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救猫咪:电影编剧指南
救猫咪:电影编剧指南
(美)布莱克·斯奈德著;孟影译
¥49.80
     《救猫咪:电影编剧指南》是好莱坞知名编剧、剧本导师布莱克·斯奈德的代表作。这是一本简练、清晰的实战派指导手册,它不讲玄而又玄的原理理论,而是坦诚地传授好莱坞商业电影的经典写作套路和技巧,直截了当,上手即用。从让主人公"救猫咪",到一句话故事,到结构节奏,再到推销剧本时必须注意的风险和机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职业经验,对于商业剧本写作的方方面面都给与了细致清晰的解答。而且,还非常好笑。   对于编剧新手来说,这是一本写满通关答案的"作弊纸";对于职业编剧来说,这是一本常读常新的实用工具书。当然,它也适用于小说家、文案写作者,以及那些希望破解好莱坞套路的影迷们。
茶馆
茶馆
老舍
¥5.50
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剧中故事全部发生在北京城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49元5本 喜剧的本质
喜剧的本质
(法)亨利·柏格森著;金祎译
¥45.00
笑,如同呼吸一样自然。然而,我们为何发笑,以及触发幽默反应的主题和情境,却少有人深思考。 在《喜剧的本质》一书中,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试图捕捉并分析这种难以捉摸的喜感的本质:我们为何发笑?可笑的事物为什么可笑?在喜剧、闹剧、小丑的鬼脸、俏皮话、文字游戏之间,有什么共同的东西?喜剧和正剧的区别在哪里? 通过探究人类事务中所有幽默的元素,精微分析形式、动作、情境、语言以及性格的喜剧性,柏格森希望提炼出喜剧背后的共同运作方式,对社会、想象力和文化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柏格森认为,喜剧性是人类独有的特质,而冷漠与超然是发笑的前提条件。喜剧不完全属于艺术,又不完全属于生活,它具有社会功能,促使人们省察自己,令社会机体保持活力。 在文艺经典中,关于笑的洞察非常罕见,而柏格森对喜剧本质的论述则是一部独特且不容错过的作品,书中提供了一系列深刻隽永的见解,关于我们为何觉得事物有趣、这些事物如何揭示我们自身,以及如何教会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茶馆
茶馆
老舍
¥5.99
《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度。本书只有三幕,却分别写了三个时段,通过形形色色、生动鲜活的人物命运的描写,反映了从戊戌变法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近50年的变迁史,揭示了旧中国黑暗与腐朽,真实展现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苦难生活,突出地表现了分别“葬送了三个旧时代”这一主题,那个时代波澜壮阔之下的民间疾苦和嬉笑怒骂,值得当下每个人去阅读和感受。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个茶馆,一群平民,在三个不同的时代上演三场不同的悲欢离合。人,一直没变,变的是这个世道。 《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幕。——曹禺。 《茶馆》是一个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现代戏剧理论家张庚。 我认为《茶馆》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好的作品。作品的特点就是不煽情,语言平实、口语化,却能表达深刻的感情,能让人落泪。——王蒙
原典书坊  宋元戏曲史
原典书坊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
¥6.00
  王国维不仅在古史地、古文字上是一代大师,在中国戏曲史研究上也卓有贡献,本书即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中国戏剧艺术在元代达到了高度的繁荣,但却因以往学者的轻视而晦暗不显。本书在这方面作了创性的工作,它全面考察,追根溯源,回答了中国戏剧艺术的特征,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形成、中国戏曲文学的成就等带根本性的问题,使元曲这一瑰宝重放异彩,并为今后的戏剧史研究指明了道路。 本书简体横排,以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加上后记,对作者其人及其书予以简要介绍,有助于现代读者加深理解。加上少量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使读者知人论世、知世论人。选目精当、装帧得体、印刷精美,既是文史爱好者了解民国学术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值得书友珍藏的珍品。
老舍曲艺
老舍曲艺
老舍
¥5.27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围绕着曲艺艺术的创作、语言、表演问题,以及这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发展规律、历史沿革、社会作用,它与其他艺术品种的关系等,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作品也具有作者幽默风趣的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戏语 图解中国戏曲
戏语 图解中国戏曲
北川
¥76.80
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博大精深、风格独具,本书历时3年多,在考证大量古今资料的基础上,绘制精美插画近800幅,通过图解的方式详细介绍了京剧、黄梅戏、评剧、越剧、豫剧、秦腔、昆曲、汉剧、粤剧、梆子、晋剧、川剧等多种戏曲,分别介绍了不同戏曲的特色和声腔体系、经典行当角色、表演服饰等细节内容。全面立体地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创新生动地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本书共包含7章。第1章介绍主要剧种和声腔体系;第2章对角色与脚色、生旦净末丑杂、同光十三绝做详细科普;第3章展示戏曲人物如何化妆,以及脸谱和假面的意义;第4章呈现大量的人物服饰装扮,囊括衣箱、盔头箱、旗把箱、杂箱;第5章介绍戏曲舞台的精妙置景;第6章活灵活现地呈现表演程式、中国戏曲的“绝活”;第7章选取各类剧种的代表作品,对故事情节做高度概括,让读者速懂讲了什么内容。
伴评弹而行
伴评弹而行
周良 著
¥14.00
本书是部由评弹管理者完成的著作,采用回忆录的记叙形式,撰写了作者伴评弹而行近一个甲子的历史,勾勒出20世纪下半叶以来评弹艺术在曲种管理、规律探讨、团体发展上的全貌,因而成为评弹事业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作者与评弹相识、相知、相伴的历程,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邂逅评弹曲种。由于管理工作的需要,始结识评弹艺术。从阅读书面文件到翻阅评弹作品,从看戏听书到登门拜访,从撰写听书心得到报道演出境况,在这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评弹艺术的感性认识,有利于从管理层面推动评弹艺术的发展。二、探讨评弹艺术。评弹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探讨评弹艺术的发展规律便成为作者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寻求理性突破的重要目标。三、梳理评弹历史。在前期感性认识与理性突破的条件下,作者始梳理评弹发展的历史:一方面讲述了评弹艺人的经历、评弹书目的整改、评弹团体的兴衰等内容;另一方面记录了陈云在宣扬评弹表演传统、指明评弹事业正途、规划评弹艺术未来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本书呈现了作者研究评弹艺术的学术理路——从资料手到理论升华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前辈学者严谨治学的典范。
牡丹亭:明代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国学网原版点注,汪龙麟审定)
牡丹亭:明代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国学网原版点注,汪龙麟审定)
"赵敏俐,尹小林"
¥1.65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经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既有《大学》、《心经》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聊斋志异》等宏章巨制。全书所收均为善本全帙,并经海内外百名专家(庞朴、汤一介、白化文、冯其庸等)整理审阅,随文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每部分均撰写了简明提要。这套电子书将以精装精排精编为目的,不断更新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让每一位拥有这本书的国学爱好者都能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对于读者的每一次反馈,我们都合理采纳,精益求精。
49元5本 现代舞台工程设计与调音调光技术
现代舞台工程设计与调音调光技术
梁华
¥39.20
现代舞台工程技术主要包括舞台音响、舞台灯光和舞台机械设备等三大系统。本书在较为全面地说明现代舞台工程技术的基础上,着重阐述现代剧场、会堂、歌舞厅、电影院等的舞台音响、灯光、建声、影像技术特、设计方法和使用技巧,并介绍了音响技术的成果。
49元5本 清代戏曲中的明史再现(精)--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清代戏曲中的明史再现(精)--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华玮著
¥55.98
有清一代,文人编撰历史剧蔚然成风,其中关于明史的古典戏曲现存170种左右。本书即以此为研究范围,旨在探析、呈现清代戏曲如何展演明代历史事件和人物,涉及美学、表演、记忆、社会变迁和政治等方面。全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为专题论文,收录作者近年发表之相关论文六篇,下编为涉及明代历史事件人物之今存清代戏曲剧目提要。
49元5本 即兴(全球畅销40年,即兴之父基思·约翰斯通划时代经典名著!想象力才是真正的自我,让我们作为人,疯狂并正常地,去创造!)
即兴(全球畅销40年,即兴之父基思·约翰斯通划时代经典名著!想象力才是真正的自我,让我们作为人,疯狂并正常地,去创造!)
基思·约翰斯通
¥33.00
用铁丝网编织套头衫的河马、得了蛀木虫病还感染了医生家具的病人、子虚乌有的诗歌……欢迎来到即兴的世界!在这里,你可以解放天性、恣意冒险,*限制你发挥的,只能是你的想象力。这本名著深刻批判了现代社会的“紧箍咒”,直面创造力的本质,不仅关乎表演、戏剧、艺术、教育,更关乎人类情感、心理,可启发所有领域的创意工作者,以及希望彼此能以更放心态行沟通对话的我们。
相声入门学习指南
相声入门学习指南
张小春,赵永才
¥4.78
相声, 是曲艺的一种,起源于北京,一般认为在清朝同治年间由民间笑话演变而成,以引人发笑给人愉快为艺术特色,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49元5本 惊梦·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惊梦·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满晨
¥43.20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央美青年插画师以瑰丽画面再现国学经典《牡丹亭》。《牡丹亭》是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著名的作品。《惊梦·牡丹亭》以这部国学经典为蓝本,将现代绘画艺术与传统名著相融合,以飘逸灵动又充满幻想的作品重新演绎杜丽娘为情而逝又因情复生的旷古爱情。 美学与文学的交织与融合,呈现东方诗意的传世爱情。 60余幅充满灵性的精致画作,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体验。 装帧精致,设计考究,超大尺寸内文呈现!
梅兰芳菲——梅兰芳在日本
梅兰芳菲——梅兰芳在日本
主编 刘祯
¥80.00
【内容简介】 本系列图书以北京梅兰芳纪念馆海量馆藏资料为基础,精选了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两次赴日公演、一次赴美公演、两次赴苏访问演出的资料,以时间为主线,汇集了海内外媒体对梅兰芳访问演出的详细报道、专家评论,以及梅兰芳及其团队在海外的社会活动。本系列图书共三卷。本图书所涉及的内容和图片,其中不乏首次公开出版的。梅兰芳在海外的戏曲传播,具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建立中国戏曲与世界戏剧交流与对话的格局,二是重拾中国戏曲的艺术自信和文化自信。梅兰芳表演艺术的海外访演、传播,使中国戏曲真正成融入世界戏剧的潮流,并成为世界戏剧体系的重要一支,其影响延续至今。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
49元5本 当代西方剧场艺术
当代西方剧场艺术
李亦男 著
¥18.00
本书是国内*部从展演性(performative)视角,系统论述1945年以来西方先锋剧场艺术创作*潮流的学术著作。长期以来,我国的戏剧研究只专注于戏剧文学,视角的陈旧、眼界的狭窄造成了学术水平的滞后,和世界剧场艺术学界完全无法轨。实际上在“二战”以后,西方剧场艺术创作基础已逐渐从“戏剧性”转向了“展演性”和“身体性”。菲舍-里希特(《展演性美学》)、汉斯-蒂斯•雷曼(《后戏剧剧场》)等世界*的剧场艺术学家对此现象都用不同的关键术语行了理论概括。学术界以新的视角,注意到了当今的剧场艺术和西方传统民间戏剧的联系。
世界戏剧发展概况
世界戏剧发展概况
邢春如
¥0.99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了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也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排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的范畴。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的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艺术历程。 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融合的形势下,我们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无论是干部、教师、学生和其他文化工作者,都迫切需要了解世界,自然也渴望了解世界文化艺术的历史。因此,近年来,人们对于世界各国的交响乐、芭蕾舞、现代舞、世界绘画、世界电影等,越来越感兴趣。这是一种很好的求知现象,也是人们扩大视野的主要窗口。 亚里士多德说:“求知乃人类的天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求知的天性不断焕发出来,形成了巨大的知识需求。作为具有现代文明素质的人,应该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文化艺术修养,但应该懂得文学,而且应该懂得艺术;不但应该懂得中国艺术,也应该懂得世界艺术。特别是我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和一个开放的世界,不只是为了工作需要,就是日常生活,也应懂得一些世界艺术历史的知识。我们不但可以从艺术史中,欣赏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艺术品,领略一个又一个伟大艺术家的风采,还可以看到诞生这些伟大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和历史哲学。 为此,我们在综合了世界各国*艺术研究的基础之上,特别编辑了《世界艺术漫谈》,主要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戏剧、电影等主要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近的研究成果。 本套书在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同时为了增强可读性,本套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图文并茂,非常具有观赏性。 本套书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基础读物,很注重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发展介绍,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给予了重点介绍和分析。 本套书由于涉及的艺术门类众多,同时又有意识地以非专业读者作为主要读者对象,因而从专业读者的眼光来看,在有些问题上写得比较浅的现象。但是就大众读者而言,这样一部囊括艺术种类齐全、文字通俗生动、内容详略得当、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的艺术读物,相信能够引领读者畅游于人类艺术历史的浩瀚海洋之中。 本套书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可读性和启迪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世界艺术、增长艺术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苏沪大戏
苏沪大戏
马凤红
¥5.00
本书主要指江苏上海戏曲与艺术。包括昆曲 越剧 沪剧 滑稽戏 锡剧 淮剧 扬剧 通剧苏剧 淮海戏 丹剧 丁丁腔 海门山歌剧 淮红剧 苏州评弹 奉贤山歌剧,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49元5本 汉剧与汉派文化
汉剧与汉派文化
主编 刘祯,著者 陈志勇
¥25.00
本书是国内专门研究汉剧与汉派文化的著作。在充分掌握文献史料的基础上,作者系统考述了汉剧在武汉及其周边孕育与形成的历史,还原了清末民国年间汉剧“四派归一”的繁荣景象,揭示了武汉近代都市化程中汉剧在演出场所、舞台表演和伶人组织管理方面的变革。 本书还从“人”的视角观察艺人、观众在汉剧与汉派文化互动关系中的独特意义,重考察了清末民初大批城汉剧艺人的本地化,以及汉剧科班对汉剧艺人的培养情况。汉剧票友、票社与汉剧名角的双向交流,汉剧艺人在武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为和表现,都诠释了汉剧与武汉及汉派文化之间的不解之缘。
49元5本 大戏剧论坛(第六辑)
大戏剧论坛(第六辑)
周华斌
¥19.99
  《大戏剧论坛(第六辑)》主要内容包括:戏剧图像的历史信息与戏曲影视的当代拓展、马致远版本的失败哲学、“本色”——徐渭面向众生的戏剧理想、《宝剑记》创作动因初探、任半塘的学术个性及戏剧史学成就、西太后与“内廷供奉”——以齐如山的《谈四脚》为线索、纸上名伶——晚清梨园花谱研究、对新世纪以来北京人艺戏剧创作的思考、民营戏剧创作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等。
世界文学与戏剧历史纵横谈
世界文学与戏剧历史纵横谈
萧枫
¥2.98
在人类缓缓的历史进程中,人类辉煌的往昔,是祖先智慧的创造,更是永垂不朽的传奇。追寻世界历史,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高度关注。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