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
¥46.80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个人信息不仅与信息主体的人身、财产权益密切相关,其商业价值、公共管理与服务价值也更加凸显,前者意味着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保护需求,后者意味着公私领域的个人信息利用需求,二者在大数据时代均亟待强化。在此利益需求格局下,问题解决的关键仍然在于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利益平衡,可行的方案是以一定标准实现对个人信息的区别保护和利用,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多赢。《专家建议稿》采取统一的立法模式和总分的章节结构,共分为九章,既将公私领域内信息业者和国家机关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统一纳调整,又通过分章的方式分别设立信息业者和国家机关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具体行为规范。
刑法研究(第五卷)刑法理论 II(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100.80
本书针对作者从事刑法学研究以来,在各种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有关重要讲座中的学术文章,进行全面梳理,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如刑法总论问题,刑法各论问题,整点研究,实务研讨,疑难案例分析等内容,全面体现了作者在刑法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为我国刑法学界提供了刑法学知识供给,引导读者进行刑法学的研究。
刑法研究(第三卷) 刑法绪论 III(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陈兴良刑法学)
¥118.80
《刑法研究》共13卷,收录了陈兴良教授从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长达36年期间所发表的全部论文和其他作品,是陈兴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论文之集大成者。在研究犯罪和刑罚之前,首先要对刑法本身行反思,这是刑法绪论的主要功能。本卷为刑法绪论Ⅲ,内容包括刑法立法、刑法原则、刑法人物、刑法随笔四个部分,体现了陈兴良教授的基本学术观和对刑法学界的人和事的感悟。
“七五”普法进校园
¥10.00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发展教育事业,构建和谐校园、贯彻教育法,保证受教育权利、接受义务教育,提高文化水平等内容。
比较与比附:法制史研究的取径
¥35.00
受域外学术的影响和内在发展的驱动,近年来法制史研究渐呈活跃态势,无论文献的整理出版还是研究著述的发表,在各专史或各学史的领域都显得相当突出。本书在反思各类专史学史混淆比较与比附状况频出的基础上,从近代中国的案卷、审判、机构改制手,抽丝剥茧,逐渐近真。一方面比较各方说法,不断近本事的真相,一方面因缘各方的态度有别,而考察各方与此事的关系各异,将所谓法制史转化为一般历史的研究,以司法问题为线索脉络,而不以法制史为范围,试图由社会的动态变化中见常情。
保障船员权益的软法与硬法
¥34.99
本书将新兴软法理论引船员权益保障领域,系统分析现实中大量已存的软法现象,结合国际与国内相关公约与法律,而提出以软法和硬法为表,公权力为核心的理论框架,探索船员权益软法与硬法双轨保障模式的建构路径,为解决中国船员权益保障问题从理论上提出独特的见解。本书主要特包括:一是立足群体的独特性。二是思考角度的新颖性。三是研究的整体性。四是具体机制设计的独创性。本书不但可作为立法部门在制度制定时的有益参考,也适合有关业内学者及相关行业协会一步研究,还可成为关注船员的热心读者的海事法律普及书籍。
国际经济法案例选编(双语)
¥46.80
本书编写遵循国际经济法教学特点,紧密结合曾文革教授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材内容,分别就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贸易管理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贸争端解决等章节内容编写了相关案例。
刑法研究(第十二卷)刑法各论 Ⅱ(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陈兴良刑法学)
¥136.80
本书稿是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的论文集《刑法研究》的第十二卷,主要内容是陈兴良教授所发表的刑法理论方面的论文,主要涉及刑法教义学、刑法哲学、刑法知识论等三个方面的主题,所选论文按照相关专题行分类和排序,时间跨度较大,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本卷涉及刑法各论中三项类罪,分别是侵犯人身犯罪、侵犯财产犯罪以及社会秩序犯罪。所选论文反映的不光是陈兴良教授个人在刑法相关专题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研究心得,还有我国刑法研究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所以,该文集的出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社区矫正对象警示教育
¥18.00
按照《社区矫正法》的规定,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履行判决、裁定、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等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遵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监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实践中,有少数人对《社区矫正法》中确定的义务不以为然,或延迟报到或擅自外出,亦或拒不参加教育学习和公益活动,甚者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本书在编写前充分考虑社区矫正对象的群体特征以及他们在价值取向、主观偏好、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知识性、可读性、实用性为编写特色,内容上注重准确易懂,语言上注重简练条理,编排上注重法理对照,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在权衡专业性和通用性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学习或个人阅读的方式,满足社区矫正对象在报到接收、日常管理、临近解除三个阶段警示教育的需要。
中国版权年鉴2018
¥180.00
本书全面记录了2017年中国版权事业的发展状况,系统反映了我国版权管理保护工作的概貌,详实收载了国际版权交流与合作的主要成果,为版权保护的相关机构与行业、版权社会服务组织和国内外广大读者提供了一部有关版权工作基本资料的大型专业性工具书。
公私法交融视域下的违法建筑问题研究(法律科学文库;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46.80
违法建筑问题是一个公私法交叉研究的题域。公法关注经由行政管制的建筑秩序形成,旨在保护公益;私法关注经由赋权确权的私权保障,旨在成全私益。本书所论,立足于公私法交融的视域,旨在化解调和公法与私法在违建规制上的冲突。本书共由包括绪论、余论在内的十章构成,分别探讨了基于规划管制的建筑秩序形成、公私法的分际与交融、“违法建筑”正义、违法建筑所有权、违建的行政处理(以小产权房为主要对象)、违法建筑的私法上处分、违法建筑的司法上处分、违建相邻关系纠纷、违法建筑的公私法保护以及《违法建筑处理条例(草案)》的草拟等十个方面的大问题。
实质出罪论
¥58.80
穿越法律理性主义的法哲学长廊所建立的实质刑法观,基于新康德主义哲学基础而建立的实质犯罪论体系,均是为了实现以形式正义为前提、以处罚值得处罚的法益侵害行为为内容的实质正义之基本目标。实质出罪论是对实质刑法理念的贯彻,对实质犯罪论的实证运用,从而将刑法虽有明文规定但尚未达到可罚程度的行为排除在处罚范围之外,通过建立“有罪不一定罚”的出罪机制,以弥补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人权保障机能及出罪机能的先天缺失。在积极预防性刑法观不断扩大刑事犯罪圈的大背景下,应以实质出罪事由体系的建构为基本着力,在我国刑法法定出罪事由“但书”之外,从理念到要素、从实体到程序等不同维度增补法定出罪事由的类型,坚守罪刑法定原则之法治底线,真正做到形式罪实质出罪,罪合法出罪合理。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20——中国法治评估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53.40
本报告从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规体系和法治效果体系等若干角度,以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指标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法治状况行评估。
诉讼视野下我国强制医疗程序解析及其完善
¥34.99
本书对刑事诉讼中的特别程序——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强制医疗程序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阐释。通过对现行强制医疗程序运行的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厘清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为我国司法实践提供一定的思路。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绪论、强制医疗程序概述、强制医疗程序理论基础、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强制医疗审前程序、强制医疗庭审程序、强制医疗程序裁判形式与上诉审、强制医疗执行程序、强制医疗程序的检察监督。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的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
上海合作组织年度法治报告(2018)
¥74.00
本报告分上海合作组织国别报告和上海合作组织前沿问题两个大的篇章,分别就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等)及各自的前沿问题作了分析与整理,为深了解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的法治建设情况,提供了国内较为前沿、全面的研究成果。
调解学教程(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实务系列))
¥39.00
本书主要围绕如何提升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展全面、系统的研究。调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理念原则、多样的制度规则和丰富的经验技巧,这意味着其可以也应当作为专门的学科予以研究与介绍。然而,我国当前仅有少量以人民调解学、调解法学和调解技巧为主题的调解教材,存在研究视野狭窄、研究内容局限、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调解学教程》试图构建科学的调解学科体系,为调解研究与教学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教材支撑。 本书的主要特色在于:其一,研究视野阔。本书既有古今调解发展的纵向梳理,对我国传统调解与现代调解的背景、理念、主要内容和伦理规范等行了系统地阐述;又有国内外调解的横向比较,对西方调解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现状行了全面的介绍。其二,研究内容丰富。在理论部分,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调解学独特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对各类调解制度的性质、主体、适用范围等行了准确界定,并深地分析了中国调解的时代挑战与发展趋势。在实务部分,本书详细介绍了调解的方式、方法与技巧,保障了教材的实用性。其三,研究方法多元。本书运用了法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跨学科方法,充分彰显了调解学的学科交叉性。其中,*特色的是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调解的各个环节,以及使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揭示调解的机理。
中国版权年鉴2019
¥180.00
本书全面记录了2018年中国版权事业的发展状况,系统反映了我国版权管理保护工作的概貌,详实收载了国际版权交流与合作的主要成果,为版权保护的相关机构与行业、版权社会服务组织和国内外广大读者提供了一部有关版权工作基本资料的大型专业性工具书。
论商法的公法化(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
¥27.00
本书首先对“城市”、“商”和“商法”等概念做了辨析和论证,认为城市是“商”的母体,同时也是“商”的产物。作为近代商法的源流,“商人法”发轫于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自治城市,它实际上是万民法的嫡传,万民法就是商法。因而,民、商本是“同根生”, “民”本是“商”,“商”即是“民”。“民商分立”只是历史的偶然和表面现象,并非法律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而在当代“无业不商”、 “人皆可商”的泛商化社会背景下,立论于“商主体”和“商行为”的传统大陆法系商法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同归于民,导致“民商合一”。在另一个路径上,为着战时统制经济而生的经济法,以全新的理念和形象,冲破传统公私截然分野的藩篱,以强有力的“国家之手”,介自由经济的所谓“市民社会”,全面干预、参与和管理社会经济,“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紧紧相握,共同演绎新经济的辉煌,从而导致传统商法在相当程度上的“公法化”。 民商既已合一,商回归于民,然而以私法自治为本色的民法容不得商法中被渗透了公权力的一面。否则,民法就不成其为私法了。商回归于民而溢出于民的部分,就归了“公私兼容”、“亦公亦私”的经济法。公法化了的商法就是经济法。经济法的私的一面就是传统商法所涉及的经济事务层面,即大陆法系移植于英美法而相别于英美法的“Business Law”。经济法的公的一面则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的公的更宏观的一面。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丛书;“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57.60
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是依法治国事业中*核心、*根本的问题。依法治国能不能实现,关键要看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能不能实现。本书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总体精神为指导,以落实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伟大思想为目标,针对几十年来宪法实施和监督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展研究。注重史料分析,在历史脉络中把握宪法前的节奏与方向。努力抓住重大问题,使宪法实施和监督纲举目张。力求准确阐释四中全会精神,以健全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为突破口,为将依法治国的整体事业推向历史的新高度尽绵薄之力。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
¥46.80
本书内容如下:*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检视”,主要从社会契约和数字正义理论、“国家与社会”、西方女性主义、文化传统等多个理论视角对当前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行审视,第二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证考察”立足于本土实践,对多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具体运作行了深考察,第三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保障”对调解前置程序、先行调解信息化机制、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等具体的制度保障机制行了探讨,第四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行了关注,旨在指明制度发展和完善的方向,并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立法保障。
中国民法典释评·物权编
¥246.00
《中国民法典释评·物权编》凝结了作者在物权法及理论上二十余年的积累,作者从民法典制定层面出发,明确了各个条文的内在价值,阐释了各法条的主旨内涵,对法条的变更、增补行了理论溯源与新法解读,对相关概念、原则等行了清晰的区分和界定,并且从司法适用角度,给出了学理解释与应用指引,并辅以疑难问题的案例探讨,兼具了学理阐释与实践操作。 本书读者对象主要为法官、律师以及法律学者等法律职业群体。既有立法的高度,又有学者的深度,同时还有司法适用的广度。对于对法官、律师和学者等法律职业群体而言,是非常难得的一套集学理与适用于一体的民法典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