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式创新:引领未来
¥34.00
李华教授以其30年对东西方巨大变革的观察以及对中国创新、中国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出“中国和式创新”理论。 “中国和式创新”理论以海外看中国的视角,从哲学和历史出发,以创新管理的战略高度,破解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固发展之谜,剖析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根,解读中国创新模式,阐释中国企业崛起,阐释中国和平崛起之路径。
全球金融治理与中国(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35.40
自经济活动出现之初,金融相关问题便一直困扰人类社会。主权国家的诞生使金融问题出现了国内与国际的划分,而全球化的深破了这种界限,全球性金融问题频发,对国内和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全球金融治理的需求愈发强烈。本书探究全球金融治理的定义、演与现状,以及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角色和挑战。 于全球治理而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已然被改革,一个由网状结构和体制复合体组成的新体系逐渐确立,这一新体系表现出一些新特征,如半正式性、小规模多边主义和多元多层次性,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合作困境、合法性困境和有效性困境,亟须一步改革。 于中国而言,在经历了隔绝期(1949—1970年)、触磨合期(1971—1992年) 和加速融期(1993—2008年)后,中国全面融了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之中,逐渐建立了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并通过由内及外的方式融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其改革。但是,中国还不是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主导者,中国尚未有足够能力成为全球金融治理的“引领者”,全球金融治理的“中国方案”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还须解决一系列难题。 本书的目的正是更加客观地理解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更加全面地评估中国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为在国际社会中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贡献微薄之力。
生态圈化:中国大企业转型新路径
¥34.00
本书以海尔“生态圈化”企业转型过程为例,采用“生态”案例研究,纵向探索其横向创新(造5个共享体验生态圈)和纵向创新(造5个价值创造生态圈)过程,通过对生态圈化的共生、自洽、演的企业转型要素与企业经营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影响关系加以实证研究,对海尔上下游攸关方组成的生态圈中210个小微公司的小微主及高管行数据收集,以LISREL8.52软件对数据行处理及分析,以结构方程模型对此次提出的假设实施检验。
鏖战·破局: 钢铁供给侧改革与流通创新法则
¥34.00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钢铁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统性调查研究报告,是中国物流与采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重研究项目成果,得到了多位经济学家、行业协会领导推荐。 本书是业内*部聚焦钢铁全产业条,全面问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查分析性综合报告,各章节内容系统分析了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思路和路径,全面地梳理了钢铁行业改革的“钢铁生产环节”“钢材流通环节”“钢材集散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等主战场,通过钢铁流通概念的切解读,不但使“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更具象、更显现,也使未来的操作性路径更清晰、更准确。
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的战略研究:从“十三五”到2049
¥44.00
《创新作为经济发展动力的战略研究:从“十三五”到2049》是国内全面阐述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脉络、科学评估创新竞争力与政策框架的专著。本书立足于创新促经济增长的“黑箱”,在系统梳理国际、国内创新与经济增长内在逻辑的重要理论成果基础上,全面探究国家创新力差异的深层原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创新对经济的溢出效应行了实证研究,深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创新战略的新动向及其成功经验,以及创新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动力面临的现实约束。此外,对如何激发创新的强劲驱动力量,如何造国家创新政策生态体系等也行了深度剖析。本书可以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如何突破内外相交之困,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未来三十年,我们将去向哪里?
¥40.60
本科普书籍的名称为《未来三十年,我们将去向哪里?》,该书拟主要对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区块和比特币、5G、新能源(包括新能源汽车、石墨烯等)、VR与AR、3D印、物联网、机器人、大数据、基因编辑、核电等高新技术对人类生活、工作的影响展深度分析,我们的目标是撰写一本畅销科普书,以*浅显、生动的语言展示*前沿的科技成果,描述高科技成果如何影响人类生活和工作的,以及人类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对未来的人类尤其是青少年提出哪些挑战,人们应该为即将到来的高科技时代做出哪些准备等等,使普通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未来的科技变化,使青少年能够为未来的技术革命做出充分的知识储备,带给读者以广泛的思考。
未来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前景与挑战
¥40.80
“十四五”启航在即,我们如何乘势而上:如何看待发达国家对华政策调试动向?通货紧缩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如何理解本轮中国经济下行调整?如何看待大疫之年的粮食安全?美国应对疫情为何迟缓?……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高速的发展之后,原来的优势和增长都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对此做新的认识和分析。 面对短期事件纷至沓来与历史格局加速转变的罕见形势,本书对中美关系、国际治理改革、经济潜在增速、若干部门经济与政策等问题行观察和评论。 而2020年经济运行呈现的衰退式追赶及其前景,则为未来经济增长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现实观察视角。 本书立足于世界与中国的高度,从内外两个角度行观察分析:对外,观察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和中国的关系,包括WTO改革对于对外关系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对内,从宏观调控、产业政策、部门经济等角度,分析近年来的经济走势,以及当下经济面临哪些问题和困局。并以未来发展和经济增速这个众所瞩目的问题作为全书的落脚,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的新发展格局下,从学术层面和现实经济的角度,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做了各个层面的分析,期望拨增长的迷雾,获得一步前行的动力。
金融科技:前沿与趋势
¥40.80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央行数字货币的推,金融科技已成为各国监管者、金融从业者和学术研究者普遍关注且深讨论的领域。 本书从身份、账户、数据、货币、风险和竞争等基本概念出发,建构金融科技及其监管的新分析框架,深揭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站在金融科技的*前沿,对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行探究,主要包括金融科技发展趋势、金融科技的基础设施与核心要素、辩证地理解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区块这一金融科技的核心议题、数字货币变革以及监管科技的未来挑战六方面内容。 两位作者长期深耕于金融科技领域,为理解金融科技提供了有价值的洞见。
国情考察团调研报告
¥54.00
《国情考察团调研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编。2015年,经济学院启动了“经英足迹•调研中国”国情考察团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经济学院学子心系祖国的情怀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加强专业教师对于学生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指导,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基层实践调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学生们广泛参与,积极调研。目前,批国情考察团队已顺利结束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报告汇集成册,以供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学习之用。
国有企业采购文件示范文本(商务部分)
¥198.00
鉴于产业、行业、企业采购的复杂性,操作规范设计的采购方式除了招标采购外,还有其他多种采购办法。不同的采购办法其适用条件、采购程序和评审办法呈现多样性,因此完全按照标准招标文件规范的工程、货物和服务模式编纂采购文件不仅工 作量浩大,关键是非专业采购人选择困难;五花八门的采购文件也不利于采购电子化的落实。因此,针对采购文件要约邀请、缔约规则和履约规则的内容要求。用模块化的方式组合采购文件就成了编纂采购文件的必然。采用模块组合采购文件的难点 是如何确定模块的边界。采购合同分为工程、货物和服务三类、采购方法包括招标、竞标、竞价、谈判和直接采购等多个采购方式,评审方法包括评价、评分、咨询评估和其他选项,三个类别的选项组合可以组合上百个文件。但鉴于采购活动的结果 就是签订一个采购合同。因此,模块的组合应以工程、货物和服务的分类为主线。
一带一路与西部大开发
¥24.99
本书的作者赵磊带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员们花费5年时间,多次赴白俄罗斯、俄罗斯、埃塞俄比亚、丹麦、越南、哈萨克斯坦等国行“一带一路”境外调研,并前往新疆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行调研。在本书中,作者总结了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整体建设情况以及西部地区把握新时期“一带一路”机遇的经验分析和战略意义,并对西部地区如何更好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价值。
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实践与深入推进研究
¥15.00
【内容简介】 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实践与深入推进研究,是一个复杂而有难度的研究课题。本书突出问题导向,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总体研究、基础设施联通研究、丝路贸易畅通研究、国际产能合作研究、资金融通研究、民心相通研究六个方面,在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现状和实践的基础上,找出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判国际产能合作的丝路和途径,总结江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金融通的成就与经验,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本书对江苏“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与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
¥36.00
本书研究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问题。以日本侵占东北海关为起,按时间顺序分述战时海关的结构调整、人员变动及关税存储状况,重庆总税务司署的建立与运作、汪伪政权对沦陷区海关的劫夺与控制,及抗战胜利后的海关收。本书围绕抗战时期中国海关行政权展讨论,试图将海关史还给海关机构本身,并据此展现十四年抗战历史中,海关这一特殊机构的真实境遇。
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
¥34.00
本书是作者森正夫论述明清江南土地制度的专著,分析细致,探讨深,是日本学界明清史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作者征引丰富的史料,论述了14—18世纪江南官田的形成、变化、消亡的过程,考察了江南官田的由来、数量、耕作状况以及相应的赋税制度,分析了各地围绕官田而展的赋役制度改革。赋税制度上就是官田走向消亡。十五世纪前半期的改革是在中央政府的一贯方针指导下实施的,而十六世纪的改革是各府依据实际情形作出判断而后实施的,改革的结果不但使官官田走向消亡,还使以县为单位的每亩税粮额基本上实现了均一化。
江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经验
¥22.66
本书从经济发展现代化、民主法治现代化、文化发展现代化、社会发展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江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县区的试内容,并依次介绍了南京市江宁区、南京江北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江阴市、溧阳市等六个现代化建设试地区的发展历程、发展基础、实践探索和试的经验启示,围绕对外放、自主创新、共同富裕等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性特征提炼对我国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共性经验。本书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总结江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经验,为全国及兄弟省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积极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提供政策参考。
中国贸易模式的特征及转型研究:基于环境要素定价的视角
¥39.90
本书围绕环境要素定价及其贸易影响展开,侧重从环境要素定价的视角分析中国贸易模式的特征及转型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八个部分的内容:分析中国贸易发展的环境影响。第二章,构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第三章,分析中国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第四章,分析中国贸易的排放结构特征。第五章,分析中国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的影响。第六章,分析环境要素价格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第七章,分析环境要素价格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第八章,提出中国贸易转型的对策建议。
开创“强富美高”建设新局面
¥26.00
【内容简介】2014年以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着力于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以“强富美高”为高质量发展的旗帜,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江苏以勇于进取、开放包容和创新创业精神,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取得了诸多成就。全书分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美丽江苏、人民生活、全面从严治党等篇章,描绘了江苏“强富美高”新答卷,梳理了江苏“两聚一高”发展路径,为全国提供了江苏经验。
改造乡村中国——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乡村建设研究
¥26.0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大地曾经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这场运动持续十余年之久,波及中国中东西部广大地区,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或许是因为时间还太靠近的缘故,这场运动的意义还没有完全彰显,虽然当时关于如何建设乡村的对策性研究比比皆是,但是关于这场运动本身的研究却乏善可陈。本书选取民国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乡村建设运动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历史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探讨这一运动的经验教训,填补了区域历史研究的学术空白。
支付经济
¥44.50
新技术浪潮、产业互联网、全面数字化发展——当时代变局启,作为市场基础设施、数字化基础设施、市场风向标——支付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支付已经不仅仅只是交易的“终”,它是变革生活方式、通商业闭环、服务实体经济的“连器”,是中国商业社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起”。而支付内在的多元化参与者、数据要素、技术要素,内生的商业模式、生产业条、数据演化以及外在的影响和变革意义促使支付逐渐演变成一种商业现象——支付经济。 作者以自身专业知识和10余年行业经历,娓娓道来中国支付领域的企业及其商业环境的发展历程,深浅出地剖析时代趋势以及支付行业新的发展特征,为大家讲述了一个“后发制人”的中国支付故事,并从形态演变、价值化、技术智造、系统建设、升级迭代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商业环境下新零售、新互联、新产业联合与支付方式变化的相生相伴。
新时代中国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治理与开放
¥24.99
经过30年的发展,资本市场逐步摸索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总结好资本市场发展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理论”,是摆在参与资本市场实践的专业人员和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此书聚焦于中国资本市场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内容,从务实的角度就当前资本市场的若干重大发展问题行了研究。它着重对2015年我国股市异常波动的情况、特、性质、关键成因和对策行了分析;紧紧围绕如何造规范、透明、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展分析;针对多地区发行注册制度行了比较研究;借鉴国际经验,研究了如何构建结构优化的金融体系;提出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与防范措施;研究了我国资本市场对外资放的新局面和相应监管对策。
“一带一路”故事——设施联通·打造互联互通世界(英文)
¥11.99
基础设施对于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提供着的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改善和新建这些设施不仅可以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还直关系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性优先领域。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在公路、铁路、航空、海运、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上加强合作,不仅建设相关国家国内设施,还共同建设沟通各国的跨境基础设施,以及连地区乃至全球的基础设施联通网络。 刘伟主编的《设施联通(造互联互通世界)(英文版)/一带一路故事》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与发展需求,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的建设贯通原本联系较少的区域和次区域,破了“中心-边缘”等级式国际发展模式,为地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