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日本文学研究:日本文学研究会内蒙古年会论文集
日本文学研究:日本文学研究会内蒙古年会论文集
李征,谭晶华,魏大海
¥19.99
本书收录了日本文学研究会内蒙古年会论文13篇,其中涉及对日本古典和歌的研究、日本文学翻译理论的研究、日本近现代文学、宗教文学的研究等,集结了日本文学研究前端学术成果,系日本文学研究重要参考文献。论文围绕主题展开论述,观点明确,且较之目前相关学术领域已有的学术成果有所突破创新。
每满80减40 美国的明清小说研究
美国的明清小说研究
邹颖, 著
¥20.00
本书全面整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明清小说研究发展的情况,在回顾这一专业领域发展过程的同时,及时反映其研究现状。重考察它们在时代分布上的均衡、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上的启发性、代表性,以及在选题和研究切上的可借鉴性。对于一些重要的研究著作,详述其观、方法以及研究特色,行学术源流的梳理,考察和分析其背后的历史语境、理论形态和文化心理,厘清美国明清小说研究的历史特和发展方向。
每满80减40 文学研究.第2卷. 2
文学研究.第2卷. 2
徐兴无, 王彬彬, 主编
¥20.00
本书所收录的学术论文,追求学术深度与广度,力求推进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研究,包括文艺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等方面的论文。
每满80减40 拨灯集
拨灯集
袁志坚
¥20.00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所作的文艺评论的合集。全书根据评论对象的内容共分为四辑,记录了作者近年来有关于文学作品及部分现象、问题的所思所感。文章以作家、作品评析为主,辅之以社会现象、文艺现状的深刻探讨,理论文派的发展希冀等。切入角度多样、形式多变,论述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从小视角出发,展现了大视野,理论依据与文艺趣味兼顾,值得一读。
每满80减40 文学研究(第3卷·2)
文学研究(第3卷·2)
徐兴无、王彬彬
¥20.00
  《文学研究(第3卷·2)》所收录的学术论文,追求学术深度与广度,力求推进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研究,包括文艺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等方面的论文。
每满80减40 王佐良全集·第四卷
王佐良全集·第四卷
王佐良
¥20.06
《王佐良全集·第四卷》收录专著《英国散文的流变》。本书是结合散文史与名篇选读的典范之作,这本英国散文史的研究对象是所有不属于韵文的作品,从16世纪莫尔的史书始,以20世纪下半叶的口述历史作结,对各代各型的英文散文行了梳理。文中的英文选段,多附有中文译文,阅读本书,不仅能够欣赏文字之美,更能感悟思想之美。《王佐良全集》囊括王佐良先生的全部作品,共12卷。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佐良先生一生致力于英语教育、英语文学研究及翻译,在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上颇多建树,在中国的英语教育及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由外研社推出的《王佐良全集》首次全面搜集了王佐良先生散见于各类专著、文集中的篇目及珍贵历史照片,按内容分类,包括学术论著、译著、散文、杂文、诗歌创作等,填补了这一出版空白。在全面搜集整理王佐良先生著作的前提下,编者重订正先生传世各种版本的文字差互及错讹,并统一全书体例。《王佐良全集》旨在全面呈现王佐良先生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外比较文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以及他作为诗人、翻译家和作家留给后人的优秀文学遗产,使其所创的研究、译介和教学的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
每满80减40 韩愈散文艺术论  中华书局出品
韩愈散文艺术论 中华书局出品
孙昌武著
¥20.30
《孙昌武文集》之一种。书稿共八章,约190千字,主要对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散文创作行探讨和评介。全书从“文以明道卫道重”文、传道明理兴功用世、革新文体、改革文风、写作技巧、文学语言、影响与功过七个方面,对韩愈散文展探讨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行总结。
每满80减40 何须浅碧深红色
何须浅碧深红色
邵丽
¥20.40
《何须浅碧深红色》包括三部分:第一辑“我说”为邵丽自述创作心得,分享创作体会。第二辑“他说”为评论家程德培、陈晓明、潘凯雄、贺绍俊、谢有顺、王春林,作家李洱、张楚、金仁顺、计文君、叶弥等人对邵丽作品的评论与赏析。第三辑“我们说”为邵丽与评论家张莉、李勇、舒晋瑜及作家张楚、任晓雯还有媒体澎湃新闻、潮新闻的对谈,或深刻话题的探讨,或轻松聊天式的漫谈。   本书纷纭众说实力派女作家邵丽,聚焦其作品与创作。从《第四十圈》《刘万福案件》到《北地爱情》《黄河故事》直至《金枝》,剖析心路历程,捕捉灵感来源,勾勒作家风采,管窥文学之于生命与时代的意义。
每满80减40 任洪渊全集:第三个眼神·诗歌卷
任洪渊全集:第三个眼神·诗歌卷
任洪渊
¥20.80
《任洪渊全集:第三个眼神·诗歌卷》是任洪渊先生一生诗作的合集,收录了包括《汉语红移》组诗、《司马迁的第二创世纪》组诗、《女娲11象》、长诗《第三个眼神》等在内的多首代表诗歌,并收录了《找回女娲的语言》《我的三个文学世纪》《还是那个太阳》这三篇重要诗学文章。任洪渊先生立足汉语文化,精通西方文化,他的写作涉及对历史、哲学、文学、生活等诸多层面的剖析和思考,以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彰显出任洪渊式汉语诗学和文化哲学的魅力,通过“语言的任洪渊运动”,对汉语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著名文学批评家童庆炳所言:“可以毫不含糊地说,任洪渊的诗是现代的,又是中国的。”。
每满80减40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艺术(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艺术(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蔡芳钿
¥20.83
哈罗德?品特为当代英国戏剧的旗帜性人物,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戏剧家。 他的作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热演于英国戏剧舞台之上,直至今日。同时,这些作品也成为了许多其他国家、地区剧院的经典演出剧目。品特的独特魅力在于他作品的丰富性和隐晦性。 该书探讨了哈罗德?品特戏剧的艺术特点,主要侧重以下几方面:品特戏剧的结构,语言,人物设置以及作品的思想内涵。无论是涉及的主题,人物的类型,或是语言的风格等,都有独到新奇的一面。通过阅读此书,希望品特在国内能被更多人了解,有更多品特作品在中国的舞台上被演绎。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
谢泳
¥20.93
本书是由作者在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概述”课所用的讲义稿整理而成的。   在书中,作者提示了史料与研究之间的种种关系,叙述平实,不卖关子。分别讲到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概念、范围、类型、成型的与不成型的现代文学史料及掌故之学,并针对搜集史料的所应具有的意识和应掌握的方法作了细致的梳理:在阐述现代文学史料的整体观中,尤其强调开放兼容的史料研究态度.而对史料研究与使用的具体指导,则体现在作者就扩展史料的先行规则、基本方向,以及应用史料的规范所作的系统阐述之上。   作者提出,不论研究对象有什么变化,养成史料先行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作者努力把自己研究的感想和基本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既给出具体的史料类型和可能存在的寻找方法,又力图诱导出可能存在的史料方向和学术灵感,后一点尤其重要。
每满80减40 志怪于常:山海经博物漫笔
志怪于常:山海经博物漫笔
刘朝飞
¥20.99
本书是自由撰稿人刘朝飞写的一部关于《山海经》的文化随笔集。本书关注《山海经》尤其是《山经》部分的名物问题,重点是这部多谈怪物之作中的平实内容,将经典中的神奇之物和生活中的常见之物联系起来,参考《庄子》等道家文献及其他古典文学作品,挖掘《山海经》中名物的文化意义和审美内涵。分析了中国本土博物学与西方舶来博物学、日本“妖怪学”的关联与差异,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博物学的观点。
每满80减40 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张加生
¥21.00
本书将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置于世界现实主义发展框架予以考量,深探究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主题、叙事特征,以放的视角和全局性的把握对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行定位;论著涵盖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主要作家和诗人,基本建构出澳大利亚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意义,通过对文本解读分析,研究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的社会背景、文化特质、思想渊源,系统探究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内涵。
小王子的领悟
小王子的领悟
周保松
¥21.00
《小王子》是许多人热爱的文学经典,但又不仅仅是一本文学经典。周保松在多次重读《小王子》之后,对书中小王子的选择与行动,又有新的感悟与思考。 这是一本关于文学的哲学札记,是一个书迷与读者的阅读分享,也是周保松写给五岁女儿的成长礼物。 全书共十五章,周保松用他的哲思和童心,每章以小王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面临的不同的困境与际遇为切,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对驯服、梦想、生命、责任提出新的思考与解读,思索生活的意义与美好,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文学经典中思考哲学意义,在写作中与读者分享阅读体验,在领悟之后继续认真感受生活,更加坚定前行。
每满80减40 大邦之风——李山讲《诗经》线装  中华书局出品
大邦之风——李山讲《诗经》线装 中华书局出品
李山著
¥21.00
《诗经》作为经典,产生于“人文化成”时期,建构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品格。本书以专题形式串讲、细讲《诗经》,站在古老文明何以生发的高度,再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华夏礼乐文明的泱泱大美。关注普通人的心灵与命运,细致描摹女性婚恋心理,深具现实精神与人道精神。全书彩印,随文配有42幅今人手绘彩图,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令阅读之旅赏心悦目。
但丁与神曲
但丁与神曲
拉法埃莱·坎巴内拉
¥21.36
《但丁与〈神曲〉》是了解但丁与其著作的普及读物,概述了《神曲》的总体轮廓,细致阐述了比喻、象征和数字、综合主题,以及一些对于母语是意大利语的学生也很难理解的部分。《但丁与〈神曲〉》的作者介绍并分析了诗人“地狱、炼狱和天堂”旅行中的两个主要伙伴——女人贝雅特丽齐和导师维吉尔,描述《神曲》中的地狱之环,炼狱之层和天堂之天空,以及身处其中的人物,并阐释了《神曲》写作的社会背景——教会和教皇的权力。
木心论:与孤鹜齐飞,共木心一色
木心论:与孤鹜齐飞,共木心一色
李劼
¥21.60
木心有如空谷幽兰,默默领略,好。 木心的诗文是在天空里飞翔的,木心的讲学,则像孔雀开屏。 李劼《木心论》( On Mu Xin’s Self Enlightenment ),同时想到的乃是:这天底下,能够如此畅谈文学的,不知还能有几个。 上篇《木心开屏,美在洞见》。木心讲学讲出的,是令人目不暇接的洞见,犹如一片片美丽的花瓣。静观如孔雀开屏,雍容华贵;动察如天女散花,纷纷扬扬。 下篇《遥应李耳,堪比但丁》。木心出色的散文足以与《道德经》媲美,作为诗人的木心,乃中国的但丁,是一颗中国式文艺复兴的启明星。 木心的文学审美,虽然缤纷绚丽,但并非了无脉络可寻。在西方文学是对基督的诗性解读,对拜伦的向往,引尼采为知己;在汉语文学是与老子的天然相通,与嵇康的兄弟认同,与陶潜的高山流水。这两条脉络,有如天空中的两道彩虹一样,互相映照。借用王勃名句表达,基督与李耳齐飞,拜伦共嵇康一色;尼采似火,陶潜如水。这既是木心的灵气,也是木心的底气。 木心毋庸置疑是天才,既是文学的天才,也是文化的天才。这样的天才在意大利叫作但丁,在英国叫作兰姆,在德国叫作尼采或者荷尔德林,在法国叫作蒙田或帕斯卡尔,在美国应该是爱默生加上梭罗。木心走了,木心的文字并没有随之消逝。圆明园废墟,汉家陵阙,都会是过眼烟云。但《道德经》、《红楼梦》却像天上的星星一般,常在。 本书的封面图画:木心《旷野一棵树》。书内收入木心手稿五幅,木心故家的遗物图(窗棂),以及1986年李劼与胡河清在静安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合影。
每满80减40 生之韧性:今天如何读余华(今天如何读经典)
生之韧性:今天如何读余华(今天如何读经典)
万书言
¥21.60
作为中国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余华的小说笔调冷峻,对暴力与死亡的主题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以先锋派小说创作出道,通过《活着》走向世界。他的小说不断地展现出对人性的思考,对命运的叩问,对生存和存在的探索,敲击着每个读者的心灵,而这正是今天我们读余华的意义所在。
每满80减40 人间浮萍:今天如何读萧红(今天如何读经典)
人间浮萍:今天如何读萧红(今天如何读经典)
刘勇,汤晶
¥21.60
萧红的人生仅有31年,却给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等名篇,成为一位独特而不可复制的作家,被誉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她的文字里有壮士心、女儿情、孩子气,浑然兼备了男性作家的刚硬和女性作家的细腻。今天我们读萧红,不但要读她对苦难的抗争,更要读她文字中的细腻敏感,感受有限的、单线的人生与无限的、绵延的人类命运连接在一起。
每满80减40 语言大师:今天如何读老舍(今天如何读经典)
语言大师:今天如何读老舍(今天如何读经典)
石小寒
¥21.60
老舍是“人民艺术家”。他出身贫寒,却登上艺术的荣誉殿堂;他是文学大师,却不忘对穷人的关照。今天为什么读老舍?为的便是在充满同情的叙事中欣赏他那雅俗共赏的语言艺术。是《小麻雀》开启了中国孩子的童蒙年代,是《我的母亲》让中国的孩子知道了生活的艰辛。本书围绕老舍的作品,结合他的人生,讲述老舍的创作与人生故事。老舍是北京的,是中国的,是东方的,也是世界的。本书将带领读者认识一个*的老舍。
每满80减40 边城赤子:今天如何读沈从文(今天如何读经典)
边城赤子:今天如何读沈从文(今天如何读经典)
张悦,庄敏
¥21.60
说起沈从文,免不了提到他的《边城》,提到翠翠、茶峒、湘西、凤凰……他的作品构成了几代人对田园牧歌与人性之美的*初想象。他用唯美的视角筑起湘西山隅水乡“人性美”的世界,赢得了各界读者的认同。今天我们读沈从文,不但要读他的作品,还要读他的人生,读他充满人性美的边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