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逻辑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34.80
本书面向广大读者,用现代科学方法,讲解中国逻辑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思维表达方式,对今人的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文字通俗生动,可读性强。


近代儒学与文学:以边省贵州文人群体为中心(精) 中华书局出品
¥58.80
本书主要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近代贵州文学发展的儒学内涵。探讨了近代贵州书院发展的儒学内涵,及其对科举文学作品的直影响。深探析了遵义文化家族的儒学内核和这些家族中有代表性的文学家及其文学创作中所呈现的儒学色彩。探讨了近代贵州方志艺文编纂的儒学化倾向和近代贵州女性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其所呈现的儒学内涵。其二,近代贵州经学著述的文学思想。以萧光远的诗歌创作和《毛诗异同》为切,考察萧光远经学著述的文学化和文学创作的儒学内涵。


哲学课
¥39.99
哲学究竟给我们上了怎样的一课?面对浩如烟海的哲学作品,我们似乎很难找到答案。威尔·杜兰特直面哲学中的教训,从逻辑学与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历史、政治、宗教等方面,梳理了不同哲学流派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对这些问题行了解读,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哲学作为一个辉煌的领域,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成就与教训相伴而生。杜兰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角度,他让不同哲学流派的思想互相碰撞,我们在字里行间就能得到启示:在认识论和神学领域,哲学是一个受害者;而科学与哲学互相依靠,哲学是“对经验的一种整体性研究”。 本书体现了杜兰特丰富的哲学理论和深厚的思想底蕴,书中蕴含的哲学道理,经过历史的锤炼,即使在今天,也仍能启发人们客观、理性、全面地思考未来。


全注全译全懂鬼谷子
¥19.99
本书是以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清嘉庆十年(1805)秦氏石研斋《鬼谷子注》刊本为原文依据,力求为读者呈现原汁原味的《鬼谷子》。 书中内容形式为导读 解题 原文 注释 译文 附录,并对原文中的生僻字行了注音,方便阅读的同时,也帮助读者理解《鬼谷子》的原意、释义和深意,读完不仅可以全懂,而且人人都能读懂鬼谷天书。 翻本书,识人、交友、布局、谈判、全懂了!


亚里士多德全集(典藏本)
¥528.00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共十卷,包括迄今所发现的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48种和一些残篇。它是自西方哲学我国百余年来*部西方古典哲学家的全集,在国际上也是德、英、法、日等文以外的少数《亚里士多德全集》现代语译本的一种。它以柏林皇家科学院的标准本为依据,直由希腊文翻译为中文,并完全按照国际惯例行页码编排。全集前面有一个总序,全面地阐述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精神,以及译文依据的版本,亚里士多德著作的传播及现存状况,翻译亚里士多德著作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全集出版后产生广泛影响,1998年获*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老子讲演录(人文大讲堂)
¥40.80
本书按《老子》八十一章分节解释,以老子哲学的“道”为和内核,着力阐发其形而上的人生智慧与存在境界,在老子那里,作为世界的原理,“道”既被视为存在的法则,也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与之相涉,自然状态与“无为”之为、道的幽深与德之现实、为学与为道、本然与可能等方面,既彼此关联,又包含内在张力。全书呈现独特的文字魅力和思维品格,展现了老子对天、地、人的思考以及更广意义上道家的文化内涵。


宽宽的世界,宽宽的心
¥16.90
这是一本借助佛学智慧,通晓人生哲理的身心灵修养书。 佛学是一个“百宝箱”,从肤浅的做人做事的技巧,到深的生命哲学,里面应有尽有。本书主要选择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加以介绍,例如,怎样美化自我形象?怎样赢得他人的爱和尊重?怎样和他人友好相处?怎样体验快乐富足的生活?怎样解脱烦恼、痛苦?怎样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怎样擦亮慧眼、获得真正的智慧?怎样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怎样为自己播种福缘?怎样安顿自己迷茫的灵魂?等等。


幸福之路
¥24.99
《幸福之路》是英国哲学家罗素的经典名著。 在这本书中,罗素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论述了自己对何为幸福、如何获取快乐的观。罗素认为,现代人之所以不幸福,往往是由错误的世界观、伦理观或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不幸福的人并非更理性;幸福并非天赐,而是需要我们努力追求的。他还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职业生涯、个人爱好等方面谈论了关于幸福的见解,谈论了嫉妒、自恋、无聊、孤独等心理因素对快乐的影响。 作者将这本书献给普罗大众,“书里没有深奥的哲学,也没有难解的学问”,每一个人都能从中获取快乐的处方。

道义现实主义:争论与批判
¥61.60
道义现实主义是由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提出的国际关系理论,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相结合,把关注放在决策者层面,以大国的“领导”(包括国际领导、政治领导、领导力等)为核心变量解释国际格局、国际规范和国际秩序的变化,挑战了传统现实主义对物质力量的过度强调。 该理论最早形成于2011年出版的英文著作Ancient Chinese Thought, Modern Chinese Power(《古代中国思想与当代中国力量》),后在2015年出版的《世界权力的转移:政治领导与战略竞争》中得到全面阐述。2019年,阎学通综合此前十余年的研究,在其英文著作Leadership and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大国领导力》,2020年出版中文版)中一步对道义现实主义行了理论化阐释,并将该理论应用于预测其后十年中国崛起和美国相对衰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本书针对《大国领导力》出版后中外国际关系理论界有关道义现实主义的讨论,专门邀请了八位国内外学者,围绕该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国际领导”展批判性讨论,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这一理论的框架及其存在的局限和面临的挑战,旨在验证其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有效性和解释力。通过参与讨论学者的交锋,本书不仅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新洞见,也在全球权力转移特别是中美博弈背景下,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注了新的活力。


汉族风俗文化史纲
¥9.99
中国风俗史的研究,在我国学界一向是十分薄弱的。张采亮的《中国风俗史》出版于1902年的清末,这本中国风俗史的开山之作,几乎雄踞了20世纪的一百年而未见来者。晚清末年,那是一个进步思潮汹涌、变革风云激荡的时代,作者虽然受到时代和史料的局限,却已经显示出其进化论的世界观、朴素的唯物史观和现代学术的思维和理念,而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但这本书毕竟只写到明代就嘎然而止,并非一部通史。后虽有邓子琴的《中国风俗史》遗稿问世,但其出版的时间却到了20世纪末的1988年,且编已佚,给学界留下了很大的遗憾。到20世纪90年代初,严昌洪出版了一本《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作者下了很大功夫梳理研究中国近代的风俗,也在程度上弥补了张采亮留下的不足,惜也非通史。其间,虽然还有各种专题的著作陆续问世,但属于风俗通史一类的著作则一直阙如。本书的出版是对此的一大补缺。


诸子学纂要
¥29.50
《诸子学纂要》是介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文本的大家小书,梳理了创生于中国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的各家学说代表人物、基本思想,以及诸子学勃兴与衰落的多重原因,并从共时性与历史性双重角度探讨先秦诸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继承与发展。 本书忠实诸子原著,充分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对先秦诸子的阐释观公允,且多洞见。该著语言深浅出、简明易懂,适合不同层次的文化爱好者及研究者阅读。


走向世界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
¥70.8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世纪”为尺度定位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坐标,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理论地位、历史地位特别是世界地位的政治判定,其意义没有任何理由被低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出场,与中华民族重新上升为世界历史民族的时机相一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标志着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已经自信地走向世界学术舞台,标志着我们党已经担负起了引领世界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理论使命,标志着中国已经实质性参与到建设美好世界的重大现场,并作出与其自身地位相匹配的理论贡献。 何谓21世纪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语境如何理解?何以冠名21世纪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使命是什么?解码中国样本何以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首要任务?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何以成为超越西方现代性的新文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形态?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何以改变世界?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何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本书尝试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


《苏格拉底的申辩》集注
¥84.00
《苏格拉底的申辩》是柏拉图的名篇,内容为苏格拉底的辩护辞。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被人控告不信神和败坏青年,他被迫出庭答辩。他拒绝逃走,也拒绝流放或罚款之类的处罚,因为他认为自己无罪,最终他服从死刑的判罚。苏格拉底的受审是西方思想史上的最重要事件,对后世思想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书是对《苏格拉底的申辩》的翻译和注释。译者依据伯内特的希腊文校勘本,同时参考了其他希腊语文本、多个西文译本和中译本,以及大量相关研究文献,译出《苏格拉底的申辩》原文。在翻译的基础上,译者梳理辑译了多家注释,并添加了自己的义理阐释,由此构成这部集注性质的语文学研究著作。在形式上,本书采用章句体,一段原文,一段注释,章句划分和详实注释时时相映衬,适合涵咏经典之用。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
¥16.00
19世纪70年代,欧洲革命形势出现重大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事业再一次面临严峻考验。为纠正当时的错误思潮,把运动引回正确的道路上来,马克思专门撰写了《哥达纲领批判》这部纲领性文本。他通过批判性阐释,全面驳斥了拉萨尔主义对系列关键问题的误解和歪曲,重申了无产阶级斗争原则,具有深远的革命实践意义和理论创新意义,是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内涵、把握马克思主义要义的重要文本依据。在国际形势风云激荡的今天,《哥达纲领批判》依旧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值得我们不断发掘和体会。


自由体系的展开——康德后期伦理学研究
¥32.66
本书把康德的伦理学放在德国近代启蒙运动的语境中,把康德后期伦理学看作康德在批判哲学时期所确立起来的自由概念的系统展,试图回应“定言命令是空洞的,没有内容的”等质疑,并通过考察康德的历史哲学和教育学,试图呈现出康德伦理学的多重维度。


《大学》学引论
¥53.40
《大学》学引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知识与道德的二重奏——康德心灵哲学研究
¥29.33
本书通过查考康德的著作、信件、手稿与讲稿等材料,系统论述了康德心灵哲学的近代渊源、发展演变、理论内涵与后世效应,揭示其心灵观在知识与道德两个维度上的融合。由此,本书既从哲学史的发展角度描绘出其心灵观结合理性与经验的过程,也通过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互动勾勒出其心灵观在认识论与道德哲学中的关键作用,而展现出其心灵观在西方哲学史上重要的转折性意义——对传统心灵实体观念的批判与对“灵魂不死”道德悬设的天然希望。从现实教益来说,本书将康德心灵哲学视作医治现代虚无主义病症的良方,认为其心灵观的道德维度揭示出人如何能够获得超越世俗世界的觉解。

斐德若
¥158.40
这篇对话讲述了对修辞术狂热的美少年斐德若与苏格拉底相遇,并同他分享一篇新得到的文章,文章的作者修辞学家莱什阿斯主张:没有爱情的人比有爱情的人更值得被爱。听完斐德若朗诵完这篇文章以后,苏格拉底在神的激励下,另作了两篇关于爱情的文章,一篇与莱什阿斯的观类似,一篇则与之完全相反。着,他们以这三篇文章为例,讨论了修辞术的正确使用、书写文字与口头语言的关系等问题。苏格拉底认为,文章应当阐明真理,好言辞既不是公发表的文章,也不是私底下的对话,而是写在受教者灵魂中活生生的言辞,这样的言辞不仅可以滋养他的灵魂,而且会使他有能力择取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将灵魂中的真理诉诸于口头表达或者书面写作。

莱布尼茨文集.第8卷.实践哲学文集
¥156.00
《实践哲学文集》为编译者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莱布尼茨文集》的翻译与研究”的一项阶段性重要成果,列为《莱布尼茨文集》第8卷。在西方哲学史上,虽然如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所说,毕达哥拉斯“个”讲“道德”和“实践哲学”,但由于他把“道德”或“实践哲学”“还原为数”,从而并未真正建立起“道德理论”或“实践哲学”。亚里士多德虽然建立起了以“伦理学”和“政治学”为基本内容的“实践科学”或“实践哲学”,但他却从“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理论哲学”高于“实践哲学”的理论公式。在西方实践哲学史上,莱布尼茨的一项重要功绩即在于他首次向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理论公式发出挑战,不仅提出了“实践哲学高于和重于理论哲学”、理论哲学只不过是实践哲学的“引论”的原理,而且从“理性”“自发性”和“偶然性”三要素及其关系的角度对其实践哲学的核心概念——“自由”做了相当细致和深的阐述,对其实践哲学的三个主要分支学科——“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法哲学”做了高屋建瓴的说明。莱布尼茨的实践哲学思想是西方实践哲学史上的一块重要高地。


农村个体日常交往关系研究 : 以民间信仰为视角
¥34.30
本书在河南农村地区选取四地作为田野调查地,在对本土民间信仰与四地基督教日常交往互动行为的观察与描述基础上,分析并对比不同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制度环境下双方的思维方式、行动策略及实际表现,并尝试对其行解释。书中阐述了民间信仰则及其" 民俗"“习俗”“习惯” 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基层民众的日常生活,通过对现行管理政策行优化,通过鼓励农村宗教信仰活动向村委会备案的方式,将宗教信仰活动纳法治管理范围之中,使民间信仰活动即在尊重民俗文化的前提下更好地促民间文化的传承。


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
¥33.25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等多元责任主体参与的过程。责任伦理为研究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内含的责任意蕴、伦理特以及鲜明的实践特征等均体现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在伦理诉求,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彰显出中重要应用价值。 本书聚焦当前大学生生命观及其教育的现状,在责任伦理的视域下,从内容维度、目标向度、主体角度等重新梳理教育的逻辑理路,从理念层面、主体层面、实践层面行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