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玩儿——老北京的休闲生活
¥28.28
北京作为延续了几代皇朝的古都,大量的消费人口使休闲成为古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居民的生活方式自然与众不同,因此“玩”成为了北京文化当中重要的一部分。老北京人玩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玩戏剧、玩艺术、玩花鸟鱼虫,以及随季节的变化而将自己融于自然中的玩乐。北京人“玩”的普遍性,玩不仅仅局限于社会上层人士,而是全民的参与。 本书从历史上北京居民的休闲娱乐、节令风俗等细微之处,展现了多元的深刻的都市文化,让人们领略京味文化的丰厚底蕴,感知传统文化的脉搏,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兵器史稿
¥22.98
一民族固有之兵器,实与其人种、文化、历史、科学、美术、技艺,及其民族之消长生息强弱盛衰、有密切之关系。 本书是一部尘封半个世纪的巨著,中国兵器史研究的拓荒之作。作者周纬先生穷三十年心力,收集文献史料,观摩兵器实物,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源流、形制演变与制作工艺,汇集兵器实物图片数百幅,实为古代物质文化研究领域不可替代之经典。 本书作为我国*部系统研究古代兵器史的拓荒之作,内容宏富,资料详瞻,其中许多见解与论述至今仍广受重视,其价值自不待言。
翻译新究
¥25.19
本书是《翻译研究》的续编,思果先生积累将近十年,再次对劣质译文发起挑战。书中有对翻译的宏观认识,解读中英文之间的区别,也通过大量案例,*领年轻译者在何种情况下要遵循原文的语序,何种情况下可以改动原文,甚至进行适当的增删,进而通过剪裁、锤炼、深思,让译文变得像散文一样流利清通。
翻译研究
¥33.60
本书是翻译家思果先生关于英汉翻译的心得。他有感于劣质译文大行其道,甚至影响到中文的思维和创作,决心保卫他深爱的语言。全书贯穿的思想是,译文一定要像中文。书中列举了大量实例,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一一解决,大至行文的修辞、节奏,小至参考书、标点符号的用法、新词和专有名词的译法,像一本军用地图,可以告诉读者哪里有,哪里有险滩,哪里有流沙。
大邮商
¥39.20
这是中国*部关于邮商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谭小雷、郝温学、江源和洪建军这四大邮商的成长历程,对1978年到2011年的中国邮票交易市场作了全景式的扫描和概括。小说既生动阐述了四大邮商的生存发展,又详细勾勒了他们的爱恨情仇,作者紧扣“邮商”这个主题,对大时代下的中国邮市抒发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作为职业邮商和邮票专家,作者对邮票市场的生存之道和交易过程十分熟悉,对中国邮商的成长历程也了然于胸。邮票是什么,邮市是什么,邮商是什么,这部小说都有交代。
北京话俗语与老北京社会风情
¥23.40
本书包括北京方言及其特,北京方言形成的历史过程、北京方言的特(语音、词汇、语法)。北京方言词汇与北京文化,从北京方言词语的造词理据与京味儿文化,从北京方言的借词看北京文化同外地文化的触,北京方言里的称谓语、委婉语、敬语和谦语的产生、使用及其文化內涵。北京胡同得名的文化因素,北京胡同简史、胡同得名与人名、胡同得名与数字、胡同得名与机构设置、胡同得名与商业活动、胡同得名的嬗变。
优游坊厢:明清江南城市的休闲消费与空间变迁
¥14.70
《优游坊厢:明清江南城市的休闲消费与空间变迁》是台湾学者巫仁恕先生对明中叶以后到清中叶江南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与社会生活的新研究。以消费为切,以江南城市为案例,探讨明清城市内休闲消费活动如何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结构,而分析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与权力纠结。 休闲消费如何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店铺为满足消费需求如何改造其空间配置?休闲的空间如何扩大与分化?私人性质的休闲空间为何走向公共化?男性与女性在消费空间上有何差异?……诸多问题,作者在书中都一一解答,并总结指出,消费是城市性格的重要特征,同时以休闲消费的吸引力来解释明清乡绅逐渐城居化的原因,阐明十八世纪江南官绅对休闲消费的观念有去道德化与去政治化的可能性。透过本书也可以管窥明清时代江南市民的休闲生活,领略江南都市的繁华盛景。
北京的胡同
¥23.45
在丰富悠久和色彩斑斓的北京历史文化长廊中,胡同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作为北京街巷概称与代表的胡同,不仅构成了北京城的交通网络,关系到北京的城市格局,而且是北京城市生活的依托,北京居民生息活动的场所,并从而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舞台。本书以胡同的形成、命名和发展为框架,把格局与变迁、趣味与风情、历史与传说、人事与环境、既往与现实,纵横交织于一体。既脉络清晰,提纲挈领,又兼顾到胡同历史文化内涵的各个方面。
《百家姓》新解
¥51.85
《<百家姓>新解》以《增广百家姓》为解读对象,对506个汉姓的源流做出详尽疏理,以目前人口调查中相关姓氏使用人数多寡为序,对姓氏的分布、郡望、堂号、字形变化、源流、代表人物行了介绍。是对中国姓氏的详尽介绍,具有针对性和可读性,是一部有关中国姓氏的普及读本。
文体新变与南朝学术文化
¥24.08
《文体新变与南朝学术文化》一书系统探讨南朝雅乐歌辞、永明体、绝句体、七言诗等代表性文体之新变现象。全书交叉运用文学、历史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南朝学风与士族文化的考察,对乐府“以数立言”的体式创新与九言诗之兴、永明声律审美的继古与新、绝句诗确立的文化语境、《柏梁诗》作为七言诗体始篇的地位确立与南朝新兴文士的自我士大夫化等论题做出富有新意的研讨,展示出中国文学体式从汉魏风骨走向盛唐气象的内在脉络。
词曲概论
¥15.32
《词曲概论》为《词学十讲》姐妹篇,亦为龙先生在大学授课时所撰教材,是一部少见的贯通词曲,由韵文本质出发探讨其发展规律,指示创作、欣赏方法的经典著作。此书上编论源流,首先概述词、曲特性及二者异同,随后依次介绍自唐至明清各时期的代表韵文体裁,从小令到慢曲,从诸宫调到散曲、杂剧、传奇,结合名家名作,使读者对词曲之关系和各种不同面目获得通盘的理解。下编论法式,分析平仄四声、韵位疏密等在词曲创作中的运用,是极细致而切实的教学。作者以自身深厚的学识功底为基础,旁征博引,深浅出,娓娓道来,引人胜。
不知礼 无以立;礼仪文明伴我行
¥19.45
中国是礼仪之邦,经过长期的历史演与文化积累,形成了洋洋大观的礼仪文化。作者以吹沙见金的精神,力图从浩如烟海的传统礼仪文化中,找出那些至今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礼仪规范,如仪表举止、日常居家、人待物、往来寒暄、公共礼仪等,并通过推陈出新,努力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对礼的本质、礼仪文明的发展程以及传统礼仪的当代价值,一一做出说明。本书还对传统礼俗,如诞生礼、学礼、冠笄礼、婚嫁礼等作了简要介绍。语言清新雅致,自然晓畅,说理透彻,深浅出,不时穿插一些生动故事,活泼有趣。 本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之一。
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精)
¥22.57
在中国甘、青、宁的撒拉族、回族聚居区和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聚居区,在民间婚礼中,曾经活跃着三种婚俗性的民间舞蹈表演。然而,随着历史的推,有的舞种经久不衰,有的舞种悄然消失。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舞蹈历史现象。舞蹈历史兴衰的“谜底”是什么? 本书以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撒拉族、回族、维吾尔族婚礼中的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手调查资料、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试图分析撒拉族的《堆依奥依纳》、回族的《宴席舞》和维吾尔族的《纳孜尔库姆》这三种婚俗舞蹈各自兴衰的过程。 由于这三种舞蹈分属于信仰同一宗教而又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三个不同民族,因此本书主要借鉴比较研究和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同时采取归纳法和逻辑法,对比性地、综合地研究这三种婚俗民间舞蹈的异同,并试图在对比性的研究工作中得出对课题的回答。本书认为,该课题的研究重是把三种婚俗舞蹈放在它们所依存的民族族源、历史发展背景、它们与伊斯兰审美观之间的关系、它们在民间婚俗中的礼仪作用等“生态”环境中,通过比较,找出历史兴衰的真正原因。 全书分成四个部分: 绪论,提出问题,并在展研究和分析之前,回顾了前人对此课题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该课题的必要性和意义。 *章,从三种婚俗民间舞蹈之名称流传、播布区域、舞蹈表演内容、表演形式等方面介绍了撒拉族的《堆依奥依纳》、回族的《宴席舞》、新疆维吾尔族的《纳孜尔库姆》的概况。 第二章,对比性地展研究,着重从三种婚俗舞蹈所依存的民族历史发展背景、它们与伊斯兰教教义之间的关系、它们在婚礼中的礼仪作用、它们所受到的伊斯兰教审美观的影响、三种婚俗舞蹈兴衰的自身原因等方面,分析了三者各自的异同,从而试图揭示它们在历史兴衰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和各自发展的内在动因。 总结,简要地论述了笔者对于该课题的总结性的认识。
茶道入门三篇(修订版)
¥19.40
蔡荣章的茶道体系由经线的茶具、茶席、茶法、茶学、茶业、茶人、茶会以及纬线的纯茶道、茶与艺术、茶道美学、茶道内涵交织而成;他主要研究茶与艺术、茶与茶业、茶道艺术家与茶会,是当代茶文化复兴期深具影响力的现代茶道思想家。 蔡荣章著的《茶道门三篇(修订版)》用方法、技艺性的论述来说明茶道中基础的制茶、识茶、泡茶知识,并提出了茶的四个生命周期(鲜叶、茶干、茶汤、叶底)的欣赏价值,认为茶道艺术的美与思想就隐藏其间。
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精)
¥33.57
六十年来,由于家世的原因与工作的关系,作者与许多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老辈文化人、学者先后结识,如陈梦家、启功、王世襄、朱家溍、史树青、翁偶虹、邓云乡、吴小如等等,其中一部分保持着比较密切的交往,直至他们离世。而这些老辈文化人、学者,恰好也是中国百余年来大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本书叙述了作者与这些前辈交往的滴,描摹了他们的音容笑貌,并着力钩沉他们在学术文化上的贡献,从而使本书具有当代文化史的意义与价值,今天的读者也得以据此领略他们的德行与风采。
中国城市文化发展指数(2016)(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40.28
本书搜集和整理了我国236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文化相关数据,借助一定的统计数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文化发展水平行测算和评估,揭示我国城市文化发展的客观现状,厘清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为探索推城市文化建设、促城市文化发展,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本书适合各个城市的领导、文化事业、文化企业管理人员阅读。同时也适合大专院校以及研究机构的研究者作为参考。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时代抉择
¥22.00
本书汇聚了在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文化发展战略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研究,许多都是作者潜心研究得出的真知灼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内重要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探讨当前国际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及时把握国内外文化战略研究的学术动向,密切关注我国现实,围绕文化发展战略与国家形象建构、文化发展战略的国际视域、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软实力的传播、文化发展战略与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产业等论题展探讨。
中国节气文化欣赏
¥23.40
本书从企业成长理论和企业扩张分析出发,分析和归纳了企业从初创到成熟这一过程的机理和特征,并按照其特征将企业扩张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分析每个阶段企业的风险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为企业寻找到合适的融资方式配合其扩张行为。这些融资方式按照大类分为股权方式和债权方式,这些各异的股权或债权融资方式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实践操作中具有相对稳 定的对应关系。本书的后半部分则按照前述理论和匹配关系,具体指明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应该使用何种融资方式。本书的分析和归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融资的指南,或为企业寻找恰当的融资方式提供更加便捷的指引,提高企业融资的成功率,帮助企业成长。不过,企业*终能否在市场中找到投资人,则是企业家能力、市场环境以及宏观经济约束等众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中国建筑常识
¥3.99
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因其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清新凝练,将专业知识、美学思想熔铸于散文的讲述之中,既可以看做资深建筑学家的学术文章,也可以当成著名散文家有关建筑的优美篇章。书中亦附有专业图表,图文并茂,之深而出之显,既可作为建筑研究者的参考书,亦可成为普通读者的门读物。
I.A.瑞恰慈与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对话及其影响
¥16.62
世界著名文学批评理论家I.A.瑞恰慈从1927到1979年6次来到中国,在华度过了近5年的时光。他对中国的研究、访问和工作,以及他在清华和北京大学的教学实践加深了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并从中汲取了大量中国文化的营养。《I.A.瑞恰慈与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对话及其影响》运用文化研究理论,从瑞恰慈与中国文化的多次触中、从他在中国的教学实践中、从他在中国普及“基本英语”的艰苦努力中所表现出来的中西方文化对话与相互影响手,研讨了中国文化对他的影响和他对中国学界的影响。本书由荣新芳著。
掌故(第二集)
¥28.36
2016年《掌故》di一集出版,半年内连续印行三次,可以说颇获读者好评。2017年,我们推出《掌故》第二集。本集中更是名家云集,如白谦慎、许礼平、艾俊川、范旭仑、胡文辉、柳向春等十几位当代知名作者,再次聚焦近代以来百余年内的文坛、学林、政界、艺苑的人物与故实。 如刘聪先生的《吴湖帆和周鍊霞的订交与相识》,通过吴氏的《佞宋词痕》、吴周二人合作的书画及题跋,以及同时代人物的日记、年谱等资料,详细钩沉了吴周二人的订交与相识。艾俊川先生的《小万柳堂纪事》,条分缕析,运用海内外多种资料,披露了廉南湖、李经迈公案真相与小万柳堂始末,并比勘、考证吴芝瑛书法的亲笔和代笔等爱好者关心的内容,让闻名于近世鉴藏史的小万柳堂“走出旧掌故,显露真面容”。柯愈春先生与学者谢兴尧为至交,用十七个片段写出前辈风貌,非外人所能道者。许礼平、白谦慎两位追记各自交游的长者往事,其文醇,其思远。同为一代人的范旭仑、雷燮仁关注看似不足道的细节,却都着意由外而内描摹人物,星花旧影,耐人寻味。我们还首次在中国大陆发表已故画家周昌谷先生的未刊旧作,并期待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同类稿件。 而在di一集精彩亮相、读者已不陌生的“老作者”们,这回也都出手不凡。尤其是备受赞誉的雪克老人,回忆一代词宗夏承焘,距离、角度都恰到好处,趣味情致更微妙可喜。柳向春、胡文辉、励俊都从艺术史上的名作手,聚焦人与物在历史中的浮沉退。“掌故界”的后起之秀宋希於,仍是本集中zui年轻的作者,这次贡献的是《〈沁园春·雪〉在延安的流传》。继*集追溯“掌故”的源流之后,此番还特意邀请何家干先生介绍四十年前香港的《掌故》月刊,一来向这本同名刊物致敬,二来也正视掌故易于“给夹带私货的人方便之门,拔高自己、添油加醋,或无中生有、罔顾史实”的不足,作为警醒。 封面照片为掌故大家高伯雨(1906-1992)、林翠寒夫妇与友人来维思及古琴家汪孟舒、郑颖孙等合影(1934年摄于北平东兴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