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斯·韦伯作品集(套装6册)
¥331.50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二本主要著作,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同属于三大卷本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首卷。在本书中,韦伯专注于探索中国社会里那些与西欧不同的地方,以此突显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色,并且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呢?韦伯所着手探讨的对象,特别是中国与印度,都是既庞大复杂又源远流长的文化体。身为西欧近代文明之子的韦伯遂以“理性化”作为其研究世界各大文化的“利器”。他的着眼在于:宗教与社会其他层面、理念与利益在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上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互动关系,在种种互动关系下呈现出怎样的理性内涵。韦伯在本书中分析了中国的国家、法律、城市、行会、士人阶层、正统礼教、异端信仰等,无非是想借此构筑出:中国人想的是什么、做出来的又是什么,以及所想与所做之间的关系。而儒教官绅知识阶层,在韦伯所构筑的传统中国历史舞台上,展现出使中国整体文明与西方文明大相径庭的坚实活力。


实用人类学(外两种)(注释本)
¥28.80
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秋零主编、主译的《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以普鲁士王家科学院本(通称“科学院版”)为底本,全部直接从德文译出,原文为拉丁文的则直接从拉丁文译出。科学院版《全集》包含了康德生前公开发表的所有著作和文章,并且经过了德文编辑者的详细校勘。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各种译本,同时也对一些名词、术语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中译者以其在西方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方面的深厚学养,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苦心孤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信、可读的康德著作文本,对康德翻译与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海雅文丛·从意识形态到道德法—齐泽克社会批评理论研究
¥17.99
本书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齐泽克后现代主义文艺批评研究”和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启动资助项目“齐泽克哲学理论的文学阐释研究”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斯洛文尼亚左翼思想家齐泽克的理论与批评实践引起了中国学界的高度重视。国内学者主要致力于对他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本书则从意识形态和法权批评入手,通过梳理齐泽克的思想谱系,回顾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到弗洛伊德、拉康诸位西方思想家的相应理论建构,挖掘齐泽克表面庞杂的理论深处所蕴含的道德哲学与新人本主义闪光。本书在解读齐泽克思想的同时贯穿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与辩证思维,对齐泽克研究及西方哲学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西周伦理思想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本书充分利用西周金文与传世文献史料,围绕宗教、伦理、政治互动的主线,对西周的孝友等血缘伦理思想,以及德、敬、肃、恭、勤、雍、和等政治伦理思想与善恶评价思想行宏观与微观的深探讨。在西周与古埃及的比较研究中,彰显西周“伦理思维发达”这一重要特征,并以双方族群格局差异为切,深探讨这一重要特征之成因。在西周与后世的比较视野下,围绕西周基本社会制度的伦理影响,深探研西周的“德治”思想及其“层级推衍治理”思想,从而揭示西周伦理政治思想的主要时代特征。


尼采全集(第一辑)(第一卷至第四卷)
¥202.44
本套装包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朝霞》《墨西拿的田园诗》《快乐的知识》《人性的,太人性的》《见解与箴言杂录》《漫游者和他的影子》《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思考》《1870-1873年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宣讲 “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所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快乐的知识》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大病初愈之后,浓缩了尼采思想的精髓,对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能、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宗教、社会发展等问题都进行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语言凝练而隽永,思想鲜明而锐利,行文多为警句或短诗,思想火花处处闪现,令人读后有痛快淋漓之感。《人性的,太人性的》用格言体写成,从各方面探讨了世界与人生的基本问题,作者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及其影响下的西方文化进行了全面批判,一方面肯定人性中值得肯定的方面,希望挖掘人的潜力,使人类变得更优秀;另一方面又对人性的弱点和缺点,尤其对西方文化传统下形成的这种弱点和缺点,进行了尖刻的讽刺和挖苦。作者寄希望于“自由精灵”,也就是能超越传统思维方式、传统道德观念而自由思想的人。 《悲剧的诞生》是对古希腊酒神现象的重视,尼采立足于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现象,把它当作理解高雅的希腊悲剧、希腊艺术、希腊精神的钥匙,从中提升出一种哲学来。


启蒙,再启蒙
¥23.00
该书是立足于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规划未来社会的倡言之作。作者认为,与人类历史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两个历史阶段的生成关联在一起的是发生了两场伟大的启蒙运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和西方的古希腊时代代表了人类历史上的*次启蒙运动,所启蒙的是农业社会;发生在18世纪的那场影响至今的启蒙运动则是一场启蒙工业社会的运动。现在,人类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一场启蒙运动去规划后工业社会。作者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各个方面对工业社会行了较为全面的批判性反思,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释了启蒙后工业社会的行动路线。作者在构思后工业社会的建构问题时,把全球化、后工业化程中的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作为立论的出发,认为这一条件下对人类命运构成了极大挑战,要求全部社会建构及其治理行动都必须指向人的共生共在。在对社会及其治理实践的思考中,作者根据社会的加速化、流动性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方面所提供的客观条件,提出了合作制组织以及合作治理的构想,认为新的启蒙的重心就在于提出可行的合作行动方案,以求将人的共生共在变成现实。


南朝佛教与文学
¥34.00
作者将佛教与中国文学的研究集中起来,从学术高度客观考察和分析这个结合阶段的特。书中对卷帙浩繁的佛教文献行梳理、征引;对南朝佛教的发展、佛教思想的衍变,对南朝重要的文人和重要的文学事实同佛教的关系,作了相当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这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南朝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和佛教对文学多层面的影响。


仰望星空:当代哲学前沿问题论集
¥76.80
本书是庆祝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建院55周年的学术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创建55周年以来,为新中国哲学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这里,走出了千百位哲学教授,产生了数百部学术专著和数以万计的学术论文。本论文集则汇编了近年来哲学院在职教师的近70篇科研代表作,计约60万字,基本展现了当前哲学院的科研水准和探索方向


尼采全集 第4卷——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全集)
¥35.88
卷包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本书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宣讲 “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所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


泰州学派:儒家精神与乡村建设
¥35.00
本书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出发,考察16世纪的平民儒家学派泰州学派在参与乡村建设中的思想及实践活动,认为平民可以通过汲取儒学等文化资源,担当农村社会建设的主力。作为乡村建设实践,泰州学派形成家族建设与社会建设两翼,通过创造性转化,活跃在20世纪的各种乡村建设实验中。


福柯的生死爱欲
¥118.00
孤僻怪异的少年,毕生的自杀准备,狂暴的生活偏好,死亡谷与车祸的神秘启示…… 福柯的生活同他的思想一样丰富、迷人又充满争议:童年时期对同班男孩的别样情感;大学时期屡次的自杀尝试;初学界,对笼罩学界的大哲萨特的反对与批判;在德里达当场批评《疯癫与文明》时的一言不发;对政治运动暧昧不定的靠近与远离;对伊朗革命的矛盾态度;与德勒兹的学术同盟及其日后的解体……在米勒的这本书中,福柯的这些经历,都与他的思想——对法国科学史与认识论传统的继承,对现代人道主义的反对,对非理性、异常、区隔的关注与考察,对现代社会中权力关系的揭示,对结构主义的抗拒,对死亡主题的迷恋——相互交织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福柯的生与死、爱与恨、行动与思考、体验与激情。——“从存在中取得*收获和*乐趣的秘诀,就是过危险的生活。”


实用主义:从皮尔士到布兰顿
¥22.00
实用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中*有影响的流派之一,20世纪初活跃一时,20世纪70年代又重新引起西方学术界的重视,衍生出新的变种。本书以*有代表性的7位实用主义大家皮尔士、詹姆斯、杜威、奎因、罗蒂、普特南、布兰顿为对象,较为系统地分析评述了他们的观,从中可以看出实用主义到新实用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演变。


智慧的觉醒:有趣有料的哲学百科
¥29.00
本书介绍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尼采、康德、罗素、德谟克利特等36位哲学家的生活趣事与哲理故事。 人们往往会觉得哲学晦涩难懂,而本书作者用轻松幽默、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解严肃的哲学问题,讲述著名哲学家背后的故事,既能使者了解哲学家的思想,也能了解盛名背后真实的他们。 完本书,者不仅可以对西方哲学大师和他们的代表思想有更丰富全面的认识,更能看到大师们是如何面对和解决人生难题的。以知识阔视野,用智慧过好人生,可以说,这是一本趣味十足、有料有用的通俗哲学小百科。

莱布尼茨文集(第7卷):神正论
¥180.00
《神正论》是莱布尼茨在世时发表的一部大部头著作。本书名为谈神,实为谈人和人的自由。作者在“序言”中曾指出:“有两个著名的迷宫,常常使我们的理性误歧途:其一关涉到自由与必然的大问题,这一迷宫首先出现在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中;其二在于连续性和看来是其要素的不可分的的争论,这个问题牵涉到对于无限性的思考。个问题几乎困惑着整个人类,第二个问题则只是让哲学家们费心。”如果说莱布尼茨的其他著作主要阐述的是“单子论”或“连续性”与“不可分的”关系问题,则本著着重阐述的则是“几乎困惑着整个人类”的“自由与必然的大问题”或“人的自由”问题。 本书共三个大部分:(1)“序言”;(2)“信仰与理性的一致”;(3)“就恶的起源论上帝的正义与人的自由”。其中第三部分又一步细分为三个小的部分。 莱布尼茨是西方哲学史上提出“神正论”范畴人。他虽然于1697年9月在致意大利图书馆管理学专家安东尼奥•马利亚伯奇的信中首次提出这一范畴,但却是在1710年出版的《神正论》一书中首次对之作出全面系统论证的。此后,这一范畴便一直受到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如韦伯,贝格尔,巴里努,埃迪,罗思,尼文,蒂利希,格利芬,希克,斯温伯恩等)的普遍关注,并成为现当代宗教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问题。


生活中的六波罗蜜多
¥29.99
大乘佛教的修法可以归纳为六种: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般若,此即为“六波罗蜜多”,也就是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 它们含摄了大乘佛教的所有修行,从慈善公益到大圆满、大手印、禅宗等*高深的修法都囊括其中。 六波罗蜜多除了用以修行,从而获得解脱成佛的出世间成就之外,对现实生活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书所介绍的是一种比较接地气、简单易行的六波罗蜜多。它的要求不高,但同样属于标准的六波罗蜜多。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随时随地运用于生活、工作中,在平凡的日常中,体悟不平凡的大乘修行之道。

宗教学理论新探
¥120.00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宗教学理论探索的一个系统总结。作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深探讨了宗教信仰的 “虚”与“实”、宗教性与宗教形,以及所谓“无形”宗教等问题,以便能更深刻也更全面地理解宗教的本质及其社会历史作用。书中也探讨了宗教与政治的双向的和复杂的互动、宗教与法治的关系等经典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对宗教现象学、中国民间信仰等前沿问题的探索,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探讨。本书作为作者长期从事宗教学理论研究的系统总结,对我们正在行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哲学范式与问题视域
¥95.00
书稿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为历史语境,以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颠覆和终结为“哲学革命”的精神实质和历史贡献,在“哲学范式”“美学范式”与“当代问题”的*整体联系中,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革命性历史意义、问题意识与当代价值。注重马克思主义艺术哲学与当代文化思想的对话交流,激活了马克思主义阐释当代问题的理论活力,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当今时代不可超越的理论视域。


传习录
¥15.80
《传习录》是明代王守仁(王阳明)的哲学语录。由门人徐爱、钱德洪等辑录。编《阳明全书》作为首篇,共上中下三卷。“传习”一词,语自《论语·学而。全书采用学生问,王阳明答的形式展,又收有一些书信,内容丰富。王阳明的主要哲学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和“万物一体”等, 在书中均有体现。王阳明心学是中国心性儒学的高峰,钱穆认为,《传习录》是中国人要读的经典之书。梁启超称,学阳明先生思想,应读《传习录》。


康德三分法辩证法研究
¥26.00
本书通过对辩证法实质的重新定义,极为彻底地阐释了对立面统一辩证法的根与源,就在于客观外在存在自身的内在本质结构中,从而深入一层论述了对立面统一辩证法作为科学思想方法论、辩证逻辑规律、科学世界观的客观依据。

语言·意义·世界:语言哲学简史
¥54.60
本书是一部介绍20世纪英美语言哲学史的普及读物。 所谓语言哲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语言的哲学。它关切语言的意义、指称、用法,以及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等命题,但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语言的探究来理解世界。 20世纪初,西方哲学经历了所谓“语言转向”,人们不再仅仅把语言当作哲学思考的工具,而是把它视为一种哲学研究的对象。由此,语言哲学成为20世纪西方哲学的核心议题。 英美语言哲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一、以弗雷格、罗素、早期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语言哲学的形成;二、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思潮的兴起;三、以后期维特根斯坦、牛津学派为代表的日常语言哲学的转向;四、以蒯因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与美国实用主义的融合;五、以克里普克、塞尔等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本书各章节即循此展。


爱与生的苦恼
¥23.99
《爱与生的苦恼》精心选取了九篇叔本华具代表性的作品行了翻译。叔本华认为人生的痛苦是经常的,幸福是暂时的。 《爱与生的苦恼》围绕“爱”与“生”两方面,阐述人生中的真理与矛盾。叔本华在书中对人生存在的很多现象提出异议,对两性关系也持悲观看法,但他所说的也都存在于现实之中。在当今社会,对于越来越缺少幸福感的人们来说,这本书可以成为一个指南针,指引读者审视自身,帮助读者从欲望之中解脱出来。 《爱与生的苦恼》也是叔本华论文集中具有分量的作品,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当代欧美的哲学思想。在叔本华对爱情、意志、性格、遗传、生死、厌世等观念的阐述中,人们能清晰地了解到生命问题核心的内容以及对宇宙现象根本的解答。虽然叔本华的观有些悲观,但我们不能因为悲观,就选择逃避。我们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积极地解决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