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上海合作组织年度法治报告(2018)
上海合作组织年度法治报告(2018)
刘晓红,倪正茂
¥74.00
  本报告分上海合作组织国别报告和上海合作组织前沿问题两个大的篇章,分别就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等)及各自的前沿问题作了分析与整理,为深了解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的法治建设情况,提供了国内较为前沿、全面的研究成果。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
廖永安 胡仕浩
¥46.80
本书内容如下:*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检视”,主要从社会契约和数字正义理论、“国家与社会”、西方女性主义、文化传统等多个理论视角对当前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行审视,第二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证考察”立足于本土实践,对多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具体运作行了深考察,第三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保障”对调解前置程序、先行调解信息化机制、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等具体的制度保障机制行了探讨,第四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行了关注,旨在指明制度发展和完善的方向,并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立法保障。
公私法交融视域下的违法建筑问题研究(法律科学文库;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公私法交融视域下的违法建筑问题研究(法律科学文库;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王洪平
¥46.80
违法建筑问题是一个公私法交叉研究的题域。公法关注经由行政管制的建筑秩序形成,旨在保护公益;私法关注经由赋权确权的私权保障,旨在成全私益。本书所论,立足于公私法交融的视域,旨在化解调和公法与私法在违建规制上的冲突。本书共由包括绪论、余论在内的十章构成,分别探讨了基于规划管制的建筑秩序形成、公私法的分际与交融、“违法建筑”正义、违法建筑所有权、违建的行政处理(以小产权房为主要对象)、违法建筑的私法上处分、违法建筑的司法上处分、违建相邻关系纠纷、违法建筑的公私法保护以及《违法建筑处理条例(草案)》的草拟等十个方面的大问题。
行政调解法治论—以北京市行政调解制度创新为研究重点
行政调解法治论—以北京市行政调解制度创新为研究重点
莫于川
¥40.80
本书从行政调解的概念、性质、范围、效力、救济及完善措施等方面手,对学界的观行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行政调解基本理念和基本理论的总体定位,具体分上下编,层层递,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结构合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篇幅适中,是系统研究行政调解制度的精品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释义
张新宝
¥52.80
以民法教义学为基本工具,对每章的核心内容行了提示,将每条的解释分为三个部分,即“本条主旨”“核心概念”和“条文详解”,从每个条文文本中抽象出来的“本条主旨”言简意赅,便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条文的主旨;“核心概念”是对条文涉及的基础性概念的解释,以文义解释为主,辅之以其他方法的解释;“条文详解”是对一个条文的设定意义、有关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该条的适用范围以及与相关条文或其他法律规定的相互关系等行详细解释。
中国民事典型案例评释(法学方法论与中国民商法研究)
中国民事典型案例评释(法学方法论与中国民商法研究)
崔建远
¥53.40
本书选取了我国民事领域若干典型案例,行深系统的研究。通过案例指导统一法律解释与适用,保障法律安定性价值,在任何法域都是*法院*重要的职能之一,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同样寄予了这样的理想。指导性案例及案例库则是案例指导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在该制度当下所处的草创阶段,许多理论争议难以定论,指导性案例库建设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可靠的突破口。其中民事领域的指导性案例及案例库建设研究又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一方面体现于如下数据之中:全国法院一审民商事年受案总数长期高达六、七百万件以上,占全部一审受案总数之85%左右。另一方面,也体现于民事法律在法源论和法律方法论上的个性之中——民事司法不受“罪刑法定”原则的束缚,类比推理不受禁止,这些基础层面的个性决定了,指导性案例在民事领域前景尤其广阔。
49元5本 中公2020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二真题精讲
中公2020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二真题精讲
中公教育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研究中心
¥24.99
《中公版·2020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二真题精讲》依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编排,深分析和研究历年考试真题及考试特研发,本书共有九篇,具体内容为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全书共1378题,包括民法417题、知识产权法49题、商法189题、经济法91题、环境资源法19题、劳动与社会保障法36题、国际私法104题、国际经济法130题、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343题。
49元5本 中美犯罪现场勘查比较研究
中美犯罪现场勘查比较研究
熬日其冷
¥15.99
本书在介绍中国与美国有关犯罪现场勘查的概念、程序、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犯罪现场勘查程序、技术、方法及分析与重建行了比较研究。与此同时,当前美国犯罪现场勘查和物证鉴定中所采用的先技术、方法、设备、主要资源行简要的介绍,以期为感兴趣的读者参考阅读。在撰写过程中,除了参考国内外一些指定的参考文献、网络文章外,融了作者多年从事教学、科研、办案实践的收获与体验,力求做到内容新颖、概念明确、定义严谨、技术鉴定要规范、语音通俗易懂,以期为犯罪现场勘查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
49元5本 中国法制史研究70年
中国法制史研究70年
王立民,洪佳期,高珣
¥49.00
本书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历程与相关的内容,包括中国法制史研究的主要成果、作者、发展阶段、研究机构、学术争鸣等一些关键内容。全书分上下两编,十一章。上编(*章至第四章)以时间为序,集中反映了这70年中,纵向的中国法制研究产生、发展情况。下编(第五章至第十一章)则是中国法制史研究中专题研究部分。其中的内容由7个专题构成,包括楚简法律文献研究、中国唐律研究等,时间跨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
保险法前沿.第7辑
保险法前沿.第7辑
尹田
¥31.15
《保险法前沿》为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主办的系统丛书。本丛书立足于保险法学、侵权法、保险学等相关学科,旨在对国内外保险法学领域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展深、及时、敏锐、多角度、前沿性剖析,以期推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与中国保险市场法制程。 本刊主要栏目有:年度法制报告、名家专论、专题研究、审判前沿聚焦、域外保险法、研究综述、保险法人物等。
法治、法律文化和法律语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法治、法律文化和法律语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莫敏
¥29.75
本书是对法治、法律文化、法律语言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分三篇:法治篇、法律文化篇、法律语言篇。在法治篇中,首先揭示法治的必然、实然与应然的相互关系,法治与法律权威、法治信仰一体化,揭出德治的社会需要、法治的社会应然的辩证关系 ,力求法治和德治的现实统一。法律文化篇重在探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实价值、中国现代法律文化的建设的途径等问题。法律语言篇则通过语言与法律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探讨司法语境下法官的语言表达方式、法官的庭审语言对消除模糊性的影响,推求法律语言实现法律确定性之途径和司法语言专业化与大众化的融合路径等。
49元5本 西方数据法的构建逻辑
西方数据法的构建逻辑
(美)伊丽莎白·M·瑞尼尔斯
¥23.95
无处不在的数据技术对人类尊严和自主构成了明显而现实的威胁。然而,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我们一直忙于保护数据,却未能保护人类本身。在本书中,伊丽莎白·M. 瑞尼尔斯认为,我们应专注于数据保护、数据隐私、数据安全和数据所有权的法律中的人类核心价值观。而且,随着我们对数据的痴迷的增长,我们忽视了与技术发展相关的真正利害关系——我们作为人的尊严和自主性。 伊丽莎白·M. 瑞尼尔斯的研究指出从某些方面来看,数据既是一切,又什么也不是。数据依靠情境,并呈动态变化,因此很难被定义。通过对美国、欧盟的数据法案行梳理,伊丽莎白·M. 瑞尼尔展现了西方数据法的构建逻辑,同时面向数据法的未来,提出了一个清晰的愿景。
49元5本 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
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
李明辉,李育侠
¥47.60
审判中心主义是一种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况并以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方略为目标的科学诉讼观和方法论,旨在纠正原来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侦查中心主义的弊端和倾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司法证据制度,保障法官裁判的真实和正确,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刑事证据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定案件事实和作出正确裁判的关键和核心,证据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审判中心主义能否实现,关系着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建立。因此,想要实现审判中心主义,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必须首先对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进行改革,使其符合审判中心主义的要求,本书即以此为主线而展开。 本书*一章为我国实行审判中心主义的背景,旨在从时代、实践和哲学三个方面说明实行审判中心主义的必要性;第二章为审判中心主义在证据制度上的要求,紧扣本书主旨,分析在审判中心主义背景下对于证据制度有哪些原则性要求,从而为后面刑事诉讼不同阶段的证据制度改革提供前提和奠定基础。 后面三章,即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侦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分析了当前证据制度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的措施。
美国侵权法(第五版)(外国法学教科书精品译丛)
美国侵权法(第五版)(外国法学教科书精品译丛)
【美】文森特·R·约翰逊著
¥27.00
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美国侵权法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包括现在侵权责任概论,故意侵权概论,抗辩与特权,损害赔偿,过失侵权行为:基本原则,过失的证明,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有限义务:过失造成的精神损害,严格责任,产品责任法,共同侵权人,豁免权,诽谤,侵犯隐私权等。2004年我社翻译出版的是1999年第二版,本选题是本书*版本,即2013年第五版。侵权法紧随社会发展会有较大更新变动,2005年美国法学会颁布了侵权法第三次重述*条款,作者在新版中更新了相关内容、法律条文,以及典型案例,使本书更加实用,对中国更有启发意义。
法学野渡(第四版)——写给法学院新生
法学野渡(第四版)——写给法学院新生
郑永流
¥28.80
本书作者以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视角,来审视法学的学习,以“至简、实用、可读”的原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法学学科的特性、法律人的思维、职业理想,到法律人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指导、论文的写作等,深浅出,娓娓道来,引导法学院新生迈法律之门,顺利“登堂室”。 作者深浅出地解答了法学本科生学之初对法学专业学习与发展前景存在的各种疑问,极为适合学生始法学专业学习启蒙使用,也很适合高中毕业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作为参考。
死刑的宪法控制
死刑的宪法控制
韩大元等
¥40.80
本书结合当下中国法治建设的现状,立足于宪法价值、文本和实践,从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比较法学等不同研究视角,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尝试对我国死刑的宪法控制问题进行体系化的研究,力求揭示宪法控制与死刑制度内在逻辑,并提出死刑制度运行所遵循的宪法原则与界限。本书主要研究死刑制度与宪法价值、死刑制度与基本权利、死刑制度的立法控制、死刑适用的正当程序、死刑制度改革的域外经验、死刑制度的当代命运对话等基本问题。
知识产权应用问题研究(第二版)(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吴汉东知识产权研究系列)
知识产权应用问题研究(第二版)(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吴汉东知识产权研究系列)
吴汉东
¥166.80
本书稿收录了吴汉东教授在知识产权应用问题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文章,收集了作者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专注于知识产权法律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和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第二版在版的基础上补充了之前遗漏的几篇文章,从而使文集内容更全面。 知识产权的创新和应用、保护逐渐成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有力工具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然而,由于政策、人员、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在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实际转化、应用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结合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书剖析了知识产权转化应用的常见方式和程序,并分析了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因素。分为政策运用与战略实施、法律制定与规范适用和制度评价与法律完善三编。
49元5本 家庭暴力“恶逆变”犯罪的实证研究
家庭暴力“恶逆变”犯罪的实证研究
刘彬;周寅;杨蕊宁;王小草
¥29.33
.
49元5本 惩罚和改造的哲学思考
惩罚和改造的哲学思考
马金虎
¥20.00
暂无
比较刑法研究(第二辑)
比较刑法研究(第二辑)
时延安
¥28.80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有关比较刑法的专题著作。作者来自德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从各个不同的方面阐释不同国家刑法的基本原理,并对不同国家的刑法的特行了适当介绍,体现了本著作的国际视野,对于刑法学研究者掌握国际刑法的一手资料,行比较刑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全书对一些刑法学的重问题介绍了域外的理论。如因果关系、不法与有责的区分,跨国有组织犯罪等。本书对于介绍域外的刑法理论,行比较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障机制研究
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障机制研究
谭世贵等
¥46.80
本书是一部专门对我国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保障机制行研究的专著,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部分概述了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障机制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对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共同保障机制行了论述;第三部分详细阐述了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特殊保障机制;第四部分详细阐述了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特殊保障机制;第五部分分析了纪检监察制度改革与保障检察权审判权依法独立行使的关系,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