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建模研究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建模研究
史代敏
¥29.40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建模研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全面剖析居民金融资产数量与结构研究的相关问题,因此本书对居民金融资产的研究有着微观和宏观双重目的。微观目的是寻找居民金融资产的形成原因,以及家庭金融资产总量与结构的影响因素;解释家庭金融资产如何影响居民消费和投资行为。宏观目的主要是明确居民金融投资与金融市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发展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总量与结构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分析其对居民的收入、生活状况的影响,同时反过来也分析居民金融资产选择对经济金融的影响,从而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建模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从理论上对居民金融资产总量与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居民金融资产形成原因、各种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同时也对相关变量选取、数据收集、数据计算等问题进行探讨,作为宏、微观分析的基础铺垫。其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此部分是本研究的核心,共分为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两大部分。在微观分析部分,运用抽样调查得到的居民个体微观数据,分别对居民金融资产的总量选择和居民金融资产的结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在宏观分析部分,依次研究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与金融市场的相关性问题、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问题,以及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和结构的未来趋势分析问题。后,阐述本书得到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每满100减50 市场、货币与资本的理性基础
市场、货币与资本的理性基础
黄淳
¥21.00
《市场货币与资本的理性基础》由黄淳所著,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国家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市场货币与资本的理性基础》认为现代化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看,现代化发展是以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从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看,现代化发展是以市场经济、公民社会和民主政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方式的发展;从精神与现实的关系的角度看。现代化的发展是以人类求真的理性批判为基础的社会意识的发展。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书从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出发,说明国家公共权力和国家理性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条件。由此把国家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公共权力的组织能力作为研究对象。本书从社会组织方式的角度分析了市场和货币形成的必然性。货币不仅构建了现代社会基本的经济关系,而且还是国家公共权力分配资源的手段,由此货币转变为资本。人类理性的自由属性使得社会具有不断变化发展的性质,现代社会一方面通过其完善的产权制度保持社会成员经济权利相对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货币不断调整资源分配以适应技术进步的需要,由此使得社会具有发展能力。这样的发展能力是向社会开放的,这也是市场经济竞争性的本质。但是,建立在货币关系上的经济制度只是一种社会组织方式.社会在对其应用中并不必然保证能够获得好的结果,为此社会还必须通过求真的理性批判防止经济制度导致非理性的后果。
食利者政治经济学
食利者政治经济学
(俄罗斯)布哈林
¥6.71
  本书早在1914年秋即世界大战开始时就已经写完,而计划撰写的序言则写于这一年的8、9月间。   我早就想对*资产阶级的理论经济学进行系统批判。为此,我在侥幸逃脱流放后就移居维也纳,并开始在维也纳大学受教于已故的庞巴维克。在维也纳大学图书馆,我被迫主要来仔细钻研奥地利理论家们的著作。然而我未能完成在维也纳的写作,因为奥地利政府在战争开始前将我监禁于要塞,而且手稿也被看守人员认真地检查过。在我被放逐的瑞士,洛桑大学图书馆给了我在那里研究“洛桑学派”(瓦尔拉斯)和老牌经济学家的机会,并探究了边际效用理论的根源。同时在那里我也开始研究英美经济学家。然后,政治活动又使我移居到瑞典,这里的斯德哥尔摩“国王图书馆”以及高等商业学校的专业经济图书馆允许我继续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我被捕后被驱逐到挪威,使我转换到克立斯坦尼亚(奥斯陆的旧称。——译者)诺贝尔学院图书馆,而后,即我到美国后,仍然是在当地的纽约“公共图书馆”比较详细地阅读了美国的经济学文献。   在克立斯坦尼亚,我的手稿很长时间不知遗失何方。只是承蒙我的朋友——挪威共产党人阿尔维德·汉森(Arvid G.Hansen)的极力寻找才失而复得。并于1919年2月带到苏维埃俄国。现在我仅把主要涉及英美学派和近些年整个出版情况的某些见解和注释写进该手稿。   这就是本书的外部“往事”。   至于事情的实质,可以归结如下:迄今为止,在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批判主要归结为两种形式:或者仅仅是社会学批判,或者是纯粹方法论上的批判。例如,确定该理论体系与某一阶级心理相似,就仅此而已。或者指出,一些方法论基础和对问题的态度不正确,因而认为没有必要对体系的“内部”方面进行详细批判。   诚然,如果认为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理论才可能是客观正确的。那么,单单对该理论的资产阶级性加以揭露这一点,严格说来就足以摒弃这种理论。实际上事情真是这样。马克思主义希望获得普遍意义,正是因为它是进步阶级的理论体系,而该理论在认识上的“图谋”要比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保守的因而是有局限性的思想更加来势凶猛。然而十分清楚,在意识形态斗争中,例如对与我们敌对的体系的逻辑批判就恰恰应当揭示这个真理。因此,这些体系的社会学特征也绝不能便我们放弃在纯逻辑批判方面进行斗争的责任。   还需要说一说有关对方法的批判。当然,弄清基本方法论基础的错误会推翻整个理论体系。但意识形态斗争力求使方法的错误反映在体系的部分结论的错误中,也就是说,或是反映在该体系内部互相矛盾中。或是反映在该体系的缺陷和“本质上”不能包罗该学科许多重要现象的情况中。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有责任对*理论全面展开评论,这既包括社会学方面的评论,也包括方法评论和对整个体系及其所有分支体系的评论。连马克思本人也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这样提出问题(请比较他的《剩余价值理论》)。   如果马克思主义者通常仅局限于对“奥地利”理论进行社会学和方法论的评论,那么,该理论的资产阶级反对派就会主要从部分结论不正确的角度来批评这一理论。只有R.施托尔茨曼几乎是独自一人试图对庞巴维克全面展开评论。正因为他的某些基本论点与马克思主义有理论共性,所以在评论“奥地利人”方面不难发现相似之处。我认为有必要指出,这种吻合甚至会在我了解施托尔茨曼的著作之前就便我像他一样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尽管施托尔茨曼有那些优点,但他依据的是对社会完全不正确的看法,正如对“专项教育”(“Zweckgebilde”)的看法一样。难怪奥地利理论的一位非常敏锐的拥护者R.利夫曼,这位大大深化该理论并着重强调这一理论全部特点的人,会戒备施托尔茨曼,并恰恰去抨击他的目的论。这种目的论的观点连同明显表现出来的辩护腔调,使得施托尔茨曼不能在应有的理论范围内对奥地利人进行分析批评。这项工作只能由马克思主义者来完成,而刊印的概要就是这项工作的尝试。   选择批评对象本身并不需要做长篇说明。众所周知,奥地利理论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的敌人。   在欧洲内战正酣之际我决定出版这本著作,人们也许会感到奇怪。但马克思主义者任何时候甚至在残酷的阶级搏斗中,只要体力允许,就一定不会停止理论工作。如果认为既然资本主义理论的主体和客体在共产主义革命烈焰中马上灭亡,分析研究这种理论是荒唐的,这种反对意见更加不可轻视。这样推论是不正确的,因为了解资本主义体系对于了解目前的局势极为重要。正因为对资产阶级理论的批判为这种了解铺平道路,所以资产阶级理论的认识价值依然存在着。   关于叙述方法我再说几句。我力图尽可能写得简短些,这样也许叙述起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我援引了既有奥地利人自己的也有数学家和英美人士等的许多引文。在我们的马克恩主义者圈子里对于这种方法抱有很大成见,正如对故作特别“学识渊博”抱有成见一样。然而我认为,这里需要借助一些历史文献来解释,这种解释能顺便使读者熟悉这一科目的书籍,并能哪怕是大致了解这些文献也好。而认识自己的敌人完全无可指责,更何况,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少得可怜。此外注释中(in nuce)还包括对资产阶级理论思想的其他理论分支同时进行的系统批判。   我这里必须向我的朋友尤里·列昂尼多维奇·皮亚塔科夫表示感谢,我与他曾不止一次地一起讨论涉及理论经济学的各类问题。他的宝贵指点总能引起我的注意。           
每满100减50 21世纪资本论(精选本)
21世纪资本论(精选本)
(法)托马斯·皮凯蒂
¥34.99
法国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托马斯·皮凯蒂对过去300年来欧美国家的财富收入做了详尽探究,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旨在证明近几十年来,不平等现象已经扩大,很快会变得更加严重。
每满100减50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0-2011)——流动性回收与新规划效应下的中国宏面经济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0-2011)——流动性回收与新规划效应下的中国宏面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
¥33.00
本书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的支持下,对2006—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本书指出2006年中国将达到近年来经济增长的点,略高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如果政府延续现有的“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以及其他有选择的紧缩性管理政策,2007年宏观经济将结束本轮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实际GDP增长速度将略低于潜在GDP增长速度。本书建议,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根据科学计量方法,测算出合理的潜在GDP增长动态区间,建立作为需求管理指导线的可持续增长率目标;在转型时期,中国宏观经济应当采取“微撞”(fine—tapping)需求管理模式,通过对总需求的试探性反应实施宏观政策;2007年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应当改变“主观稳健”、“实际偏紧”的政策导向和操作模式,使之具有“中性取向”和“积极操作”的特点;中国宏观经济在中长期应当从工业化道路、增长模式、收入分配方式以及创新模式等方面进行结构性转型。
每满100减50 国家竞争优势(下)
国家竞争优势(下)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
¥35.99
【作者简介】(美国)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 译者:李明轩 邱如美 迈克尔·波特,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当今世界竞争战略和竞争力领域公认的权威,“竞争战略之父”,是当经伟大的商业思想家之一。埃森哲公司和《时代》杂志对全球有影响力的50位管理大师的排名中,迈克尔·波特位居。目前,他拥有瑞典、荷兰、法国等国大学的8个名誉博士学位。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三种竞争战略理论。作为国际商学领域备受推崇的大师之一,波特博士至今已出版了18本书籍。 【内容简介】《国家竞争优势(下)》基于10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根据企业凭以竞争的生产率,迈克尔·波特次对此给出了全面的理论解释,也就是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下)》一书中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理论”,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波特的“集群”观点或相互联系的企业、供应商、相关产业和特定地区的组织机构组成的群体,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种新方式。 全球印刷机产业、高级轿车、化工产业为什么集中在德国? 世界重要的药厂、巧克力食品与贸易业的基地,为什么在瑞士、瑞典等小国? 在个人电脑、软件、信用卡、电影等领域独占鳌头的企业,为什么大多在美国? 在瓷砖、雪靴、包装机械以及工厂自动化设备产业中,为什么是意大利的企业强势? 主导了家用电器、照相机、传真机以及工业机器人等的产业,为什么在日本? 这一连串的“为什么”,应该如何解释呢? 从《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你能找到答案。
每满100减50 国家竞争优势(上)
国家竞争优势(上)
(美)迈克尔·波特
¥42.99
【作者简介】(美国)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 译者:李明轩 邱如美 迈克尔·波特,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当今世界竞争战略和竞争力领域公认的权威,“竞争战略之父”,是当经伟大的商业思想家之一。埃森哲公司和《时代》杂志对全球有影响力的50位管理大师的排名中,迈克尔·波特位居。目前,他拥有瑞典、荷兰、法国等国大学的8个名誉博士学位。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三种竞争战略理论。作为国际商学领域备受推崇的大师之一,波特博士至今已出版了18本书籍。 【内容简介】《国家竞争优势(上)》基于10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根据企业凭以竞争的生产率,迈克尔·波特次对此给出了全面的理论解释,也就是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上)》一书中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理论”,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波特的“集群”观点或相互联系的企业、供应商、相关产业和特定地区的组织机构组成的群体,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种新方式。 全球印刷机产业、高级轿车、化工产业为什么集中在德国? 世界重要的药厂、巧克力食品与贸易业的基地,为什么在瑞士、瑞典等小国? 在个人电脑、软件、信用卡、电影等领域独占鳌头的企业,为什么大多在美国? 在瓷砖、雪靴、包装机械以及工厂自动化设备产业中,为什么是意大利的企业强势? 主导了家用电器、照相机、传真机以及工业机器人等的产业,为什么在日本? 这一连串的“为什么”,应该如何解释呢? 从《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你能找到答案。
每满100减50 环境经济学教程
环境经济学教程
张真,戴星翼
¥11.00
在本教程的结构上,同样需要在理论、方法、应用、案例的安排上取得平衡。我们需要较为系统地介绍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这些理论不仅是成熟的,而且确实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对于这些理论,我们将以较为规范的方式描述。但是,本教程可能更为侧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配第经济著作选集
配第经济著作选集
配第
¥25.50
威廉.配第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他先开始从生产过程式中来探讨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和其他 一些重要的经济观点,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威廉.配第对商品价值量作了正确的分析。另外,在工资、利息、地租等方面,威廉.配第也提出了一 些生要见解。马克思称誉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
国富论(全2卷)
国富论(全2卷)
[英]亚当·斯密
¥70.80
本书是一部经济学经典著作,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在批判吸收当时有关重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就整个国民经济运作的过程做了比较系统、清晰的描述。本书对英国资本主义、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产生了直的重大的促作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次将市场比作“看不见的手”。几百年来,“看不见的手”已经成为市场的代名词。   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曾被无数次的引用和解读。为了真正理解他的经济思想之原貌和全貌,每一个人都应该读一读《国富论》的全译本。
政治经济学原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政治经济学原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М.И.杜冈-巴拉诺夫斯基
¥45.34
本书作者约翰·穆勒(1807—1873年)是十九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社会活动家和社会改良主义者。本书是他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代表作,在很长时期内一直被西方经济学界奉为经济理论的圣经,政治经济学的教科书,在西方经济学说吏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统制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汉译名著本15)
统制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汉译名著本15)
[美]A.P.勒讷 著,陈彪如 译
¥19.25
1944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勒纳发表了一篇博士论文,其题目《统制经济学》。它标志着统制经济学的产生,为该领域的山之作。统制经济学,即对社会组织问题具有自觉的认识并对经济体系实行自觉的统制。统制经济学与放任经济学大不相同,但统制的意思并不一定是集体主义。它意味着慎重地实施能促社会利益的一切政策,而不是预先判断集体所有与经营或某种形式的私人企业这个争论问题。
魁奈经济著作选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魁奈经济著作选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魁奈
¥31.18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
每满100减50 储蓄投资金融政治经济学
储蓄投资金融政治经济学
陈享光
¥19.60
储蓄投资与金融是影响宏观经济状态的主要变量,也是构成现代积累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本书把它们联系起来行了系统的政治经济学考察,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动规律,剖析了储蓄投资金融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均衡关系,阐述了它们的相对独立性运动和由此产生的对均衡状态的偏离,研究了实现储蓄投资金融的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的宏观政策。本书构建了一个储蓄投资金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内引借贷资本、利率、金融化和金融化资本、引外资、对外投资、汇率等考察储蓄投资金融间的均衡关系,本书也可以说是一本宏观政治经济学。
比特经济
比特经济
舒华英
¥30.52
  《比特经济》围绕比特产品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目前相关研究的综述,在此基础上从比特的基本特征和属性始研究,比较分析了当前流行的多种概念和术语,给出了相对于“原子产品”的“比特产品”的定义、分类。指出了比特产品与信息产品等概念的异同。   其次围绕比特产品的生产、价值形成过程研究了比特产品的生产、消费过程、成本特性、价值的形成过程。再次研究了比特作为商品交换时的交换形式、交换价值的形成、交换规律;研究了比特产品的需求与供给规律;给出了比特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影响比特产品定价的因素、比较了几种定价模式和定价策略。在研究大量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比特产品市场结构的形态和演变趋势。   后研究了比特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问题和比特产品带来的经济学现象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比特经济》以新的视角研究了信息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网络经济学、市场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现象,给出了一些不同于已有学科的结论。
每满100减50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杨洪源
¥52.80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重要的文献之一,也是马克思研究和批判蒲鲁东所著的《贫困的哲学》、《什么是所有权》的一部论战性著作。过去学界无论是对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重要背景和思想资源之一的蒲鲁东思想的理解和评论,还是对这些著述文本细节的解读和思路的比较,都存在较大的偏颇和遗漏。有鉴于此,本书在总体上把握蒲鲁东的思想原貌、厘清马克思和蒲鲁东之间的复杂关系、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并完成相关文献学疏证等的基础上,逐一对三部著作共同涉及的重要议题,诸如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方法、所有权问题、价值理论、分工与机器观、垄断与竞争理论、社会革命观及共产主义观等一一行了深的甄别与讨论,特别是对目前学界研究较为薄弱而又占《哲学的贫困》一书中绝大部分篇幅的“科学的发现”、“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等章节,通过比照《贫困的哲学》中的相关论述,行了详尽的释读,再现了马克思通过辨析蒲鲁东的“形而上学方法→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社会革命理论)”这条思想主线,对自己思想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的系统思考和整合的过程,后将这一致思路向置于人类思想史的程和当代社会实践图景中阐明其现实意义,对其行客观的历史定位。
每满100减50 经济学方法论比较——基于《资本论》的视角(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经济学方法论比较——基于《资本论》的视角(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杨志,马艳
¥54.17
  本书旨在展现经济学发展史上一幅画卷:即凡称得上大的经济学家都是“哲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有自己的哲学观和历史观,都有自己的角度和方法,都通过自己 的经济理论体系,表达自己认识世界、揭示历史的总看法。因此,大经济学家的理论著作本身都是经济学方法论的样板,而其中为典型著作便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标志性著作《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简称《资本论》)。本书中心内容是将 《资本论》与其他在历*享有盛名的经济学著作,包括经济学方法论专著行比较。这种比较,既包括哲学方法论方面,也包括应用方法论方面;既包括研究方 法论方面,也包括叙事方式方面;既包括宏大叙述方面,也包括微小叙事方面。这种比较,是系统性的、全方位的、整体性的,对于改变当今盛行的碎片化的、局部 的、片面的思维方式、认识、方法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这种比较,既有助于读者看清楚《资本论》研究对象所承载的真实世界,也有助于真正理解马克思 观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的基、视域、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叙述方式。
每满100减50 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
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
张宇燕
¥24.62
本书以“李约瑟问题”为起,尝试建立起一个解释国家长期增长问题的制度经济学理论框架。由规则和习惯构成的制度安排,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有效激励、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本书提出的“制度非中性”和“制度悖论”概念,为理解制度起源与演、制度绩效差异等提供了便利工具。就国家兴衰而言,“唯有制度在起作用”是本书力求论证的核心观。有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就有什么样的人类行为以及什么样的经济结果。
每满100减50 创意型城市的经济哲学研究
创意型城市的经济哲学研究
李成彬
¥15.05
本书是一部从经济哲学视角研究创意型城市的著作,试图探讨作为城市精神气质的创意如何生成和保持,以及如何造就城市经济的繁荣。首先,本书研究了城市发展史,发现城市先天地具有创新的禀赋。此禀赋彰显的时候,城市就繁荣昌盛,遮蔽的时候就趋于衰落。其次,本书探讨了现代城市所面临的根本挑战。城市人的劳动受到资本逻辑和福特制组织方式的双重挤压,处于一个严重的二律背反之下:资本追求扩张却又遏制了扩张的空间,生产追求效率却又阻碍了效率的提升。
每满100减50 消费者环境责任行为的成因与促进策略研究
消费者环境责任行为的成因与促进策略研究
黎建新、何昊、刘洪深 等
¥19.20
  消费者环境责任行为是消费者践行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义务的行为,是消费者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本书收录的12篇相关研究论文,不仅从价值观、环境态度和环境知识等消费者自身角度来揭示环境责任行为形成的黑箱(心理机制),还试图从环境刺激来研究消费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这些外部因素如产品本身属性、绿色广告的诉求方式、公司环境导向与行动策略等。在对消费者环境责任行为的解释机制上,充分借鉴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比如从外部性理论(经济学)、合理性理论(社会学)、地方依恋理论(地理学)、态度-行为理论、心理距离和社会规范理论(心理学)等视角,对我国消费者环境责任行为开展了描述性、解释性和对策性研究。这些研究既是对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一种完善和突破,也是对环境伦理学、环境社会学等研究领域的一个拓展。这些研究发现无论对政府改进环境管理、非政府组织开展环境社会运动,还是企业开展绿色营销都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书适合管理类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中高层管理人员阅读。
安体富文选
安体富文选
安体富
¥104.00
本书收录了2010年出版的《安体富文集》内的部分文章,并补充了安体富教授2010-2016年发表的文章。文章只选在杂志上公开发表的部分论文,并没有选报纸上发表的文章,讲稿、学术报告稿、发言稿等,由于量大也未选入。有一部分文章是合写的,主要是与指导的博士生合作写成,选取的标准是安体富提供思路、观点,参与部分写作或亲自修改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