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心如宝藏.下册3——《达摩四论》如何证悟
心如宝藏.下册3——《达摩四论》如何证悟
慈诚罗珠
¥29.99
达摩祖师是禅宗的开宗鼻祖,有关他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而其亲口所述的达摩四论,不仅是显宗经论中的*之作,与密宗的*高见解也相差无几。 全篇皆以极精辟、犀利的语言,直指心的本性以及修行的核心所在。虽然文字不多,却都是精华要义,一字一句都极其珍贵,读后犹如醍醐灌顶。 《血脉论》围绕“心外无佛,心即是佛”的禅宗要义展开,对于实际修行中极易出现的误区也作了清晰的指正。 《破相论》即破除我们固有的常、乐、我、净等颠倒认知,*终从一切束缚中解脱出来;全篇以问答的形式,宣讲了大乘佛法的修行窍诀。 《悟性论》主要宣讲什么是心的本性以及如何证悟心的本性,并详细诠释了佛法不同层次的学修原理,高屋建瓴地为我们指明禅宗的核心见解和一切修行的关键所在。 《四行观》宣讲了进入大乘佛教的两种方法——理入和行入。 另外,除了讲解达摩四论本身的含义以外,还从密宗大圆满、大手印的高度,对其*核心、深奥的部分加以着重阐释,使法义更加清晰明了、显密圆融。此外,不仅讲解理论,更结合了实修的具体方法,力图让大家能够学有所用,争取早日证悟。
49元5本 心如虚空——《六祖坛经》
心如虚空——《六祖坛经》
慈诚罗珠
¥29.99
《六祖坛经》记录了六祖惠能大师的精彩开示,篇幅虽短却意义深远,是历史上*被奉为“经”的论著,也是禅宗思想的重要依据,可见其地位之尊崇。全文简明有力、内涵丰富,清晰地为众人指明了心的本性,并告诉大家,每个人内在都具有觉悟的智慧,只要善用此心,人人皆可成佛! 国内外不少学者选择从文化、历史或学术等角度对《坛经》进行研究,本书则从显密结合的角度展开论述,并结合以具体的实践方法,为后学者们扫清障碍,使之能够顺利契入万法实相。 对于现代人来说,从《坛经》中汲取古老的智慧精华,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摆脱固有思维的束缚,打开一个广阔无垠的新天地!
49元5本 不忘
不忘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著;索达吉堪布 编译
¥29.99
聆听上师的教言并依教奉行是修行的根本。书中的每一句话,都会对你的人生与解脱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49元5本 社会演讲1:觉悟的智慧
社会演讲1:觉悟的智慧
索达吉堪布
¥29.99
从2010年到2019年,堪布在各个社会活动现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身影,更留下了一场场真诚的演讲和珍贵的教言。 全套13本,本书演讲主题为:觉悟的智慧。
49元5本 心经讲解
心经讲解
索达吉堪布
¥29.99
简短却深邃,蕴含一切空性教义,启发内心智慧,教你如何放下执著。
49元5本 二规教言论讲解(2006)
二规教言论讲解(2006)
索达吉堪布
¥29.99
教导我们如何做一个好人,扎根于善行,奠定修行的基础。
49元5本 普贤行愿品讲解
普贤行愿品讲解
索达吉堪布
¥29.99
佛教的愿望之王,涵盖无尽智慧,助你圆满修行之道。
49元5本 积微成博:一个出家人的365天(2019年)
积微成博:一个出家人的365天(2019年)
索达吉堪布
¥29.99
系列共11本。 从2010年10月29日到2023年10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索达吉堪布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和大家分享点点滴滴的体会和感想。 从中可以看到堪布忙碌的弘法行程,还有大量的修行窍诀和珍贵的教言。
49元5本 苦乐道用讲解
苦乐道用讲解
索达吉堪布
¥29.99
教你如何将痛苦与快乐转化为解脱的契机,走上觉悟之路。
49元5本 积微成博:一个出家人的365天(2010年)
积微成博:一个出家人的365天(2010年)
索达吉堪布
¥29.99
系列共11本。 从2010年10月29日到2023年10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索达吉堪布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和大家分享点点滴滴的体会和感想。 从中可以看到堪布忙碌的弘法行程,还有大量的修行窍诀和珍贵的教言。
49元5本 积微成博:一个出家人的365天(2012年)
积微成博:一个出家人的365天(2012年)
索达吉堪布
¥29.99
系列共11本。 从2010年10月29日到2023年10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索达吉堪布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和大家分享点点滴滴的体会和感想。 从中可以看到堪布忙碌的弘法行程,还有大量的修行窍诀和珍贵的教言。
49元5本 积微成博:一个出家人的365天(2013年)
积微成博:一个出家人的365天(2013年)
索达吉堪布
¥29.99
系列共11本。 从2010年10月29日到2023年10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索达吉堪布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和大家分享点点滴滴的体会和感想。 从中可以看到堪布忙碌的弘法行程,还有大量的修行窍诀和珍贵的教言。
49元5本 无量寿经讲解
无量寿经讲解
索达吉堪布
¥29.99
深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助你辨识净土法门的核心密码。
49元5本 维摩诘经讲解
维摩诘经讲解
索达吉堪布
¥29.99
难得的显密圆融经典,结合精彩故事与深刻道理,揭示对治烦恼的窍诀。
49元5本 18位博士学佛访谈录
18位博士学佛访谈录
索达吉堪布
¥29.99
这是一份完整、真实、具代表性的访谈实录,记录了当代知识分子修学佛法的心路历程。这些已在各学科攀登*的佼佼者,究竟为何与佛法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的故事将为你打开全新的视角,启发心灵的深思。
49元5本 社会演讲11:冥想与健康
社会演讲11:冥想与健康
索达吉堪布
¥29.99
从2010年到2019年,堪布在各个社会活动现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身影,更留下了一场场真诚的演讲和珍贵的教言。 全套13本,本书演讲主题为:冥想与健康。
49元5本 国学*读(全二册)
国学*读(全二册)
钱基博
¥30.00
本书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75作为教科书印行出版,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今天读来,仍有很大启发。
变革之为责任:恩格斯的生命哲学——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中心的探究
变革之为责任:恩格斯的生命哲学——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中心的探究
刘道一
¥30.00
生命至上、劳动人民的价值创造至上、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至上,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未来社会”科学学说的立论之基,是共产主义革命所要实现的美好生活图景。恩格斯发表并出版于1845年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正是体现了这一理论意旨的“初心之作”,马克思多次表示,恩格斯正是通过其对于工人阶级生命发展困境的深刻研究而“从另一条道路达到了与我相同的结论”。在马克思创作《资本论》及其手稿的过程中,也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鲜活而细致地生命经验分析当做重要的经验材料加以引用,更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所不断趋近的“经验转向”,正是由于与这本浸透着生命关切的哲思之作的伟大“相遇”有关。 本研究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核心文本,析解恩格斯以生命哲学的整体视角探究“理性的生命”,他所认定的“真正可以被称为是人”的那个群体——“无产阶级”的生命存在。全书以“激启蒙”“生命直观”“规训权力”“革命立场”四章分别展论述,诠释与对比并,将思想史的视域融合与革命论的现实关照相结合,既将恩格斯放与黑格尔、谢林、休谟、斯密、洛克、卢梭等思想史大端的境遇性对话之中,又把列斐伏尔、马尔库塞、福柯、斯蒂格勒等日常生活批判、权力批判、技术批判的当代视角与恩格斯的无产者生命反抗论述相结合,由此而呈现“批判的生命哲学”的谱系性发展。 在通过诸种思潮与对话来启历史文本的解释空间的思路下,本研究同时结合恩格斯与马克思各个时期重要的理论著作、政论文章与往来书信,在一个丰厚的文本群落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命视角与人格感召,探究作为“青年变革者”的恩格斯的人生命题,以重现共产主义革命理想的“如初之光”。
生成与解构:德里达早期现象学批判疏论
生成与解构:德里达早期现象学批判疏论
方向红
¥30.00
本书采用一种互文式的解读方案和放性的研究策略,将研究的理论目光投射在德里达的早期(从1953年至1967年)思想上并重解读了德里达的三本著作:《胡塞尔哲学中的生成问题》《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以及《声音与现象》。本书的主线试图详尽、客观、不带目的论色彩地重构德里达解构思想从胡塞尔现象学中潜滋暗长、走向成熟的历史轨迹,尤其是德里达解构思想的三个核心原理——差异原理、延迟原理和“充替”原理——的生发过程;本书的副线从胡塞尔和德里达的原始文本出发,对两个不同视域的并置、启发和融合行了细致微的考察,同时尖锐地批评了德里达对胡塞尔现象学的误解、挪用和阉割并由此挑明胡塞尔思想的博大精深和顽强的生命力。
49元5本 伟人的困惑:治国者卷
伟人的困惑:治国者卷
范炯
¥30.00
这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伟大治国者困惑,并做解惑努力事迹的图书。里面介绍了20位杰出的古代政治家。这一代代身躯渺小的伟人们,面对历史的痛苦和时代的灾难,一次次叩响和摇撼治世之门,然而,这门开开合合,恶作剧般耗尽了那一股经天纬地的移山心力,似乎在嘲笑叩门者的迂阔,又似乎在等待撼门者的顿悟。
勉仁斋丛书:人心与人生
勉仁斋丛书:人心与人生
梁漱溟
¥30.00
  《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自认为*重要的一部著作。梁漱溟内心中“自谓负有沟通中外古今学术思想的历史使命”,而他的这种历史感与使命感的精神力量,则集中表现在他*后一本《人心与人生》一书中。梁氏一生著述达30余部,但代表他思想转变与哲学菁华的,却是这本《人心与人生》。这本书也是作者写作时间*长,思虑*精深的一部著作,从立意到刊布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之久。此书*吸引人之处,也是存在*争议之处是作者预言人类文化的前途是西方文化的没落,中国文化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