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地理·走进欧洲六大神话秘域(总第1期创刊号)(电子杂志)
¥9.99
人类发展至今,已拥有五千年确凿记载的文明史。几千年来,伴随着文明一路高歌猛进的,是人类曾经的足迹逐渐荒芜、逐渐被掩没在地质和地理的遗迹之中。人类越走向未来,越感到记忆中过去的可贵;走得越远,越怀念曾经,这是沧海桑田褪色不了的人之本性。 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亦充分感受到由于过度的经济开发而对自然和社会所带来的伤害。同时,过度成熟的工业文明和全球化导致了一种遍及世界的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标准化的文化、情感和娱乐。总之,导致了一种单一的市场主义的文明形态。历史已经走到了这样一个临界点:按照这种单一逻辑增长的未来,不再被憧憬。于是,人类把目光转向那些饱含着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的遗存,还是无形的技艺,它们都在向我们传达着某种异质的、另类的文明立场;此外,那些具备普遍的审美和科学价值而成为自然遗产的地质结构或生物种群,也同样指示着一种人类应当具备的尊崇自然的文明态度。我们认为只有与不同的文明立场或文明态度进行沟通,或者说,只有分享不同的文明立场和态度,我们才能拥有足够多样的经验、情感和思想,才能使我们拥有足够多样的文化生态,以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今天,保护遗产已经成为“文明的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孤立的,说到底,怎样面对、评价和对待遗产,折射着我们现实的伦理、价值观和社会关系。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创办了《世界遗产地理》这本杂志。这是一本致力于介绍、发掘、研究、创新世界遗产的遗产文化类杂志。它以震撼的摄影图片和独到的深度报道,呈现世界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样貌和价值,展现世界文化和地球生态的多样性,探讨遗产保护与传承等重要的时代话题。《世界遗产地理》立身中国,纵览世界,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关怀。它将以精致而多彩的内容为中国、为世界的遗产文化事业增添新的篇章。
世界遗产地理·普洱江湖——探秘云南古茶山(总第17期)(电子杂志)
¥9.99
南下探访古茶山之前,我在坊间曾听闻不少普洱茶的故事。其中杜撰为离谱的当属这样一例: 一商人收藏普洱茶饼,囤于仓库。仓库里同时还藏有大量檀木家具。一日大雨,仓库进水,茶饼和家具都被雨水所泡,导致茶饼浸入了檀木的味道。后来这批被泡的茶饼竟以其独有的檀木香气卖出了天价。 听到这个故事时,我曾疑惑其源头,后来在网络上看到普洱茶的收藏诀窍中,赫然写着这样一条:“存放的场地可以放一些带天然香味的檀木或书本等,增加普洱茶的韵味! ”或许上面这个故事就是由此误读演绎而成。 十数年前,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观念深入人心。“乱世存金,盛世存茶”,普洱茶一度变成理财工具,惹得茶客和收藏者趋之若鹜。在普洱茶疯狂的年头,类似荒诞的故事几乎到处都在流传。这些故事成为提升普洱茶身价的光环,让普洱茶渐渐偏离了其作为茶的根本。 2007年,普洱茶曾因过度炒作而崩盘,如今十个年头过去了,在普洱茶身上依然附着太多的故事性。或许只有回到普洱茶的源头,才能真正厘清有关普洱江湖的是是非非。 为此,我们继去年《进山寻茶 ——一片茶叶的哲学》专题报道之后,再次发起寻茶之旅。在春风吹开缕茶芽的时节,采访组与南下的茶人一起,深入云南古茶山,挨个走访普洱茶的山头,去探究普洱茶的发源地,去触摸普洱茶的发展脉搏。 在倚邦老街,我们寻到普洱茶历史上曾经的繁华,路边随处可见的石柱、砖瓦都可能隐匿着一段辉煌的历史; 在景迈山,我们看到那一片万亩古茶林,布朗族的先人们把茶变成他们的精神信仰,如今这里又走上了“申遗”之路;在布朗山老班章,我们体会到“班章为王”的霸气,那两棵去年拍出15万元一斤天价的古茶树,被栅栏围着, 挂着编号“342”、“343”的身份标识和“严禁采摘”的警示牌;在南糯山半坡老寨,我们也见证了因为紧靠国道而给这个寨子带来的改变,茶商四处挂置的广告牌,茶王树旁那棵被拦腰斩断的大树,都印证了普洱茶曾经的疯狂…… 在寻访中,我们也无数次与茶农、茶商、茶人交流。 深山老寨的茶农们看着一拨拨外来的人如迁徙的鸟儿涌入寨子。有人为茶而来,有人为钱而来;有人找到了好茶,有人却迷失在了这里。和我们一起的茶人说:“真正的好茶应该与金钱无关”,这或许是真正爱茶的人对普洱茶的一种希望。 在倚邦村,我们在茶农家聊天吃饭,主人用水壶煮的黄片招待我们。普洱茶之于他们,只是生活的日常,没有故事。但那一口涩味极重的黄片,入口却瞬间化开,回甘迅速——就像普洱茶和有关它的故事留给我们的况味一样。
世界遗产地理·日本匠心——人间国宝与职人(总第18期)(电子杂志)
¥9.99
记得读过一篇日本研究学者的文章《什么支撑着今天的日本?》,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 一位日本朋友来中国,在一处刚装修好的店铺前,指着新装的铝合金窗框说:“中国的发展还需要时间啊。”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作者写到,是因为施工者计算错误,在窗框的一角,多锯了一个小豁口。恰恰是这个豁口的尖角,划破了这位日本朋友的手指。 “在日本,这样的活儿是不能交工的。交工的话,那会是职人的耻辱”,这位日本朋友说。 如果在以前,我会认为这位日本朋友有点小题大做、吹毛求疵,甚至怀疑他说的“职人的耻辱”这句话有些言过其实了。但在这次《日本匠心》的专题采访之后,我却对这位日本友人的话深信不疑。 4月伊始,编辑部团队奔赴日本,分三路赴佐贺县、石川县、岩手县、京都、东京等地寻访“人间国宝”与职人,跨越大半个日本。一路上,我们被“人间国宝”的技艺之精所震动,被职人的匠心所感动。我们在采访对象那里听到多的表述就是:他们会竭尽全力将作品做到极致。 什么才是作品的极致?在京都,传统花簪职人北井秀昌指着簪花背面不容易注意到的细节说,即使是客人看不到的部分,他也会一丝不苟地完成;在轮岛,漆艺莳绘职人北滨幸作告诉我们,客人满意不是作品的标准,自己满意了才是终点;在东京,木工艺“人间国宝”须田贤司接受采访时说,有时候,如果自己觉得有必要,有做的价值,即使超过成本预算也要继续做下去。 日文里有两个词是用来形容职人的,“一生悬命”和“一筋”:“一生悬命”指一生的精力和心血都贡献在所从事的职业上;“一筋”则类似中国的俗语“一根筋”,执着坚韧,一条道走到黑,从一而终。这种接近于偏执地追求完美,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自我超越,也难怪有人把职人生涯比作修行。正如日本著名的“秋山木工”创始人秋山立辉所立下的“匠人须知30条”追求的那样——要淬炼的是一颗纯净、坚韧的匠人之心。 在采访专门书写手艺人的日本作家盐野米松时,他谈到中国和日本关于“匠”的不同理解。盐野米松曾问过中国大学生对“匠”的理解,得到的回答是工匠代表贫穷、肮脏,每天反复做同样的工作;日本却相反,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职人历经多年磨炼,是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他们通过作品让使用者快乐,为了好作品献上自己的一切,盐野米松说,日本人对“工匠”怀有敬重憧憬之情,他认为这是中国值得学习的部分。 无独有偶,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或许可以成为镜鉴。
世界遗产地理·昆明城事(总第10期)(电子杂志)
¥9.99
昆明是一个旅游度假的好去处,她满足了旅行者们的想象:风景秀丽、四季如春、舒适宜人。市区坐拥滇池、西山、翠湖等胜景,周边还有石林、东川红土地、大叠水瀑布等地貌奇观。加上各色美食小吃相伴,驻足于此,使人流连忘返。但昆明不仅仅是游客眼中的昆明。除去好山好水好风光,真正走入这座城市,你会发现她的丰富与厚重。
世界遗产地理·斯里兰卡:古城之魅(总第4期)(电子杂志)
¥9.99
她是印度洋上的一滴眼泪,她的微笑又令人无比神往。眼泪和微笑,为何都被用来形容她?如果了解斯里兰卡的历史,会发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形容,信仰与历史共同造就了如今的斯里兰卡,使她魅力十足。尤其,跟着我们这组文字,在斯里兰卡的古城里游走,你会找到更多斯里兰卡魅力的秘密。
世界遗产地理·新疆边城——要塞、美景与史诗(电子杂志)
¥9.99
新疆边境线绵延5600多公里,是我国陆地边境线长的一段。“夫边境者,国之尾也”。历史上,这里的边城远离政治中心,担负着边防重任,时至今日,仍能在遗存中寻到当年作为军事要塞的痕迹。
世界遗产地理·盘中非遗:世界美食的品与味(总第15期)(电子杂志)
¥9.99
如白驹过隙,新的一年又姗然而至。落笔新年首期卷首,始惊觉时间之快,出乎意料。也难怪古人曾留下那么多关于时间的诗句,反复咏叹。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三国才子曹植对时间的流逝充满了无奈;“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相比之下,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倒是多了些积极的心态。 对世人来说,时间永远是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对那些满腔抱负,欲干一番惊天伟业之人,时间更是以秒计算。正所谓“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于是,才有了当年*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那句惊天动地的伟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是的,“只争朝夕”。对于从事遗产保护的人来说,更需要“只争朝夕”。 遗产是与时间有关的概念,对于遗产来说,时间是好的雕刻师。放眼世界,那些或壮美、或宏阔的自然遗产,或丰富、或厚重的文化遗产,无一不是时间的产物,就连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时间长河中,经过传承、沿袭、流转的时间呈现。时间打造了形形色色的遗产地图、遗产风貌,每一项遗产,都有时间的痕迹。 “天地转,光阴迫”。当年*真正领悟了时间的真谛,也才有这句名言传世。而剩下的,聪明的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世界遗产地理·从布拉格出发:聚焦捷克新生活(总第14期)(电子杂志)
¥9.99
如白驹过隙,新的一年又姗然而至。落笔新年首期卷首,始惊觉时间之快,出乎意料。也难怪古人曾留下那么多关于时间的诗句,反复咏叹。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三国才子曹植对时间的流逝充满了无奈;“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相比之下,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倒是多了些积极的心态。 对世人来说,时间永远是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对那些满腔抱负,欲干一番惊天伟业之人,时间更是以秒计算。正所谓“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于是,才有了当年*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那句惊天动地的伟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是的,“只争朝夕”。对于从事遗产保护的人来说,更需要“只争朝夕”。 遗产是与时间有关的概念,对于遗产来说,时间是好的雕刻师。放眼世界,那些或壮美、或宏阔的自然遗产,或丰富、或厚重的文化遗产,无一不是时间的产物,就连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时间长河中,经过传承、沿袭、流转的时间呈现。时间打造了形形色色的遗产地图、遗产风貌,每一项遗产,都有时间的痕迹。 青砖古瓦之上,有时间的沧桑;雕栏画壁之上,有时间的斑驳。在世界文化遗产地约旦“月亮谷”,你会看到时间雕刻的独特岩壁和红色沙漠;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帕劳群岛,你能领略时间鬼斧神工般打造的独特海岛地貌;更不用提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博物馆,那里更是时间的集中营,每一件文物都写满时间的故事。 时间是天方夜谭里点石成金的魔术师,就像本期特别策划专题“国宴上的非遗”里,窑火中的陶土在特定时间的作用之下,发生华丽的蜕变。国瓷的生产,学会与时间共舞是关键。 但有时时间的行进又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期专题“寻城记”中,有“江南山”之誉的德清莫干山,从1890年美国人佛利甲发现、并把度假概念带到这里,到今天遍布山下的“洋家乐”特殊旅游度假型态,谁又能说这其中没有时间的功劳呢?莫干山的百年轮回之中,貌似偶然的背后是必然,而只有寻着时间的足迹或许才能一一解读。 时间是遗产的雕刻师,但时间又是遗产的破坏者。又有多少瑰丽的遗产湮灭在时间的威力之下。昔日恢宏的莫高窟被蔽日的森林覆盖,大树的根系如一把把掘铲扎进那精美的雕塑之中,抽丝剥茧般,在时间的作用下将宏伟的宫殿一一拆解。谁又能预测,再过多少年,那举世闻名的高棉微笑是否还依然有震慑人心的力量。 而文化的承载者——非遗传承人,更是面临来自时间的压迫。君不知有多少精湛的技艺已成为过去式,又有多少正在或将要成为过去式。时间的威力,让人紧迫,让人敬畏。 “天地转,光阴迫”。当年*真正领悟了时间的真谛,也才有这句名言传世。而剩下的,聪明的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世界遗产地理·北欧气质(总第24期)(电子杂志)
¥9.99
近几年我一直在追《权力的游戏》,这部热播的美剧,插上北欧神话的翅膀后,变得奇幻、宏大,让人看得欲罢不能。发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欧神话,与希腊神话、凯尔特神话并称欧洲三大神话体系,一直都很有吸引力,源源不断地为全球影视领域输入灵感和动力。影视作品的热播,又反过来让人对北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片冰与火之地,到底有何魅力?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一个民族而言都影响巨大。北欧在北温带和北寒带的交界处,大部分地方终年气温偏低。极昼与极夜这种强烈反差的天象,也让北欧充满奇异而神秘的色彩。峡湾与极光、冰川与海洋,大自然给北欧人搭建起繁衍发展的平台,在并不算适宜的气候和自然资源下,高纬度的北欧也发展出高度的文明。 2016年3月,联合国发布《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北欧五国(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冰岛)进入前10,丹麦夺冠。作为高度发达的国家,这里基本没有等级差别,被视为廉洁国家的典范。在北欧各国,你看不到比拼建设的楼房高度,没有豪车云集,更没有财源滚滚的气息。在这里,有的是全球知名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弱势群体的福利,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记得在本刊之前的报道中,曾有作者写到,在丹麦,人们衡量幸福生活的指标,不是拥有多大的房子开不开豪车,而是可以骑车去公园,步行去公共图书馆,很方便地到达附近的海滩,以及拥有大量的时间聆听音乐、享受艺术。曾有人在北欧做过许多相关调查,从中不难发现,在北欧,人们快乐的源泉,是家庭、健康、友谊、信任感、安全感等因素,而不仅仅是拥有金钱。 除了高福利、高幸福感,北欧引人注目的还有其工业设计。有人说北欧设计引领着现代社会众多方面的发展潮流。台湾作家吴祥辉曾在《芬兰惊艳》一书中提道:“芬兰的教科书经过高度的美学与国际化整合,教科书的封面和内容设计,页页宛如精品。”北欧设计师将自然、人文、舒适、创新融入设计中,讲求生态理念、人性化,创造了众多惠及全球的优秀产品。 这一切,让北欧拥有独特的气质。本刊本期特别策划“北欧气质”专题,试图管中窥豹,与读者一起领略这些高纬度国家的文化,感受冰火世界中文明的温度。
世界遗产地理·商帮大院(总第3期)(电子杂志)
¥9.99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商帮可谓是历史花园里的昙花,仅一现便消逝了。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和农耕经济,使商帮之花迟迟没有萌发。直至明清时期,商帮的崛起才在中国商业史上画出浓重的一笔,然而,在各自经历或长或短的鼎盛期后,随着时局和世事的变迁,随着近现代化摧枯拉朽的力量,传统意义上的商帮又纷纷退出了历史舞台。 作为商帮的遗产,了解这些大院可谓是探触商帮文化好的手段。在这里上演的商帮大戏中,家国情怀、宗族传承、儿女情长,每一种都让人看得荡气回肠。不仅如此,这些大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以之为鉴,可以窥视两千年封建社会发展的脉络;也可以看到管仲四民之说中“士农工商”的商人,如何在商帮中达到鼎盛,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本期专辑无意评价商帮的优劣,也无意讨论学术层面的孰先孰后,只想以建筑为切入口,与读者一起推开商宅的大门,一窥究竟。 或许,当你真正站在那扇商贾大宅朱红色的门前时,才会发现些许“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味。这时,耳畔也许还会响起那个熟悉的旋律来:“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乱世风云乱世魂……百年风雨大宅门”。
世界遗产地理·土耳其之心:失落的城邦文明(总第9期)(电子杂志)
¥9.99
与中国一样,土耳其有着悠久古老的文明历史,是一个从不缺乏神话和传说的国度。几千年来,欧亚大陆的征服者们轮番在这里上演“我来,我见,我征服”的戏码,不同文明纷纷在这片土地上涂抹着自己的色彩,造就了今日“混搭”的土耳其。 行走在土耳其,你会看到文明的“混搭”:散落在草丛中的纯白色大理石石柱、神庙祭坛、宏大的圆形剧场,展示着古希腊城邦文明曾经的辉煌;密布的清真寺、精美的土耳其细密画、旋转的苏菲舞,又是奥斯曼帝国文化的写照。在土耳其著名的宗教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中,更能感受到不同文明的冲突和碰撞:这座东罗马帝国时期伟大的教堂,在奥斯曼帝国时期被改为清真寺,穹形顶壁上巨大的奥斯曼帝国大勋章、讲道坛和用来指示麦加方向的圣龛无不诉说着文明征服的无奈与沧桑。 历史赋予了土耳其多彩的底色,以至今日的土耳其依然在其中纠结。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宗教与世俗化,此消彼长又相互糅合——这既是土耳其的优势也是它的尴尬。自1952年加入北约后,土耳其持续展开了“脱亚入欧”运动:对西方的认同,让它被一些伊斯兰国家所攻击;而在西方眼里,土耳其又不是他们的一部分,因而时至今日它仍未能加入欧盟。 但这并不妨碍土耳其成为世界的焦点。它是新闻媒体上的常客,也是世界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不同的文明形态给土耳其留下了一大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更造就了土耳其文学艺术的高度。帕慕克就凭借对故乡的书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说,他在追求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忧郁的灵魂”,或许是对这片土地经历了帝国时代、由盛而衰后的一声叹息。当忧伤的斜阳俯视着这片土地,土耳其未来会选择怎样的道路,能否再创辉煌,这依然是未知数。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摸一摸它的脉搏,听一听它的心跳……
万里茶道传奇 世界遗产地理第33期(电子杂志)
¥9.99
茶叶在传入欧洲之始,是被作药用的。人们对这种来自东方的叶片充满好奇,茶叶也一度只是上流社会的专属。当时,大量的中国茶叶由海路和陆路传入欧洲,其中荷兰、英国及法国主要是通过海路输入茶叶,而俄罗斯则主要是通过陆路输入茶叶。随着时间的流转,茶叶贸易不但深刻影响了欧洲的社会经济,饮茶的流行也促使欧洲形成了本土饮茶习俗和以英国为代表的红茶文化。 茶在西方的传播,折射出东西方文化之间碰撞、交流的轨迹。历史上的茶叶之路,也是连通东西方文化的大动脉。除了大家熟知的丝绸之路,本期“特别策划”我们将介绍一条兴起于17世纪,经由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直达欧洲腹地的国际商路。这条商路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却因为由赫赫有名的晋商群体发起,属于我国近代化历程的一部分,而青史留名。这条国际商路不仅反映了茶业和晋商群体的兴衰,而且是世界交通史和贸易史上的真实写照。2017年6月21日,这条茶叶之路“申遗”的预备清单文本正式提交国家文物局,等待审核,而它就是中俄之间的“万里茶道”。 万里茶道的兴起得益于俄国人对茶叶需求的与日俱增。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中国公使曾赴俄国,向俄国沙皇馈赠茶叶。但由于当时俄国从未有人饮茶,未引起重视。至18世纪初,茶叶才开始经蒙古从陆路销往俄国。当时,茶叶十分昂贵,只有王公贵族才喝得起。直到18世纪50年代,俄国人才开始形成饮茶的风尚,对茶叶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精明的晋商群体发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于是,一条贯通南北的经济大动脉应运而生。 万里茶道的形成,促进了中俄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成就了晋商群体,还带动了茶道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近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比如因这条茶道而兴的汉口港,以“东方茶港”享誉世界。俄英商人甚至因茶在此上演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虽然现在已经难寻万里茶道兴盛时的辉煌,但在茶叶贸易的黄金时期,连当时远在伦敦的马克思都注意到了这里。如今,边境小城恰克图的地标性建筑东正教复活大教堂,便是当时繁荣之景的见证。 万里茶道如今虽已不复存在,但在零散的遗迹中,还留存着诉不尽的往事。我们将这段历史钩沉,相信其中的传奇故事,必将世代流传。 目录 “一带一路”上的小众遗产 村民即将消失的“人偶村” 巧克力曾是辣味的? 现实版“纪念碑谷” 老搪瓷也可新生 万里茶道传奇 万里茶道 申遗大事记 茶源下梅 晋商茶路二百年 汉口 百年东方茶港 一位俄国茶商的 汉口往事 失落的恰克图 俄国人饮茶记 天空岛 苏格兰尽头的仙境 废墟探险 探寻城市的另一面 尤卡坦 交错的时空 英格兰乡村的 “傲慢与偏见” 中国式“申遗” 可可西里:后的处女地 鼓浪屿 国际社区样本 专访宋峰:中国遗产保护正向好的方向发展 流浪的阿富汗珍宝 探访阿富汗国家博物馆 南极探险记忆 穿梭在不一样的加利福尼亚 钧瓷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萨尔瓦多: *非洲味儿的巴西古城 查理大桥上的赫拉巴尔 春光乍现 夏日澎湖,险礁的红燕鸥 亲爱的白求恩大夫
危险的年龄歧视(《哈佛商业评论》2019年第4期)
¥15.00
危险的年龄歧视 目录 致读者 警惕年龄歧视 主创者 hbrchina.org 你凭什么是领导? 博 客 企业可通过教育消费者获得成功 推崇男子气概领导力就是对女性的忽视 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攻略 抢鲜读 传统招聘出了什么问题 众 说 你敢挑战权威吗? 卓越领导者兼顾生活三法则 Cobra董事长带领印度啤酒品牌走向全球 快辞掉你热爱的工作! 前 沿 IPO Lyft的IPO:战略问题才是核心 技术 如何防范AI造假? 定价 是时候取缔隐性费用了 员工培养 区别于导师的关键角色:担保人 战略执行 愿景式领导为何失败 实战复盘 SurveyMonkey CEO:打造好奇心文化 思想管理家 品牌数字化转型的两大关键因素 聚光灯 劳动力老龄化 无人退休的窘境 长期供职机会 关怀公司的护理员 为公司制定预防退休方案 我们将会有多老? 年长员工不退休,年轻员工怎么办? 对 话 罗兰贝格CEO常博逸:做本土化的咨询公司 特 写 战略需要创造力 协作盲点 业务透明化的益处与风险 在专业服务公司领导“大佬” 你的企业品牌有何含义? 优衣库:数字化转型进行时 洞 见 数字时代消费者决策路径3.0 “风口”企业成败八变量 中国高管领导力转型,以变化驾驭变化 经 验 自管理 别再纠结你的过失 案例研究 怀孕了,啥时候说? ——专家意见一 ——专家意见二 ——hbr.org 社区网友评论 跨界人生 美国小说家 詹姆斯·帕特森:畅销背后的市场直觉 英文摘要 版权页
创新的残酷面(《哈佛商业评论》2019年第1期)
¥15.00
自亚当·斯密(Adam Smith)特别强调劳动分工的好处后,效率就成了管理学的终极目标。减少浪费和提高生产率的理念推动了工业革命,并开辟了“管理科学”。这门科学认为,效率是竞争优势的核心。“效率至上的信念从来没有被撼动过”,罗杰·马丁(Roger Martin)在本期聚光灯文章中写道。他另提到,如今,“全球所有商学院的课堂上都在推崇”效率。
销售与市场(2023年第8期)(电子杂志)
¥15.00
《销售与市场》杂志创刊于1994年,是中国内地具有影响力的大型营销专业期刊。秉承“专业性、实战性、权威性、国际性”的办刊理念,及“反映中国营销主流,引领中国营销潮流,见证并推动中国营销进步”的办刊宗旨,创刊以来,以全球化视野,关注中国市场发展趋势,致力为中国企业指引方向,提供先进的营销理念与实务方法工具,不断提炼实战案例,坚持执着专业研究,成为中国内地财经领域营销媒体的一面旗帜。
销售与市场(2023年第7期)(电子杂志)
¥15.00
《销售与市场》杂志创刊于1994年,是中国内地具有影响力的大型营销专业期刊。秉承“专业性、实战性、权威性、国际性”的办刊理念,及“反映中国营销主流,引领中国营销潮流,见证并推动中国营销进步”的办刊宗旨,创刊以来,以全球化视野,关注中国市场发展趋势,致力为中国企业指引方向,提供先进的营销理念与实务方法工具,不断提炼实战案例,坚持执着专业研究,成为中国内地财经领域营销媒体的一面旗帜。
开辟式创新(《哈佛商业评论》2019年第2期)
¥15.00
开辟式创新
反馈因何失效(《哈佛商业评论》2019年第3期)
¥15.00
反馈因何失效
销售与市场(2023年第9期)(电子杂志)
¥15.00
《销售与市场》杂志创刊于1994年,是中国内地具有影响力的大型营销专业期刊。秉承“专业性、实战性、权威性、国际性”的办刊理念,及“反映中国营销主流,引领中国营销潮流,见证并推动中国营销进步”的办刊宗旨,创刊以来,以全球化视野,关注中国市场发展趋势,致力为中国企业指引方向,提供先进的营销理念与实务方法工具,不断提炼实战案例,坚持执着专业研究,成为中国内地财经领域营销媒体的一面旗帜。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15.99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通过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集中梳理,遵循年代顺序,以年表的形式直观地串联出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化,独具特色地将年表与历史事件对照阅读,一览性强,更便于读者查阅和记忆。 内容上起先秦时代,下讫清帝退位,生动活泼地讲述了历史上那些鼎鼎大名的重要人物的生平经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演绎了历史上那些引发时代变革的重要事件,帮助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各个朝代的历史变迁;轻松、快速地掌握重要历史典故,从而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是一本简单易读的中国历史通俗读物。
上财商学评论(第Ⅰ辑):“百年商学”(电子杂志)
¥16.80
本书以百年商学为主题,分海派商学、管理前沿、案例评、访谈对话四个部分。海派商学部分以百年银行业和领导力为研究切,结合海派文化构成的海派商学底色,居民区与商业区、工业区混合的多元化的区域特色和相当灵活的经营方式,符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生活习惯,使得很多特色商业活动都是在市场化的力量下自发形成,这种营商环境也吸引了无数外资商业巨头和国内商业新物种。管理前沿部分以中国百年产业发展史和美国近一个世纪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循环做比较研究,挖掘财政货币政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案例评部分以时下很流行的电商直播为例研究其核心逻辑,近距离地研究文娱产业及制造业的厂二代等等。访谈对话部分以“思想频谱的对,可以把光”为题, 魏航和刘晓春各自论述自己的观。 本书理论联系实务,配以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谈话,旨在抛砖引玉,为商学教育工作者、商界精英提供思考方向和研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