害的补偿,给国家、民族赋予了前行的新的精神和力量。灾难之后的思考是非常难得的一笔财富,我们在看到生命的脆弱之后需要更好地思考生存的意义。铭记灾难,直面未来,凝聚正能量,重修社会共济和健康生活方式之门,这才是对死难者生命的尊重。《世界毒物全史》第四册《毒性灾害史》将诸多毒性灾害分为10卷加以叙述,分别为地球化学灾害、矿难与煤气泄漏灾害、大气污染灾害、水污染灾害、化学毒物泄漏灾害、核事件与核事故、有毒生物灾害、药害与药物灾难、POPs与有毒废物污染灾害,以及其他突发毒性灾祸。各卷分述了不同毒性灾害发生经过、突发原因、处置经验与教训,更加清晰地反映了毒性灾害的恶性突发与群发性、毒性与次生性、社会性与世界性的特,希望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和研究毒性灾害发生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一步指导当前突发性重大毒性事件与毒性灾害的科学应急处置工作,减少毒性事件与毒性灾害的发生,减轻毒性事件与毒性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毒物利用史
¥84.00
中世纪瑞士著名医师帕拉塞尔苏斯关于“剂量区分毒物还是药物”的论断和哲学家黑格尔关于“每一种事物都蕴含着它的对立面”的辩证法观,从哲学的高度证实了一条定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毒物也不例外。《世界毒物全史》第七册《毒物利用史》共10卷,分别介绍毒物利用的哲学观、有毒植物的利用与发、药用有毒植物及其产业发展、有毒动物利用史、有毒动物养殖产业的发展、生物毒素利用史、生物毒素产业的发展、核能与有毒元素的利用、有毒化学品的应用和毒害气体与废物利用,以此彰显现代毒理科学与相关学科在毒物利用方面所做的贡献,展示科学家、企业家和管理专家的丰功伟绩。
毒物史话
¥90.00
在物竞天择的自然环境中,许多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产生的天然毒素、矿物元素和人工合成的化学品都有一定的毒性。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00万种化学物质,其中常用的化学品就有7万多种,每年生产、交易和消耗的量以数百万吨计。不仅如此,每年还有上千种新的化学品问世。在品种繁多的化学品中,有许多是有毒化学物质,在其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有可能成为人体的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灾难性事故。《世界毒物全史》第二册《毒物史话》共分10卷,分别是重要有毒植物、重要有毒动物、有毒细菌与霉菌、有毒矿物元素、放射性物质、有毒无机化合物、有毒有机化合物、成瘾与致幻之毒、有毒气体与生化战剂和生态毒物。毒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唯有了解它的科学属性,我们才可能评估出它的真是风险,才能化险为夷地与毒物共同处一个世界。唯有了解毒物,才能得到*的解读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