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一个当代的、大众的儒学——当代新荀学论纲(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一个当代的、大众的儒学——当代新荀学论纲(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刘又铭
¥16.80
自宋明以来,儒学圈普遍尊孟抑荀,并且多从孟学立场曲解荀子思想。本书作者自2001年起,以“当代新儒家荀学派”的立场和“创造的诠释学”的精神,建构一个“当代新荀学”的基本理路,为当代儒学发展提供一个新的选择。本书的要旨如下:(1)跳出孟学立场的误读,彻底重读《荀子》,为荀学哲学找到一个全新的、等值的、比较符合华人心理倾向的表达形式,如天人合中有分、弱性善、积善成性等,可称作“荀子哲学的普遍形式”。(2)以此普遍形式为标准,将历代许多隐性的荀学思维挖掘出来,呈现一个完整壮阔的荀学哲学史。(3)本着“当代新儒家荀学派”的立场,表彰荀学(孔荀之学)的正当性,着明清自然气本论讲,建构一个具有本土现代性,能与当代文化、当代学术高度相容的,属于全民大众的“当代新荀学”。
漫谈传统文化(南怀瑾独家授权定本种子书)(南怀瑾独家授权定本种子书)
漫谈传统文化(南怀瑾独家授权定本种子书)(南怀瑾独家授权定本种子书)
南怀瑾
¥96.60
本套装是南怀瑾先生漫谈金融、历史、国学、教育、文化等内容的讲录,内容精蕴,包含广泛,凡各家学说、中西文化、人生学问,皆有所发挥阐发。先生讲述时,往往援古证今、切于时用,每每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罗万象和玄深妙用,以及他痴心、醉心于中华文明的缘由和立场。
吉尔·德勒兹
吉尔·德勒兹
(瑞典)芙丽达·贝克曼
¥15.00
德勒兹,作为一个人和一名哲学家,独特且多面。他的生活和哲学离不他与彼时*影响力的几位思想家的友谊、合作与冲突,更不用说他与作家、艺术家和电影创作者的关联。芙丽达·贝克曼跟随德勒兹,从他青葱学生时代受邀去过的沙龙出发,走过他广受欢迎的青年教师时期,*后梳理了其哲学作品的演变。贝克曼考察了德勒兹的哲学发展如何与历史、政治、哲学实践发生共振,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巴以冲突等。德勒兹以令人耳目一新且必不可少的方式与哲学中某些*根本的问题角力。本书强调了德勒兹的遗产如何影响了当代哲学的众多分支,为这位当代哲学家描绘了一幅形象丰满的画像。
每满80减40 国学大书院06:道德经
国学大书院06:道德经
(春秋)李耳
¥12.67
时下,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学习老子的热潮,老子的《道德经》也因此风靡全球。据调查:在德国,几乎每个家庭都备有一本德文版《道德经》;在日本,《道德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案头藏书,用以指导自己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在美国,一家出版公司竟花13万美元的天价得仅有5000字的《道德经》的英文版权;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学者蒲克明声称:“《道德经》肯定会成为未来社会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由此可见《道德经》已跨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每满80减40 国学大书院07:孝经
国学大书院07:孝经
(春秋)孔丘
¥7.33
《孝经》一书, 共计十八章, 将社会上各种阶层的人士——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为五个层级,而就各人的地位与职业,标示出其实践孝亲的法则与途径。《孝经》作为儒家经典之一, 不仅有它的文学和文化价值,而且具备了宣扬孝道、净化心灵的精神和社会价值。今人看《孝经》一书,要与时俱,辩证看待文中的内容。此外,本书还收录了《二十四孝》故事,辑录古代所传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
每满80减40 国学大书院08:战国策
国学大书院08:战国策
(西汉)刘向
¥14.00
《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和诸国间政治博弈的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西汉末年,刘向按照国别行了编订。
每满80减40 国学大书院10:史记·世家
国学大书院10:史记·世家
(西汉)司马迁
¥12.67
《史记·世家》主要记述的是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的人物事迹。虽然孔子和陈涉并非诸侯或贵族,但在世家中也对他们行详细地描绘,只因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非同寻常。各诸侯王的成败得失,更加真实地还原了历史的面貌,更深层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的特质及渊源。
每满80减40 国学大书院12:贞观政要
国学大书院12:贞观政要
(唐)吴兢
¥12.67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诤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每满80减40 国学大书院13:资治通鉴
国学大书院13: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
¥16.00
《资治通鉴》是我国*部编年体通史,逐年记载了长达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国至五代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本书在《资治通鉴》原典的基础上,撷取其精华,解读其精要,以期让广大读者在阅读历史的同时有所获。
每满80减40 国学大书院21:吕氏春秋
国学大书院21:吕氏春秋
(战国)吕不韦
¥14.00
《吕氏春秋》集合诸子百家杂而不杂之言,包罗天地古今万物众生之理!全书的内容以儒家、道家的理论为基础,集合了各家之学说融于一炉,是中国汉代大统一时代前政治、军事、哲学、谋略思想的出色总结。
每满80减40 国学大书院25:菜根谭
国学大书院25:菜根谭
(明)洪应明
¥12.67
《菜根谭》文字简练,对仗工整,博大精深,耐人寻味,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寥寥几句道出人生玄机,只言片语指明生存之道。它告诫读书人“道乃公正无私,学当随事警惕”;它提醒为官者“为官公廉。居家恕俭”。人生在世,“心善而子孙盛,根固而枝叶荣”,“清浊并包,善恶兼容”,“超然天地之外,不名利之中”,因为“人生一傀儡”,只有如此,才能“自控便超然”。
每满80减40 国学大书院36:古文观止
国学大书院36: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清)吴调侯
¥10.67
《古文观止》是清代文人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一个古文选本,上起先秦,下迄明代,共十二卷,选文二百二十二篇。本书所选以古代散文为主,间收少量骈文、韵文,绝大多数称得上历代古文的精华,而且篇幅长短适宜,又有注释评析,便于初学者熟读记诵,反复揣摩,从中领悟文章立意、布局、措辞、造势等,找到学习写作的门径。正是由于具备以上优,本书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行以来,广为流传,深受学者喜爱,影响至今不衰。
每满80减40 国学大书院40:曾国藩家书
国学大书院40:曾国藩家书
(清)曾国藩
¥14.00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曾国藩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每满80减40 国学大书院09:史记·本纪
国学大书院09:史记·本纪
(西汉)司马迁
¥10.67
《史记·本纪》主要写的是帝王,几乎每一个帝王都单独成章,连西楚霸王项羽,虽然未正式称帝,司马迁也对其行了全面的勾勒叙述,并且精彩纷呈,感人至深。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或历史事件,帝王的胆识和谋略,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朝代兴衰更替的轨迹。
每满80减40 国学大书院17:反经
国学大书院17:反经
(唐)赵蕤
¥14.00
《反经》是一本实用性韬略奇书,由唐代赵蕤所著。它以唐以前的汉族历史为论证素材,集诸子百家学说于一体,融合儒、道、兵、法、阴阳、农等诸家思想,所讲内容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等各种领域,并且还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逻辑体系严密、涵盖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是丰富、深厚的汉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每满80减40 国学大书院19:山海经
国学大书院19:山海经
佚名
¥9.59
讲解深浅出  注释简明扼要  翻译准确生动《山海经》是从战国时期到汉代初年,经多人编写而成的一部古书,书中的记载以神话为主,范围庞大,除了保存大量的神话资料外,还涉及学术领域的各个方面,诸如宗教、哲学、历史、民族、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医药等学科,内容包罗万象,堪称当时的一部生活日用百科全书。
每满80减40 国学大书院22:世说新语
国学大书院22:世说新语
(南北朝)刘义庆
¥14.00
原名《世说》,唐代称《世说新书》或《世说新语》,后者成为本书专名大约在北宋时期。《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小说的萌芽,其简洁隽永的传神描写是后世众多仿效者难以企及的。此书不仅在文学上有重要意义,并且记载的大多是真人真事,历来也受史学界的重视。
每满80减40 国学大书院30:格言联璧
国学大书院30:格言联璧
(清)金缨
¥12.67
说理之切、择言之赅,字字精准、富有哲理《格言联璧》曾被其跋者称为“本世事为学问”。本书的这一特色,对于人们世、出世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全书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的次第为经,以对所收格言的诠释为纬,涵盖了人生从读书修身到处世、理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
每满80减40 中国儒教史(上中下)
中国儒教史(上中下)
李申
¥149.00
“儒教是宗教”的判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宗教和传统文化研究领域*重要的创新学说之一,它否定了近百年来学术界一致认为中国古代是“非宗教国”的定论,以丰富的资料,严密的论证、深刻的分析,流畅的语言叙述了儒教从产生到衰亡的历史,揭示了儒教的神祇系统、祭祀制度、教义教理等从创造到被取消的过程,阐明了儒者如何为实现上帝、神祇的意志而治国、修身,并从事相关的理论探讨。内容包括儒教和佛教、道教、中国伊斯兰教、中国基督教等相关关系,涉及宗教、哲学、科学、史学、文学诸文化领域。
每满80减4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1919-194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1919-1949
总主编 顾海良 本卷主编 丁俊萍
¥65.80
马克思主义传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拓者,*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本卷对1919年至1949年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历史程及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行了系统研究,系统展示了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次结合“的理论成果。
每满80减4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总主编 顾海良 本卷主编 张雷声 袁银传
¥70.80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的实践,推了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集中全党的智慧,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新论断,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本卷主要对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至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性,以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