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应急救援作业培训教材
¥90.60
本书是一本基于电力应急作业人员的岗位需求,依托电力应急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标准开发的,满足电力应急作业人员技能培训需求的高质量教材,内容包括电力应急救援基础技术(应急管理基础、应急自救急救、灾害现场应急避险与生存、绳索技术)、电力应急救援综合技术(电力应急勘灾技术、电力应急后勤保障技术、电力应急交通保障与应急驾驶技术、电力应急现场救援技术、应急供电技术、电力应急信息与通信技术)和电力应急救援场景及其应用等三部分,内容丰富,讲解细致,易于理解,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作为电力行业应急作业人员的培训教材。


静电放电控制程序手册
¥178.56
静电放电控制程序手册 结合全球前沿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防护理念,系统地阐述ESD 的基础知识、防护技术与相关管理方法,具体包括ESD 相关术语及其定义,静电与ESD 控制原理,静电放电敏感(Electrostatic Discharge-Sensitive,ESDS)器件,高 效ESD 防护的七个习惯,自动化系统,ESD 防护标准,防静电设备与设施的选型、使用、保养及维护,防静电包装,ESD 控制程序评估策略,ESD 控制程序的设计,ESD 测试,ESD 培训,以及展望等内容,尤其在保持良好的ESD 防护习惯、自动化系统控制、ESD 控制程序等方面提出非常新颖的防护理念,给出新的防护方法或实用案例。 本书可供航空航天、兵器装备、半导体、精密仪器、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等工业行业的静电防护工程师、培训师、咨询师、检查员,以及质量(品控)、工艺、标准化、计量、安 全、运行维护、条件建设等方面的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参考。


目标智能跟踪与识别
¥96.60
本书聚焦于复杂信息环境(信息海量、模糊、冲突、不确定、缺损等)下,智能信息融合处理的最新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总结创新成果,将人工智能运用到信息融合技术中。本书除了理论讲解,更注重人工智能在具体场景中的落地应用。本书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围绕信息融合中的多源信息关联、目标跟踪、目标识别等核心关键问题,应用在中断航迹智能关联、多源航迹智能关联、跨域信息统一表示、跨域信息关联、目标智能跟踪、目标智能滤波、基于航行大数据的目标识别等方面,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电工技术入门丛书(4册)
¥43.00
电工技术入门丛书 电工仪表的使用入门(停版) 电工技术入门丛书 电工基础常识入门 电工技术入门丛书 电动机原理与使用入门(停版) 电工技术入门丛书 低压电工入门(停版)


边学边看边实践(3册)
¥67.00
边学边看边实践 电工新手从入门到成才 边学边看边实践 电工维修笔记(停版) 边学边看边实践 电工识图快捷入门


中国烟草发展历史重建:中国烟草传播与中式烟斗文化
¥99.00
五百多年前,大航海时代启,美洲被发现。随着探索与发现、征服与殖民、贸易与交流,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瓷器、丝绸、茶叶、香料、蔗糖、象牙、珠宝,以及烟草,成为联系世界的纽带;在美洲大地之下沉睡亿万年的白银被采,源源不断地流向欧洲,辗转汇聚到中国。中国的除了白银和作物,影响深久的莫过于烟草。本书梳理航海史、交通史、外交史、战争史、商业史、移民史、宗教史、艺术学、气象学、地理学、医学、影像学、文学等相关典籍,撷取烟草在历史浪潮中的闪光,重建烟草从美洲到亚洲、到中国,在中国境内传播的路径和时间,勾勒出烟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图景。烟草中国,催生出独属于中国的烟草文化和各式各样的中式烟斗——旱烟斗、水烟壶、鼻烟壶,这些在本书中也得到了全面、直观、富有趣味的展现。这是一部中国烟草发展史,而不止于烟草发展史;这是一部中国烟草文化史,而不止于烟草文化史。


油液监测与智能诊断
¥96.00
本书共3篇19章内容,分别介绍了油液监测技术、设备润滑磨损故障智能诊断技术与行业案例分析,涵盖石油化工、水泥、钢铁、电力、石油采、交通运输等行业,且书中应用案例均属于具有示范效应、值得推广的优质解决方案。本书对掌握和应用油液监测技术有指导作用,对展以油液监测为手段的机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于MATLAB和Python的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
¥58.00
本书详细介绍了基于MATLAB和Python的动态系统建模与分析所需的一系列控制主题及高级编程技能。首先对姿态估计与控制行了全面介绍,包括姿态运动学、传感器以及用于姿态估计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然后对自动驾驶车辆任务规划行了实用讨论,包括无人机路径规划和移动目标跟踪。着对生物系统建模行了综合探索,包括生物分子网络和随机建模。最后对使用生物系统的控制算法以及其实现行了深研究。本书对于期望使用控制理论行动态系统建模和分析,并熟练掌握相关编程技能的学生或工程师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非饱和膨胀土的水分迁移特性研究
¥59.50
非饱和膨胀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且往返可复的特性常对工程造成危害,因此其水分迁移特性越来越得到重视。本书通过对非饱和膨胀土水分迁移模型研究、试验用土土水特征及微观结构研究、考虑温度效应的非饱和膨胀土水分迁移试验研究、非饱和膨胀土水分迁移的分子动力学研究,以及非饱和膨胀土的水分迁移的数值分析研究,探讨了土体细微观信息提取的新路径,以寻求宏观水分迁移与细微结构表征参数间的统一性,为科学合理预测地基工程是否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5G物联网及NB-IoT技术详解(第2版)
¥48.30
本书讲解了5G物联网关键技术,包括各类非授权频谱即私有物联网技术和3GPP主导的授权频谱物联网技术,其中,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已经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新引擎。本书第1章介绍移动通信技术近40年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ITU及3GPP组织主导的5G标准进展、应用场景、核心指标(5G KPI)要求及关键技术;第2章介绍主流非授权频谱物联网技术;第3章介绍3GPP定义的中速率中成本中功耗物联网即5G RedCap技术;第4~7章详细介绍NB-IoT的基本概念、物理层原理、基本过程和数据传输模式;第8章解析NB-IoT物联网中常用的信令消息内容,对从事NB-IoT物联网系统及终端开发与测试,以及网络维护的工程师有较大的参考意义,可以方便读者查对和比较相关信令消息内容,实用性和针对性强。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
¥129.00
本书针对SOFC及其动力系统,介绍了高温电化学动力发电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关键技术与前沿方向。具体来说,本书首先介绍了面向动态负荷的SOFC电池及电堆技术,如金属支撑SOFC、管式SOFC、微管式SOFC(第2~4章主要内容);随后探讨了面向性能及寿命提升的SOFC多物理场管控与检测诊断技术(第5章主要内容);最后阐述了面向系统集成的燃料处理、集成控制、应用技术等(第6、8、9章主要内容),此外,本书还以航空动力领域为例阐述了SOFC在典型动力系统中的应用(第7章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面向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以及相关企业从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与应用工作的读者。本书既可以作为能源动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的参考书籍。


汽车机械基础(彩色版配习题册)
¥39.00
汽车机械基础是中职汽车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汽车常用材料、常见机构和常用零件等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掌握常用机构与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本书以汽车为切,共七个模块,分别是认识机械、零件的公差与配合、汽车常用机构、汽车常用连、汽车常用传动、汽车轴系零部件和液压传动。本书采用模块化组织教学内容,方便教师运用工学结合、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 本书配有丰富的视频资源,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形象地行展现,可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观看。 习题册内容包括了课后练习题和技能训练题,以便于加深理解知识,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适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及技工学校教材。


水玻璃砂工艺原理及应用技术(第2版)
¥32.00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水玻璃砂的工艺原理及实用生产技术,还介绍了水玻璃砂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成就及其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水玻璃砂的工艺原理及特征、水玻璃黏结剂的老化及改性、CO2硬化水玻璃砂、有机酯硬化水玻璃砂、水玻璃砂涂料、水玻璃旧砂再生技术、水玻璃砂工艺技术研究的*成果及发展方向、水玻璃黏结剂及其型砂的性能测试方法、水玻璃自硬砂工业应用实例。本书内容丰富新颖,密切结合工厂的生产实际,对水玻璃砂材料、工艺、装备的理解及应用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五金实用技术1000问
¥103.00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五金产品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常用金属材料的品种与特、常用金属材料的规格、测量工具、手工工具、钳工工具、切削与装夹工具、焊割工具、气动与液压工具、电动工具、木工工具、建筑工具、电工工具、电器五金件、紧固件与连件、传动件与支持件、密封件与润滑件、建筑装潢五金件、起重工具和消防器材,共20章。本书内容丰富、取材新颖、易读易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智能网联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从电子电气架构到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103.00
本书从汽车电气架构始叙述,由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发展历史演变规律得出智能网联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根本特征,涵盖了当今世界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网络化组织架构背景、电子电气系统架构设计与控制器形态、控制器设计的仿真与数字模拟方法论、工具、发流程、评价方法及具体的控制器设计理论,并且以纵向动力学、横向动力学和汽车动力的控制为例行了具体阐述。因此,对于刚汽车电子和智慧交通发领域的人员,可以通过这些内容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智能汽车、环境感知、驾驶决策及执行器设计的发人员,也可以通过本书加深对于其他相关环节的了解,扩展知识面。 本书主要面向高校汽车学院、交通工程学院、车企以及科研机构中与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研究发相关的科学技术人员、发人员、教师以及学生等。本书既可以作为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与发、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等领域的教材,也可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发的参考书。


汽车路噪控制:理论与应用
¥194.00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时代,汽车NVH最突出的问题是路噪。本书围绕路面、轮胎、悬架、车身和主动控制五大系统,阐述了空气声路噪和结构声路噪产生的机理、传递途径和控制方法。 本书介绍了不同路面的路谱特征和声学振动指标;分析了轮胎振动模型、静态和旋转状态下的振动特征和力传递率,论述了轮胎与路面相互作用产生噪声的机理,阐述了轮胎空腔声模型、空腔噪声与悬架结构耦合特征,并给出了轮胎振动和噪声的控制方法;分析了振动在悬架中的传递特征和悬架与轮胎及车身模态耦合特征,介绍了悬架力传递模型、机器学习模型、衬套隔振模型,给出了控制悬架模态和振动的方法;分析了车身结构振动传递特征、板振动以及它与声腔的耦合机理,提出了传递路径识别、控制梁振动和板振动及声辐射的方法;诠释了空气声路噪传递特征,给出了车身隔声与吸声控制方法;讲述了声音主动控制原理、路噪主动控制构架与算法、影响路噪控制的硬件和软件因素;介绍了路噪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从路噪目标设定到验证的发过程。 本书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著。本书从工程问题出发,提炼出科学问题,总结成系统方法后,再回归应用到工程并指导研发。 本书可供声学、振动、汽车等领域的工程师和学者参考,也可作为车辆工程、声学和振动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
¥28.80
本书内容的可操作性强,有较高的使用价值,结合民航言语交际的实际语境,构建案例库,既讲求广泛性和趣味性,也注重新鲜感和实用性。本书在编写 过程中力求做到创新,除了对基本理念进行讲解外,特别注重对案例的引用和评析,使读者有章可循。本书既可以作为民航大学生言语交际教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界人士学习言语交际的参考书。


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
¥63.90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高契合度衔储能技术和退役电池再利用两个重领域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对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本书从原理到实际,梳理了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技术流程,阐述了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在现有环境下的背景与优势,对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做了全面的介绍与分析。 书中首先对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的发展、政策和标准行分析、解读,然后介绍退役动力电池的示范工程,并着重阐述了退役动力电池的筛选重组、运行控制、安全防护、经济性评估等关键技术。 希望本书能够推动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在产业中的发展与升级,启发广大读者对新型电池技术与能源回收再利用的思考,为广大储能相关专业学生及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理解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提供帮助。


汽车考证驾驶一本通
¥45.00
本书集中介绍了学车考证须知、汽车驾驶门、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场地驾驶技能、道路驾驶技能、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和汽车维护保养常识;介绍了科目一考试的各知识和学习考试技巧,通过科目二考试项目所需的操作要和方法,以及通过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所需的操作规范与知识。另外,本书还增加了强化训练项目,帮助学车考证人员更快、更好地掌握驾驶技巧。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为方便读者学习理解,本书还配套了动画视频二维码,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观看学习。 本书适合报考C1和C2类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员阅读,对其他类别驾驶考证人员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中长时储能技术
¥98.00
未来在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超过50%,这对储能设施提出了具备十几小时乃至几天的储能时长的新需求,以满足GW级别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和长时间削峰填谷的需求。 《中长时储能技术》一书旨在向储能行业从业者及对此行业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中长时储能技术系统性的介绍。本书共10章,涵盖了长时储能综述、抽水蓄能、锂离子和钠离子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液流储能、氢储能、热储能、重力储能、移动长时储能及二氧化碳储能等行业内技术路线,系统而详尽地剖析了各技术路线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应用分类、经济性分析、政策支持、工程项目案例等,每章通过对产业现状及未来各技术路线深浅出的介绍,浅析国内外电力行业环境下各技术路线的优势及未来发展方向,探讨了中长时储能的必要性、前瞻性及可广泛部署性。


TRIZ进阶及实战——大道至简的发明方法
¥90.00
本书由三位国内著名TRIZ专家倾力合作、历时三年写成。该书详细介绍了作者多年来研究、应用TRIZ的最新成果。本书重介绍了以下内容: 在概论部分,介绍了与TRIZ相关的某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对于深理解和掌握发明方法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提出了功能有六种不同的定义方式,属性关联的物质与功能。 在U-TRIZ基本概念部分,介绍了五方面重要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以属性为核心的新思想,与经典TRIZ的以技术系统为导向、以消除矛盾为核心的思想有所区别。 本书的撰写结构充分考虑了继承性和可读性,通常是在每章中先介绍和阐述经典TRIZ的内容,然后再介绍基于经典TRIZ所发出来的U-TRIZ的内容。同时尽量介绍了各种解题工具与功能的关联性。 在化法则部分,除了介绍了经典TRIZ的化法则,还介绍了现代TRIZ的化法则(如增强流的化法则等),同时提出了U-TRIZ的两个全新的化趋势。在内容和案例上尽量融了工业4.0和互联网等先要素。 在介绍40个发明措施时,着力澄清措施、方法、原理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分离原理是所有发明措施的总原理的新的原理体系。同时补充了40个发明措施在非工程领域的应用。 在物场介绍部分,除了介绍经典的76个标准解之外,还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场与物质的关系,指出了从物场模型到功能模型的演变,为发SAFC模型下了坚实基础。在内容和案例上尽量融了工业4.0和互联网等先要素。 在科学效应部分,介绍了效应与物质属性的关系,指出两个物质的属性可生成一个效应,施加在被作用对象上,即形成功能。并介绍了构建多种效应与功能所对应的知识库的工作。 在问题陈述与定义中,特别加了如何陈述在工程和科研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如何去准确地定义和再定义这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三种不同策略。 在问题分析部分,介绍了多种实用的问题分析工具,如从功能分析发展出来的功能属性分析,从因果分析发展出来的因果属性分析,流分析等,特别是U-TRIZ独创的SAFC模型。 在问题求解部分,介绍了多种实用的解题工具,如物理矛盾求解、流问题求解等,特别给出了多种SAFC模型的问题求解。 本书力求把一个案例用多个U-TRIZ工具加以分析和求解,以加深读者的认识和体验。 在附录中,在国内首次以多种表格的形式给出了丰富的科学效应知识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