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元宇宙与未来媒介
元宇宙与未来媒介
喻国明 杨雅 等 著
¥38.80
2021被称为元宇宙元年。这一概念吸纳了信息革命(5G/6G)、互联网革命(Web 3.0)、人工智能革命,以及VR、AR、MR,特别是游戏引擎在内的虚拟现实技术革命的成果,向人类展现出构建与传统物理世界平行的全息数字世界的可能性。元宇宙不仅是一个技术生态,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这一历史转折,如何学习历史,把握机遇,掌控未来,帮助网络空间顺利地向元宇宙转型,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元宇宙是人类文明形态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次“凤凰涅槃”般的创新实践。而创新实践要走好、走稳,一定要首先解决“从0到1”的创新原理和创新模型的构建问题,然后才能是“从1到100”的大面积推的实践扩展问题。本书试图以此为主旨从着眼和着手处两个角度对于元宇宙以及相应的社会深度媒介化问题行范式变革及其实践行动路线图的探讨。本书可作为需要了解元宇宙基本知识的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业管理者、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教师等的参考书籍,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课参考书。
49元5本 公文写作点石成金之范例精粹 下
公文写作点石成金之范例精粹 下
胡森林 主编
¥38.80
《广韵》中说:范,法也,式也,模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说:例,比也。可见,由古到今,所谓范例,就是样板、典范等意思。 对于公文写作者来说,要想快速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一个切实可行的路径是从学习和模仿好的范文起步,掌握其法则要领,了解其内在规律。现实当中也是如此,绝大部分成熟的写作者,有过模仿学习的初始经历。 《公文写作石成金之范例精粹》(上、下册)正是着眼于此,通过写作要领的讲解和范例的剖析,提供切实管用的方法论指导,让公文写作者特别是广大初学人士由浅深,拾阶而上,有所精。 公文,顾名思义,是为公的文。本书认为,凡是在工作场合产生、为了特定的工作上的目的和功能,与公事、公务、公意相关的属于公文的范畴。这既是回归本原对公文属性的界定,也是从实际需求出发对公文范围与时俱的拓展。 从这个角度出发,本书重新定义了公文写作的概念与内涵,扩大了公文的宏观范畴,涵盖了各类公文写作。在分类上,本书更多是从公文实现的内在功能角度加以区分,而不是简单按照外在的文种形式来分类。 本书介绍了法定公文、事务性文书、决策与落实类文书、信息类文书、日常沟通类文书、宣传类文书、党务类文书、职场应用文、研究咨询与参考建议类文书、礼仪类文书、管理制度类文书、书信类文书、总结类文书、计划类文书、交流汇报类文书、鉴定类文书、凭据类文书等17 种文体,基本涵盖了我们在工作中可能涉及的各种文体,因内容较多,故全书分为上、下册。 在写法上,除了概述性章节外,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分门别类、条分缕析地介绍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读者既可以从中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也能对照范文行学习和借鉴,这样更加便捷、更加得心应手。 公文写作是职场人士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公文,将成为“稀缺人才”,有助于取得更大的事业成功。 本书与《公文写作石成金之要精析》是一个套系,后者侧重于公文写作理论、方法原则、内容要素等方面的讲解,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阅读,便可把理论和实例贯通起来,读者更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得到的收益无疑是更大的。
调查性纪录片研究(新闻传播学文库)
调查性纪录片研究(新闻传播学文库)
莫常红
¥39.00
近些年来,一种新的纪录片类型——调查性纪录片备受人们的青睐。本书就是对调查性纪录片展的拓性的研究。 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之上,作者运用叙事学、伦理学、传播学等理论,考察了调查性纪录片的社会功能、文本建构、生产机制、传播效果及未来发展。 作品追踪历史上和新媒体环境下调查性纪录片的生产与传播,综合运用文艺学和传播学理论做跨学科研究,作品视野阔,时有创见。 在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扎实的学术积淀之外,《调查性纪录片研究》体现了人文科学研究者应有的公共精神和人文关怀。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修订版)(新闻传播学文库)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修订版)(新闻传播学文库)
陈力丹
¥39.00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系统展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放的思想体系。全书论证了他们历史唯物主义的传播理论、世界交往的基本理念,详尽地阐述了他们所谈到的几乎所有涉及人类传播的各种现象和形态,诸如思维、语言、文字、印刷术、宗教、文艺、宣传、新闻、报刊等等。还论证了他们关于传播与法、传播心理、工人政党内部的精神交往、人类传播历经的三个发展形态等等观。第2段 作者写作此书历时十年,通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做了名目索引约1万条、卡片3000张和一本提要笔记。书中介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传播观,是人们所不熟悉的,对于阔思想很有教益。第3段 本次修订,除订正个别讹误,新增两篇书评及作者的获奖感言。第4段 一些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将该书列为研究生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基础理论书目。
49元5本 品味公文精选系列(套装共2册)
品味公文精选系列(套装共2册)
焦予衡,王群
¥39.00
本套装包括:《品味公文:新时代公文写作关键技巧及范文精选》、《品味公文:公文写作大手笔练就之道》
网络空间的劳动图景(新闻传播学文库)
网络空间的劳动图景(新闻传播学文库)
杨逐原
¥39.00
《网络空间的劳动图景》探讨的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新鲜话题。作者认为,网络用户劳动是互联网时代资本和劳动重构的产物。在网络空间,网络用户数量不只是数字,而是代表着生产、传播与消费等加快信息资本积累的力量。从网络用户的信息活动是一种生产性的劳动出发,本书深地研究了劳动者(网络用户)、技术与资方权力控制中的网络用户劳动、网络用户劳动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劳动的报酬等诸多问题。 按照与作为资方的网络媒介是否存在着劳动合同关系、是否获得经济报酬来划分,作者将网络用户分为UGC(用户原创内容,没有获得任何经济报酬)、PGC(专业生成内容,在生产高质量的内容后会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OGC(职业生产内容,可以视为网络媒介的雇佣者,会定期获得报酬)三种类型,并分别做了具体分析。 作者分析指出,网络用户之所以心甘情愿地展不获得任何经济报酬的劳动,是因为网络用户在劳动中不仅能够获得社会关系、社会声望、互惠(分享)、信任、寻求共识、社会道德、社会规范、公共精神、家庭及宗亲关系等诸多处于社会资本范畴中的非经济报酬,还能获得社交、知识、娱乐及情感体验、参与感和幸福感等若干社会资本范畴外的非经济报酬。这是网络用户不遗余力地行网络劳动的动机。正是这些非经济报酬的动机促成了网络空间中迷人的生产和消费图景。 作者认为,伴随着网络空间各种劳动的不断推,符合网络劳动市场的经济报酬也将会逐渐普及。同时,网络用户的劳动虽然能够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注强大的动力,然而其也裹挟着巨大的破坏性,因而需要对之行合理的引导。
49元5本 中华传统文化日译
中华传统文化日译
吴珺,[日]佐藤芳之
¥39.00
《中华传统文化日译》是一本面向日汉MTI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教材,共涉及4个中国传统文化话题,在此基础上共分18讲。书中涵盖中国书画、君子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文本来自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们的讲座,真实生动。 《中华传统文化日译》这本书可以作为日语MTI研究生“中华文化外译”教材使用,同样也适用于日语MTI研究生和本科生高年级的交替传译课程。
49元5本 黑水城出土宋代汉文社会文献词汇研究(精)
黑水城出土宋代汉文社会文献词汇研究(精)
邵天松著
¥39.60
黑水城文献是我国古丝绸之路沿线一次重大的出土文献发现。其中的宋代汉文社会文献年代明确、内容广泛、用语通俗,是近代汉语研究的宝贵语料。本书以黑水城出土宋代汉文社会文献中的词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历时层面及共时层面对黑水城宋代汉文社会文献中不同性质、不同使用层次的词语行统计分析,勾画出其词汇系统的总体特征。同时将传统训诂学理论、考据学方法与现代语言学理论方法相结合,考察其中的新词新义、疑难字词以及不同语义场中的特色词汇。此外,本书还将词汇研究与考察文献的社会历史、典章制度、人情风俗等背景紧密结合,对于一步了解“一带一路”沿途的社会历史、文化语言、人情风俗等均有所帮助,对于汉语词汇史的建构、汉语辞书的编纂修订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
署长笔记:新闻原理的思考(新闻四部曲)
署长笔记:新闻原理的思考(新闻四部曲)
梁衡
¥39.60
梁衡“新闻四部曲”的时间跨度为1978年到2018年,记录了我国改革放四十年新闻业发展的全过程,也记录了作者四十年来在一线记者、学术评定、新闻管理和总编辑等四个不同岗位、不同侧面的新闻人生。早年出版过的“新闻三部曲”是梁衡先生的新闻学术代表作,包括《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20世纪90年代推出后反响很大,成为当时的新闻门书。这次在三本书的基础上又增加《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合为“新闻四部曲”,正好是作者一生四种新闻人身份的忠实写照。它不是作品集,是作品加剖析;也不是回忆录,是回忆加思考。“新闻四部曲”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和一位新闻人的人生总结。 《署长笔记:新闻原理的思考》,是作者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期间的工作记录和全局性理论、政策的思考笔记。当我国新闻事业处于转型时期的重要时刻,作者正处于全国新闻业管理的重要岗位,参与并指导了这场改革。这使他有幸观察、思考、记录了一些有关新闻业宏观管理和研究的问题。本书*次阐述了新闻的基本属性、新闻与政治、新闻与文学、新闻事业与市场经济、新闻事业与新闻行政管理、记者修养等方面的全新观。这次再版不仅对原有文字、图片做了订正,又新辟了“新闻与文化“”一章,收了《中国报业50年》等重要文章,是一本新闻学术和管理方面的指导用书。
49元5本 河之歌:罗选民译文自选集
河之歌:罗选民译文自选集
罗选民
¥39.90
“这一套丛书收录的译者,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翻译队伍的中坚力量,除了对细节精益求精,更有对翻译的理论自觉。” ——著名学者、厦门大学教授 陆建德 “有幸听过罗教授的讲座,特来拜读罗教授的著作。教授的论证环环相扣,包罗了翻译对中国影响的方方面面,启发甚多。” ——豆瓣读者
49元5本 荷风传韵:新媒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究
荷风传韵:新媒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究
王冰
¥39.90
  新媒介环境下的新媒体、新技术破了学校、课堂的地域范围,使学生的学习与前沿的教育信息实现了有效互动。为适应“互联网 ”背景下新媒介环境的全新变革,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新媒体功能,从多元维度,大胆尝试、探究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荷风传韵:新媒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究》围绕“新媒介环境”这一核心词,记录与展现了三十余个课堂教学案例。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精于教学设计,实于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反思和改教学策略,积极探究新媒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实践。
49元5本 西索新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校园
西索新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校园
樊娟
¥39.90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动态理论。本书以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典型案例,结合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要义,深度分析了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全书分五章行具体论述,分别为“党建工作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必要性”“增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维度”“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西索路径”以及“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西索实践”。本书旨在对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行深层次剖析,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从鲜活的实际案例中总结提炼出符合中国新时代背景,顺应未来教育趋势的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实现路径。
49元5本 悲伤与理智:刘文飞译文自选集
悲伤与理智:刘文飞译文自选集
刘文飞
¥39.90
《悲伤与理智:刘文飞译文自选集》由翻译家刘文飞自选其富代表性的11部译作选篇,其原著也都为经典之作。全书作品体裁多样,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其中有高尔基的《马尔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节选、布罗茨基的《战利品》和托尔斯泰的《复活》节选。每部作品均配有译者导读,带领读者领略俄语文学的思想力量。 “我和我的翻译”丛书遴选当代影响力广泛的12位翻译家,收录其代表译著选段、译作篇目,涵盖英、日、法、德、西、俄等多个语种。全书由翻译家自编、自选、自注,附译者自序、篇目导读、译者作品目录等内容,集中反映中国当代翻译家群体在译介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丛书内容以文学经典及首译作品为主,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文论等,均长期受到读者的热爱与追捧,读者手捧本套作品,可一窥经典外国文艺作品风貌。这套丛书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同样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是翻译研究的宝贵历史语料,可作为外语学习者研习翻译的资料使用,更值得文学爱好者品读。
49元5本 修辞建构视角下的英语新闻传播研究(英文版)
修辞建构视角下的英语新闻传播研究(英文版)
张泓
¥39.90
本书主要研究新闻话语的修辞建构,探讨新闻话语作为一种具有说服性的话语如何通过修辞手段来塑造、组织和传播以影响受众。本书将修辞学与新闻学相结合,为新闻话语研究提供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框架,以深理解新闻话语的修辞性。本书回答的问题包括:西方修辞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新闻话语的修辞性质是什么?如何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来行新闻话语的传播效果剖析?西方修辞学对新闻话语研究的意义是什么?围绕着这些问题,本书首先阐述了西方修辞学的定义、研究范围、修辞批评各要素及修辞学与新闻话语的内在联系。其次,本书在西方修辞学的视阙下,运用古典及现代修辞学相关理论建立一个新闻话语修辞分析的理论框架,用以深理解和阐释新闻话语的修辞维度,为新闻话语修辞批评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再次,在此框架下,本书结合语料库研究方法行案例分析,揭示修辞在新闻报道的不同阶段中塑造新闻话语的重要性,剖析新闻话语修辞传播策略,从而为如何有效塑造新闻话语、提高我国英语新闻话语传播效果提供参考与借鉴。最后,本书强调了西方修辞学对提高新闻话语说服力的启示与价值,强化了修辞学与新闻传播的学科联结,同时也为学术界研究新闻话语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
49元5本 “互联网+”语境下中国电视剧产业融合创新研究
“互联网+”语境下中国电视剧产业融合创新研究
张斌
¥39.90
本书主要研究在“互联网 ”语境,中国电视剧产业是怎样通过供给侧改革行融合创新的。全书从分析“互联网 ”语境下中国电视剧产业的供需现状和主要问题出发,通过对电视剧产业制度与政策供给融合创新、电视剧类型分化与再生融合、电视剧生产方式的变革与重构、电视剧传播平台的位移与融合、电视剧商业模式的融合创新、电视剧融合评价体系的建构等方面的全面深的论述,系统讨论了“互联网 ”语境下中国电视剧产业融合创新的方向和路径,以此促我国电视剧产业生态的融合升级,形成供需高效平衡,质量效益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本书可供从事影视艺术、文化产业、新闻传播等领域学习研究的师生和从业者参考。
49元5本 励耘语言学刊(2018年第1辑)
励耘语言学刊(2018年第1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
¥39.97
《励耘语言学刊》原名《励耘学刊》(语言卷),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语言学类重要学术集刊。2005年创办,每年2辑。本集刊主要刊载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精品成果,稿件具有前沿性和学术价值,或属原创性理论,或为原始性资料,或者具有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刊已被遴选纳CSSCI集刊收录名单。
49元5本 碎片化传播:网络舆论背后的传播规律与认知方法
碎片化传播:网络舆论背后的传播规律与认知方法
朱海松
¥39.99
本书通过“原理、思维、方法”三个维度全面、客观评述了网络碎片化传播的基本原理和内在机制,详细探讨了自互联网思维在中国商业社会产生以来的各种思潮,旗帜鲜明地指出互联网思维是客观存在、真实不虚的。互联网思维是当今中国商业实践下的独创商业哲学。无论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抑或是产业互联网或互联网生态等各类思潮,其核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思维哲学范式,互联网不仅是工具,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书分析、评述了中国互联网思维实践者们总结的方法论,并独创性地提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传播的“4I模型”,丰富了互联网营销理论。本书适合所有互联网从业人员和对网络碎片化传播有兴趣的读者详细阅读。
49元5本 即学即用社科论文写作技巧与发表指引
即学即用社科论文写作技巧与发表指引
于春洋
¥39.99
全书从选题策略、写作准备、篇头写作、框架设计、行文组织、篇尾写作、投稿发表和认知锦囊等八个模块,对社科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问题行拆解分析,洞察底层逻辑,提供解决方案。这本书里没有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所谓捷径,却可以轻松上手、即学即用。
如何采写通讯
如何采写通讯
李从军
¥40.28
今天,我们怎样采写通讯?怎样才能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本书即是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多年来对通讯创作理性思考和实践创作的总结。全书着眼于当今时代的新闻特征和审美要求,就如何采写创作好通讯谈作者的切身体会,着重谈了如何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去采写通讯,这些议论很多是结合作者的通讯创作实践而生发的。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特点。
49元5本 骈文论稿
骈文论稿
于景祥
¥40.50
本书从点和线两方面论证、探索中国古代骈文的有关问题。其中“线”主要从史的角度,论述骈文形成、鼎盛、蜕变、衰落、复兴、再度衰落的历史演变;“点”则侧重于骈文作家与骈文批评家的研究与探讨,并包括对一些骈文理论著作的分析研究。
49元5本 语言的历史
语言的历史
[新西兰]史蒂文 · 罗杰 · 费舍尔
¥40.60
阿里斯托芬曾说:“语言给思想插上翅膀。” 培根说:“语言知识是通往智慧的大门。” 威廉·冯·洪堡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他们的精神,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他们的语言。” 语言中见生命。它塑造、影响并分享我们的思想。它告诉我们,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从哪里来。它把母亲和孩子、朋友和同事、亲人和邻里、民族和国家紧密相连。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经受住了严酷的自然环境的试炼,在地球上存活下来并繁衍生息,现在始向其他星球迈,探索宇宙星辰。语言使我们在自然界中无所不能。 在这样的演中,人们很容易认为,当代语言变化速度如此之快是理所当然的。但事实上,我们需要的是对“语言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行重新解释。 语言远不止存在于人类之中。语言是大自然的纽带。史蒂文·罗杰·费舍尔首先对社会性昆虫、海洋哺乳动物、类人猿的交流方式行了考察,这是“语言”这个概念可能被应用的Z UI初的语境。着,费舍尔描绘了语言从直立人、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时代到19世纪正式成为一门科学发展的历史,详细讲述了语言作为一门科学的出现及其复杂、曲折的发展。他分析了通用语、触语、人工语言和俚语的兴起,以及广播电视、宣传、广告和媒体对当今语言的影响。他眺望未来,展示了数字媒体将如何继续重塑和创造我们的沟通方式与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