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气商
¥11.78
《运气商》系明代徐亦稚撰。分前后两集,前集有运气图四则,运气说七篇,运气治验十二则,运气征应四则:后集为运气博说,有「岁气起大寒说」等二十四论。丁媛校注的《运气商/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是徐氏研究《内经》运气学之作,深浅出地论述自己对运气理论的发明,每则都是独立成篇的论文。本次整理以明崇祯七年(1634)刻本为底本。


高脂血症预防与调养
¥11.78
郭力、李廷俊编写的《高脂血症预防与调养》从认识高脂血症始,详细介绍了高脂血症的基础知识、预防及调养方案。高脂血症的调养主要包括饮食调养、运动调养、药物调养、中医调养及生活调养等内容。“爱心小贴士”从医生的角度,以一问一答的方式针对 高脂血症的预防、调养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疑问给出解答,方便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预防及调养方案。本书实用性强,适合广大群众、高脂血症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供医护人员参考使用。


儿科临床实习攻略
¥11.90
本书是由多位具有丰富儿科临床经验与教学经验的医师共同倾力编写而成。全书以图表、流程图为主的整体形式,以“问题为导向”的编写脉络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编写中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横向融合与比较,旨在巩固实习医生知识的同时,又拓宽了其知识面。是一本基于临床实习框架,又结合目前儿科学*进展的指导性书籍。希望本书对年轻的儿科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骨肌系统影像检查指南
¥11.92
本书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骨肌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主编,从临床医师疾病诊断和全球*检查进展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骨肌各个系统、各个部位的 X线、CT、MRI检查要点,包括患者体位、检查技术要点、图像后处理、图像质量要求、检查方法的选择等。本书采用条目化编写风格,语言简洁、重点突出,使读者轻松把握影像检查的关键点,是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师、技师提高业务能力的重要参考书。


药物的故事
¥11.92
这本书分为十四章,首先,有一个简短的大纲,说明药物是什么,以及它们来自哪里,下来是对制药工业发展的详细地描述,*后还有一份详细的关于药品如何制作的报告。


医院精细化管理
¥11.94
本书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推行精细化管理为线索,以其实行JCI(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认证为引子,记录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一路走来遇到的问题、遭受的挫折、引发的思考以及将精细化管理和JCI认证着实落地后该院出现的变化、取得的成绩、收获的心得等等。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从中了解精细化管理在医院行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对于医院以及医药行业具有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本书资料丰富、有针对性、实用性强,对企业生产和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适合管理者和政府相关机构阅读

读故事?识本草:中药入门读本
¥11.96
该书介绍了五十种常见常用的中药,以及这些中药背后的有趣故事,还介绍了药材在食品、养生、化妆品、园林绿化等方面的利用价值。书中*部分介绍了中药的相关常识,包括中药的概念、分类、食用禁忌等,第二部分介绍了50种常见中药,第三部分介绍了中药的文化。本书是双语读本,目标读者是对中药感兴趣的外国人,及来华读书的留学生。


癌症思辨
¥11.96
本书介绍了癌症演变基因组理论这一新概念,以求一统研究领域。许多重要和具有代表性的但又容易产生疑惑的问题和悖论将在本书中行批判性分析。通过比较基因和基因组理论,许多普遍流行观念中所隐藏的缺陷得以阐释。本书的讨论旨在抛砖引玉以启动对当前癌症研究的批判性重新评估,这是当前研究形式下迫切需要的一场思辨!


本草纲目图文百科1000问
¥11.99
《本草纲目图文百科1000问》是一部全面解析《本草纲目》及中医诊疗养生文化的百科全书,从中医的医药理论,到各种药材的药性、功效、服药宜忌,再到日常的食疗养生——将博大精深的养生知识以1000个问题的形式清晰呈现。既是医学工作者及热爱中医人士的参考书,更是人们生活中的自我保健、自我诊疗的家用手册。更全面 《本草纲目图文百科》囊括了《本草纲目》中所有适合现代人养生保健的内容,从流传千年、功效显著的中药材,到人们熟悉的各种饮食、蔬菜、水果,再到百病的治疗方法,还包括5000多首简单易操作的药方,本书无不淋漓尽现。


中医基础理论速记歌诀
¥11.99
本书是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为蓝本,采用歌诀形式,概括了该门课程的内容精要,并以注释形式囊括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全部内容,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本书可作为中医院校本专科学生的应试助学参考书,对于刚步临床的初级医师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中医内科学速记歌诀
¥11.99
本书是以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为蓝本,采用七字歌诀形式,概括了中医内科学所载病证文精要。歌诀后有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辨证要、治则治法及分证论治,对歌诀所述病证行充分地解释说明,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书中另附有方剂组成索引,以利于前后互参,学用方便。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适用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参考使用。


实用心内科掌中宝(第二版)
¥11.99
本书内容以医生临床工作中常用、常查的知识为主,为充分体现内容的实用性、权威性和先性,再版参照*公布的各种指南、*教材和各种权威专著重新编写。内容包括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血脂异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病、心包疾病、心肌疾病、大血管疾病、心血管综合征等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还包括心电图检查、负荷心电图检查、心导管检查、X线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血流动力学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等内容。本书适合心血管专业临床医师、内科医师、全科医师及实习医师参考阅读。


癌症现象学
¥11.99
本书通过癌症这一特殊慢性病的深层和多维分析,揭示出了癌症现象的形成及其实质,指出了癌症超越医学范畴的问题所在,从而构建了癌症现象学的理论框架。《癌症现象学》的价值意义是多方面的,能够让人走出癌症误区,树立正确的观念,开启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也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也符合人类健康的共同诉求。本书是开创性的和前沿性的,具有超前的思想理念,体现了强烈的创新精神且十分务实,可以给读者带来诸多思考和启发。


诊余絮语
¥12.00
孙嘉霓,安徽省岳西县的一名老中医,50余年前跟师学医,之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诊余絮语》由老先生从数千门诊、住院病例中筛选出的一些效如桴鼓的病证写成的医案,再加上之前发表的或者有感而发的中医文稿汇集而成,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示。 《诊余絮语》选有作者自治验案近百例,主要选取了一些杂、重、稀少的有效验案,时间跨越达40年(1974-2013),寓作者50余年的临床经验智慧,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书。?


一味药润肺燥
¥12.00
余瀛鳌、陈思燕编*的《一味药润肺燥》讲述了,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居于胸腔内,处于五脏*高位,又被称为“华盖”。肺通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与外界直相通。因此,喉被称为“肺之门户”,鼻被称为“肺之外窍”。由于肺与外界相通,所以肺的功能直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自然界的寒、湿、燥、热等邪气,尤其是温燥邪气,多直从口鼻而,影响到肺,出现肺卫失宣、肺窍不利等病变。故肺称为“娇脏”,是人体*易被外邪侵袭的器官。尤其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来说,肺*为娇弱。 肺的特是喜清润而恶温燥。秋季气候干燥,燥邪* 容易伤肺,因为“肺窍于鼻”,耗伤肺阴可导致燥咳。因此,秋季尤其要注意对肺的保养,补充足够的水分,保证肺和呼吸道润滑。润好肺才能*快地呼吸。


黄永凯经方带教录
¥12.00
经方,本是古代经验方的称谓。明末清初,伤寒学迅猛发展,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医家视为医学的经典。徐灵胎说:“古圣治病之法,其可考者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故对经方的重视和应用,是从明末清初始的。近现代,一大批善用经方的名家,启了“经方派”的新时代。近几年,经方再次回归中医主体人群的视线。为此,我们策划了这套“经方研习书系”。其中的著作,有的是出版多年而仍受读者青睐的“名家老书”,有的是近些年的“新人新作”,然而,它们有一是共同的,就是有助于经方的学习和运用。


医学辑要
¥12.00
《医学辑要》四卷,清代山阴(今浙江绍兴)吴燡编。本书首论望诊、闻诊:次论诊脉及各种脉象,其中诸病宜忌脉、趺阳少阴脉说为他书所略;*后列桂枝、麻黄、小柴胡、续命汤等三十六方,以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疗八法与杂录等。全书论述四诊,而于切脉尤为详明,认为浮、沉、迟、数、滑、涩为脉理大要,据此可以提纲挈领。除传统的二十八脉外,还记叙了毛、钩、石、濡、清、浊脉,以及五脏死脉、妇人脉与幼孩脉法等。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为底本。


品读中西医文化
¥12.00
在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孕育了不同类型的文明和地域文化。中医学和西医学是分别在东半球的中华文化和西半球的西方文化土壤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要深刻认识中西医学之间的区别,必要从中西文化入手。 本书从文化源头、文化精神、思维方式、文化特性等方面阐发和揭示中西医文化的本质,并探讨二者的互融性。中西医学是人类认识的不同领域、不同方法、不同道路,当代医学工作者应在充分认识二者本质的基础上,谋求中西医的共同发展。


中药品质评价方法指南
¥12.00
该《指南》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将推动中药品质评价向感官、化学和生物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有效解决常规中药品质评价方法难以反映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难题,为中药产品实现辨质用药、优质优价和科学监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引领国际中草药和植物药质量控制的模式转变和方法创新。


一味药去心火
¥12.00
中医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无数先贤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苦苦摸索,殚精竭虑,凝练而成。其内涵深邃,不仅包括治病救人之术,还蕴涵修身养性之道,以及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崇高的人文精神,几千年来,孕育了无数英才,默默地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使华夏文明绵延至今。 在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人类寿命普遍延长,但很多新型疾病也随之涌现,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开始认识到,中医药在治疗现代社会许多疑难杂症、塑造人类健康身心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一股研究中医、移植中药的热潮正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此时的中医药,已不再是简单的治病救人之术,它还是我国软文化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的“名片”。


一味药舒肝郁
¥12.00
余瀛鳌、陈思燕编*的《一味药舒肝郁》是“一家人的小药方丛书”系列之一。古人把肝比喻为“将军之官”,用将军的刚强躁急、好动不静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所以肝有病变时,易出现阳气亢逆及动风之象,如眩晕、筋膜拘挛、惊风抽搐等。如果长期生闷气、心情不舒畅、闷闷不乐,易导致肝气郁滞。气滞则血瘀,水邪停积,郁久则化火,这些皆为伤肝的元凶。尤其是女性,肝郁是造成月经不调、乳腺疾病及其他妇,科病的重要原因。还有,怒则伤肝,暴怒会导致肝火亢盛,从而造成肝气犯胃,严重影响消化功能。此外,怒还容易造成肝阳上亢,出现血压飙升、目赤、脑出血、吐血等。所以,不要动肝火是养肝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