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风追盛唐:钟吕八仙道光
风追盛唐:钟吕八仙道光
高从宜 王肖苓
¥23.00
  《风追盛唐钟吕八仙道光》是道教的民间文化层面,着重阐明中国脍炙人口的钟吕八仙其实来自于和盛唐平行对应的心灵高度,是盛唐文明的一种祭奠和救恩现象,介绍了吕洞宾“化腐朽为神奇”的传奇人生,其剑仙、酒仙和《钟吕传道集》《灵宝毕法》表现出的诗仙形象验证了盛世唐朝的根柢在道教;
49元5本 周易(修订版)(上)
周易(修订版)(上)
郭彧 著
¥23.00
周易(修订版)(上)
49元5本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胡适 撰 耿云志等 导读
¥23.00
      《中国哲学史大纲》为胡适所作,是中国学者运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建立的标志。它所获得的赞誉无以复加,不但被视为一本划时代的著作,而且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山之作,为胡适的学术地位奠定了一块不可撼动的基石。
49元5本 周易(修订版)(下)
周易(修订版)(下)
郭彧 著
¥23.00
周易(修订版)(下)
49元5本 启蒙,再启蒙
启蒙,再启蒙
张康之
¥23.00
该书是立足于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规划未来社会的倡言之作。作者认为,与人类历史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两个历史阶段的生成关联在一起的是发生了两场伟大的启蒙运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和西方的古希腊时代代表了人类历史上的*次启蒙运动,所启蒙的是农业社会;发生在18世纪的那场影响至今的启蒙运动则是一场启蒙工业社会的运动。现在,人类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一场启蒙运动去规划后工业社会。作者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各个方面对工业社会行了较为全面的批判性反思,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释了启蒙后工业社会的行动路线。作者在构思后工业社会的建构问题时,把全球化、后工业化程中的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作为立论的出发,认为这一条件下对人类命运构成了极大挑战,要求全部社会建构及其治理行动都必须指向人的共生共在。在对社会及其治理实践的思考中,作者根据社会的加速化、流动性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方面所提供的客观条件,提出了合作制组织以及合作治理的构想,认为新的启蒙的重心就在于提出可行的合作行动方案,以求将人的共生共在变成现实。
49元5本 人生哲学:外二种
人生哲学:外二种
冯友兰
¥23.10
《人生哲学(外2种)(精)》广泛收集冯友兰先生各类著述,增补冯先生的英文原作、发表在报刊。杂志的短文、写作于建国初期特殊年代的作品,以及此前未曾公开发表的书信等。重新梳理冯友兰先生全部著作版本源流,重作分卷。重新校订冯友兰先生全部著述的文字和引文,力求准确完备。为各卷分别编制人名及书篇名索引。
49元5本 新马克思主义导引
新马克思主义导引
(法)高宣扬
¥23.14
新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解,其不同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指自20世纪初以来,尝试重新检讨或反思马克思古典理念,使马克思主义并不只限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形态,而是成为全体进步人类实现社会正义化、合理化和自由化的指导理论,这股思潮已经渗透到社会和文化生活之中。本书主要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为发展脉络,介绍了自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先驱——卢森堡、卢卡奇、科尔施等思想家以来的基本内容及其实际影响,并针对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的生平简历、思想学说作一全面性的论述。
49元5本 拉普拉斯的概率哲学思想阐释
拉普拉斯的概率哲学思想阐释
王幼军
¥23.14
王幼军著的《拉普拉斯的概率哲学思想阐释》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拉普拉斯概率哲学思想的成果。书中全面而系统地解读拉普拉斯概率哲学思想的同时,对他的著作《概率的哲学探究》做了详细的译注,这对于完整地理解拉普拉斯的概率哲学思想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49元5本 情性人生——心灵美学讲稿
情性人生——心灵美学讲稿
骆冬青
¥23.15
《情性人生——心灵美学讲稿》从人的生存发展来研究心灵的美学历程,既具有古典美学的论域,又具有当代生存论美学的亲证色彩。主要是个体心灵的哲学探讨,包括人生的各个阶段,从生活的多种侧面和层面来观察、叙述和思考人的心灵发展的美学意蕴。主要章节包括:重生与反省、道始于情、开辟鸿蒙、道可道非常道、兴于诗、卑微视角、少年情怀、残酷青春、爱情悖论、抗争与沉沦、中年危机、“耳顺”心境、退隐自在、无欲从心、纵浪大化、归零与通灵。
49元5本 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精)--陈鼓应著作集
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精)--陈鼓应著作集
陈鼓应
¥23.15
  《管子》四篇(〈内业〉、〈白心〉、〈心术〉上下)是战国稷下黄老道家的代表作,本书旨在阐发稷下黄老派思想。全书分成三个部分。第二部分《管子》四篇注译与诠释是本书的中心部分。其余两个部分的文章和解释都是围绕着这四篇所做的思想阐发及材料补充。本书力图保持古代道家思想精髓,通过作者的解析,读者从中品味到道家较为原始的思想蕴含。
49元5本 中国哲学常识
中国哲学常识
胡适
¥23.18
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百家哲学思想,以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朱子等圣哲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国经典哲学,也能清晰地感受胡适严谨的治学态度。
49元5本 不止于理性:判断与决策学视角下的理性论
不止于理性:判断与决策学视角下的理性论
齐亮
¥23.20
本书为心理学研究成果,属于心理学分支——判断与决策学的范畴。本书运用文学名著和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学术理论,从学术的角度解释不确定性与理性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从不确定性始,分析人类以理性抵抗不确定性的方式和方法;从化论的角度,分析人类通信能力和连贯能力的发展过程;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分析人类的直觉和分析能力,并介绍相关学者的研究展。 本书适于广泛读者群体,任何对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判断与决策学感兴趣的人群皆可阅读,有一定相关专业基础的读者会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道德情操论:英文
道德情操论:英文
(英)斯密(Smith, A.)
¥23.40
《世界·大师·原典·文库:道德情操论(中文导读插图版)》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
魔鬼逻辑学——揭露潜藏在历史与社会表象下的博弈法则(第二版)
魔鬼逻辑学——揭露潜藏在历史与社会表象下的博弈法则(第二版)
周建武,张玉梅
¥23.40
博弈逻辑(Game Logic)研究的是理性的人在互动行动中即博弈中的推理问题,是逻辑学科的一个分支,是 “理性的”行动者或参与者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选择策略或如何做出行动的逻辑,属于应用逻辑范畴。 本书一部有关逻辑博弈的大众通俗读物。有趣的地方就是种种故事发生在真实的历史与日常的生活中,力图把社会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理性化、抽象化、推理化,以便更精确地刻画并把握事件发展变化的深刻内涵。
49元5本 《老子》译解
《老子》译解
姚淦铭译解
¥23.40
《老子》一书虽只有短短五千余言,但充满了玄妙哲思,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军事、养生等诸多方面作了精神阐述,是一部能慧明道的经典。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一、导读(介绍老子其人、其书以及怎样阅读《老子》) 二、正文 1.原文。阅读原文能更直地感受、体味其中的含义以及言外之意。原文文字主要依据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也参考其他本子。 2.注释。词语注释有助于理解原文。词语有不同释义时,则略为选择数种。 3.译文。基本上采取直译。 4.解析。扼要分析每章内容、特并做简评,加深对原文的理解。 三、附录(介绍《老子》一书的思想内容以及研究状况)
49元5本 人生的智慧:典藏版
人生的智慧:典藏版
阿图尔·叔本华
¥23.40
关于人生的幸福,早在1850年,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叔本华就已经给出了答案:苦难是人生的主旋律,活着不过是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而如何在夹缝中获得幸福则需要一定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流传*广的名篇,也是全世界*负盛名的哲学作品之一。在本书中,叔本华将决定人一生命运的因素分为“如何看待自我、如何看待财富、如何看待别人的评价”三个部分,以“优美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娓娓道出了健康、财富、名声、荣誉、独处和与人相处的哲学道理。自1851年首次出版以来,《人生的智慧》几乎已成为全世界每一个有学识的市民家中的书,被各个国家的读者奉为指导人生的“圣经”。本书摒弃了晦涩难懂的哲学术语,所涉及的题材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尤其适合大众阅读。正如叔本华在临终时所说:“人类从我这里学到了他们将永世不忘的东西。”本书就如一座灯塔,将使你获得终生受益的启发。 此版《人生的智慧》专门邀请我国著名哲学家邓晓芒教授撰写长文导读,译稿忠实于德文原版,更好地还原了这部*著作的思想精髓。
49元5本 黄明哲正解《道德经》
黄明哲正解《道德经》
黄明哲著
¥23.40
《道德经》教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永续发展之道,在社会快速变迁的今天,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本书依作者在喜马拉雅讲述《道德经》的讲稿《黄明哲正解〈道德经〉》整理润色而成,全书力图贯通诸家观,独创现代正解,深研究道家思维方式,揭示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的底层代码,适合各企业、公司、组织的决策者,期望理顺理财思路的金融投资人士,创业途中或即将始创业的人士,期望通过拼在职场有所成就的人士和国学爱好者阅读。
“亲亲相隐”与二重证据法
“亲亲相隐”与二重证据法
梁涛
¥23.40
本书主要讨论学术界争论的两个热问题:“亲亲相隐”与二重证据法。认为“亲亲相隐”之争的关键不在于血缘亲情本身是否正当,而在于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究竟主张如何处理血缘亲情与社会道义之间的关系。对此问题做出认真的分析与梳理,是“亲亲相隐”之争从“立场”走向“学理”的关键。二重证据法虽然*早由释古派学者提出,但也受到疑古派学者的启发,今天我们不应将二重证据法与疑古思想简单对立起来,而应将其发展为疑古、释古两派都能受的研究方法。
49元5本 先秦汉代儒教天论研究
先秦汉代儒教天论研究
石磊
¥23.40
  敬天与崇祖是儒家二大信仰支柱,天论是儒家学说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兼具学术与宗教双重品格,石磊、李申编写的《先秦汉代儒教天论研究》通过对先秦两汉儒家天论的梳理,意在揭示儒家敬天与崇祖同本共源,其内涵都来自以“生生”为核心的宗法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敬天思想有着超越学术义理层面的宗教性本质。
经学的新开展
经学的新开展
干春松,陈壁生
¥23.40
  經學曾經長久地塑造了中華文明。正如李源澄《經學通論》所言:“經學者,統一吾國思想之學問。未有經學以前,吾國未有統一之思想。經學得漢武帝之表彰,經學與漢武帝之大一統政治同時而起。吾國既有經學以後,經學遂爲吾國人之大憲章。經學可以規定私人與天下國家之理想,聖君賢相經營天下,以經學爲模範,私人生活,以經學爲楷式,故評論政治得失,衡量人物優劣,皆以經學爲權衡。無論國家與私人之設施,皆須於經學上有其根據。經學與時王之律令有同等效用,而經學可以産生律令,修正律令。在吾國人心目中,國家之法律不過一時之規定,而經學則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萬古長存。董生言‘天不變,道亦不變’是也。”百年以來,鼎祚數易,國運遷變,經學不但無預於國家建制,而且退出日常生活。即便在學術研究層面,現代學科建立之後,經學一變而爲史學,再變而爲史料,經學之精神蕩然無存焉。   時至今日,經學已近成絶學。民國以降,學術轉型主要表現爲現代學術體制的建立與經學一科的取消。現代學術轉型之後,中國學術研究幾乎完全被西式的學科、方法所主導。以西方學科對中國典籍進行系統化、邏輯化的整理,對現代人認識傳統,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於倡導現代學術的批學者,對傳統學術缺乏必要的同情之理解,以至有意地抹煞傳統的價值。自胡適以來,現代學術的總體特徵,是將“中國”視爲古代,將典籍視爲史料,由此建立起來的文、史、哲,都只有“史”的意義,而缺乏“學”的價值。由此,儒家經典被“圓鑿而方枘”,割裂分解,難尋其本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傳承。而且,中國特有的經學一科被取消,使傳統重要的經籍,被分割到不同的學科之中,僅僅成爲有待西方學科進行整理的史料,甚至一些不能納入西方學科的典籍,連史料的價值也日趋微小,長期無人問津。尤其是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大師凋零已盡,學術官僚化、市場化交相侵袭,我們的整個研究環境和學術局面,不但不能上接漢宋之通途,甚至不能接承乾嘉之小道,對古典瞭解之不足,有甚於晚明之浮誇。   然而,中國的政治、社會秩序的重建,思想學説的創新,越來越需要傳統思想的資源。一個族群如果失去共同的道德精神,便不可能支撑其政治社會建設,更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學習其他文明的先進經驗。在現代學術建立百年之後,如何認識我們自身,仍然是一個没有完成的課題。由于缺乏對自身的清醒認識,導致我們在學習西方的時候,常常視中國爲病人,把西方當藥鋪,結果往往是自處於北地而强植南方之橘,自視爲東施而强效西施之顰。事實上,只有深刻地認識自己,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地學習西方,也只有深刻地認識古典,才可能真正地走向未來。而作爲中國古典文明核心與根源的經學,正是我們今天重新認識這個國家的性質的立足點,也是我們今天重新認識歷史的根據,是我們開出新的政治社會的基礎。   面對百年來中國的政治、社會轉型,今天的經學研究,既不可能假裝生活在古典的經學時代,只要通過注疏便可以發明經義,也不可能假裝生活在西方社會,仿佛模仿西方學術便能弘揚古學。我們今天提倡經學,基本的任務,即是“爲往圣繼絶學”,通過一字一句理解那些古典大書,與古聖先賢對話。但是,經學的生命力,更藴藏在洞察古今,返本開新之後的義理創造之中。從董仲舒,到朱子,到康有爲,每一個歷史的轉折點上,正是這些學徹天人,既精通古經、又深知時變的解經家,既推動著歷史的發展,也推動了經學的發展。孔子有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對中國來説,經學的重要性,不證自明。但是,經學的生命力,及其回應一個變動時代的問題的能力,則需要經學研究者去證明,古代如此,現在也是如此。   當今之世,時在文景,學如晚明。經學不興,大道不彰。我們相信,不建立在自己偉大傳統基礎之上的民族,就不可能是健全的民族;不建立在自己偉大傳統基礎之上的思想,也不可能成爲超越時代局限的思想。而傳統思想資源,重要的就是經學的資源。因此,進一步强調經學研究,成爲這個時代學術研究迫切的任務。   我們希望,通過重新開啟經學研究,反思今天學科建制的不足,爲分裂的學科尋找共同的靈魂;   我們希望,通過重新開啟經學研究,接續華夏二千年來文明的主流,爲往聖先賢的學問,探求現代轉化的方式;   我們更希望,通過重新開啟經學研究,重新回到什麽是政治,什麽是好的生活方式等人類永恆面對的根本性問題的關切,爲生活方式的構建尋找新資源,爲國族的未來探索新方向。   經學的重新開展,意味著重回古典,再造文明,在這樣的時刻,每一個治古典經史之學的學者,背後都站立著這個族群數千年的文明史,以及她无法預知的未來。
科学的规范
科学的规范
卡尔·皮尔逊
¥23.50
在科学的成长中有这样的时期,此时必须完全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它的庄严的上层建筑移开,转而仔细审查它的基础。本书本来就打算作为对近代科学的基本概念的批判,这一点可在位于书扉页的箴言中找到它的正当理由。同时,作者充分地意识到批判之易和重建之难,因此他并不试图在较轻的任务上突然停住。了解作者观点的人,或者确实阅读了本书的人,没有一个会相信他低估了伟大科学家的劳动或近代科学的使命之重要性。如果读者发现誉满全球的物理学家的观点和物理学概念的流行定义受到质疑,那么他不必把这归因于作者的纯粹怀疑精神。作者几乎毫无保留地接受了近代物理学的伟大成果;他只是认为,陈述这些成果的语言需要重新加以考虑。这一重新考虑迫在眉睫,因为物理学的语言已被广泛地用于生物科学(包括社会学科学)的所有分支。包裹科学原理的模糊性不仅仅是由于大名鼎鼎的权威所标志的历史的进化,而且也在于这样的事实:科学只要不得不与形而上学和教条进行艰难的战斗,它就像一个武艺娴熟的将军一样认为,好是把它自己的有缺陷的组织隐蔽起来。然而,使人能够稍感疑惑的是,这种有缺陷的组织不仅迟早将被敌人察觉,而且它已经对科学的新手和聪明的外行产生了十分沮丧的影响。的确难以想象,有比在基础科学教科书中流行的关于力和物质的陈述更为绝望地不合逻辑的任何东西了;作为大约十年教学和审查的结果,作者被迫得出结论,这些著作即使有价值,也几乎不具备教育价值:它们没有激发逻辑明晰性的增长,或者没有形成科学方法方面的任何训练。我们也许可以发现这种朦胧的一个结果:无论与纯粹数学家相比还是与历史学家相比,物理学家容易陷入像自然神学和唯灵论这样的伪科学的泥沼。如果本书的建设性部分在读者看来也许是不必要的教条和论战,那么作者想请求读者记住,这在本质上与其说打算反复说教,还不如说打算唤起和激励读者自己的思想:借助读者独立探究引发的主张和矛盾,往往适宜达到这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