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英对照近世经典与传统文化系列:走向良知--《传习录》与阳明心学
¥38.50
宋明时期,随着理学的展开,逐渐诞生了一系列具有经典意义的哲学文本,王阳明的《传习录》便是其中引入瞩目的一种。尽管《传习录》的篇幅不大,但它作为王阳明心学的重要载体,在明中叶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我们回顾近四百余年中国思想发展的历程时,总是不能不追溯到这部浓缩了王阳明心学精华的哲学典籍。 作为理学的分支,王阳明心学的形成以理学的演变过程为其历史前提。要把握心学的理论内涵,便应当对理学衍化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作一简要的考察。 《汉英对照近世经典与传统文化系列·走向良知:<传习录>与阳明心学》就是对这个考察的总结。


汉英对照近世经典与传统文化系列:《文苑英华》与近世诗文思潮
¥38.50
“汉英对照近世经典与传统文化系列”精选了我国宋明两代以来的六部经典文化书籍,分别是《朱子全书》《传习录》《资治通鉴》《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和《大藏经》,并竭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大家写小书”的通俗方式各写成几万字的简要专著,然后再请有中文背景的英语专家译成英文。借本套丛书的出版,即可填补该领域的空白,又可满足海外希望了解这一领域中国文化的读者的需求。本册为陈引驰著的《文苑英华与近世诗文思潮》。


《孔叢子》训读及研究
¥38.65
本书包含两个部分,*部分为《孔丛子训读》,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通读《孔丛子》,熟悉《孔丛子》的文本和结构,并对一些相关文化常识和疑难文字作出简单地注释。校勘和注释尽可能吸收古今学者关于该书的研究成果,希望为读者奉上一个更加通顺和准确的整理本。第二部分讨论《孔丛子》中的《尚书》学专题,其中不乏一些聚讼千古的公案。在《论语》等受认可程度较高的文献中,关于孔子论《书》的文献少之又少,《孔丛子》中孔子论《书》材料之丰富,为人所知已逾千年。但因种种原因,以《孔丛子》中《尚书》学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成果可谓凤毛菱角。本书对一些专题的讨论可能会沿着某一问题与《孔丛子》或者《尚书》完全无关的领域,望能引发读者探索相关问题的兴趣。


纸币圈那些事
¥39.00
盛世重收藏,中国的纸币收藏圈规模初成。然而,圈子大了,奇葩怪事也就多了起来,很多藏友不明就里,在纸币圈中撞得晕头转向。 本书作者胡晓鹏是一位经济学人,闲暇之余置身币圈。作者以十余年纸币收藏经历为基本线索,通过对纸币收藏市场的考察、互联网交易平台的观察以及圈内币友的访谈交流等途径,整理出一手资料,以通俗的笔法描绘当下纸币圈的现实,厘清收藏异化的种种怪圈,揭示圈内各种忽悠做局的套路模式,并探讨纸币收藏的本质。 本书不是以介绍纸币种类或者市场行情作为关键内容,重在于阐明作者心中的纸币收藏向往之道。这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纸币圈众生相,读来饶有趣味,亦可引发广大藏友对纸币收藏的深度思考。


诗的进行时——中国当代诗歌研究
¥39.00
本书是2017年至2020年“中国当代诗歌临港理论研讨会”的参会诗人、学者发言稿成果合集,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纪念新诗百年、都市文化语境中的诗性书写、中国诗歌的现代化之路、当代诗歌中的“当代性”。书稿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行了深研究,不仅是对中国当代诗歌程的回顾与梳理,更是对中国当代诗歌探索的未来展望。四届论文结集的正式出版,可以更好地记录、积淀各位诗人、学者的真知灼见,保存、珍藏大会重要理论成果,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中国精神十二讲
¥39.00
本书立足新时代,在古今中西、理论实践等的交会上,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思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问题。在内容和结构上,依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顺序,分为十二讲,重关注:*,如何超越近代西方文明,阐释和讲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关联;第二,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阐释和讲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中华文化价值观为基础和源泉;第三,在以上两的基础上,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树立和坚定“中国精神”。


隐喻·文化·认知
¥39.00
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GiambattistaVico,1668—1744)的代表 作《新科学》是一部典型的文化人类学著作,书中维柯把语言作为文化产 生的一种重要机制来考察,开辟了文化人类学新的思维方向。《新科学》 广泛涉及了思维科学、历史学、哲学、美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诗 学、语言学、文字学等学科。在维柯看来,语言是开启人类社会文化起源 和发展的钥匙。他对语言和文化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把语言描写为 三个阶段:一是象形语言;二是象征的或诗意的语言;三是抽象的或科学 的语言。种和原初的语言即是隐喻,维柯将其称为“诗”:“诗乃人类 之母语”。


神话之城
¥39.00
本书选取拥有丰富神话传说的古城20座,带领读者跨越五大洲15个国度,探寻从人类文明曙光中崛起的伟大城市。神话故事的时间跨度从人神共居的年代延展到中世纪及近代,除了希腊神话、罗马神话等广为人知的神话体系,还包括北欧神话、凯尔特神话等普通读者陌生、但奇幻文学常常涉及的神话,兼及两河流域神话、美洲神话、南太平洋神话等冷门神话体系,也囊括了现代人造克苏鲁神话,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神话旅行手册。 本书描写的神话故事资料翔实准确,语言风趣轻松,宗教学、语言学等跨学科知识信手拈来,将纷繁复杂甚至有些混乱的神话脉络梳理清晰,并用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同时融自己的观,务求客观。 本书精心编写的20篇神话故事,配上引人胜的图片,既可以让安坐书房的神游者穿越古今,徜徉于虚实交融的历史现场,也可以让说走就走的行动派随身携带,踏上古文明遗址的探索之旅。

英汉反讽研究新视野——历史演变与对比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第二辑))
¥39.00
本研究追溯了反讽在西方和中国的滥觞和演变发展过程,聚焦和对比了英文反讽(irony)如何起源于希腊、发展为苏格拉底式反讽和语言修辞方式的历时演变,同时也梳理了肇端于虞舜《南风》之诗、滥觞于《春秋》的春秋笔法以及随文学艺术发展的汉语反讽文体的繁衍。本研究对与反讽相近的常混淆的六对概念(讽、讽刺、反语、讽喻、暗讽、戏谑)行了辨析,提出了反讽独有的语用特征。后,借助反讽搭建的桥梁,本研究将英国早的一部叙事史诗《贝奥武普》(Beowulf)和中国部纪传体史书《史记》置于同框中行对比,既呈现了地域相异的文学巨著在反讽使用时的异曲同工之妙,又阐释了主体建构、激活的宏观社会文化环境、主题以及反讽的认知参照的相异。


法国革命
¥39.00
一七八九年夏,巴士底狱陷落触发了英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政治辩论——“革命论战”。沃斯通克拉夫特及其同路人对革命满怀热情和期许,希望英国效仿之。一七九二年底,她冒险前往巴黎考察,写成此书。 沃斯通克拉夫特从道德视角透视法国大革命,视之为人类迈向理性、自由和平等的重要一步。革命虽带来混乱和暴力,但要理解革命真义,须超越其表面的动荡,深其背后的理论原则和长期影响。革命失败了,也不应就此否定其核心理念,而应从中汲取教训:革命成功需要一个在道德和智识上准备好受自由和平等原则的民族。此作揭示了这位英国作家对法国革命的深刻哲学思考,以及她对人类步和社会改革的乐观心态,也提醒我们,历史的程是复杂而非线性的,革命和社会变革需要时间、耐心和持久努力方可实现其理想。


审美与文化创意
¥39.00
《审美与文化创意》是2017年3月底将在南方科技大学举行,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审美与文化创意”高端学术会议的与会论文集。议题将围绕“审美与文化创意”的主旨,在审美与创意生存、审美与创意主体、审美与创意文化、审美与创意产业、审美与创意环境等方面展开,探讨审美对于文化产业的意义,探讨美学经济的前景。


屈原与岳阳综论
¥39.00
本书稿在“屈原文化”的范畴内着重研究了屈原在岳阳的事迹,屈原已经成为了岳阳的文化核心。本书稿总结了岳阳各界文化人士近几年在研究屈原事迹、追溯屈原精神、推广屈原文化方面的学术成果,对于晚辈学者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屈原精神”不仅是岳阳的文化核心,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由此,本书稿对进一步发扬“屈原精神”具有推动作用和时代意义。


近代东北森林资源产业化研究(1878—1931年)
¥39.00
本书从森林资源产业化的角度切,基于海内外的历史资料,以多学科视角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近代东北森林资源产业化的程,具体涉及近代各历史时期东北林业发放、管护、征税、采伐、运输、加工、市场交易等诸环节,分析了产业发育程度及特征,并深挖掘了产业化发的经验教训,为当前东北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区域民生管理提供了现实启示。


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
¥39.00
作为东亚与西方交往的重要窗口,日本的有识之士从明治维新到20世纪20年代,就在时刻观察并体验着上海。上海如何从举世闻名的“摩登”变成“魔都”?她的城市性格中混杂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她又是如何影响东亚世界的?都是本书将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大邮商
¥39.20
这是中国*部关于邮商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谭小雷、郝温学、江源和洪建军这四大邮商的成长历程,对1978年到2011年的中国邮票交易市场作了全景式的扫描和概括。小说既生动阐述了四大邮商的生存发展,又详细勾勒了他们的爱恨情仇,作者紧扣“邮商”这个主题,对大时代下的中国邮市抒发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作为职业邮商和邮票专家,作者对邮票市场的生存之道和交易过程十分熟悉,对中国邮商的成长历程也了然于胸。邮票是什么,邮市是什么,邮商是什么,这部小说都有交代。

鬼谷子
¥39.20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一部代表作,堪称旷世奇书、智慧禁果。鬼谷子智慧是围绕“弱者”建构的生存之术,通过情报手段获知对方的弱,尤其是对方内心的弱来制约对手,从而获得利益;通过联合弱者来抗衡强者来求得生存,为此必须采取捭阖、揣摩等手段。鬼谷子智慧在国际政治、市场经济、社会交际等领域有广泛的参考价值,但其中也有着浓厚的机心,学习它既可以达到个人目的,反过来也可以起到预防上当的效果。 本书作者潜心研究鬼谷子多年,功底扎实,视野广阔,出版了大量相关校注、研究论著。本书荟聚前贤已有丰赡成果,凝萃作者独到研究心得,精研覃思,索隐探赜,精彩纷呈,引人胜;每篇分四部分,题解提纲挈领,注释简明准确,翻译通俗易懂,评析例解丰富;适合喜爱哲学,尤其是先秦哲学的读者阅读、收藏,亦可作为中学、大学师生的兴趣读物和高校文史哲专业参考书。


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巨型文明社会比较,尼克松总统访华前的书。)
¥39.24
从文学艺术、两性婚姻、教育到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许烺光以深厚精湛的人类学功底,在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的构成中寻找和确定美国人与中国人思想和情感的特征。他用环环相扣的推衍和阐释,将美国人与中国人本质上的文化心理区别——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与以情境主义为中心,推演至个体的社会心理及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并而探讨它们在受到内部及外在的挑战时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本书自问世之后,即在海外被奉为研究美国人与中国人民族性格的经典之作,尼克松总统的幕僚将其列为访华前必须阅读的三大参考书之一。


越文化发展论
¥39.36
越文化作为一支典型的地域文化,以其绵亘不绝的发展脉络及高峰迭起的演进轨辙为世人瞩目。经过近万年的涵育,越文化庞大的根系植根东南,而回溯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个中的特殊现象及发展规律有待把握与总结。本书充分利用近年来所出现的越地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楚竹书、越国金文、分子人类学研究成果等方面的新材料,以史带论,旨在探讨越文化的发展现象与规律,理清越文化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和三次转型,提炼出越文化“点状突进”的发展模式,并力图揭示其对于中国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论语》英译与中华典籍对外传播策略探究
¥39.90
本书旨在调查《论语》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与受情况,并基于实证数据以及“翻译说服论”的相关提示,分析和探讨影响译本传播与受效果的因素,从而为推动《论语》更好地外译,提出若干理论见解与策略建议,在促译本的受和流传、塑造经典优质译本方面,给予译者启示。同时,本书也会对个别的《论语》译本展文本层面的细致分析,并关注特殊的译者群体的共性,以求在主体性方面有所发现。此外,本书的关注还将扩大到《论语》以外的其他典籍和领域,试图从更宏观的视角,对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行审视和思考,从而总结相关经验,以资借鉴。本书适合广大典籍翻译者、翻译研究者、国家传播和外宣人员,以及对典籍翻译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使用。


汉日多人会话修正对比研究
¥39.90
书采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汉语和日语多人参与的言谈互动中的修正现象,在重新梳理了修正段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多人参与的言谈互动中的修正模式、策略、动态性特征,以及修正的交际功能,并行了汉日对比研究,主要从形态学、句法学、互动交际等角度剖析了导致汉日之间差异产生的深层动因,以期对会话分析特别是关于修正的汉日对比研究提供研究实例,为外语教学提供建言。


屈原研究三十年《云梦学刊》“屈原研究”栏目论文选萃
¥40.00
本书是从近30年来《云梦学刊》 “屈原研究”栏目所刊载的400余篇有关屈原研究的论文中精心挑选出来编辑成册的。内容涉及屈原的为政思想、科学思想、战争思想、法律思想、求索精神以及楚辞楚辞的美学价值、图学价值和楚辞在海内外的传播等诸多方面。同时,我们在编辑的过程中,除了对原文中的个别错误行校勘订正外,基本保持了原文的原貌,以期能彰显不同时期学者们多样的研究风格。由于时间仓促,人手紧张,所以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们衷心希望得到读者们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