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中信国学大典·汉书
中信国学大典·汉书
马彪
¥24.99
【内容简介】《中信国学大典·楚辞》和唐诗、宋词一样,具有高度的文学性,能使当代读者滋生永恒不变的审美愉悦。《中信国学大典·楚辞》在历史、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神话学乃至自然科学的范畴,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讯。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二十四史精华(第五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五卷)
姜忠喆
¥1.00
《魏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中部记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原编排本纪十二卷、传九十二卷、志十卷,合为一百一十四卷。但因其有一卷再分为几卷的,故隋唐史志均作为一百三十卷,现也一般通行一百三十卷之说。《魏书》作者魏收,记述了道武帝拓拔皃于公元386年建立魏国开始,到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于公元550年灭亡止,共一百六十五年的历史。
二十四史精华(第七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七卷)
姜忠喆
¥0.99
《旧唐书》是五代时期官修的一部纪传体唐史。该书完成于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至宋代欧阳修、宋祁等新撰的《唐书》问世,为了区别两者,故称此书为《旧唐书》,而称新撰的《唐书》为《新唐书》。
49元5本 杨树达日记(一九四八—一九五四)(精)
杨树达日记(一九四八—一九五四)(精)
杨树达著 杨柳岸整理
¥28.80
杨树达(1885—1956),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毕生从事汉语语法和文字学的研究和教学,长于甲骨、金文等文字和训诂、音韵、语法及修辞研究。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杨树达自1920年8月到1956年2月初所写的日记,共51册。这是其中的第46册(1948年11月1日—1949年9月30日)和第50册(1952年11月21日—1954年5月18日),所以定名为《杨树达日记(一九四八—一九五四)》。日记内容非常丰富,保留了杨树达研究古文字、古文献的记录,以及和陈寅恪、郭沫若等学者书信往返的内容要,尤其是对当时著名人物的看法评价,都写在了日记中,毒舌辣评,放言无忌,是研究近现代学术史、教育史的手资料。此次整理出版,为方便读者阅读使用,除施加标外,还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对其中的人物、地名、长沙方言做了简单的注释,二是编制了人名索引,三是书前附了杨树达及家人照片合影、友朋往来书信、日记原稿书影,四是绘制了杨树达先生家族谱系表。
特伦托1475:一场血祭谋杀审判
特伦托1475:一场血祭谋杀审判
夏伯嘉
¥44.00
1475年,意大利特伦托一名两岁男孩西蒙失踪,当地官员随即展调查。随着小西蒙的尸体在当地一个犹太人家庭被发现,三个犹太人家庭的命运从此便被改写。经过一系列酷刑、审讯、调查与营救活动,特伦托犹太人的悲惨命运,震动了整个欧洲。 反犹主义是笼罩在欧洲上空的一团阴云。在小西蒙事件之后几百年,欧洲的犹太人一直处于被排斥的状态,直到“二战”期间酿成巨大的悲剧。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夏伯嘉以一手史料耶希瓦手稿为叙述的根基,在其生动而细腻的笔下,教士、执法官、医生、文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反犹主义对中世纪犹太人甚至中世纪社会的影响。
49元5本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江苏人民出版社
¥23.99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这本书包含了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与隋唐制度及其建置相关的内容,涵盖了隋唐史、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文化史、语言文字学等与中古史相关的诸多领域,显示了陈寅恪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西文化的关系、种族与文化的界定、胡化汉化的实质等问题的高标卓识。《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本书对唐代政治史作了精辟的论述,综观全史,上溯西晋、南北朝与隋世,下讫唐以后之变化。 【说明】如内有???,为原书缺损文字,不是乱码。
梁漱溟日记
梁漱溟日记
梁漱溟
¥55.00
《梁漱溟日记》是有“后的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现存日记(近80万字)的汇编,并附数十张公的珍贵私家历史照片。梁先生早年起即有记日记的习惯,现存日记始于1932年,终于1981年,历经“”抄家等磨难才得留存。著者早年投身乡村建设,巡视抗战敌后,调停国共两党争端,上缙云山闭关修佛,解放后参观城乡新变与土地改革,“”抄家受辱,政协学习论辩,常年坚持著述修行等等,长达50年的行止经历及感受心境,在日记中都有朴实的记录。本书是梁漱溟日记完整单行,编者撰写了导读性质的前言和每一年大事提要,修订及增补注释600余条,并编制主要人名索引近2000条,是深研究梁漱溟,了解20世纪中国社会与政治变迁的珍贵的实录。
49元5本 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
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
[日]陈舜臣
¥19.99
本书是了解秦始皇和大秦帝国的通俗读本。作者陈舜臣秉承其一直以来对历史的严谨态度,亲自赴西安等地行实地考察,结合史料、出土文物,以及考古发现,运用其擅长的推理分析手法,为读者重新审视秦始皇及其所处的大时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书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全面勾勒出秦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为读者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大秦帝国画卷。
白话资治通鉴大全集(第四卷)
白话资治通鉴大全集(第四卷)
冯化吉
¥3.50
本套白话《史记》系列作品是史诗巨著,恢弘画卷,气势磅礴,精彩纷呈,非常具有*性、系统性、历史性和故事性,十分值得您的欣赏。只要您坚持播放收听,相信本作品一定能够提高您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素质。
49元5本 天堑通途:中缅印抗战生命线
天堑通途:中缅印抗战生命线
[美]小弗雷德里克·F·施安勒 口述;李松 编;刘苹 图片翻译
¥14.50
  《天堑通途:中缅印抗战生命线》以400余幅中缅印战区高清照片为主,包括首次问题的关于中缅印战场彩色照片的拍摄者美国军官小弗里德里克·施安勒的口述历史,介绍了利多公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等二战重要的交通生命线的修筑过程,以及在战争中的价值和地位。对于了解二战期间的相关历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同时,此书除记录了二战中众多重要生命线的修筑过程外,更重要的是记录了当时参与战争的军民生活实景,记录了战争的残酷与军民抗战的精神面貌。这些内容不但首次问世,而且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对于那段历史我们会从这本书中感受到更多的真实可感的信息。很多照片资料都是*保护文物,可见资料的珍贵价值及历史意义。
史记(全十二册)
史记(全十二册)
司马迁
¥239.99
★全本全译,文白对照,阅读无障碍!全书采用原文、白话注释的结构体系,注释生动准确,原味细腻,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 ★白话译文忠实原意,通俗流利;生僻字、疑难字加注音、释义,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全本共十二册,汇集知名专家学者,全新编排分段,*大限度的呈现全本面貌,偏偏精华; ★本纪、十表、八书、世家、列传,原著原版,完整无删减!原文参考多种通行的《史记》版本与校勘著作! ★新增《报任安书》,比以往版本史记更*,便于读者更*、更精准地理解司马迁的理念与思路!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翔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从史学价值看,它保留了几千年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史学价值,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开创了纪传体记事法,受历代史官、学者推崇。从文学价值看,它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叙理透彻,记事灵活。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本版本为一百三十一篇,除原有的一百三十篇外,还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也收录在内,便于读者更*、更精准地理解司马迁的理念与思路。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国学网原版点注,杨树增审定)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国学网原版点注,杨树增审定)
"赵敏俐,尹小林"
¥5.00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经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既有《大学》、《心经》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聊斋志异》等宏章巨制。全书所收均为善本全帙,并经海内外百名专家(庞朴、汤一介、白化文、冯其庸等)整理审阅,随文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每部分均撰写了简明提要。这套电子书将以精装精排精编为目的,不断更新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让每一位拥有这本书的国学爱好者都能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对于读者的每一次反馈,我们都合理采纳,精益求精。
49元5本 蔡东藩六史:套装共6册(畅销百年,享誉全球的东方历史殿堂级世纪小说,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
蔡东藩六史:套装共6册(畅销百年,享誉全球的东方历史殿堂级世纪小说,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
蔡东藩
¥29.99
吾国之有史,由来久矣。自汉司马迁创作《史记》,体例独详,遂为 后世史家之祖,班固因之,辑成《汉书》,而迁固之名乃并著焉。窃案 迁《史》起自黄帝,讫于天汉,大旨在叙古从略,叙秦汉从详,综计得 百三十篇,共五十二万六千余言。班《书》则始于秦季,终于孝平王莽, 凡百二十卷,计七十余万言,视迁《史》为尤繁矣。后之学者,慕其名, 辄购《史》《汉》二书而庋藏之,问其熟览与否,则固无以应也。盖二书 繁博,非旬月所能卒读,且文义精奥,浅见之士,尚不能辨其句读,一卷 未终,懵然生厌,遑问其再四寻绎乎?他若涑水《通鉴》、紫阳《纲目》, 以及《通鉴纪事本末》《通鉴辑览》《纲鉴会纂》《纲鉴易知录》等书,编 年纪事,历姓相承,而首数卷间,各列秦汉事实,读史者辄举而窥之,固 求其提要钩玄,记忆不忘者,亦罕有所闻。至如稗官野史之纪载,则一鳞 一爪,或犹能称道之,是无佗,稗史之引起观感,令人悦目,固较正史 为尤易也。鄙人不敏,尝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由今追昔,溯而上 之,以至秦汉。秦自始皇至子婴历国三世,第十有五年耳。依事演述,寥 寥数回,不足以成卷帙,且名为一朝,但闻暴政,未底于治,实为由周至 汉之过渡时代,附入于汉,存其名而已足矣。汉则两京迭嬗,阅年四百有 余,而前汉二百一十年间,有女宠,有外戚,有方镇,有夷狄,有嬖幸, 有阉宦,有权奸,盖已举古今来病国之厉阶,汇集其中,故治日少而乱日 多。其尤烈者,则为女宠,为外戚。高祖以百战成帝业,而其权且移于宫 闱;文景惩之,厥祸少杀;至武帝尊田蚡,贵卫青,女宠外戚,于此复 盛;至许史盛于宣元,王赵丁傅盛于成哀;平帝入嗣,元皇后老而不死, 自卒贻王莽篡弑之祸;然则谓前汉一代与女宠外戚相终始,亦无不可也。本编兼采正稗,贯彻初终,所有前汉治乱之大凡,备载无遗。而于女宠外戚之兴衰,尤再三致意,揭示后人,非敢谓有当史学,但以浅近之词,演述故乘,期为通俗教育之助云尔。班马可作,当亦不笑我粗疏也。惟书成仓卒,不无讹词,匡而正之,是在海内之通儒。
沙漠之狐隆美尔
沙漠之狐隆美尔
(英)德斯蒙德·扬
¥3.00
一位身材不高但很结实的德国将军创造的沙漠坦克战奇迹至今无人能比,他就是隆美尔。北非作战中,兵力、火力、后勤补给,甚至与友军的关系,隆美尔都远远不如对手,但英军就是不过他。隆美尔是德军中“战神”一般的传备英雄,英国第八集团军无奈地称他为“沙漠之狐”
49元5本 谢方文存
谢方文存
谢方
¥52.70
今年中秋节后第四天,日暖风和,接到谢方先生从上海来的电话,说自己的文集即将出版,叫我写几句话置于卷端。
49元5本 中信国学大典·资治通鉴
中信国学大典·资治通鉴
张伟保
¥21.60
【内容简介】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礼记·孝经》《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净土三经》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围炉夜话》提倡一种以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引,更俭朴、更严整的生活态度,以求挽救他所认为自清中叶以来,日渐松散的社会……了解书的意义是步,下一步则是借由反思,摸索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模式,寻出当代的出路与价值。
49元5本 寒柳堂集
寒柳堂集
江苏人民出版社
¥17.99
《寒柳堂集》是陈寅恪文集之一,收录了《狐臭与胡臭》《赠蒋秉南序》等十余篇文章,特别的历史视角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寒柳堂集》内容涉及三国、敦煌学、中外交流、民国历史等多方面,是了解陈寅恪先生学术研究不可错过的资料。 【说明】如内有???,为原书缺损文字,不是乱码。
49元5本 史记(第十一册)
史记(第十一册)
司马迁
¥19.99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翔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从史学价值看,它保留了几千年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史学价值,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开创了纪传体记事法,受历代史官、学者推崇。从文学价值看,它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叙理透彻,记事灵活。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本版本为一百三十一篇,除原有的一百三十篇外,还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也收录在内,便于读者更*、更精准地理解司马迁的理念与思路。
49元5本 史记(第十二册)
史记(第十二册)
司马迁
¥19.99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翔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从史学价值看,它保留了几千年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史学价值,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开创了纪传体记事法,受历代史官、学者推崇。从文学价值看,它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叙理透彻,记事灵活。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本版本为一百三十一篇,除原有的一百三十篇外,还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也收录在内,便于读者更*、更精准地理解司马迁的理念与思路。
远古夏商周
远古夏商周
刘力
¥6.00
本书包括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有巢氏发明巢居、燧人氏钻燧取火、神农氏尝百草等内容。
春秋与战国
春秋与战国
苏连营
¥8.00
本书包括有春秋、烽火戏诸侯、祝聃弯弓射周王、雍纠计谋杀祭足、曹刿三击鼓退敌等内容。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