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开明派文化与文学
开明派文化与文学
姜建
¥84.80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郑振铎、胡愈之、周予同、刘大白、徐调孚、王伯祥、章锡琛、匡互生、朱光潜、顾均正、宋云彬、方光焘、刘薰宇、刘叔琴、傅彬然、贾祖璋、周建人等人陆续会合在一起,依托《我们》《立达》《一般》《中学生》等杂志和我们社、立达学园、立达学会、明书店等机构,在文化教育和文学领域中孜孜不倦地耕耘,以其相当稳定的文化倾向和文化活动,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这一由江浙文人组成的松散的文化文学复合型流派,不妨称其为“明派”。明派坚持启蒙的文化立场,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原则,贯彻放民主、稳健扎实、低调超脱的行世作风。本书从明派的发展历程、文化立场、文化观念、文化实践、文学实践、精神建构六个方面,论述了明派作为一个文化、文学流派的历史存在、思想内涵、行为方式和精神品质。
烟酒不分家
烟酒不分家
余斌
¥46.50
本书属于忆旧散文集,生活经历取材和笔致风格与周作人、林语堂、汪曾祺的散文相近。作者喜欢酒,也抽烟,几十年浸淫此道,烟酒相伴大半辈子,所以亲身经历的体验和耳闻目睹的酒人酒事、烟民趣事,不仅丰富,而且能以摇曳笔致娓娓道来。收本书各篇原是专栏文章,分为四辑,从下酒菜到红黄白啤酒,到“烟之为物”,读来诙谐有趣。
静墨流声:山本久枝、汤亭亭和小川乐
静墨流声:山本久枝、汤亭亭和小川乐
[美]张敬珏(King-Kok Cheung)
¥40.80
本书通过深分析山本久枝(Hisaye Yamamoto)、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和小川乐(Joy Kogawa)三位第二代北美亚裔女作家的作品,就女性的静默诗学问题,尤其是小说中的叙述空白及叙述缺省等诗学特征,与当前的女性主义理论各流派和族裔问题研究学界展对话,意图修正北美学界的“欧洲中心论”观,并推女性主义及亚裔美国批评研究。 本书作者指出:作为沟通静默与言说的桥梁,三位第二代北美亚裔女作家的小说作品表达了静默与言说二者在艺术与生活中从来就缺一不可,二者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弱势族群在“静默无声”的情境中亦能发声表达自我;若要在“民主环境”中听见种族或性别他者的声音,就必须有人站出来了解和学习其沉默的言说特征和话语方式,使其心声被众人听见。
莱布尼茨文集(第1卷):早期形而上学文集
莱布尼茨文集(第1卷):早期形而上学文集
莱布尼茨
¥136.00
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早期研究(1686-1697)与后期研究(1702-1716)是莱布尼茨形而上学思想统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要阶段,如果说早期是莱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形成和逐步充实和系统化的阶段的话,后期便是莱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广泛应用并一步充实和系统化的阶段。本论文集收莱布尼茨短篇论文11篇,旨在展现莱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初步形成和逐步充实和系统化这一早期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的演过程。这11篇论文又被细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前面7篇论文,从《形而上学谈》到《形而上学纲要》着重阐述的是莱布尼茨的个体实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其中高成果为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系统以及充足理由原则的提出和阐释。如果说这7篇论文处理的是有关个哲学迷宫的问题,即实体学说或思辨哲学问题的话,那么,后面4篇论文处理的便是有关第二个哲学迷宫的问题,即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或有关实践哲学的问题,后者广泛涉及可能性与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理性与意志、必然性与自由的辩证关系,其*高成果是提出了“自由=自发性 理性”这一自由公式。
莱布尼茨文集(第3卷):自然哲学文集
莱布尼茨文集(第3卷):自然哲学文集
莱布尼茨
¥160.00
然,作为莱布尼茨可能世界中*好世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人类被“造出”之后,就一直是人类的*家园。在本文集中,编译者共收录了20篇相关论文和书信:从1671年的《对物理学与物体本性的研究》到1715年的《斐拉莱特与阿里斯特的对话》。基于对莱布尼茨自然哲学学术背景的考察,本文集的主题内容涵盖了八个方面。其中,前四个方面旨在从莱布尼茨自然哲学生成的角度依序考察莱布尼茨对笛卡尔、笛卡尔派、自然主义及野蛮哲学(即泛活力论)和牛顿的批判;后四个方面则从逻辑层面考察莱布尼茨自然哲学的宏观结构、动力学思想、物质观与有形实体学说及其历史影响和理论得失等。 作者简介:
老尹在巴黎
老尹在巴黎
余斌
¥46.50
这本文集字数无多,收作者近年陆续写就的忆旧怀人的散文十多篇,所写人物从家里小时候的保姆(《老阿姨》)、小时的同学(《“小白鞋”》),到他的朋友和同学叶兆言、交往甚多的文坛前辈杨苡,以及若干海外朋友。大致是鲁迅《朝花夕拾》一路写法,也用了小说笔法写散文,非虚构作品读来却带虚构色彩。各篇文化底蕴浓厚,且出之以风趣幽默之言。于散漫中见神韵,疏淡中露锋芒。
上古汉语与格句式研究
上古汉语与格句式研究
潘秋平
¥62.40
本书立足于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的理论假说,结合语义地图模型,对上古汉语的不同与格句式做出分析。从句式多义性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上古汉语与格句式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并讨论了不同的与格句式如何在概念隐喻的作用下,由给予类事件的编码扩大至其他非给予类事件的编码。在此基础上,还一步讨论了上古汉语是否具有与格交替现象以及如何解决概念空间上的断问题。
《数字人文》2023年第1期(试读本)
《数字人文》2023年第1期(试读本)
刘石,孙茂松,尹涛主编
免费
《数字人文》是由清华大学和中华书局联合主办,旨在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发表平台的学术期刊。每期收入约10篇文章,20余万字。该刊物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旨在努力建设学术交流的优质平台,更好地为数字人文学术的健康发展服务。
《数字人文》2023年第2期(试读本)
《数字人文》2023年第2期(试读本)
刘石,孙茂松,尹涛主编
免费
《数字人文》辑刊2023年第2期,共计收录文章9篇,总计约30万字。本期设置五个专栏,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本期秉承创刊以来的收录规则,栏目设置更趋稳定,学术质量不断提高,编辑风格更加成熟。
沈家本新传
沈家本新传
沈小兰,蔡小雪
¥150.40
沈家本(1840—1913),清末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清末钦定修订法律大臣、法部尚书、宪政编查馆副总裁。沈家本著述丰富,有传世经典《历代刑法考》。沈家本犹如一座桥梁,联结着中国古代与近代甚至现代,同时,联结着世界东方与西方,被誉为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人。 本书是清末法学家沈家本的传记,通过描述他的一生,可使人们更多地了解这位法政宿将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也客观地揭示了清末的社会和政治情况。全书史料丰富,细节动人,可读性强。沈家本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掘墓人和中国近代法制的缔造者,在其所处历史场景中有社会的、政治的、国家的和法律的方方面面问题,面对真实困境和尖锐矛盾,他都能担当大任,敢于化解风险,革故鼎新,矗立时代潮头。
现代晋域女性文学史略(1920-2020)
现代晋域女性文学史略(1920-2020)
侯文宜
¥90.60
20 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山西文学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即是女性文学的崛起——蒋韵、葛水平、孙频、李燕蓉等均走向全国,形成一股强烈的冲波。本书立足三晋大地,聚焦女性写作,溯源早期“民国才女”石评梅,追踪中期“飞毛手”王樟生等,试图从整体历史视野出发,对现代山西女性文学之生成、发展、代际谱系等做出逻辑梳理。作者首次在该领域引文学史建构意识,力求溯史钩沉、考镜源流,对各时代社会文化思潮与文学关系之研究,对晋域女性文学代际划分与形态描述,均显学术功力和独到洞见。
49元5本 中国人必知的人文常识书(套装共6册)
中国人必知的人文常识书(套装共6册)
李睿,李问渠,赵子仪
¥49.99
这是一套经典人文常识书,包括《不可不知的2000个国学常识》《中国文化常识全知道》《不可不知的2000个地理常识》《你应该知道的2000个文学常识》《你应该知道的2000个人文常识》《每天一个历史趣味常识:有关中国历史的500个问题》共6册。 这套书涵盖国学、地理、文学和历史等常识,是扩充个人知识储备的工具书。
49元5本 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空间书写
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空间书写
高莉敏
¥40.80
本书通过分析当代美国犹太作家保罗?奥斯特(PaulAuster,1947-)小说中的空间,指出其笔下的空间突破了传统的地理位置的含义,是场所与空间状态的双重结合,不仅指代特定的地与建筑意象,更加强调美国犹太人的行为活动,表现出美国犹太属性。奥斯特笔下空间的这一属性一方面反映了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与第一代和第二代美国犹太作家创作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揭示了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核心概念“犹太性”的当代意义。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高校师生、文学批评家、研究者和爱好者等。本书可供从事文学批评和空间研究的学者参考,也可作为辅助阅读材料,用于高校英美文学的教学,还可以作为普通读物,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史料卷>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史料卷>
¥99.99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史料卷,套装共6册包括《<鲁迅研究月刊>东北流亡文学史料研究汇编》《端木蕻良年谱》《马加来往书简》《漂泊生涯——马加回忆录》《四十年间——雷加回忆录》《我这个人——塞克回忆录》,丛书翔实而清晰地呈现了东北流亡文学的面貌和脉络,客观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当代东北流亡文学研究的前沿、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49元5本 融慧向未来:“融·慧”教育的实践探索
融慧向未来:“融·慧”教育的实践探索
徐相瑞
¥15.60
教育是一场诗意的修行,需要有情怀、有智慧、有方向的一群人能自带光亮,向阳而行
49元5本 笔补造化:中唐至宋末诗歌叙事传统研究
笔补造化:中唐至宋末诗歌叙事传统研究
杨万里 周剑之 著
¥22.00
本书中,笔者于唐代部分选取了在诗歌叙事艺术方面有创新性的诗人(杜甫、元稹、白居易、李贺等)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来剖析唐代诗歌叙事传统的某些特质。至于宋代部分,则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这也是考虑到宋代诗歌创作的现实状况而选取的研究策略。宋代很少有像白居易、元稹这样写叙事诗的典型作家,但在普遍倾向性方面规律性更强。作为唐宋诗体文学的一个大门类,唐宋词的叙事传统也是本书关注的重。唐宋诗中诗题、诗序和诗注的叙事性研究亦在本书中呈现。
49元5本 文艺心理阐释
文艺心理阐释
鲁枢元
¥42.99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学科的诞生;1908年,弗洛伊德发表了《作家与白日梦》,为文艺心理学面世揭序幕;1924年,鲁迅翻译了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并在大学课堂讲授,成为国内引文艺心理学系统理论的第一人;1936年,朱光潜出版了中国学者的第一部《文艺心理学》专著。此后,这一学科在中国沉寂了近半个世纪。 20世纪80年代,文艺心理学在中国得以重建。鲁枢元作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积淀深厚的西方心理学资源中披沙沥金,对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心理学的日内瓦学派、“维列鲁”学派逐一行了兴致盎然的扫描与梳理,从中探寻与文学艺术相关的知识与理论,让文艺学与心理学在新时代的学术视野中融会,结集成这本《文艺心理阐释》,为当代文学艺术的心理批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书稿共分为三卷,卷一分析了20世纪文学整体背景的转换,将文艺问题和心理问题放置在人类活动历史的框架中,希望文艺心理学研究可以更加贴近现实;卷二评了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等九个国外心理学派,并梳理了各流派思想理论中与文学艺术心理相关的环节;在卷三中,作者结合心理学研究,从本体论、创作论、价值论、批评论的角度向读者阐释了自身的文学观,表达了自己对新时期文艺学发展状况的研判。 本书有助于读者从心理学维度感知从创作主体到创作内容、到读者受等文学艺术活动的整体过程。
49元5本 21世纪的韩礼德语言学思想
21世纪的韩礼德语言学思想
赖良涛,赵清丽,汤斌,韩礼德,卫真道
¥58.80
49元5本 德国的文学与艺术
德国的文学与艺术
(法)德·斯太尔夫人著 丁世中译
¥34.00
《德意志论》(1810)是欧洲浪漫主义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德·斯太尔夫人晚年流亡期间游历德国后对自己的文化思想的一个总结。《德意志论》分四部分,本书是其第二部分,细致分析了德国文学艺术的特,评述了德国作家的性格和倾向,考察了德国特有的形而上学气质的根源。维兰、歌德、席勒等古典作家及其代表作,都在书中得到鉴赏和评价;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如施莱格尔兄弟,更受到作者热烈的推崇。
莱布尼茨文集(第5卷):认识论文集
莱布尼茨文集(第5卷):认识论文集
莱布尼茨
¥128.00
莱布尼茨不仅是西方近代大陆理性派认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而且还是西方近代经验论和大陆理性论的集大成者。其认识论思想在西方认识论史上享有重要历史地位。莱布尼茨的认识论思想在其《人类理智新论》中得到了全面阐述,但在《人类理智新论》写作之前或之后,莱布尼茨还写有一系列重要论著。本文集收录了莱布尼茨1670—1715年间的19篇短著和书信。其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学说。(2)莱布尼茨的大知觉理论。(3)莱布尼茨的真理学说。
世界古代作家作品漫谈
世界古代作家作品漫谈
萧枫
¥9.36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