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式销售:给你一个团队,你该这么带
¥22.50
《教练式销售 给你一个团队 你该这么带》重介绍如何运用NLP技术的相关理论、技巧及工具对销售团队行有效管理,旨在帮助销售团队管理者带出一支高绩效的销售团队。《教练式销售 给你一个团队 你该这么带》从教练技术解读以及团队教练能力模型切,首先重塑销售团队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而从心智、沟通、销售、绩效和员工成长5个方面详细阐述带出一支高绩效团队的技巧和方法,为销售团队管理者提供实用、有效的帮助。
复合型领导力(《哈佛商业评论》2020年第12期/全12期)(哈佛商业评论)
¥22.50
复合型领导力(《哈佛商业评论》2020年第12期/全12期)(哈佛商业评论),哈佛商业评论 著;,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电子书
管控新型风险(《哈佛商业评论》2020年第11期/全12期)(哈佛商业评论)
¥22.50
管控新型风险(《哈佛商业评论》2020年第11期/全12期)(哈佛商业评论),哈佛商业评论 著;,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电子书
动荡时代“活”战略(《哈佛商业评论》2022年第10期/全12期)
¥22.50
哈佛商学院标志性杂志!致力于改进管理实践! 【本期特别看点】 ① 建立冲突管理机制 ② 动荡年代战略制定新法 【杂志介绍及中文版特色】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建立之初,它的使命就是致力于改进管理实践。发展90年后,HBR已经成为先进管理理念的发源地,致力于给全世界的专业人士提供缜密的管理见解和*好的管理实践,并对他们及其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 2012年7月起全新推出的简体中文版《哈佛商业评论》与英文版保持同步出版,中国读者可以在*时间同步阅读到《哈佛商业评论》主要内容,分享世界*新的管理思想和商业经验。拥有资深的翻译及编辑团队,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而且能贴近本土读者的语言要求对文章进行精到的翻译。在保持*管理思想原滋原味呈现的基础上,还将为中国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更加适合中国读者快速、方便的阅读。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60%以上的内容是来自于《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约有30%以上内容来自中国本土公司案例行业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的成果。更多本土内容的增加,更加适合指导中国商业管理实践,贴合中国读者需求。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将按《哈佛商业评论》的标准,采集中国本土的商业管理内容,反向提供给《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杂志和网站,推进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与研究的国际化。 【内容简介】 战略一直是个非常“高大上”的管理词汇,但按照传统战略制定法则做出的战略,却无法适应当今这个快速激变的时代。 原因很简单,传统的战略制定法则是基于市场稳定以及影响未来增长的主要因素容易预测这两个基本前提下的,但现在世界变化实在太快了,没有哪家企业或者哪位企业家能够为未来的所有可能性做好规划。 那么是否我们就不需要制定战略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不过战略制定的法则需要与时俱进。针对这一现状,贝恩公司的迈克尔·曼金斯和马克·戈特弗雷德松撰写了本期的封面文章《动荡年代战略制定新法》,该文主要以戴尔科技为事例,强调高管把战略制定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建立动态的计划,让高管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应对不确定性的工具,实现更灵活的战略和更敏捷的战略制定方法,该方法包含五个步骤。具体可以仔细查阅内文。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外界变化的速度超乎想象,因此,如果管理者再死守“先计划再行动”的老一套,就真有可能永远掉队再也追不上来了。 封面专题文章 ★ 建立冲突管理制度 ★ 引发正确的冲突 ★ 用沟通预防冲突 重点文章 ★ 动荡年代战略制定新法 ★ 5步实现销售数字化 ★ 支持灵活办公 好处意想不到 ★ 莫让绩效管理扼杀团队合作 ★ 战略是一个抗解问题 ★ 是时候建立AI道德委员会了
消费者电子服务使用行为研究
¥22.50
本书首先对行为理论、电子服务研究、信任感研究和风险研究行了详细的文献梳理和对比分析,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情境下,分析了消费者电子服务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对消费者电子服务使用过程中个人感知变量的前因影响因素行探索研究,构建了消费者电子服务使用模型,并行了实证检验。*后通过对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发展和推广网上银行的案例行分析,总结和探讨了影响工商银行网上银行成功推广的因素,对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结论行了验证和补充。
公司变革力(《哈佛商业评论》2021年第8期/全12期))
¥22.50
技术凶猛发展,“黑天鹅”事件频仍,使得公司高管间的核心话题就是变革,无论交流是从什么开始的。变革已经成为商业世界的时髦词汇,仿佛不谈变革就落伍了。 但并不是每家公司,每次变革都是成功的,甚至可以说,变革失败是个大概率事件。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本期封面文章《评估公司“变革力”》就回答了这一问题。 来自贝恩公司的戴维·米切尔什和凯文·墨菲以达美航空为例,剖析了完成一次变革的必要步骤,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可以衡量一家企业承载变革的能力——变革力——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两位作者还给出了4种通用变革原型,并针对每一原型列举出“症状”和应对之法。相信在按图索骥之后,每家公司都会对自己的变革力有更为清晰的认知。 应该注意到的是,变革力是一个变量,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运作提升变革力水平。希望每家公司都能研究并提升自身的变革力,打造更加敏捷和更具韧性的组织,大大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学会突破性创新(《哈佛商业评论》2021年第10期)
¥22.50
从定义上讲,领导者的责任是决定方向,是指明一条路让跟随者前进。当今世界在全球经济、政治和环境问题之下,互联程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管理者可能会受到阻碍——除非具备相应的分析手段、创造力和领导技能,形成新的领导方式。本期聚光灯这组热点文章提供一套工具和观点,帮助你应对管理不确定性的难题。 《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一文中,休·库尔特内(Hugh Courtney)、简·柯克兰(Jane Kirkland)和帕特里克·维格里(Patrick Viguerie)给出了应对不确定性的思路和衡量工具。你会学到更为系统性的思维方式,由此做出更明智、更自信的战略决策。
安全管理
¥22.50
本书为改版教材,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主要包括安全科学和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国安全管理体制和法制、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应急管理和事故调查、分析、处理以及经济损失计算方法等,让学生树立自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质量的理念,培养遵循责任关怀的安全修养和素质。教程面向工程实践,反映工程教育论证思想,吸收了研究成果。本书可供大中专院校化工、制药、安全工程等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参考书。
快速转换角色(《哈佛商业评论》2021年第12期)
¥22.50
在当今这个高度变化的时代,角色转换的难度加大。有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内部晋升者在升职后的18个月表现不佳,而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角色转换的高管在两年内的表现令人失望。这些人都是久经考验的优秀人才,为什么会无法迅速胜任新的工作? 本期特写文章《让角色转换迅速成功》就试图回答这一问题。该文的作者是罗布·克罗斯、格雷格·普赖尔以及戴维·西尔维斯特。他们认为,在角色转换时,有一个隐含的条件:有效利用内部网络。也就是那些成功的角色转换者(我们称之为快速过渡者)都是从一开始就建立起了极为广泛,互利的人际关系网,他们迅速融入其中,并且让这个网络不断扩大。在文中的几个案例,有的快速过渡者是让自己的项目起死回生,有的则化敌为友,让组织和自己双赢。我们相信,正在经历职位调整的读者一定能从本文中获得不少的收获。
再造管理团队(《哈佛商业评论》2022年第2期/全12期)
¥22.50
本期封面文章《再造管理团队》的三位作者指出,外界环境的变化促使管理者,特别是高级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发生变化,其中,平衡貌似矛盾问题的能力尤为突出。为此,他们提出了6种矛盾组合,并指出,多数领导者缺乏相应的能力,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再造管理团队首先要从高级领导者开始,但这种再造必须层层向下,在整个组织中培养新的领导能力。
带团队一定要会管绩效: 重新定义绩效管理
¥22.50
《带团队一定要会管绩效 重新定义绩效管理》主要讲了团队绩效管理首先要明确团队(部门、岗位)要做什么(目标和计划),然后找到衡量工作做得好坏的标准(KPI体系)并行监测。在监测的过程中,考核者要掌握被考核者的绩效情况,发现做得好的要行奖励(奖励机制)使其继续保持,发现做得不好的让其检讨,通过分析找出问题,并行辅导、支持,促其改,而实现高绩效。 《带团队一定要会管绩效 重新定义绩效管理》手把手教授读者如何建立团队目标与绩效指标和考核体系,让结果有标准、过程有规范、管理有制度、利益有相关及事实有依据,让绩效考核变得更加公平、公正、公,帮助你造一支能够实现高绩效的团队!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22.50
本书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内部控制为辅线”,突出风险及其管理的重要性,力求在深贯彻风险管理的同时,增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应对能力并完善其操作规范,提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防范风险、强化内控的基本技能。全书共十章,内容包括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概述、风险管理的定位与应用价值、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的机制优化、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的要素结构、风险管理视角的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的呈报模式、风险控制的理论扩展和风险管理的创新实践。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管类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MPAcc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财务、会计类从业人员以及其他对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感兴趣的人员参考。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经管类各专业本科学生与研究生,以及职业院校及社会相关人员学习之用,还可供培训班选用。 目 录
说服固执领导(《哈佛商业评论》2021年第4期/全12期))
¥22.50
本期封面文章里,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以乔布斯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与“万事通”类型的领导者沟通。格兰特在文中写道,“许多领导者对自己太有信心,拒绝接受别人的好建议,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糟糕创意。所幸,即使是自大、顽固、自恋、讨厌的人,都有可能敞开心扉。”文章节录自格兰特的著作《多想一想》(Think Again,暂译),给出了四项策略供参考。 在这个分歧根深蒂固的世界里,设法表达不同意见,是一种超越了管理学的重要技能。希望世界各地的领导者都能将格兰特的建议付诸实践。
构建混合工作制(《哈佛商业评论》2021年第5期/全12期))
¥22.50
旷日持久的新冠疫情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员工大都喜欢上了灵活办公或者说居家办公的方式;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更有效率。因此,强令所有员工恢复到疫情前的工作模式肯定不现实。办公室办公这种模式不能也不会恢复了。但是否可以“一刀切”式地实行弹性工作制呢?答案就比较复杂了。 本期封面文章《混合工作制的正确打开方式》一文,就试图对这一问题给出正确答案。该文作者是林达·格拉顿,她是“未来工作方式联盟”的负责人。该联盟集合了百余家公司,研究工作方式的趋势。据她观察,疫情以来,各公司均以惊人的速度普及了远程工作技术,并且大部分员工均不愿恢复以前的工作方式。因此,她认为,现在正值普及混合办公制的时机,可谓千载难逢。如果能处理得当,混合工作制将让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更有意义,更有成效和敏捷且灵活。 但格拉顿认为,这种转化过程并不容易,需要更加关注如何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效率。具体来说需要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1)工作与职责,2)员工偏好,3)工作流程,4)包容与公平。 因此,在具体实施中,让员工参与设计新的工作模式极为重要,要运用多种工具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不同公司的状况差距很大,因此绝不能偷懒。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工作模式必须凸显公司的价值观与文化。只有这样,这场深刻的工作模式变革才可能为未来公司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任务互依性对员工建言行为的中介调节机制研究
¥22.50
员工建言行为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许多企业都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希望广开言路,鼓励员工积极建言献策。然而,员工常常对建言有所顾虑,不敢与领导者坦诚沟通。因此,如何鼓励员工建言行为是管理实践者的困惑所在。本书探讨了任务互依性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不仅尝试将工作设计理论引入建言行为研究,而且有力验证了建言行为自我导向形成机制的存在。同时,研究结论对管理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
分享经济:重构商业模式的九个关键点
¥22.50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崛起,以及国家对分享经济的大力提倡,分享经济领域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分享经济模式将持续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形态与赢利模式。面对这样的经济发展形势,很多企业及创业者却并没有掌握分享经济的核心,也没有找到极佳的转型、创业以及营销模式。那么,企业如何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并抓住中国共享经济的风口?如何变革自身的商业模式,赶上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红利,让企业利润倍增?创业者如何抓住机遇,创业成功…… 本书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对分享经济内涵的挖掘,关键要素的阐释,为企业寻找合适的分享经济模式,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为企业提供全新的模式思考。另外本书也选取了住宿、交通、旅行、金融等分享经济发展较迅速领域的案例,全面展现分享经济的美好未来。《分享经济 重构商业模式的九个关键》适合共享经济创业者、移动互联网行业从业者、企业营销人员以及普通读者阅读,能帮助读者深理解分享经济模式,快速转型、成功创业!
项目经济到来(《哈佛商业评论》2021年第11期/全12期)
¥22.50
坚持推进战线拉得很长的大项目可能很难——本期关于项目管理的聚光灯讨论的就是这个现实问题。“如果高管忽视项目管理,会导致产品发布延迟、战略计划无法实施、公司转型失败,祸及组织的未来。”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前主席安东尼奥·涅托-罗德里格斯(Antonio Nieto-Rodriguez)在本期聚光灯主打文章中写道。 有时候同时进行多个项目会很烦——会议增加、歧义增加,失败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可是,对项目投入不足的公司将会在未来举步维艰,因此,必须设法帮助员工更好地执行项目。
管好极化团队(《哈佛商业评论》2022年第4期/全12期)
¥22.50
本期封面文章《管好极化团队》,给出了如何在保持合作与信任的基础上,鼓励激烈讨论的方法。作者是哈佛大学副教授朱莉亚·明森和哈佛商学院教席教授弗朗西丝卡·吉诺。 在文中,两位作者首先提出,很多相关书籍给出的建议都是无用的,原因在于这些建议源于三个误区:别人不同意是因为他们掌握的信息不足或者愚蠢,分歧会激发人的防卫心理,以及分歧是不好的。 因为上述误区,很多管理者对于分歧都采用回避策略,但因为在重大问题上的分歧未得到妥善处理,问题将会恶化,有效沟通也会被抑制,有价值的观点被压制。 因此,管理者必须真正赋权给员工,有效处理对立观点。为此,两位作者给出了四种策略以及相关实施的步骤。其核心是消除对于不同意见的恐惧。详细内容请仔细阅读文章,在这里我们想强调的是,要学会表达接纳,即便是在中国崇尚委婉的文化中,表达接纳也是一道难题。
国地税合并和金税时代企业财税规范与纳税设计
¥22.50
在国地税合并和金税三期大数据应用时代,企业如何规范财税行为,努力达到金税三期对企业报税的要求?面对“金三”系统强大的功能,企业如何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水平,在企业内部构建税收风险控制体系与控制机制?在金税三期时代,企业财税人员如何面对预警、稽查、发票等方面的风险,该具备什么专业技能?面对税收大数据,企业如何进行财税管理顶层设计,优化税务管理?在税务稽查和监控趋严的金税三期时代,企业如何做好税收筹划?面对金税三期时代的重大挑战,企业需要掌握哪些有效的财税管控方法?这些都是国地税合并和金税三期大数据应用时代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恰恰是本书要探讨的内容,旨在帮助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与财税管理工具提高税法遵从度,并通过合法的税务筹划创造价值。
预知客户需求(《哈佛商业评论》2022年第8期/全12期)
¥22.50
寻找和满足消费者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是创新得以成功的不二法门。 消费者总是渴望比现有更好、更快或成本更低的商品或服务。但现实情况是,即便那些以创新闻名的创业公司,也很难察觉和正确解读客户的需求。决心“以客户为导向”的亚马逊也没有逃脱这一魔咒。 而这个经典难题现在似乎被三位来自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教授所破解。他们的研究结论是,要想增加准确识别客户问题和诉求的可能性,就必须拓宽视野,并采取多种不同的观察客户的方式。他们提供了一个包含四种观察策略的框架,介绍成功的创新者是如何运用每一种策略,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特别介绍了数字技术在其中的作用。这就是本期封面文章《探寻数字时代未满足的需求》一文的主要内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文中强调了数字技术的作用,但三位作者强调不能对数字技术有过高的期望,因为数字技术虽然可以揭示此前看不到的规律和数据,但也有致命的弱点:忽视感受、直觉和具体情境这些重要的线索,而这些只能靠人类的理解判断来获取。传统做法和数字做法只有相互配合,才能让创新者看得更远,也能更看清全貌。
选好CEO(《哈佛商业评论》2022年第7期/全12期)
¥22.50
继2018年《终结科层制》后,中国知名企业海尔集团再次登上了《哈佛商业评论》,与上次研究海尔的组织管理不同的是,这次作者将研究重点聚焦在海尔的供应链管理上,文章标题为《让供应链平台成为创新引擎》,但文章又与《终结科层制》一脉相承,文章深度研究了在供应链平台的管理中,海尔在组织架构上做出的创新。 很多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但海尔的平台有着明显的不同。具体来说,海尔的平台提供更广泛的综合功能,促进价值链各环节的多家公司合作。为能让更多公司拥有和海尔能力相当的平台,在文中作者还给出了切实的指导路径。 这篇文章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那就是文章的作者中有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商学院,他就是中欧国际商学院的赵先德教授(另外两名作者分别为乔治城大学卡斯拉·费尔多斯教授和斯坦福商学院李效良教授),这也是非常少见的现象。此前《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中重量级文章的作者中极少有中国大陆商学院的教授,这说明,只要潜心研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管理理论研究一定会绽放出应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