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典诗文阅读
¥6.75
本书定名为《中国古典诗文阅读》,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以中国文学发展史为脉络,选取中华传世藏书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和诗词;中篇为经典文学故事选;下篇为诗、词、赋知识。本书内容力求可读性强,寓教于乐。 本书可以作为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诗文诵读教材,也可作为综合素养读本,还可供文学爱好者自学使用。


大陆与台湾当代文学语言比较论
¥17.50
文学语言的发展、建构,如同文学的主题、创作方法一样,从来就没有一个“自然的”“本然的”状况,它们都是在特殊的知识场域中,各种权力话语斗争、角逐的结果,而大陆、台湾文学语言的不同也清楚地反映了20世纪两岸社会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异。本书通过大陆、台湾文学语言的比较研究,将汉语文学语言发展的两个流向互相参照,深地剖析了两岸文学语言发展各自的特,同时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发展的总体特行了更全面、更深的探究。


文学研究.第2卷. 2
¥20.00
本书所收录的学术论文,追求学术深度与广度,力求推进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研究,包括文艺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等方面的论文。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大家小札系列)
¥14.40
《水浒传》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之一,蕴涵着丰盛的中国社会文化传统。自问世起,不*其解读和研究,本书就是*为经典的赏析作品之一。作者刘烈茂先生曾任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对中国古典小说有相当深厚的研究。全书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明了,内容涉及对《水浒传》的文学魅力、梁山众多人物的分析评等,或在众说纷纭中拔云见日,或摒弃成见做翻案文章,皆平心而论,新见叠出,读来令人抚掌叫绝。是研究《水浒传》的绝佳参考资料,更是广大普通读者阅读《水浒传》、增见闻的妙品。


儒林外史的人间(大家小札系列)
¥12.60
《儒林外史》自诞生之日即被视为一部可以穿越时空的经典。它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以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反讽手法展示了士林的众生百态,还在于它触及到了儒家精英社会的一些核心问题及其困境。在《儒林外史的人间》一书中,作者分别从创作道路和构思,八股陋儒,假儒、迂儒和真儒,假名士和真名士,讽刺艺术,明代士人生活面貌等方面对《儒林外史》行了深浅出的品评分析,探讨了该书深远的文化意蕴。此书不仅对青少年的读书求知有启迪作用,对成人来说,亦有增广见闻之功。

大家小札系列全7册:武侠小说史话+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末世悲歌红楼梦+旨永神遥明小品+儒林外史的人间+聊斋的狐鬼世界+公案中的世态
¥177.00
大家小札系列全7册:武侠小说史话+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末世悲歌红楼梦+旨永神遥明小品+儒林外史的人间+聊斋的狐鬼世界+公案中的世态


宋元文艺思想史(精) 中华书局出品
¥46.80
《宋元文艺思想史》以时间为序、问题为纲,将宋元文艺思想发展分为若干阶段,选取能引领一时创作风尚和审美思潮的代表人物的文艺思想行分析,对能体现其创作理念的作品行深考察。以宋元时期的题画诗、论书诗和书画题跋为切,采用语意分析法,详细解读诗文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体验和艺术旨趣,并对贯通诗学与书画艺术的一些文艺命题和范畴作理论阐释,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宋元时代的审美意识与文艺形态。


韩愈散文艺术论 中华书局出品
¥20.30
《孙昌武文集》之一种。书稿共八章,约190千字,主要对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散文创作行探讨和评介。全书从“文以明道卫道重”文、传道明理兴功用世、革新文体、改革文风、写作技巧、文学语言、影响与功过七个方面,对韩愈散文展探讨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行总结。

风靡世界的科普系列01:爱因斯坦、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诸多大咖推荐(经典科普读物,满足你对世界所有好奇!套装共5册。)
¥213.48
《我包罗万象》 在人类的生活史中,微生物常常隐而不现,只有当我们被因它们而起的疾病击倒时,才猛然意识到微生物的存在。因此,人们常常给微生物冠以恶棍之名,直到今天仍然容易谈菌色变。可事实上,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不仅从未缺席,而且必不可少。放眼万物,斑头雁迁徙飞跃喜马拉雅山时带着微生物,象海豹潜入深海时也携有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 本书将带领我们以“微生物之眼”重新认识生命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在每个自成“动物园”的人体之上,微生物能塑造器官、防御疾病、消化食物、驯化免疫系统、指导行为,并赋予我们各种神奇的能力。读者可以通过本书重新认识人类过往对很多古老共生关系的大意破坏,同时见证当下各行各业努力构建新型共生关系的谨慎尝试。 也许,是时候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改写奥逊·威尔斯的“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了。在离不开与微生物的共生互动之中:“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追寻记忆的痕迹:新心智科学的开创历程》 本书是美籍犹太裔神经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的自传,在书中他不仅表达了个人对其生活和历史的感受和思考,也以亲历者的身份叙述了神经科学这个学科从无到有的发展史——人们如何开始用生物科学的方法研究学习和记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个领域得到了哪些发展,科学界又对未来怀有哪些愿景和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神经科学这一学科的动向,更能窥见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思考路径,以及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素质和襟怀。本书已被翻译成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波斯语等十多个语种,先后荣获2006年度《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和2007年度美国国家学院知识传播奖。 《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 18世纪的人类以“进步”为关键词,不断投身改造自然的热潮,可也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在这一时期众多探究“如何理解自然”的科学家中,有一位浮士德式的人物:他的内心簸荡着不息的求知冲动,不仅渴望周游世界,更试图洞悉整个宇宙。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他,坚信客观实验之必要,但也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他将科学与想象结合在一起,以“生命之网”的整体视角重新审视自然。他,就是亚历山大·冯·洪堡。 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曾被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盛赞为“大洪水后真正伟大的人物”。他深入委内瑞拉的茂密雨林,穿越漫长的安第斯山脉,攀登当时公认的火山——钦博拉索山;他曾与同伴惊险地逃脱鳄鱼之口,目睹野马与电鳗的残酷搏斗,在重重树影间与美洲豹狭路相逢。他将对自然的崭新理解,融入对彼时政治局势的悉心体察,既为托马斯·杰斐逊带去详尽的考察资料,还影响了西蒙·玻利瓦尔的拉丁美洲革命。洪堡对世界的广博认识不但招致了拿破仑的嫉妒,更深度影响了歌德、柯勒律治、达尔文、梭罗、海克尔等诗人与科学家。洪堡究竟如何从一位怀有远游心气的少年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其观察自然的全新视角受到哪些影响的形塑?由此生成的整体自然观又如何在思想史的流变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创造自然》中找到答案。 安德烈娅·武尔夫为写作本书重新追寻洪堡的足迹。她以生动的笔触和翔实的资料将洪堡的个人传记、旅行历险和自然观念的演变交织在一起,既揭示了他在科学史上的枢纽地位,也搭建起这位150多年前的博物学家与现代的联系。洪堡宛如一位21世纪的通才,带着远超同时代人的前瞻性视角,将敏感的心灵注入对奴隶制、环境问题与科研发展等的探讨。这位跨越科学与艺术的观察者,可以超越任何时代。 《追捕祝融星:爱因斯坦如何摧毁了一颗行星》 水星是距离太阳近的行星,在几个世纪的观测中,人们发现水星轨道存在轻微的扰动。这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行星行为有些许偏差。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进行了计算,于1859年提出假设:水星轨道内尚有一颗未被人们发现的行星。他还以罗马神话中火神的名字(Vulcan)为之命名(对应中文译名即“祝融星”)。此后,人们开始疯狂地寻找这颗行星,但除了一位乡间业余天文学家声称目击了它之外,没人能再次证实它的存在。1915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体系构建完成,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解释水星轨道的扰动现象。自此证实:祝融星并不存在。 《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与猜想》 本书是科普界一代宗师乔治·伽莫夫的代表作,在一众自然科学经典名著中宛如灯塔一般,是科学爱好者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其历久弥新的魅力,仍对普通读者构建自身的科学素养大有裨益。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先从数学基础知识入手,而后以通俗有趣的语言清晰介绍了时间、空间及其相对性,再将爱因斯坦深奥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简明说理,后生动讨论了人类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认知进展。 书中大量的有趣插图均为作者亲笔绘制,有助读者轻松进入奇妙的科学世界,是学生、科学爱好者难得的入门读物。


屈子章句
¥29.00
点校者以清嘉庆五年藜青堂刊本为底本进行整理。该书凡七卷,每卷先综述撰写背景,再列出目次,继而考述屈子生平,后作注,条理清晰。其特点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一、综合运用多种释义方式。二、立足《楚辞》文本,大量引用典籍,相互印证,解读作品。三、考证辨析,批判地继承前说。四、发掘、补充史证。五、见解独到,间有文艺点评。六、修订《屈子章句》编次,自成一体。七、脉络清晰,前后呼应。八、知人论世,义理阐发。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6
¥2.18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卡尔·威特教育全书
¥5.99
这部教育奇书对卡尔·威特父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和解读,提出每个普通孩子在适当的教育下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才的理念,《世界家教典藏文库:卡尔·威特教育全书》提供的方法具体可行,是一本父母教育孩子的书。 老卡尔·威特认为决定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而非天赋,孩子从出生到五六岁的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关键。只要教育方法正确,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杰出的人。 小卡尔·威特认为早期教育是让孩子拥有非凡才智的关键。


玛丽戈尔德的魔术
¥14.95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玛丽戈尔德的小女孩,11岁的她还未出世就失去了父亲,和妈妈以及曾祖母和祖母生活在家族的祖宅云杉农场。故事围绕这位女孩子的成长经历及日常生活展开,尽管两位老祖母及家族亲人们的生活保守刻板,使玛丽戈尔德及其母亲的生活处处受约束,但是天性活泼,充满幻想与好奇心的她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着无数的乐趣,也在体验着一个纯真少女对亲情、友情、朦胧爱情的五味杂陈的感受。

唐宋绝句名篇评析(文津名家诗词赏析)(试读本)
免费
本书是专为青少年读者背诵唐宋绝句而编著的一种选本。姚奠中先生从众多唐宋诗人中选取140位词人的329首适合背诵的绝句名篇,并由秀龙、陆浑两位先生予以注释、评,每首绝句的注释和评文字,有助于读者加深对所要背诵的绝句名篇的理解,而建立在涵泳理解基础上的背诵,则是更有效的记忆性背诵。全书约315千字,作者在“前言”中对唐宋绝句的创作状况、发展流变、主要诗人和重要作品、风格特等作了简要介绍,注释简扼而明快,评则文笔省净、用语典雅,有传统诗文评之笔致。该书编排得当,是一本青少年读者相约传统文学经典,走唐宋绝句名篇,通过涵泳背诵而培植文气诗情的普及性强、人文品位高的读物。

文学通化论(试读本)
免费
本书从文学原理变革的角度看,文学通化是在应对亘古罕见的思想文化挑战。如何继承和更新华夏的文论传统?如何贯通中外人文学术,特别是熔铸西方近百年来的后现代思想资源?如何走出比较研究汗漫类比却比而不周的局面?文学的通化求索是化解这些问题的深度尝试。 本书作为华夏文学思想的创辟性设计,旨在领悟文学造化,櫽栝文论寰宇,重整审美时空,别学术生面。这部书稿共十八章,全文约27万字。从学术理路上来看,通化是贯穿整个文本的基本思想。质言之,我们对文学本根、本真、本色有深浅出的解析;对文学过去、现在、未来有原始要终的思索,对文学命运、原理、方法有改造制作的创辟,对文学是己、非己、超己有与道俱化的体悟。《周易》讲通转,刘勰讲 “通变”,章学诚讲“通义”,我们讲“通化”。“通化”与“通转”、“通变”、“通义”的*区别在于三个变数,一是文学是非的“源头化解”,二是文学境界的“舍得看”,三是文学精神的“通体放”。文学“通化”,阐发的是“文学非文学”的划时代命题,揭示的是化感通变的新文学原理。


《故事新编》中的越文化精神
¥19.90
《故事新编》自诞生起,就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该书从以往人们所忽视的《故事新编》与越文化精神的联系手,选取了其中的务实、创新、复仇、耿直等五个方面,分五个章节行论述,叙述了古越历史上该精神的表现,鲁迅自身在言行、作品中透露出的这种基因,以及*终鲁迅在《故事新编》这部作品中人物身上对这种精神的演绎,以期勾勒出鲁迅根植于故乡的精神内核。

大师解读中华文化经典丛书(套装4册)
¥73.60
大师解读中华文化经典丛书


“三言”“二拍”的世界(品鉴可与金瓶梅媲美的名著,点评俞伯牙、杜十娘、秋香、等人物。通晓世情,了解中国人的处事智慧。)
¥14.94
《“三言”“二拍”的世界》是陈永正仅有两种古代小说学术随笔作品之一。“三言”“二拍”是流传颇广的五部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其中,“三言”是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是凌濛初编撰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在这本书里,作者不拘一格地谈论“三言”“二拍”的中的故事与人物,作者及作品影响力等,将文学鉴赏与历史考证相结合,解读评深浅出,且生动耐读,引导启示读者于细微处一步步探究“三言”“二拍”;既充满奇趣,又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独特文学魅力。是一本雅俗兼顾、能让人轻松读懂的名家鉴赏辞典。


《诗经》与周代社会交往(精)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作者从周代社会交往的角度,对《诗经》的内容、《诗经》在周代社会中的作用、《诗经》与礼乐的关系、《诗经》的编辑等问题,行系统研究。同时,作者通过《诗经》的内容描写,对周代的邦国、朝见聘问制度、社会宴享、礼乐交往、战争、婚姻等行研究,并提出若干较新颖的观。


苏辛词说(精装彩插版)
¥19.99
本书是知名古典文学研究家顾随经典代表作,《东坡词说》《稼轩词说》合二为一。收国学大师周汝昌的小引作序:“两部《词说》,本系姊妹为篇,同时相继,一气呵成,而其异同,有如是者。说辛精辟,说苏深婉……”同时依照每首词的内容,配以精美古画,全彩印刷,完美诠释苏、辛词的豪迈悠远。其诗词评说见解独到、行云流水,将人生经验与创作感悟融为一体,给读者带来诗词美感本身的体会和感悟。

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1.99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