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左传(全三册)(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试读本)
左传(全三册)(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试读本)
郭丹、程小青、李彬源译注
免费
《左传》在“《春秋》三传”中有影响。全书约十八万字,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4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一改《春秋》大事纲要的记史方法,代之以系统灵活的史书编纂方式,既记春秋史实,又包含了大量古代典章史料,是了解我国先秦文化的重要典籍。本书约请《左传》研究专家撰稿,广泛借鉴古今研究成果,注释丰富清晰、译文流畅优美,适宜各层次读者研读。
春秋左传注 (修订本)全六册--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试读本)
春秋左传注 (修订本)全六册--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试读本)
杨伯峻编著
免费
《春秋左传》是我国现存早的编年体史书,记事翔实,文辞优美,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的典籍。作者广泛收集有关文献考古资料,充分汲取古今学者研究成果,对全书作了深入浅出、博洽简明的注释。本书修订本,对初版本作了全面细微的校订、修改,补充了新材料。
资治通鉴(精装典藏本)1-30册(大字典藏)(试读本)
资治通鉴(精装典藏本)1-30册(大字典藏)(试读本)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
免费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战国至五代期间1300多年的历史,向为史学界所推崇,在收集史料、考订事实、编排年月及文字剪裁润色等方面都代表了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成就,是古代历史研究的基本典籍。点校本以清朝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三省注本为底本,是史学界通行的整理定本。
论语译注--国民阅读经典(平装)(试读本)
论语译注--国民阅读经典(平装)(试读本)
杨伯峻译注
免费
 《论语译注》系名家力作,杨伯峻先生在精研《论语》的基础上,对《论语》二十篇进行了精准细致的注释和翻译。每章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注释精准,译文流畅明白,是当代很好的《论语》读本之一,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
淮南子(全二册)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试读本)
淮南子(全二册)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试读本)
陈广忠译注
免费
《淮南子》一书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集体编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奇书。它既保存了先秦时期光辉灿烂的文化,又开启了两汉以后的文化。它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该书还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资料,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价值。
国语(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试读本)
国语(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试读本)
陈桐生译注
免费
《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西周春秋王侯卿士大夫治国言论的原始史料汇编,上起周穆王十二年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涉及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国语》内容广泛,选编宗旨是为王侯卿士大夫治国保家“道训典,献善败”。《国语》是真正能够代表西周春秋散文成就的典籍,代表了《尚书》之后《左传》之前西周春秋历史散文的真实发展水平,堪称是研究西周春秋历史散文的活标本。
周易(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试读本)
周易(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试读本)
杨天才、张善文译注
免费
《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由“经”、“传”两部分组成。“经”称《易经》,包括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卦象、卦辞、爻辞,是《周易》的主体;“传”由《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共七种十篇构成,称“十翼”,又自成体系而为“易传”。本书以《十三经注疏》中的《周易正义》为底本,采取逐段逐爻注释、翻译、评析的方式,释读文本,详析义理,是兼及《周易》普及与研读的文本。
一本书读懂中国史(增订本)(试读本)
一本书读懂中国史(增订本)(试读本)
李泉著
免费
本书系“一本书读懂”系列的本,市场反应很好,至今已累计发行近15万册,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通史读物风潮。这次再版,修订文字、改进插图、完善体例,并补充1912—1949年的史实,使内容更全面,贯穿中国古代与近代历史,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通史。
论语译注(典藏版,附论语词典)布面精装(简体横排)(试读本)
论语译注(典藏版,附论语词典)布面精装(简体横排)(试读本)
杨伯峻译注
免费
《论语》记载了孔子和弟子们的问答,凡20篇,是儒家基本经典,影响极大。古往今来,注家众多,其中以今人杨伯峻先生的译注为脍炙人口。本书是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简体字本)的一个扩充版,增加了原来简体字本没有排而原来繁体字本有的《试论孔子》、导言、例言、《论语词典》等,使读者得见简体字本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全貌。同时在纸张材料和装帧方式上更考究,具有典藏价值。
中国近代史 1840-1919(第四版)(试读本)
中国近代史 1840-1919(第四版)(试读本)
李侃 李时岳 李德征 杨策 龚书铎 著
免费
《中国近代史》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全书从鸦片战争讲起,一直叙述到其时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将近百年的史事浓缩在短短五万余字的篇幅里,主题鲜明,史论兼具,反映了蒋廷黻先生十多年对中国近代史的整体性思考,对今天的读者也不无启发作用。七十多年来,这本书在海峡两岸风行不辍,不愧为一个时代的经典。沈渭滨先生说:“这本被他称为‘初步报告’的著作,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好读耐看。”
一本书备考中华传统文化(中考版)修订本(试读本)
一本书备考中华传统文化(中考版)修订本(试读本)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免费
2015年出版的《一本书备考中华传统文化(中考版)》深入分析了中考语文试卷中传统文化试题的特点,对在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25个传统文化主题,如儒道思想、汉字对联、书法国画、节日节气、姓氏生肖、服饰饮食、园林建筑、历史名城等,进行了详细讲解。设置了备考方案、中考真题和创意新题板块,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备考中考传统文化试题。适合从初一到初三的学生使用。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第三辑)(试读本)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第三辑)(试读本)
李逸安、张立敏译注
免费
 《中国史纲》是张荫麟先生短暂一生留下的惟一专著,原为作者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作者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把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玩索所得”融会贯通,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期间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章节安排简要得当,文字技巧活泼动人,思想智慧透彻通达,随时流露出作者的才情与用心。此次出版,将作者未完成的第十二章和作者为该书宋史部分撰写的三篇文字,列为附录。并选配彩图20余幅。
老子道德经注(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老子道德经注(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
免费
《老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对研究我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影响甚巨。此次出版的《老子》,为王弼注、楼宇烈校释。楼宇烈参考多种《老子》版本,对文字进行校勘训诂,并在此基础上阐明经文宏旨,时有真知灼见。可以说,此书是普通读者和研究者欲了解《老子》一书及老子思想的书,也是研究王弼哲学思想的书。
中国历史年表(精)(试读本)
中国历史年表(精)(试读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历史年表》课题组编撰
免费
以图表的形式按年代顺序,将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化直观地显现于一表中。本书是2013年1月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年表》的修订版,作者对相关内容做了巨大改动。
汉上易传(全二册)--易学典籍选刊(试读本)
汉上易传(全二册)--易学典籍选刊(试读本)
(宋)朱震撰 种方点校
免费
《汉上易传》,又名《周易集传》,十一卷,是两宋之际著名的理学家、易学家汉上先生朱震所撰。其将象数易视为易学正统,排斥王弼义理易体系,以程颐《易传》为宗,和会邵雍、张载之易学,广收博采汉魏以降诸家观点,比较各家异同,融会贯通,从而成一家之言。本书解易,取象数解释彖辞、爻辞,又广泛采用爻变、反对、互体、之卦、乾坤生六子、辟卦等作为辅助,甚至运用了纳甲、值日、爻辰、星位这一类理论,故而被视为宋代集象数易学之大成的解经之作。值得一提的是,其易学理论虽以象数为基础,但受时代的影响,其易学思想也体现出理学家治易的特色,即以义理为终落脚点。 书后另附《周易卦图》三卷,是对西汉以来图书之学的搜集、汇编、整理,以弥缝、补充《易传》不尽之意。《周易丛说》一卷,解说《周易》部分经传文,并搜集西汉以来一些易学家的学说。这四卷内容是完整了解朱震易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书后还附录《汉上先生履历》一卷、《进周易表》一篇、《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节录30余条)、《宋史·朱震传》、《宋元学案·汉上学案》、《汉上易传提要》等内容,对于全方位了解朱震其人其书有较大帮助。 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宋刊本为底本,阙页处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汲古阁影宋抄本配补,并以汲古阁本、《通志堂经解》本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对校本。
镇江市档案馆藏侵华日军战时暴行与战后所受人道待遇档案汇编(试读本)
镇江市档案馆藏侵华日军战时暴行与战后所受人道待遇档案汇编(试读本)
镇江市档案馆编
免费
本书通过张怿伯、焦山僧人德峻亲身经历记录而成,反映了日军侵华战争期间,在镇江随意屠杀中国平民,肆意奸淫掳掠的罪行。而在这疯狂的暴行过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却对战败国与战争的发动国日本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宽大政策,当时的国民政府以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将投降的日本战俘与侨民遣返回国。
海宁市档案馆藏抗战英烈事迹档案汇编(试读本)
海宁市档案馆藏抗战英烈事迹档案汇编(试读本)
海宁市档案馆编
免费
《海宁市档案馆藏抗战英烈事迹档案汇编》选取海宁市档案馆馆藏海宁籍文史学家吴其昌档案中的抗战档案进行编纂。吴其昌(一九〇四至一九四四年),字子馨,号正厂,浙江海宁硖石人。一九二一年入无锡国学专修馆,从唐文治先生治宋明理学。一九二五年,入清华学校研究院,从梁启超治文化学术史及宋史,从王国维治甲骨金文及古史。历任私立南开大学讲师、国立北平图书馆特约编辑委员、国立清华大学专任讲师、国立武汉大学史学系教授。全面抗战爆发后,随国立武汉大学西迁四川乐山,任教史学系直至逝世。《海宁市档案馆藏抗战英烈事迹档案汇编》选用档案起自1938年至1940年,共分为四个部分。部分,忠义事迹征访表一百三十件,按照团级部队的番号分组排序;第二部分,五临战役绥西民众协助抗战史迹一件;第三部分,抗战护国贤豪事迹(传记)四件。抗战护国贤豪事迹(传记),记述了国民政府对抗日战士褒扬、表扬及特恤等人员的事迹或传记;第四部分,信件封面二件,分别载有“本件系军令部送来,拟寄与吴其昌先生参考”、“拟收附件寄与吴其昌先生参考文存查”,署名“斌佳”。
战国楚简特形“心”符字群研究(试读本)
战国楚简特形“心”符字群研究(试读本)
刘宝俊著
免费
书稿以已经整理出版的郭店、上博、清华三种战国楚简为取材范围,以楚系文字中构字能力强,且与其他时、地字形形成明显系统对立的“心”符为研究对象,将三种楚简中的“心”符字与《说文》收字对比,分为不见于《说文》(形异义同)、见于《说文》而意义不同(形同义异)、同于《说文》而不行于后世(形义皆同但未传世)三种情况,共举近百例(组)进行分析。结论部分将楚人创造“心”符字的方法总结为替换、增形、新创三种类别,并对楚简大量使用“心”符造字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王伯祥日记(全二十册)--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试读本)
王伯祥日记(全二十册)--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试读本)
张廷银,刘应梅整理
免费
王伯祥(1890-1975),男,江苏苏州人。名钟麒,字伯祥。50岁以后以字行。现代文史学者,“姑苏五老”之一。早年就读于苏州中西学堂和苏州公立中学。曾短暂任教于厦门集美学校、北大中文系,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30年,1953年应郑振铎之邀任北大文学研究所(社科院文学所前身)研究员。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著有《三国史略》《郑成功》《太平天国革命史》《中日战争》《史记选》《春秋左传读本》等,编辑出版《二十五史》《二十五史补编》等。本书是王伯祥1924年至1975年所记日记的整理本,除了1941年日军入侵上海的60天以及1966年8月至1973年2月的6年半,其余时间均逐日而记,从不间断。内容包罗甚广,从国际国内形势,到日常工作、学术研究,以及人际往来、家庭生活,是近世中国社会变革、学人交游、书业变迁、知识分子家庭生活的缩影,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研究价值。
范仲淹全集(全四册)--中国历史文集丛刊(试读本)
范仲淹全集(全四册)--中国历史文集丛刊(试读本)
(宋)范仲淹撰 李勇先,刘琳,王蓉贵点校
免费
《范仲淹全集》,李勇先、刘琳、王蓉贵点校,内容包括《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奏议》二卷、《尺牍》二卷、《补编》一卷及《续补》二卷。并将范仲淹相关传记、年谱、著作序跋、制敕公文、祠庙记、义庄义田记、学记书院记、亭堂泉记、祭祝赞文、历代评论、纪事、作品本事、遗迹汇录、著作历代叙录及参考书目等,全面搜罗,收入附录。故《范仲淹全集》兼具“范仲淹文集”及“范仲淹人物资料汇编”双重性质,是对范仲淹这一知名历史人物进行研究的重要资料。本次整理,《文集》部分以北宋本为底本,《别集》《奏议》《尺牍》《补编》部分以康熙四十六年岁寒堂刻本为底本,参校元天历刻本、《四部丛刊初编》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及宣统刻本。《续补》据历代文献资料辑成。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汉传注疏部(三)(全十二册)精(试读本)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汉传注疏部(三)(全十二册)精(试读本)
《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会编
免费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由任继愈先生倡议并担任主编,是继1997年中华书局出齐《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之后的又一重大编纂工程,从《嘉兴藏》、《卍续藏》、《频伽藏》、《大正藏》、《普慧藏》等各版大藏经及敦煌文献、房山石经中,挑选《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未收之重要佛教典籍,网罗遗珍,点校流通。《续编》规模宏大,收书约两千余种,八千余卷,分列十部。汉传注疏部分十二辑,收入汉地及古代朝鲜、古代日本与汉地佛教有交涉的著述中有关印度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典籍的注疏及复疏713种。本书为汉传注疏部第三辑、《续编》全书之32至43册,收录以法华类为主的解经著作共40种,包括憨山德清《妙法莲华经通义》、蕅益智旭《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一松《法华经演义》、元晓《金刚三昧经论》等重要文献。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