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乡愁:鄞州博物馆文化礼堂策展选集
¥19.20
忆乡愁:鄞州博物馆文化礼堂策展选集
江南丝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33.60
《江南丝竹》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系列之一,由齐琨著。主要内容包括丝竹与江南、丝竹与江南音韵、丝竹与江南风格、丝竹与江南社会、丝竹与江南礼俗等。
关中皮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44.80
皮影,世人称之为“戏剧艺术的活化石”、“活的绘画”。中国是皮影戏的故乡,十三世纪初,蒙古大军将皮影带到中亚,从此历经五个世纪,逐步由波斯传埃及,再传土耳其,终欧洲,并成为现代有声电影的前驱。关中,指中国陕西的关中地区,或称关中平原、关中盆地,其范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倚秦岭,北临“北山”,渭河纵贯其间,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包括西安、宝鸡、成阳、铜川、渭南五市及杨凌示范区。
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39.0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内容包括:悠久而多样的歌唱礼俗、丰富丽多彩的歌唱形式、娴熟而独特的歌唱技术、长调歌种沿革、长调民歌的演唱术语、乌尔汀哆的律动、乌尔汀哆的织体、乌尔汀哆的结构等等。
藏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44.80
藏戏是现存中国戏曲剧种中为古老的剧种之一。据传广场演出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其他一些大剧种,如京剧、昆曲、川剧等,历史都比藏戏短。藏戏源于西藏各地,流传在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基本没有受到外界或外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因此,它们不仅在国内戏曲艺术中非常奇特,而且在世界各国的戏曲艺术中也是十分罕见。李云、王文章主编的《藏戏》力图以翔实的材料、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图片将这一古老神奇的文化形态——藏戏艺术呈现于读者面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22.40
本书是从基础理论方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拓荒之作,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所做的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和初步的尝试。本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这一重大课题行了探讨,力求深系统,供广大该方面的工作者阅读学习。 本书站在历史与文化的总体高度,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全方位地、系统而深地回答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关心的问题,而且还切实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程提供了宏观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对于启发人们更深地思考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的理论问题,对于科学地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丛书)
¥36.8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系列丛书之一种,为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专家乌丙安的个人专集。 本书共有文稿36篇,后有附录4篇。前者为作者2003年初到2005年3月参加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2006年参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期间的文稿。后者为2000年到2002年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筹备工作中写下的文字资料。这些内容涵盖了作者对此项工作的主要认知、体验和实践。为从事本工作的读者无疑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参考范本。
神游大唐:《酉阳杂俎》里的奇异世界
¥129.00
重庆酉阳县小酉山下有石窟,荟萃古书千卷,秦末战乱,有人在此避祸读书,后世遂借“酉阳逸典”谓藏书多而奇。晚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所记,同样繁杂而奇崛,仿佛是遍阅神秘的酉山藏书后所做的笔录,此为“酉阳杂俎”之由来。 《酉阳杂俎》三十卷兼收并蓄,囊括天地,万花筒般映射着大唐江山表里。从威肃的朝堂到熙攘的市井,从沙场铁血到深闺柔情,仙佛妖魔,剑侠刺客,风土村俗,毛羽介鳞,它收尽了人间风流,又时时超脱万象森罗的人间,涉幽眇奇幻的异界宇宙。 古卷艰涩,今人虫离先生对其一一注解,并阐发增饰,编织出一幅幅瑰奇壮阔的大唐风物图卷。让我们暂放俗事,跟作者一起,神游于唐人生活的奇异世界。
闲坐小窗读《周易》
¥34.50
本书以随笔的方式,结合历史典故或现实生活解析《周易》,并深浅出地推及人生要旨,涉及职场人事、家庭关系、子女教育等,解读视角新颖。全书行文或严谨,或活泼,与时代元素相结合,读来轻松愉悦。作为《周易》的普及读物,本书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可提升读者对社会人生的认知。
中国乡村传统音乐与戏曲
¥318.40
音乐与戏曲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娱乐文化需求而逐渐产生的。本书利用传统村落中的民间音乐志书和实地调查资料,将不同地区的乡村民间音乐与戏曲的种类、特色、发展轨迹等,通过多角度对比呈现给读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反映出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和审美习惯影响之下所形成的多姿多彩的民间音乐和戏曲文化。
泉州提线木偶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36.00
《泉州提线木偶线》可以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性及其杰出的文化、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由此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逐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关注、重视或主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