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礼制礼仪
¥2.99
本书内容包括了五礼之吉礼、圜丘配祭成为祭天的礼仪、敬畏天地而形成五帝之礼、泰山上昭告天下的封禅礼、祭日月星辰和山川的礼仪、祭祀先蚕和籍田的劝农礼、祭祀先圣先师的尊师之礼、礼仪之邦、 敬畏自然促成礼的形成、大禹铸九鼎和周公制礼乐、儒家先贤记录“五礼”等。


辽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婚姻习俗变迁研究 : 以契丹、女真、蒙古为例
¥31.15
本书详细阐述了辽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婚姻习俗的变迁,其内容主要包括这一时期契丹、 镇、蒙古等 民族的婚姻缔结原则、结婚年 龄、婚姻礼俗、离婚与再嫁、家庭财产继承等方面。依据史料并结合*新的考古发现,分析了这些民族婚姻习俗变迁的原因及特征。并从 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信仰以及中原文化影响等视角,归纳出了北方游牧民族婚姻习俗变迁中所具有的继承性、恢复性、变异性 和冲突性等特点。进一步印证 了北方游牧民族婚姻习俗变迁演进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不断融合发展壮大的过程。


西汉侯国地理(修订本)
¥84.00
西汉时期,先后封置八百余个侯国。数量如此众多的侯国在地域分布上是否存在特征,一直不甚明了。马孟龙的《西汉侯国地理》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对西汉近八百个侯国的地理方位行考证。同时采用“水平横剖面”方法,复原七个具有明确年代断限的西汉侯国地理分布剖面,并对每一个剖面所呈现出的侯国分布特征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西汉侯国地域分布特征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后,本书还对有关西汉侯国地理分布、侯国迁徙等一系列专题行了研究,揭示出一些以往未被注意的西汉政治制度、政治政策的变革。本书脱胎于全国百篇优博,是*部以西汉侯国地理分布为研究方向的专著,全面展示西汉八百侯国的历史变迁及地理分布,考辨精详,新见迭出,辛德勇誉之为“读书得间”,可为日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黄金、香料与殖民地:转动人类历史的麦哲伦航海史
¥20.93
1519年,麦哲伦率领5艘帆船和200多人从西班牙起航,寻找一条通往香料群岛(Spice Islands)的海上航线。一路上,他们饱受饥饿、疾病、精神和肉体的折磨,甚至面临死亡的威胁。*后,他们终于发现了一条海上通道,这条通道如今被称为“麦哲伦海峡”(Strait of Megellan)。这是一场历时三年的艰苦旅程,获奖无数的畅销书作家(传记作家兼记者)劳伦斯·贝尔格林借助*手资料客观还原了这项人类壮举,栩栩如生地讲述了一个宏大的探险故事。 在书中,贝尔格林以*人称讲述故事,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引人胜的旅程,其中有些资料首度在此公。这次探险不但改变了后世探险家的航海方式,也改变了历史本身。


最初的法老
¥30.40
本书是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中,“古埃及兴亡史”三部曲中的部(《Zui初的法老》《埃及帝国》《古埃及的终结》)。 本书梳理了古埃及早王朝时期、古王国时期和中王国时期的历史,涉及古埃及第零王朝至第十七王朝时期的法老,尼罗河谷文明的发展,王朝的变迁和权力更迭以及外国的国王,并旁及金字塔的修建和木乃伊的制作,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和埃及神庙的诸多神祇,以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为基础细致、丰富而清晰地呈现了古埃及历史的发展脉络并揭了诸多奇诡谜题。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品的,规模宏大的一组历史丛书项目,是其100多年历史文化内容的培育与积累,共有30种图书。本套丛书内容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制图家、摄影师、插画家和编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立足于历史与文明的思索,以时间轴展对世界各地文明及人类历史发展变量的解读和记录。本系列书目如下—— 《Zui初的法老》《埃及帝国》《古埃及的终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近东的王国和帝国》《希腊的起源》《古典希腊》《雅典的陷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从王政到共和》《罗马:征服地中海》 《罗马共和国的终结》《罗马帝国的崛起》《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罗马帝国:罗马的陷落》《拜占庭的辉煌》《中世纪欧洲》《伊斯兰的扩张》《基督教王国和十字军东征》《通往东方的新路线》《中世纪的终结》《征服美洲》《文艺复兴》《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君权》 《探险的时代》《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19世纪的世界》《世界大战》


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46.00
本书将带我们去探索50个地图之外的地方本书是当代的《马可波罗游记》,是真实版的《看不见的城市》本书是一场真实世界的未知之旅,能满足所有旅游爱好者的探险乐趣本书文笔优美、插图丰富、可读性强阅读这本书能让我们重新燃起对世界的好奇,能让我们踏上一段新的旅程,远离重复的生活和繁杂的事务,到街道的另一边,到地平线的另一半,到海洋的另一端。我们将跟随本书的作者前往这颗蔚蓝星球上人迹罕至的地方,鲜有地图标记的地方,有的甚至未被任何地图收录。这是一本关于漂浮岛屿、死亡之城以及隐藏在其背后故事的书,这些地方既是真实的存在又非同寻常。探索这些遗忘之地,可以让我们邂逅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本书选取的50个地点,并不仅仅因为它们的奇怪或是壮观,而是它们都拥有令人思考的力量,它们都能重新激发和重塑我们对于地理的想象。这本书能满足人们逃离日常平庸的需求,满足人们心灵深处探秘的欲望。


古代民族史(上)
¥5.55
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 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 善于融合, 不偏颇、不怨尤, 尚调和、主平衡, 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


古代民族史(下)
¥1.85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的民族,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 从公元前841年开始, 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 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的。


都城风物(全四册)
¥46.80
“都城风物”选取中国古代著名都城长安、洛阳、封、杭州相关的名著四种: 包括骆天骧《类编长安志》,记录从西周、汉唐到宋元的长安古迹,以及相关史事;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述北魏时代洛阳城市建制和佛寺建筑,以及相关政治、文化、风俗、人物、艺文、中外交往等;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述北宋封的皇城建筑、城内各坊、民众的饮食起居、岁时节令,囊括汴京生活的方方面面;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详述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


奔腾不息
¥49.00
亚洲的历史是由水域塑造的历史。在《奔腾不息:雨、河、岸、海与亚洲历史的塑造》一书中,历史学家苏尼尔·阿姆瑞斯通过亚洲的雨水、河流、海岸和海洋的故事,以及试图控制它们的气象观测员、工程师和农民的故事,重新审视了亚洲的历史。从印度的角度来看,他展示了对水的梦想和恐惧如何塑造了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的愿景,激发了人们通过水坝和水泵重塑自然的努力,并扭转了国家内外的紧张关系,为读者思考亚洲历史程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启发。


中国运河史料选辑
¥16.00
中国运河是全世界闻名的伟大工程之一,至今已经有约2500年的历史了,历代兴修、变革又频繁,所以运河的史料十分丰富。本书从三个方面汇编了运河史料:1.反映历代运河重要变革和某一时代的运河全貌;2.反映运河对于各个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第三,反映历代人民对于运河的看法和运河决堤时对民间造成的影响。基于以上三个方面,本书分朝代汇集了有关运河的史料,包括:1. 秦代以前的运河史料;2.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运河史料;3.隋代运河史料;4. 唐代运河史料;5. 五代及两宋运河史料;6. 元代运河史料;7. 明代运河史料;8. 清代运河史料;9. 清代运河决堤里下河地区受灾史料。本书与《大运河的变迁》是姊妹书,精装出版。


历史地理学十讲(长江人文馆)(中国历史地理学巨擘、学科创建人之一史念海经典作品,一书尽览祖国河山历史,北大教授辛德勇为恩师倾情作序)
¥17.99
史念海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历史地理学十讲》汇聚了其学术成果的精粹,以十个专题分别从我国的古今气候、人口迁徙、版图规模、交通运输、城市演变、经济重心等方面厘清历史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者治学严谨,用详实的史料、严密的论证再现了我国古代历史时期地理的发展与沿革,为历史地理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埃及帝国
¥30.40
本书是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中,“古埃及兴亡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Zui初的法老》《埃及帝国》《古埃及的终结》)。 在埃及驱逐侵的希克索斯人之后,埃及就此翻了全新的篇章:新王国时期。本书全面呈现了这一古埃及历史鼎盛时期,当时埃及是地中海东部Zui强大的国家之一。 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法老。如著名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伟大的征服者和政治家阿美诺菲斯三世,发起一神教改革的埃赫纳吞,因其陵墓中发掘出海量陪葬品和财富而闻名于世的法老图坦卡蒙,以及埃及史上的长寿帝王拉美西斯二世,他也成为埃及史上Zui为著名的法老。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品的,规模宏大的一组历史丛书项目,是其100多年历史文化内容的培育与积累,共有30种图书。本套丛书内容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制图家、摄影师、插画家和编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立足于历史与文明的思索,以时间轴展对世界各地文明及人类历史发展变量的解读和记录。本系列书目如下—— 《Zui初的法老》《埃及帝国》《古埃及的终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近东的王国和帝国》《希腊的起源》《古典希腊》《雅典的陷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从王政到共和》《罗马:征服地中海》 《罗马共和国的终结》《罗马帝国的崛起》《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罗马帝国:罗马的陷落》《拜占庭的辉煌》《中世纪欧洲》《伊斯兰的扩张》《基督教王国和十字军东征》《通往东方的新路线》《中世纪的终结》《征服美洲》《文艺复兴》《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君权》 《探险的时代》《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19世纪的世界》《世界大战》


古埃及的终结
¥30.40
本书是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中,“古埃及兴亡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Zui初的法老》《埃及帝国》《古埃及的终结》)。呈现了新王国时期之后的古埃及历史,一直到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香消玉殒。 这一时期的埃及,王朝更替频繁,饱受内乱和外族侵之苦,古埃及文明面临与亚述文明、新巴比伦文明、犹太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本书立足于考古发现,综合利用文献记载、历史遗迹、出土文物、历史地图、复原图、解剖图,生动立体地再现了这一时期埃及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思想艺术,以及宗教文化的冲突。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品的,规模宏大的一组历史丛书项目,是其100多年历史文化内容的培育与积累,共有30种图书。本套丛书内容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制图家、摄影师、插画家和编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立足于历史与文明的思索,以时间轴展对世界各地文明及人类历史发展变量的解读和记录。本系列书目如下—— 《Zui初的法老》《埃及帝国》《古埃及的终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近东的王国和帝国》《希腊的起源》《古典希腊》《雅典的陷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从王政到共和》《罗马:征服地中海》 《罗马共和国的终结》《罗马帝国的崛起》《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罗马帝国:罗马的陷落》《拜占庭的辉煌》《中世纪欧洲》《伊斯兰的扩张》《基督教王国和十字军东征》《通往东方的新路线》《中世纪的终结》《征服美洲》《文艺复兴》《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君权》 《探险的时代》《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19世纪的世界》《世界大战》


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北大的探索
¥22.66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不断加快全方位对外放的前步伐,并日益走近全球治理的舞台中央。在此背景下,促学科交叉发展,推动区域国别研究,服务于国家战略,是我们正面临并必须履行的时代使命。鉴于此,北京大学将区域国别研究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学校发展方案,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区域国别研究正在称为北京大学学科发展的新亮的时,也在诸多领域填补国内空白。本书梳理了北京大学部分学者关于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研究与论述,聚焦学科建设、理论方法,人才培养、具体案例四个维度,为推动国内区域国别研究,建设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科提供一份思考与借鉴。


地下世界:我们脚下的人类历史
¥19.99
亨特在他跨越时空的故事里,与各地探索者一起研究神秘的地下世界。他曾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微生物学家一起深黑丘地下一千六百米处探寻生命的起源;他曾与巴黎的地下墓穴探险者和地下管道探险者一同宿营三天;也曾在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与土著居民一起下达具有三万五千年历史的矿脉探险;在比利牛斯山一座幽深的洞穴里,也曾因旧石器时代艺术家们塑造的神圣雕塑而震撼不已。 每一次冒险都交织着诸多内涵:如神话传说、人类学、自然历史,甚至神经科学、文学和哲学。亨特的笔触优雅绵长,在不经意间,为我们消解了"地表沙文主义",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星球隐秘的一面。他为我们揭示了地下景观塑造人类*初的信仰的方式,也引领我们思考人类自身的价值。总之,《地下》思考了这样一些主题:幽暗深处的魅力,神秘的力量以及人类对探索未知的永恒渴求。


水利工程遗迹
¥4.20
本书内容包括了孙叔敖致力兴修水利、公孙祠以及相关的传说、新疆坎儿井、征服自然的人间奇迹、充满趣味的坎儿井文化、京杭大运河、历代开凿的史实缘由、给人启迪的文化内涵、关中郑国渠、十年建造中的一波三折、历史久远的渠首和沿革等。


美国种族简史(新版)
¥24.31
【作者简介】曾在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阿默斯特学院及其他学术机构讲授经济学课程,著有《被掩盖的经济真相》《基础经济学》等书。


四海之内――民族的形成与变迁
¥34.88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民族的种类、形成、变迁以及民族冲突、融和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中华民族的组成及其文化意义。

哥特史
¥10.04
公元375──568年,被称为欧洲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时代。在此期间,众多以日耳曼人(German)为主的蛮族部落侵罗马帝国(Roman Empire),并将其摧毁。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先后建立起了数十个日耳曼人的“民族国家”,给欧洲未来的政治版图下了基础。这段历史上承罗马帝国,下启中世纪,因而具有极其独特的重要性。但由于文化落后,各日耳曼民族很少写作历史文献。更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民族、宗教、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战争频仍,又导致了罗马方面大量珍贵史料的流失。在幸存下来的原始史料中,也多数存在章节严重残缺不全的问题。而少数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史料,或是时间跨度不足,或是记载内容过于简单片面,都无法让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后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拜占廷帝国(Byzantine Empire,即东罗马帝国)神职人员约达尼斯(Jordanes)编写的这本《哥特史》(拉丁文原名:《 De origine actibusque Getarum 》,英文名:《 The Origin and Deeds of the Goths 》,德文名:《 Gotengeschichte 》),就以其保存完整、内容丰富、叙事详细等众多优,备受后世学者的青睐,成为日耳曼人史、罗马帝国史、以及民族大迁徙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北京地铁站名掌故
¥39.99
本书是国内*部关于北京地铁站名掌故的著作,填补了国内尚无一个城市能从文史角度系统而全面地将地铁站名的历史与掌故汇编成集、公出版的空白,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全书介绍了北京到目前为止已发的23条地铁线路、共计352座地铁站名,包括站由来、历史沿革、景观风物、地域文化,趣闻轶事等。全书按线路顺序排列,从一号线始到机场线结束,节奏明快,史料扎实,语言生动,便于阅读。同时,书中还配有一百五十多幅老照片,帮助读者更直观的领略各个地铁站建设之前的历史原貌。 地铁站名作为地域名称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仅是地铁车站的称谓,也是北京的地理文化符号,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加以保护与传承。本书不是地方志,而是以北京人的眼光介绍北京地铁站名的溯源,融知识性、实用性、通俗性、趣味性于一体,堪称一部熟知北京地铁站名掌故兼及了解北京人文历史的简明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