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儿童戏剧创编与表演(第二版)
儿童戏剧创编与表演(第二版)
方先义
¥22.50
  《儿童戏剧创编与表演(第2版)》重点介绍了儿童戏剧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涉及儿童戏剧剧本改编、导演、表演、舞台美术设计等领域,对道具设计、服装设计、化妆造型、灯光照明艺术以及创作性戏剧教育等话题也做了阐释。   《儿童戏剧创编与表演(第2版)》遵从儿童戏剧创作的特殊规律,遵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艺术家的表演理论,尊重儿童本位,第二版中借助大量的舞台创作实践案例探讨了当代校园儿童戏剧创作及舞台演出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第六章精选了12个有时代感的剧本,适合小学和幼儿园排练演出。
每满100减50 道情戏与黄河文化
道情戏与黄河文化
主编 刘祯,著者 杨志敏
¥23.00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灿烂辉煌的黄河文化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道情戏即为其典型代表之一。二十种道情戏横跨九省区,与黄河流域范围大致相同。道情戏作为黄河文化与戏曲文化交融碰撞的产物,其滋生、萌芽、发展、转型……无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黄河文化息息相关。 本书紧紧围绕“道情戏与黄河文化”这一中心,从“道情戏的定义和种类”“黄河文化与道情戏的形成”“黄河与道情戏的空间分布”“黄河文化与道情戏剧目”“道情戏的艺术特征”“道情戏的乡土品格”“20世纪以来道情戏研究回顾”等方面,对道情戏与黄河文化行考察和探究,为研究黄河与戏曲两者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维度。
每满100减50 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主编 刘祯,著者 江棘
¥23.00
本书聚焦秧歌戏这一常见民间小戏与乡村女性社会生活的关系,以河北定州秧歌为重考察对象,兼及其他地区有代表性的秧歌戏。从小戏厚土(秧歌戏的民俗环境)、粉墨“乾坤”(秧歌戏的性别扮演艺术)、“栓老婆桩”(秧歌戏内外的乡村女性)、别样花容(同域文艺与同题戏曲剧目中的女性表达)等方面,作者重介绍、分析了秧歌戏戏俗信仰、表演艺术、戏班历史和剧目文本中对于女性的认知、想象和塑造,及其在其他民间文艺形式和戏曲剧种参照下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秧歌戏对于女性妆扮、生计、交际等生活日常的描绘刻画,对于女性婚恋观、事业观、婆媳及亲子等代际关系观念的流露展现,都勾连着戏外更为深沉复杂的女性意识和更为宽广的社会空间。乡村女性借由秧歌戏,安放了她们的冷暖;而我们则借由秧歌戏,走了她们的世界。
每满100减50 秦腔与丝路文化
秦腔与丝路文化
主编 刘祯,著者 焦海民
¥23.00
秦腔流传西北大地,展现西部风情,其传播区域叠加于古老的丝绸之路之上,融汇东西文化充分交融的因子,中西合璧,活力四射。 秦腔又属梆子腔,是中国戏曲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形成过程中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而这一切,正与它处在东西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丝绸之路上具有紧密联系。它的出现与流传,既是丝路文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戏曲本身包容性的具体体现。
每满100减50 新史纪丛书·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简史:英国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
新史纪丛书·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简史:英国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
海伦·海克特
¥23.54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创作蔚为大观,并涌现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剧作家,他们开始把对人的存在的思考从生活转向了舞台,例如莎士比亚、克里斯托弗?马洛、本?琼森和托马斯?米德尔顿等,其中莎士比亚更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瑰宝,他可以说是一个蕴含着非凡创造力的时代的产物。这些天赋异禀的作家凭借娴熟的英语语言技巧、深厚的文学功力以及极大的艺术激情和创新精神,充分利用16世纪后期新媒介,尤其是公共戏剧和出版物的发展,抓住了商业舞台所带来的众多新的可能性,创造了极为多样性的想象世界。?
每满100减50 上海与世界的表演互动
上海与世界的表演互动
孙惠柱 叶书林
¥23.56
2017年1月4日至1月13日,第六届冬季学院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中美学者、艺术家第六次聚集上海,分享各自的经验和知识,探讨表演形态、理论和布局,为上海以及世界其他类似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本届冬季学院的讲座、研讨会和工作坊内容涵盖:多元的戏剧创作;编剧、表导演和设计技巧;媒体艺术;跨文化表演。本书是该次冬季学院讲座、研讨会和工作坊的内容记录与阐释,既有来自美国布朗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耶鲁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的教授、专家、学者论文,也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学员经过此次学院学习之所见、所闻、所得。而工作坊全程记录,更是不可多得的表导演训练方法文字参考资料。 本书将为戏剧爱好者、戏剧学习者与戏剧工作者提供*的、全面的、前沿的全球戏剧理论与实践资料。
每满100减50 教育示范剧:基训·剧本·表演
教育示范剧:基训·剧本·表演
孙惠柱 等
¥23.56
孙惠柱、张冰喻、秦子然、麻歆韵编著的《教育示范剧:基训剧本表演》是一本指导教师如何导演教育示范剧的导演工作手册以及学生用书。本书暂时收录了教育示范剧《悲惨世界》剧本第优惠、第优惠,以及《老人与海》的详细导演解析,以简明易懂的注解模式,辅以图片、图示、视频材料,将专业的戏剧教学与排演过程教授传达给受众,并且包含了道具清单、服装配图等,指导老师导演教育示范剧。
每满100减50 清代戏曲与昆剧--中华戏剧学丛刊
清代戏曲与昆剧--中华戏剧学丛刊
陆萼庭
¥23.73
  《清代戏曲与昆剧》收录了陆萼庭先生关于昆剧的论文16篇,并附录四篇给他人著作所写序。书稿涵盖并分析了昆剧演出的多个方面的问题,或由演出观点切入总论何为“昆味”,或爬梳文献列述“吊场”与下场式;细观则针对单出折子述其演出流变,综论则详析清代之全本戏演出情形;既有在文献搜罗整理中触发的轻松随笔,也有推介罕见曲谱并还其本来面貌地位的严谨考证。在分析史料,“承继”遗产之余,作者更亟思如何“启后”,深刻检讨了当前昆剧所处的困境与遭遇的危机,更进一步思索跳出困境、展望未来的可能性与实践之道,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对昆剧的忧心与热情。
每满100减50 20世纪戏曲改革的三大范式--中华戏剧学丛刊
20世纪戏曲改革的三大范式--中华戏剧学丛刊
李伟
¥24.31
  《20世纪戏曲改革的三大范式》聚焦“戏曲改革”这一历史事件,从政治、思想、文化交互影响的角度进行重新审视,以戏曲改革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讨论百年来戏曲改革的内在演进规律,即戏曲改革的三大范式(梅兰芳范式、田汉范式、延安范式)应时代需要而产生、形成、合流而后又相克相生地发生演变的规律。作者以真实而客观地态度,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试图为我国戏曲的生存和发展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每满100减50 汉剧与汉派文化
汉剧与汉派文化
主编 刘祯,著者 陈志勇
¥25.00
本书是国内专门研究汉剧与汉派文化的著作。在充分掌握文献史料的基础上,作者系统考述了汉剧在武汉及其周边孕育与形成的历史,还原了清末民国年间汉剧“四派归一”的繁荣景象,揭示了武汉近代都市化程中汉剧在演出场所、舞台表演和伶人组织管理方面的变革。 本书还从“人”的视角观察艺人、观众在汉剧与汉派文化互动关系中的独特意义,重考察了清末民初大批城汉剧艺人的本地化,以及汉剧科班对汉剧艺人的培养情况。汉剧票友、票社与汉剧名角的双向交流,汉剧艺人在武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为和表现,都诠释了汉剧与武汉及汉派文化之间的不解之缘。
每满100减50 锣戏与中原俗曲
锣戏与中原俗曲
主编 刘祯,著者 赵君
¥25.00
中原俗曲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概念本身产生较晚,但由于它的客观存在以及与传统音乐文化较直的承传性,从而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书对中原俗曲文化的形成行了细致剖析,并对其整体性风貌做了全面梳理,同时对锣戏的历史、艺术特征和价值行了整体性呈现。作者通过对该剧种的形成时间、流布地区、戏曲班社、音乐本体、表演艺术和剧目文本等多方面的梳理,具体分析了其独特性的根源,以便让读者对中原俗曲文化有一个具体、客观的了解和认识。
每满100减50 越调与三国文化
越调与三国文化
主编 刘祯,著者 陈琛
¥25.00
河南是三国历史的重要见证者,至今保留有众多三国遗迹,还有那说不完、唱不尽的三国故事。 本书聚焦河南越调与三国文化的互动关系。中国戏曲与三国文化渊源久远,三国故事蕴含的英雄主义、智慧文化与伦理德道内涵高度契合戏曲所承载的高台教化精神旨归。各地戏曲尤其是比较古老的、行当齐全的地方大戏多有演出三国戏的传统。 三国戏已成为河南越调的一个品牌,在越调发展与剧种风格特色的确立中,具有深层的精神性指标价值。可以说三国文化成就了越调的再度辉煌,越调也丰富了三国文化。
每满100减50 生动感人的戏剧表演
生动感人的戏剧表演
鹿军士
¥25.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每满100减50 戏曲表演研究(前海戏曲研究丛书)
戏曲表演研究(前海戏曲研究丛书)
黄克保
¥25.60
黄克保著的《戏曲表演研究》为一本探索戏曲表演理论方面的文集。文集旨在探索戏曲表演和导演艺术的规律,分别从戏曲表演、表演艺术、舞台艺术、表演程式、脚色行当、生旦净末丑杂、戏曲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多部经典舞台剧种的细致分析,论述了戏曲传统表现方法的基本特点和表演规律。本书前有张庚序言,后有作者后记,体系完备,论述得体。
每满100减50 戏曲意象论(前海戏曲研究丛书)
戏曲意象论(前海戏曲研究丛书)
沈达人
¥25.60
《戏曲意象论》是戏曲理论家沈达人先生关于戏曲美学研究的经典著作。全书从戏剧形象构成的不同类型,再现、表现与戏曲的艺术方法,行动的再现性与戏曲的典型、典型化,动作的表现性与戏曲人物和戏曲环境的意象化,戏曲的抒情性等五个方面研究戏曲意象,比较完整地构成了戏曲意象创造的系统,是一本能代表“前海戏曲研究”成就的著作之一。
每满100减50 潮汕文库·文献系列·潮剧闻见录
潮汕文库·文献系列·潮剧闻见录
林淳钧 编著
¥25.99
本书在1992 年出版的《潮剧闻见录》基础上行修订。全书以笔记的形式,对潮剧的渊源流变、艺术构成、艺事史实和逸闻掌故等方面行较为全面和细致的介绍,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兼具史料性、知识性与可读性,是了解和研究潮剧不可或缺的一部系统的资料性著作。
每满100减50 粤剧与广府文化
粤剧与广府文化
主编 刘祯,著者 罗丽
¥26.00
民俗是戏曲形成、发展的土壤,戏曲是民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粤剧素有“南国红豆”美誉,又称“广府大戏”,是广府地区*大剧种,并流播于两广、港澳及海外有广府华人居住之处。粤剧由多种外来戏曲声腔与广府本土艺术形式不断融合丰富而成,身上烙刻着广府文化的地方印记、流淌着广府文化的历史血脉。 本书从外来声腔南来粤到本地班出现,从粤剧改良到城市戏院,为粤剧行了文化寻宗;从粤西“年例”到粤剧“福地”,探寻了粤剧在广府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本书还追踪了粤剧在两广、港澳地区和旧上海的流播与轨迹,以及粤剧在东南亚、北美的海外传播与广府移民间的渊源;剖析了粤剧与民间曲艺、广东音乐、南派武术间的互动关联,书写了用一方水土所培育出的一方戏。
京剧名宿访谈
京剧名宿访谈
封杰
¥26.50
“京剧名宿访谈”是本书作者封杰自觉做起的一项文化抢救工程,旨在为高龄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记录资料。本着谈史简、说艺细的思路,使他们的精湛技艺得以保留,立此存照。书中对每一位采访者均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成就、经历和不同的艺术风格有所侧重、有所不同。四十余访谈录,内容包括京剧名宿宋宝罗访谈录、京剧名宿赵炳啸访谈录、京剧名宿王金璐访谈录、京剧名宿李金泉访谈录、京剧名宿张春秋访谈录等,都是非常珍贵的采访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戏曲学习与研究的资料性质。
每满100减50 中华大IP: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的新生与反思
中华大IP: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的新生与反思
张跃,刘翼
¥26.60
  《中华大IP: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的新生与反思》是一本探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如何对传统戏曲行有效保护和较好传承的论文集。书中收录了中央戏剧学院麻国钧教授、国家一级导演刘翼、北京师范大学张燕教授、中国戏曲学院胡娜博士等专家学者的二十篇优秀论文。   《中华大IP: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的新生与反思》分为四部分:*部分,传统戏曲遭遇互联网 时代 ;第二部分,跨文化与跨媒体:互联网 时代的戏曲传播新趋向 ;第三部分,互联网 背景下地方戏曲的发展;第四部分互联网 时代的戏曲教育。   《中华大IP: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的新生与反思》从宏观层面探讨了传统戏曲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也对黄梅戏、豫剧、川剧等剧种的保护和传承行了分别研究。
每满100减50 近代宫廷戏曲档案文献研究
近代宫廷戏曲档案文献研究
杨连启
¥26.99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本书主要围绕近代宫廷演剧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倾向宫廷演剧史上所发生的重要事件来行探讨与研究。本书所用史料,大部分是作者近年考证挖掘的文献,部分来自国家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文献资料。时间上,本书上限为道光朝,下限至光绪三十四年,以近代宫廷不同时期所出现的重要活动与重要事件始末为章节行展。内容涉及清代帝后关于戏曲演出的谕旨、演出后赏赐物品钱粮数额、戏台修缮、昇平署内外节令、宴戏、大戏等等。
每满100减50 穿过“巨龙之眼”:跨文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1919—1937)
穿过“巨龙之眼”:跨文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1919—1937)
江棘
¥27.00
本书以“跨文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思想文化史的考察,分析二三十年代戏曲跨文化交流高潮形成的多重原因,回到20世纪戏曲艺术海外交流的个自觉期与高潮期的具体历史情境中来展现代兴之际的剧界景观。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