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少年的大师文学课
¥39.99
本书以郑振铎先生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为底本,按体裁产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编排,对中国文学知识作了系统梳理,深浅出,既能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能使读者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丰富的内涵。在编辑的过程中,保留了其原旨以及行文风格,只是对其中的内容重新行了梳理。
二程遗书
¥39.99
“天地人丛书”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门经典读本。 程颢字泊淳,学者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兄弟俩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后世将之合称“二程”。程颢之学以“识仁”为主,程颐之学以“穷理”为要,他们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程朱学派。《二程遗书》是较为集中表现二程理学思想 的代表著作。该书反映了以程颢、程颐为首的洛学学派的思想特征,也反映了二程的历史观。复旦大学哲学系潘富恩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超越语言:诗性言语的心理发生
¥39.99
《超越语言——诗性言语的心理发生》是鲁枢元奠定自身学术地位的文艺学专著。 文学性的核心是诗性,诗性是人性的底色。本书所探究的是“文学语言的心理发生”,亦即诗性在人性中的发生与遗存。文学语言是如何在一位作家或诗人的心中产生并呈现出来的?诗性的语言如何在人性中扎根生长?当诗意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渐行渐远时,文学艺术如何再度达成对于日常生活的超越?这些问题往往被正统的语言学家忽略。 鲁枢元力图跳出结构语言学的框架,发现主体生命在言语活动中的律动,而探讨人类对于语言的突破与超越的可能性。 《超越语言》首次提出“次语言”“常语言”“超语言”“言语流”“言语场”“裸语言”等理论概念并被学术界沿用至今。在本书中,作者力图从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字的特殊存在中寻找艺术超越常规、文学超越语言的脉络线索。由此,读者将会看到,一个当代中国人文学者如何将东方的老子、刘勰、司空图、王士祯、鲁迅,与西方的洪堡特、索绪尔、杜夫海纳、布勒东糅合在一起。 《超越语言》1990年首次出版,旋即在语言学界和文学界引发巨大反响和热烈讨论,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曾在《读书》杂志发表专文,称赞“鲁枢元的文论别树一帜”、《超越语言》是“一本超拔的书”;韩少功先生指出“这本书分量很重,足可以‘西渐’侵欧美。在这个时代,能用心魂与血性来创造学问的实在不多。”《超越语言》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跨越对西方文论的横向借鉴而始自我构建的标志性专著。其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即便在当下,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本次重新出版,鲁枢元对书稿作了修订,并根据时代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专为全书各章悉心增写了补记
(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下册)
¥40.00
《阁楼上的疯女人》被誉为20世纪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圣经。它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美国文论中的经典。在这部著作中,女权主义者S.M.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重读了19世纪著名女作家如简·奥斯丁、夏洛特等,并试图从新的视角去理解19、20世纪独特的妇女文学传统及其共性,批判菲勒斯中心的父权制和男性文学传统,挖掘妇女的文学创造力,恢复长期以来经常被人忽视的妇女文学史,修正文学史思想中一些基本的术语,从而建构一种新的女权主义文学典律,并在伊莱恩·肖尔沃特"女性美学"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女权美学"批评。
科学思想史
¥40.00
本书分别阐述了古代的科学思想、16-18世纪的科学思想、19世纪的科学思想、20世纪的科学思想,系统论述了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以及科学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对古今中外的科学理论、科学思想者和科学家的科学思想行了系统的总结,对中国的郦道元、贾思勰、张遂、沈括、郭守敬、徐光启、宋应星以及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哥白尼、普勒、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爱因斯坦、波尔等人的思想作了详细的介绍,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述科学思想史的力作。
(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上册)
¥40.00
《阁楼上的疯女人》被誉为20世纪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圣经。它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美国文论中的经典。在这部著作中,女权主义者S.M.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重读了19世纪著名女作家如简·奥斯丁、夏洛特等,并试图从新的视角去理解19、20世纪独特的妇女文学传统及其共性,批判菲勒斯中心的父权制和男性文学传统,挖掘妇女的文学创造力,恢复长期以来经常被人忽视的妇女文学史,修正文学史思想中一些基本的术语,从而建构一种新的女权主义文学典律,并在伊莱恩·肖尔沃特"女性美学"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女权美学"批评。
转折时代的汉语文学
¥40.00
本书聚焦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汉语文学,试图破现代、当代和华文文学之间的界限,跨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等区域边界,探讨这一时期文学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理清转折发生的线索,思考其深远意义及对当下汉语文学发展的影响。 全书精选论文25篇,分为四个主题:转折时代的汉语文学、左翼运动及其文学实践、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不同地区的文学生产与文化运动。作者均为该领域的一流学者,其中不乏年轻一代的学者,代表了近年来现当代文学领域研究的高水平和新思路。
托尔斯泰论文艺
¥40.00
本书收列夫·托尔斯泰的文艺论文二十篇,其中包括他关于《童年》《战争与和平》等作品的创作感想,对莫泊桑、果戈理、契诃夫、莎士比亚等作家创作的评论,乃至对文学与艺术整体的深思考,反映了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和文学观。
复社与文学研究
¥40.00
作为中国历*大的文人社团,复社在中国学术与文化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该书通过多视角的分析与阐述,详细探讨了复社的结社过程、文学主张、创作特色、在明末清初文坛的地位影响以及它与其他文学流派之间的关系。
泰州学派研究
¥40.00
本书是一部对泰州学派进行研究的专著。基于文献,本书对泰州学派成员的组成提出了新的看法,突出了泰州学派的历时特征以及泰州学派的核心思想内涵,对此前泰州学派研究中鲜有论及的赵大洲、邓豁渠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肯定了其在泰州学派传衍中的作用。通过文献细读,本书对传统的学术观念提出了一些质疑,分析了泰州学派思想家们通过不懈努力为儒学注入的鲜活因子,分析了泰州学人豪杰精神背后的经世情怀,为客观评价泰州学派的历史作用提供了学理依据。
北宋尺牍研究
¥40.00
北宋是中国尺牍文学史上又一个高峰,存世万余通尺牍,且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作品。尺牍发展至宋,有了新的突破,具备综合性艺术价值与独特的研究价值。本书结合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成果,在综合考察尺牍的起源、界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北宋尺牍行了多方面的深度研究。尺牍作为一种成熟的复合文化范式,其意义与影响超越了单一的文学作品或书法习作,而成为一种尺牍文化,牵连时代思想、文化、风俗、艺术、文学方方面面,是宋人文化瑰宝,值得我们投更多的精力去整理、研究。
后现代主义小说(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外国文学研究核心话题系列丛书)
¥40.10
本书第一章首先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切,探讨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性,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根源与特征。第二章到第五章是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原创研究,从元小说、媒介、传播、排比手法等不同角度对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行解读。第六章建构了后现代文学伦理学批评,提出后现代西方伦理学的核心观念。第七章提出后人文主义文学批评,主张建构尊重自然、物种间相互依存的生态社会以及人与多元物种和谐共生的后人类社会。
重审现代主义——东亚视角或汉字圈的提问
¥40.79
《重审现代主义——东亚视角或汉字圈的提问》(作者王中忱、林少阳)是多国学者多年合作研讨的结集,所收各论从东亚的视角出发,对有关“现代主义”的非历史化叙述提出了质疑,并在具体考察汉字圈内“现代主义文学”与社会、政治、思想的历史关联同时,探索了把“现代主义”作为重审历史的视点的可能性。《重审现代主义——东亚视角或汉字圈的提问》各论分别选取东亚文化场域中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主义”文学现象作为讨论对象,通过深入的个案分析,突破了比较文学领域单向度影响研究的模式,为重构区域文学史提示了新的方法。本书既有“重新定义现代主义”的理论探讨,又有对具体文本的细致分析,是别具特色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读本。
气味博物馆
¥40.80
在伦敦可持续遗产研究所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正试图建立一个集体嗅觉体验的“有意识的档案”——气味记忆的博物馆,为了保护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东西,并在未来能够回忆起它们。 基于这个想法,作者罗伯塔?戴安娜从嗅觉历史文化调查始,写下了《气味博物馆》。她收集了38种气味,并调查了每种气味的来源,深挖了它们与文学文化联系及其在香水中的应用,其中有大海的气味、雨后泥土的气味、刚割过的青草的气味,童年的气味——削过的铅笔、马戏团、马路上的沥青……这些人们最熟悉的气味,在作者包罗万象且充满诗意的叙述中,具备了唤醒记忆的独特能力。
心理弱者与文学需求
¥40.80
本书从文学的性质和价值两方面手,以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作者和读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或者为什么会有文学,并据此探索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回应“文学是否会消亡”这一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文学通过丰富的呈现形式,提供广阔的虚拟空间,满足不同读者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如归属和爱、尊重、认知、审美及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等。文学是人创造出来替代性地满足心理需求的精神产品,在互联网时代,文学的创作、传播和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变,但是其基本性质和核心价值仍然存在,心理弱者及其多样化的心理需求还会不断出现,因此文学不会消亡。
到达与回归之间——20世纪后半期英国移民小说家研究
¥40.80
本书作者运用当下文学批评理论概念结合具体文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她在论述中围绕“流散”这个理论概念,并以其展延的文化内涵与核心议题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当代英国移民作家的流散状态,深入考察其“到达他乡”和“回归故国”的创作主题,较好的阐述了当代英国移民作家作品中纠结的“稍纵即逝的心态”和“永久居留的渴求”等文学意蕴。
静墨流声:山本久枝、汤亭亭和小川乐
¥40.80
本书通过深分析山本久枝(Hisaye Yamamoto)、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和小川乐(Joy Kogawa)三位第二代北美亚裔女作家的作品,就女性的静默诗学问题,尤其是小说中的叙述空白及叙述缺省等诗学特征,与当前的女性主义理论各流派和族裔问题研究学界展对话,意图修正北美学界的“欧洲中心论”观,并推女性主义及亚裔美国批评研究。 本书作者指出:作为沟通静默与言说的桥梁,三位第二代北美亚裔女作家的小说作品表达了静默与言说二者在艺术与生活中从来就缺一不可,二者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弱势族群在“静默无声”的情境中亦能发声表达自我;若要在“民主环境”中听见种族或性别他者的声音,就必须有人站出来了解和学习其沉默的言说特征和话语方式,使其心声被众人听见。
死亡、名物、女性与政治——个体自觉背景下的建安文学书写
¥40.80
·
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论(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总论)
¥40.80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前言部分是对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总体把握,侧重于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史的梳理;总绪论部分厘清了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观念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重部分为第三部分,该部分对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行深分析,侧重于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的主题思想与创作特色的探索。具体来说,本部分分五个章节深分析了艾丽斯?默多克、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朱利安?巴恩斯、伊恩?麦克尤恩、石黑一雄等五位英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涉及到的小说文本一共有15部,分别从性别操演、家庭伦理、关怀伦理、科技伦理、创伤叙事等视角探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主题和叙事特征。
俄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论(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总论)
¥40.80
俄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在短短30年内悄然萌生、迅速崛起和急速消疲的过程,但它填补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的空白,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人们普遍的自我想象、内在世界的焦虑和欲望,其思想意识和诗学特征也为后来的新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创作经验。本书旨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采用编年史手段,对不同时期的俄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行梳理和研究,发掘俄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20世纪70年代,“先锋派”作家解构传统,颠覆权威,在作品中抒发被压抑的狂欢。苏联解体后,以马卡宁、佩列文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对历史和现实行反思,逐步回归现实主义传统。此外,纳博科夫的文学思想、美学传统和创作艺术对俄国后现代主义作家产生了或显或隐的影响,多甫拉托夫等以“碎片化”的“本真叙事”手法,展现移民生活中“荒诞的真实”和身份焦虑。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论(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总论)
¥40.80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论》揭示,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用真实与虚构交织的文本,有效地表现了后现代人类经验,在解构、颠覆虚构世界的同时,重建一个承认差异,尊敬他者,可持续发展的真实的世界。多克特罗用多元变化的叙事技巧和多样杂糅的文本结构表现后现代左翼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制度,追求社会公正。德里罗的系列小说表现了美国消费主义、精神创伤、恐怖主义、对外政策、意识形态、技术至上论、金融资本、大众传媒、极权主义等社会主题。奥斯特热衷于在小说中创作了一系列迷宫式的小说,揭示现实与历史之真实。鲍尔斯在作品中积极倡导并建构后人文和谐社会的思想。库普兰德的小说密切关注大众文化和社会问题,将文化批判与人物塑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唐利维的狂欢化小说创作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不确定的、不稳定的、充满怪诞和荒谬的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