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一周特价2.21-3.9 韦伯政治著作选
韦伯政治著作选
[德]马克斯·韦伯
促销价:¥39.99|¥79.00
“当我们超越我们自己这一代人的墓地而思考时,激动我们的问题并不是未来的人类将如何丰衣足食,而是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正是这个问题才是政治经济学全部工作的基石。我们所渴求的并不是培养丰衣足食之人,而是要培养我们认为构成了我们人性之伟大与高贵的那些素质。” 本书收录了韦伯在政治思想领域的重著作,包括《民族国家与国民经济政策》《论俄国的立宪民主形式》《两种法则之间》《德国的选举权与民主》《新政治秩序下的德国议会与政府》《社会主义》《帝国的总统》《以政治为天职》等共八篇,这些篇目整体反映了韦伯政治学的重要概念、理论、方法和体系。 本书亦收录了阎克文撰写的中文版序《韦伯眼中的政治》和英文版编者序。
纪律与规矩学习解读(套装4册)
纪律与规矩学习解读(套装4册)
石国亮、张泰 高宏存
¥145.99
套装包括:《纪律和规矩的红线:党员干部负面言行再提醒》《纪律和规矩的底线: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手册(修订版)》《汉字里的纪律与规矩》《守住纪律底线》
中国的乡村生活
中国的乡村生活
(美)明恩溥(Arthur H. Smith)
¥7.20
  提到中国,农村注定是无法逾越的话题,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长时间将农村置于中心地位,致使能体现国人本性的视角也被农村“霸占”,即使城市奔驰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亦无所更改。 本书继承和发展了这个题材,并呈现出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外国人对中国农村的切身体会与观察眼光。作为一个生于“异社会”、长于“他文化”的局外人,作者对中国人国民性的剖析,常常令我们产生如芒刺在背的感觉,使我们不得不叹服为洞见。他的观察和思考为我们回溯中国的过往、规划中国的未来提供了一面难得的镜子。
49元5本 异见时刻:"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
异见时刻:"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
【美】伊琳·卡蒙、【美】莎娜·卡尼兹尼克;骆伟倩译
¥31.99
《异见时刻》是美国联邦蕞高法院大法官鲁思·巴德·金斯伯格的图文传记。 鲁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于1993年由民主党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名为大法官。是继桑德拉·戴·欧康纳之后美国联邦*法院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亦是犹太女性大法官。金斯伯格的一生致力于女性权利的争取、维护与保障。 “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Notorious R.B.G.)是粉丝们对这位女大法官的爱称,模仿的是美国知名说唱歌手克里斯托弗·华莱士(Christopher Wallace)的别称。 书中内容一部分是传记,一部分是画集,还有一部分是金斯伯格的案件记录。通过穿插采访、插图、网络热词等素材,对金斯伯格的一生行了精彩回溯。 本书获得《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时尚》、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书评推荐,获得《九人》作者杰弗里·图宾、知名法政译者何帆推荐。?
49元5本 良渚文化与华夏文明
良渚文化与华夏文明
陈声波
¥15.00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是良渚文化与华夏文明。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良渚文化是中国文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华夏文明在本书中被界定为中原地区华夏族创造的中原文明,也是属于中国文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不仅要关注整体与局部,更要关注历史的程。从文明起源的角度而言,良渚文化代表了中国文明早期的“满天星斗”时代,而中原华夏文明的崛起则反映了中国文明已发展到多元一统的“重瓣花朵”的历史阶段。良渚文化作为中国五千年前*有代表性的区域文明,却在延续千年以后走向衰亡。大约与此同时,中原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文明也纷纷式微,这一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月明星稀”的过程。因此要想追寻后来的中国文明中的良渚文化的因素,就必须探讨良渚文化因素是如何融到华夏文明并一直传承至今。不仅是良渚文化,其他消亡的史前文化也是如此。 本书对良渚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关系展全方位研究。作者对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分期与年代、分布区域与神态环境等问题做了介绍,总结了良渚文化的文明成就,分析了华夏文明中的良渚文化因素,并深探讨了良渚文化因素融华夏文明的途经。作者认为,多元一统的中华文化究竟有多少源头,是值得深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周特价2.21-3.9 为什么美国人恨政治
为什么美国人恨政治
(美)小尤金·约瑟夫·迪昂
促销价:¥16.99|¥35.00
《为什么美国人恨政治》梳理了1960年代以来美国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在一系列核心问题上的不断分化,他们为了赢得选举,不惜一次次撕裂社会共识,置美国人民于不顾。本书的核心观是,观念对政治的塑造,远远超过大部分关于公共生活的记录通常承认的程度。核心论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长久以来把政治议题设定为一系列的虚假选择,美国政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美国主导意识形态的失败。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被各自的矛盾所折磨,为了对自己形形色色的选民的需求做出回应,不容许他们国家去解决那些被*困扰的问题。
49元5本 邓小平在1992
邓小平在1992
刘金田
¥19.33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先后发表一系列谈话,使中国的改革放新的发展阶段。以南方谈话为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本书以邓小平视察南方为主线,依托丰富的一手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资料,全景式地展现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深远影响,深刻刻画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鲜活形象。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三国>(毛泽东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毛泽东一生的读书生活。)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三国>(毛泽东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毛泽东一生的读书生活。)
孙宝义
¥9.99
回到马克思(第二卷)——社会场境论中的市民社会与劳动异化批判(上下册)
回到马克思(第二卷)——社会场境论中的市民社会与劳动异化批判(上下册)
张一兵
¥106.00
本书为《回到马克思》的第二卷。作者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现象学对一般物相化和经济物相化迷雾的双重透视,突显了生产活动塑形-构序和社会关系赋型的社会历史负熵特质,揭示了社会生活和意识活动当下建构与消隐的突现场境本质,由此聚焦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话语与资本主义批判构式的复杂历史关系。本书在MEGA2的最新文献基础上,从思想史考古学的视角重新反思马克思早期市民社会概念背后的四种不同话语格式塔的复调构境,也重构了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程中逐步从资产阶级社会批判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重要理论转换,最终精准确定科学社会主义否定性目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科学认识的“第三个伟大发现”的艰辛历程。书中另一个重要的学术发现,是马克思基于劳动辩证法的劳动异化批判构式和批判认识论显隐逻辑,特别是马克思在中晚期经济学研究中,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事物化颠倒后所产生的隐性奴役现象和经济物相化伪境,摈弃了人本主义价值悬设,在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批判认识论的基础上,重建了科学的劳动异化批判构式以及作为其表现话语的经济拜物教批判理论。 本书原始文献资料翔实,方法革新,原创观迭现,是代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前沿里中国声音的重要学术论著。本书是手中已有一本《回到马克思》第一卷的读者必得的学术阶文本。
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
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
罗伯特·杰维斯
¥37.50
本书作者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一些国际政治的重大问题做出了解释,如为什么国家原本可以维持和平,却走向了战争?为什么国家原本可以合作,却选择了冲突?为什么国家间的敌意如此容易升温,而友谊却如此难以维系?他认为,为了追寻战争和冲突的原因,不仅要分析国际体系和国家体制,而且要研究决策者个人的认知心理,探寻决策者知觉形成的原因,分析错误知觉可能产生的后果。
49元5本 邓小平实录3:1966—1982(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
邓小平实录3:1966—1982(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
李新芝
¥20.32
《邓小平实录》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倾力创作,在体例上按时间顺序编排,共分四卷十编,每一编又分为历程、交往、珍闻三个部分,从多角度翔实地记述了邓小平从出生、成长到参加革命、参与和领导国家建设的各个时期的经历,全面再现了一代伟人光辉而曲折的一生。   本书收录了邓小平的秘书、同事、战友等身边人的一手资料,真实还原了领袖人物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重大事件的策划、发生始末,深度披露了邓小平在历次战争、革命、运动中起落的真相,全景式描述了邓小平的改革心路与实践历程,以及中国建设、外交大战略的形成。   本卷为第三卷,讲述了1966—1982年邓小平经历文化大革命、阐述“三个世界”理论、与“两个凡是”斗争、平反冤假错案、出访日本和美国、关注三峡工程等经历,同时记录了邓小平与刘少奇、叶剑英、尼克松、基辛格、丁肇中、金庸等人的交往与情谊,以及邓小平治理漓江、参观*旧居、救戏、放414招待所、参观兵马俑等逸闻趣事。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
张维为
¥18.00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理念不知影响了古今多少人士,我今天也大胆地充当其中一员,做学问的同时,也走遍天涯海角,自然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作为一个中国人,通过旅行、思考、读书、写作,并与整个世界进行对话和交流,既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又是一种心智的挑战。
49元5本 好的资本主义,坏的资本主义
好的资本主义,坏的资本主义
[美] 威廉·鲍莫尔,[美] 罗伯特·利坦,[美] 卡尔·施拉姆
¥23.99
在人类发展几千年历史中,经济增长并非常态,而经济不增长反而是经常出现的现象。 本书是鲍莫尔有关经济增长的力作,他与另外两位作者以丰富的实例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同形态,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概述了四种不同形态资本主义的不同制度和规则,形成了不同的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家行不断创新活动。 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有多种因素,但企业家精神和恰当的激励,是任何增长着的经济不可或缺的因素。
解读《共产党宣言》
解读《共产党宣言》
于元
¥2.99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自1848年2月问世以来,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书作为马列知识学生读本丛书之一,对《宣言》的撰写背景、撰写人、主要内容及重大影响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可使读者对《宣言》的意义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49元5本 国防大学少将金一南讲军事(套装3册)
国防大学少将金一南讲军事(套装3册)
金一南
¥30.00
《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 金一南通过全球热点军事事件,从全球战略思维的高度出发,分析世界军事大格局,点评世界各大国、地区势力的博弈与冲突,并推测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借此重点提出面对世界大格局的态势下中国地位与态度的思考。 《魂兮归来:金一南讲抗日战争》 中国,从没种到有种!《苦难辉煌》《浴血荣光》姊妹篇重磅上市,高层智囊金一南,深度剖析抗日战争。 《浴血荣光》 从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领导层像割韭菜一样,一批一批被对方屠杀。这就是中国革命和其他革命都无法类比的空前残酷性……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美)约瑟夫?熊彼特
¥28.23
  本书于1942-年在纽约和伦敦出版,是熊彼特生前发表的后一部著作。这部著作“是把几乎40年来我对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大量思考、观察和研究写成一本易读读物的努力的结果”。 全书分为五篇:《马克思的学说》,《资本主义能存在下去吗?》,《社会主义行得通吗?》,《社会主义与民主》,《各社会主义政党史略》。1947年的第二版增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一章;1950年的第三版又增加了著者逝世前不久(1949年12月)在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提出的一篇演讲论文:《大步进入社会主义》。此书出版后,曾受到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的热烈赞扬,但同时也遭到有些资产阶级学者的反对。几乎和著者的另一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一样,被译成多种文字,1946年译成了德文和西班牙文出版,著者逝世后又译成了法、意、日文出版。正由于此书适应着当代资产阶级的需要,所以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曾广为流行。现在,将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出版,供我国学术界研究评论之用,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邓小平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秘史
邓小平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秘史
郑明武
¥6.00
本书主要包括*高度评价邓小平、邓小平负责筹备八大、*赞赏邓小平才能、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沉浮奠定深厚的根基、恢复思想路线、邓小平倡导解放思想、邓小平的第三次复出、揭开拨乱反正的序幕、支持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吉林发表重要讲话等内容。
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套装9册)
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套装9册)
傅思明、张荣臣、李君如、石国亮、宁欣、孟财等
¥310.99
套装包括:《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十讲 图解版》《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法》《自我革命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党内法规必修课(图解导读版)》《读懂党章》《纪律和规矩的底线: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手册(修订版)》《纪律和规矩的红线:党员干部负面言行再提醒》《吏治公开课:中国历史上的廉政与反腐》《共产党员要勇于自我革命》
中国宪法史上的国旗、国歌、国徽
中国宪法史上的国旗、国歌、国徽
余凌云
¥5.50
晚清以来,国旗、国歌、国徽这些政治符号在中国的相继出现,意味着中国也逐渐迈了现代国家的行列。从它们被选定的那一刻起,就烙上了时代的明显印记,比如政治意念、符号图案、色彩意义等。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只要不发生暴力革命,政权更迭在宪法秩序之下运行,那些当时鲜明的时代元素或许会淡化,沉淀下来的只是其历史内涵和象征意义。 本书梳理了国旗、国歌、国徽的历史及制度、发展脉络等,旨在分析与探讨国旗、国歌、国徽的宪法意义、审定的机构与程序以及有关使用的规范。
套装特惠下单19.99元 大国外交(套装共2册)
大国外交(套装共2册)
(美)沙希利·浦洛基,(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102.00
《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内容简介:从1914年到1945年,世界经历两次大战的浩劫,人们从未如此渴望和平。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和平曙光初现,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带着精明的谈判代表,在雅尔塔举行秘密会议。短短八天里,三巨头手握大小不等的筹码,时而两两联手,时而互相背叛,时而强硬,时而妥协,在理念与现实、道义与利益、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之间摇摆权衡。他们想尽快结束战争,想维护战胜国的利益,还想遏制一切战争的根源,而这一切,都是以小国的利益为代价的。波兰、德国、中国……许多国家的战后轨迹就此改变。 会议结束时,与会者充满了乐观的希望,他们了各自想要的,也相信雅尔塔精神所代表的妥协和谅解,将成为战后盟国关系的基础。然而,1947年,铁幕降下,冷战开始。雅尔塔成了错失和平机会的象征。 哈佛大学东欧史专家沙希利·浦洛基则要为雅尔塔会议正名。他梳理苏联解密档案、各国政府文件、与会者回忆录和未发表日记,生动了这场争议**大、影响深远的会议。他重建当时的情势,从会议参与者的选择、计算、利益、理念出发,证明雅尔塔虽是通往分裂、危险的世界之路上的重要一步,却绝非冷战的肇因。实际上,与会者协助结束战争,建立了经由谈判的和平环境,尽管和平仍有缺憾,但在当时的情形下,恐怕不会有更好的结果了。当然,这场意在为和平铺路的会议,也为达成和平付出了代价。 《缔造和平:1919巴黎和会及其开启的战后世界》内容简介:《缔造和平:1919巴黎和会及其开启的战后世界(大国外交三部曲)》重回20世纪外交现场,见证战争世纪中催生新秩序的大国角力。牛津大学教授、约翰逊奖得主犀利重现巴黎和会,看百年前元**绘出当今世界的草图。翻天覆地的一战,破天荒的和平努力,终结战争的战争之后,终结和平的和平。 1919年的巴黎仿佛世界**都。此前四年,骄傲自负的欧洲将自己撕扯得四分五裂,还把全世界都拖入战争的泥潭。战争终于结束,外交官、银行家、经济学家、律师、记者、商人、掮客……从世界各个角落纷纷涌向巴黎,当然,还有权势甚大的“四巨头”: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列孟梭、英国**相劳合?乔治、意大利**相奥兰多。他们怀抱雄心壮志,一心想修复从欧洲到遥远太平洋的半个世界,为世人缔造持久的和平。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有且只有一次。 从1919年1 月到6 月,在巴黎和会具有实质性成效的六个月里,巴黎成了全世界的政府、全世界的上诉法院、全世界的议会。这个世界的恐惧与希望全都汇聚于此。大战倾覆了政府,羞辱了王权,颠倒了整个社会。面对解体的奥匈帝国、革命后的俄国、苟延残喘的奥斯曼帝国、新生的民族国家……矛盾的理想主义者威尔逊、我行我素的爱国绅士克列孟梭、能言善辩的乐天派劳合?乔治、在意大利阴暗政坛如鱼得水的奥兰多,是否担得起缔造和平的重责大任? 国际关系史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用小说笔法,借助海量文献呈现了巴黎和会的真实历史。麦克米伦用丰富的细节和辛辣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缔造和平者的群像,将他们的个性、理想与偏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她的曾外祖父劳合?乔治也不留情面。她告诉我们,巴黎和会不只是被世人诟病的《凡尔赛和约》和国际联盟,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不该归因于此。不过,与会者决策失误,也难辞其咎,他们本想缔造和平,却为更大规模的战争、更多的冲突埋下了种子。
49元5本 思想改造 ——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与三反五反运动
思想改造 ——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与三反五反运动
王治国
¥15.00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选择对象。 《方兴未艾:中国兴起炒股热潮》是该套丛书的其中一本,介绍了中国兴起炒股热潮的故事。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