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格涅夫散文诗
¥22.00
散文诗是屠格涅夫创作活动的最后一座里程碑,是一件文学艺术珍宝。这些散文诗篇是作家一生创作生涯中逐渐沉积下来的一些难以舍弃的深深的印象,最终像结晶体一样析出,寓意深刻、内容丰富、充满哲理,代表着屠格涅夫高度的艺术成就。


归去来辞:美得窒息的宋词
¥19.99
形美、意美、音美,美得沉醉的英文宋词诗画集 2种语言的韵律融合,39位词家的百味人生, 78阕宋词的红尘烟雨,320年从容的大宋风雅 古诗英译:中国翻译泰斗,许渊冲教授亲自翻译,将诗歌与语言文化密切联系。他用毕生精力致力于文学翻译。希望让世界看到中国之美。 诗文赏析:化解字句难,细细剖析典故,浪漫唯美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诗的国度。 深度解读:时代背景、历史典故、现代价值……每首词都有其独有的意义,值得品味和阅读。 诗人小传:诗人们传奇的人生经历,读诗也读人,不仅能让读者轻松读懂诗,还让读者了解词背后的故事和诗人生平。 难字注音:将诗歌中的重难字加上拼音,让读者们轻松阅读无障碍。 生动插画:精细雅致的古画,于翰墨丹青中勾勒出诗情画意。 诗词解析名家吴俣阳,倾力解读,文字细腻婉约,情深意切, 千娇百媚的世间万象,悲欢离合的人间爱憎; 宋词,经风雨而妖娆,历岁月而弥香, 在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词人笔下, 看人生百态的生活情感、品活色生香的生活意趣。


是家人,也是凶手: 绝望照护者的自白
¥40.60
“照护杀人”,一个自相矛盾的词语,一种非同寻常的谋杀。犯罪者并非全受恨意驱使,相反,他们一直肩负着照护的重担。在杀死至爱家人的那一刻,他或她,到底有过怎样的挣扎?如果有一天,我们要承担起照护家人的责任,应该如何面对?当身边人陷入无法言说的照护困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NHK 特别节目录制组围绕“照护杀人”案件在日本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案件卷宗案发现场周边走访、与当事人对话以及相关人员的采访,揭示了 11 桩照护杀人案件背后令人心酸的真相。这些案件聚焦于高龄者互相照护的“老老照护”、为照护而辞去工作的“离职照护”、*容易被忽略却*痛苦的“初期照护”等照护难题,试图找寻犯下照护杀人罪行的真正原因,探讨预防悲剧再度发生的方法,为我们设身处地理解照护提供了一个*的视角。


文心雕龙译注
¥48.00
《文心雕龙》被称为“作者之章程,艺林之准的”,因其“体大虑周”而备受现当代学人推重。研究它的学问成为一门显学,被称为“龙学”。在诸多译注本中,陆侃如和牟世金先生撰写的《文心雕龙译注》,因其注释准确详明、翻译圆融畅达而成为经典。这是一部融学术性和普及性于一炉的全注全译本,可以引领读者走“龙学”的殿堂。


早期中国文学与历史批评
¥50.00
《早期中国文学与历史批评》由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傅道彬主编,收录海内外有关早期文明形成、历史运行、出土文献、文字考释、礼乐制度、早期书籍版本生成以及书写方式、早期文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与学术评论,共17篇。全书分为“六经与文学”“子学时代与诸子文学”“出土文献与古典学术”“早期文学理论与批评”“域外汉学”6个栏目,旨在描述中国早期文学以礼乐文化为土壤的恢弘气象、城邦精神、器物艺术、文本书写以及经典时代的形成,探索中国古典学的独特意蕴,以寻求中国早期文学研究的方法突破。


鲁迅自选集:插图本
¥24.00
鲁迅生前自选集 一本书读懂鲁迅作品精粹 鲁迅先生生前,只编选出版过一部自选集——《鲁迅自选集》, 1933年3月,由上海天马书店出版。到1942年,印刷了7次之多,可见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 鲁迅先生是按照材料、写法的不同编选的,因此全面反映了鲁迅先生文学创作的成就。所选的22篇作品,来自他的《野草》(七篇)、《呐喊》(五篇)、《彷徨》(五篇)、《朝花夕拾》(三篇)、《故事新编》(两篇)等五部作品集,有我们大家熟知的《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伤逝》《在酒楼上》《铸剑》《奔月》等,共计二十二篇。书前有鲁迅先生写的《自选集》序言,对于了解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历程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次特别收录著名画家刘岘为《野草》创作的12幅插图,为《孔乙己》创作的31幅插图,以及著名画家丰子恺为《故乡》创作的19幅插图,共计62幅插图。


赋比且兴:先秦两汉诗歌叙事传统研究
¥44.00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丛书之一种,研究时段为先秦两汉,分为如下四部分:《周易》古歌与诗歌叙事传统的萌芽、《诗经》与诗歌叙事传统的奠基、《楚辞》与诗歌叙事传统的演、秦汉诗歌叙事传统的传承与新变。


巨浪下的小学(2024版)
¥40.80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尽管拥有周密的避难措施,大川小学的师生却几乎全部遇难。 记者帕里花费6年时间追踪调查,真相却让人感到困惑。孩子们在5分钟内就有序疏散到了操场,却在下来的51分钟里默默等待着海啸的来临,蕞终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队,直直地朝巨浪走去。 大人说,待在学校是蕞安/全的。校长说,一切都按照应急计划行。老师说,我们在等待上级指示。老人不认为自己生活在海边。74个孩子死了,没有人是恶人,也没有人蕞终为此事负责。 没有人做错什么,也没有人做任何多余的事情,每个人的恪尽职守竟是悲剧的源头。孩子们就这样死了,谁应该为系统的失败负责?那些不甘心的人们在泥水中/共同挖掘出这场悲剧的真相:对集体绝/对服从的社会就是一场自然灾害。


祝勇散文
¥27.00
祝勇是20世纪90年代“新散文”流派中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是文字的高手,是历史的侦探,他站在时间长河的此岸,遥望彼岸,以非历史的方式抵达历史的纵深。他摆脱了不管是时代还是散文传统加诸在他身上的层层束缚,自由自在地在文字的世界中调兵遣将。 近年来,作为故宫博物院的一名研究者,他持续书写着故宫的典故与传奇,或借物咏怀,或凭卷追思,从独特角度展示了一个丰富深邃的古典中国。他的散文有系统有条理地讲述了故宫的方方面面,似水流年,小处生动,大处磅礴,充满了一个文人与学人对于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这部书中收集了祝勇的部分代表作品,涵盖了他的散文创作的各个方面。总的来说,其中包含着几个不同的祝勇侧影——读书的祝勇、观察的祝勇、思考的祝勇和行走的祝勇。


笔杆子的好帮手:公文写作精讲
¥17.40
《笔杆子的好帮手》一书从公文的原理和概念讲起,深浅出地解析了领导讲话、新闻稿件、经验材料、调研报告、法定公文等文体的主要特、基本结构、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启发性和操作性。而且,书中还将公文写作常用的词句行了分类整理,供广大公文写作者在谋篇布局、拓思路、搭建框架时查阅,以节省遣词造句时间。让“笔杆子”一书在手,万事无忧。


《论语》智慧教职场:度人则度己
¥44.99
基于《论语》,帮你从*提升职场技巧和社交智慧。仁,度人则度己,是《论语》的领导力艺术。本书总结了《论语》的22项职场和为人处世技巧:针对霸凌,《论语》讲克己,人有暴怒失控的时候,所以它讲怎么不争、无怨,人有甩锅的天性,所以讲责己和率先垂范,人有傲慢的天性,所以它讲恭敬,人有获取尊重和派头的倾向,所以他讲怎样做是礼……

中国香港文学史
¥2.90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用感情来打动人,一方面是由于作家本人受到强烈的感动并有较高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作家的感情乃是基于人性的,所以能与读者相通。

美洲现代著名作品
¥0.96
马克思曾经说过:“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中国古代著名作品
¥10.11
马克思曾经说过:“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神话传说(下)
¥1.85
文学艺术卷:分为神话传说、历代诗歌、历代词赋、历代小说、历代散文、文学名著、文学名家、民间文学、书法与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间艺术、工艺美术、艺坛典故等36分册来展现中国文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与辉煌成就,描绘古代绚烂多彩的艺术殿堂。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28.00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经典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体会到徐志摩《浓的化不开》的感情、《自剖》的真诚、《迎上前去》的勇气、《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决心、《艺术与人生》的思索以及《爱眉小札》里无尽的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徐志摩是一个传奇,他短暂的一生给中国文学增添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也给读者们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长期以来,人们提到徐志摩,只会联想到他的诗,他的新月社,他的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其实,在文学造诣上,他的散文毫不亚于诗歌。文坛前辈梁实秋曾这样评价徐志摩:“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叶公超也曾说:“我觉得志摩的散文是在他的诗之上。”

王国维未刊来往书信集
¥1.99
本书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集,辑注者所做的是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直白地说,目前愿意献身这项工作的学者甚少,想从历史文献出发进行研究工作的学者也可谓凤毛麟角。究其原因,经济的指挥棒和学术评价的指挥棒并不指向那里。常说的“甘坐冷板凳”话语十分高雅,真要坐起来其实时时难受。本书是坐冷板凳的产物,所以我先要说一下读这部书稿的感受。


金枝(套装共2册)
¥22.99
本书是阐述巫术和宗教起源的权威之作,包括森林之王、祭司就是王、巫术与宗教的关系、神也要结婚、王位带来的压力、关于行为的禁忌、原始人的宝贵遗产等内容。


浮生六记
¥10.99
沈复是清朝乾嘉年间生活于苏州的一无名文人。他一生辗转游幕;大部分时间都穷困漂泊。与妻子陈芸伉俪情深;却屡遭磨难;陈芸终也在贫病交加中香消玉殒;落得作者孤苦伶仃。《浮生六记》原本共有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由于手稿零落;后两记早巳亡佚。后来有人在苏州冷摊上淘得其全本;但考证却系后人伪作。因此;本书在选录时;为保持作者风格的一贯性;只选原著;不录续作。 本书编者在文言文的基础上;加以白话翻译、注释;希望为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


漫行巴尔干·译言古登堡计划
¥7.47
1908年,巴尔干半岛还不曾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美国女作家弗兰西丝?金斯利?哈钦森乘坐汽车,携带相机,游历了这片土地,在她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祥和、美好,充满生机。她探访了达尔马提亚、的里雅斯特、拉古萨(杜布罗夫尼克的旧称)、莫斯塔尔、萨拉热窝等许多著名的地方。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写下了这部数十万字的游记《漫行巴尔干》,详尽地记述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想。 巴尔干半岛,这个地理名词对于国内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中学时学习《世界地理》都学过,大家印象深的相关描述恐怕是“欧洲火药桶”或者“一战导火索”。 巴尔干半岛,一片悠远厚重、充满传奇的土地。与中华大地一样,那片土地也命运多舛,在步入现代社会的进程中,饱受战争的创痛与苦难。在一百多年前,那里还未曾响彻震天的炮声,还未曾燃烧猛烈的战火。辉煌了几个世纪的奥斯曼帝国走向衰落,但几百年的烙印已深深渗入巴尔干的土地;年轻的奥匈帝国正把古老的巴尔干引向现代文明;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新教、犹太教……斯拉夫人、土耳其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黑塞哥维那人……多种宗教、多个民族,共存共生于一个半岛之上。那样一个时代,那里的天与地、山与水,还有那里的人们,究竟是什么模样?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这场穿越百年的心灵之旅吧!

木心论:与孤鹜齐飞,共木心一色
¥21.60
木心有如空谷幽兰,默默领略,好。 木心的诗文是在天空里飞翔的,木心的讲学,则像孔雀开屏。 李劼《木心论》( On Mu Xin’s Self Enlightenment ),同时想到的乃是:这天底下,能够如此畅谈文学的,不知还能有几个。 上篇《木心开屏,美在洞见》。木心讲学讲出的,是令人目不暇接的洞见,犹如一片片美丽的花瓣。静观如孔雀开屏,雍容华贵;动察如天女散花,纷纷扬扬。 下篇《遥应李耳,堪比但丁》。木心出色的散文足以与《道德经》媲美,作为诗人的木心,乃中国的但丁,是一颗中国式文艺复兴的启明星。 木心的文学审美,虽然缤纷绚丽,但并非了无脉络可寻。在西方文学是对基督的诗性解读,对拜伦的向往,引尼采为知己;在汉语文学是与老子的天然相通,与嵇康的兄弟认同,与陶潜的高山流水。这两条脉络,有如天空中的两道彩虹一样,互相映照。借用王勃名句表达,基督与李耳齐飞,拜伦共嵇康一色;尼采似火,陶潜如水。这既是木心的灵气,也是木心的底气。 木心毋庸置疑是天才,既是文学的天才,也是文化的天才。这样的天才在意大利叫作但丁,在英国叫作兰姆,在德国叫作尼采或者荷尔德林,在法国叫作蒙田或帕斯卡尔,在美国应该是爱默生加上梭罗。木心走了,木心的文字并没有随之消逝。圆明园废墟,汉家陵阙,都会是过眼烟云。但《道德经》、《红楼梦》却像天上的星星一般,常在。 本书的封面图画:木心《旷野一棵树》。书内收入木心手稿五幅,木心故家的遗物图(窗棂),以及1986年李劼与胡河清在静安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