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民主归位
¥21.60
本书是杨光斌教授在民主理论领域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民主理论的起源、现状,西方民主理论的缺陷,中国民主实践及对民主理论的贡献等。作者力图用较小的篇幅将民主理论讲透彻,将当前世界各国、地的民主实践解释清楚,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说明中国的民主实践是对西方民主理论的创新与超越。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19.81
《次世界大战战史(精)》是世界著名军事史学家、现代战略大师李德·哈特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详述次世界大战的整个过程与各方战略战术的运用。 1914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引爆了整个世界。欧洲列强集团纷纷全面动员,倾其全国之力,投入这场前所未见的残酷血战。 绵延千里的铁丝网壕沟阵地,成为列强意志拼搏的角力场。数以百万计的军人在破片四溅、血流成河的泥泞战场,试图打出世界新秩序的黎明。 兵灾遍及亚欧非三洲,炮火烟硝中,旧帝国纷纷解体,欧洲的权力格局亦随之改变,然而这场号称将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造成的结果,竟是下一场更大规模的世界大战……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提升
¥4.35
本书详细探讨了法治思维能力的概念、内涵、特点,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价值和意义,把依法办事纳入干部工作全过程,营造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法治环境等重大问题,并结合领导干部现状,对如何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进行了深入阐述,以期对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依法执政有所帮助。本书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权威读物。

列宁经典著作解读
¥2.99
本书是马列主义知识读本之一。本书从列宁全集中精选出列宁的60多篇著作,解读其写作的历史背景、写作原因、重点内容解读等,剖析其历史意义。通过对选取著作的解读,让中学生简单了解其著作的内容,加深学生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及建设的认识。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14.79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是阐发卢梭政治思想的名著,在哲学、政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性仅次于《社会契约论》。

法国大革命讲稿
¥20.37
《法国大革命讲稿》系阿克顿爵士担任剑桥大学钦定近代史讲座教授之时,于1895—1896、1896—1897、1897—1898、1898—1899学年授课所用。1789—1795年间的法国大革命,是当时剑桥大学历史学荣誉学位考试的特别科目之一,这就决定了这些课程的时间范围。而关于大革命文献之讨论,通常是在谈话式课堂上所讲,或单作讲座讲授。还有一些相关散篇,汇集起来作为附录印出。

打造新世界:费城会议与《美国宪法》
¥12.00
从2004年起,杨照持续开设“现代经典细读”课程,希望经由这些现代经典,让活在当下社会的人,有机会摆脱许多理所当然产生的麻木,重新思考、认知:我是谁?我为什么如此生活?我习以为常的生活有着怎样的来历?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接受什么、拒绝什么,究竟为何如此喜欢、讨厌、接受、拒绝?我该如何面对这样宰制我、决定我的现代观念与价值呢? 《打造新世界》是系列课程的第二种。本书中,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美国宪法的条款,讲解了以这套宪法为依据的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如何运作,并讲述美国宪法制定背后的思想渊源、历史情境、现实利益考量和斗争妥协,宛如讲故事一般。讲故事的同时,作者也分析了这套背景下诞生的美国宪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它和传统欧洲民主思想的差异,以及美国宪法和美国的现代民主精神如何互相成就。 关键词:美国宪法 费城会议 民主 三权分立 代议制 总统 选举人


我的伯父周恩来
¥39.99
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这是一个不朽的名字。周恩来总理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拥戴,在全世界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我的伯父周恩来》作为*部亲人回忆周恩来总理的作品,力求把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把关于伟人的真实情形原原本本地告诉读者。


一本书看懂地缘世界
¥20.99
美国,从立国、崛起到称霸,走过的套路好像武侠小说中的“大侠”; 欧洲,曾经是“武林盟主”,不过已经“退居二线”; 俄罗斯,在地缘战略上的诉求就和其国徽上的双头鹰一样——左顾右盼; 印度,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实际情况却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变得复杂; 中国,具备成为“王者”的所有条件,但要想真正“上位”,还必须依靠智慧和勇气,踏踏实实拼出来!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国民阅读经典(平装) 中华书局出品
¥17.50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起自鸦片战争,止于北伐战争,将这近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变化分为三个段落:首先一段落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这是列强侵、新思想酝酿的时代;第二个段落为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这是革命势力不断发展、满清王朝*终覆灭的时代;第三个段落为民国成立到北伐战争,这是革命势力与清残余的军阀势力斗争的时代。作者不仅详细阐述了近百年中国政治演的过程及影响,而且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行了深层解读与审视。可谓一部中国近代政治通史。


“清除人民党”:1953年美英对伊朗的准军事行动
¥29.00
20世纪50年代初的伊朗石油危机,是战后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其间美国首次通过秘密“准军事行动”推翻一个外国合法民选政府。这完全出于美国和西方的战略与经济需要,有损美国的“民主”形象,因此被刻意隐瞒达半个世纪之久。《“清除人民党”:1953年美英对伊朗的准军事行动/美国海外隐蔽行动研究系列》借助新近面世的档案文献,揭示美国从中立到干涉的政策演变过程,尤其是对伊“准军事行动”的决策与实施过程。由于谈判、斡旋、援助、石油禁运、武力威胁等手段均无法遏阻伊朗的民族主义潮流和石油国有化诉求,美英终联手通过隐蔽行动推翻了致力于推进宪政、反对王权专制的摩萨台政府,扶植巴列维王朝复辟,建立了亲美独裁政权。但美英干涉打断了伊朗的社会政治发展进程,是伊斯兰革命后美伊敌对至今的深刻历史根源。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9.00
本书初版于1909年,正值风雨飘摇的满清王朝行将崩溃之际。作者在中国生活了半个世纪,几乎与各阶层的人都有过交往。他从当时英国传教士的角度对中国和中国人行了描写,表明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些用文字织成的记忆,如照片般将三教九流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尽管作者站在曾经高高在上的大英帝国的角度,看着封闭的古中国文明,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伤感与同情。在这个友善而又自以为是的外国人看来,中国人完全拥有作为一个伟大民族的品质。

马克思与孔夫子:一个历史的相遇
¥39.00
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来到中国,并在中国大地扎根、发芽、花和结果?马克思主义同儒学会通的历史条件和机缘是什么?两者融会贯通的内在根据和理由究竟何在? 本书以马克思与孔夫子自晚清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中国的相遇为主线,通过特定历史语境的还原和追溯,试图从哲学观念、文化原型、精神气质等层面,多维度地揭示这种相遇的内在可能性及其学理依据,以期更深层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本书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虽然在自觉的层面更多地表现为冲突,但在无意识层面却更多地表现为融会贯通。本书主要从运思方式、历史观、自由观、实践观、真理观等多个方面,从对历史本真性的敞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洞见、对人性超越性的指认、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等不同维度,探寻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会通的内在理由。 本书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会通的历史文化条件和契机:前现代的儒学与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有其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相遇的机缘;中国文化与欧洲大陆文化之间的亲和性,也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近代文化遭遇后的严重受挫,“一战”所暴露出来的西方文明的局限,使中国人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双重失望,这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第三种可能性被中国人选择的重要历史原因。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上中下)(著名专家学者对苏联问题的深刻权威解读)
¥199.99
本书对苏联模式行了客观的评析,明确指出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及体现这一模式的体制问题。本书反映了我国研究苏联问题的很多成果,力图回答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值得关心社会主义事业的各级干部、学生和研究这一问题的专家学者重视和阅读。


制造泥潭:美国在阿富汗的秘密战争
¥34.00
隐蔽行动指美国为实现特定目标在海外行操纵、干涉、颠覆、秘密战等一系列隐蔽行动的统称,是美国冷战期间及其后实现外交目标和战略目的的重要手段。本书利用新近放的美国档案文献等海外资料,着重揭示美国在苏阿战争期间,力图将阿富汗造成苏联的战争泥潭以削弱和拖垮苏联。作为战争的非直参与者美国军方及中情局在阿富汗策划了一系列隐蔽行动,对苏阿战局产生重要影响。本书立足充分资料,论述有据,是冷战史及国际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补充。


经纬度丛书?大国战略:世界是如何被统治的 (世界各大国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势力的秘密战略国际政治军事世界格局)
¥26.60
本书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述了世界各大国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势力的秘密战略。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到当下的世界乱局,大国的身影在各种政治事件的背后若隐若现,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地缘扩张、争夺资源、均衡势力,*终达到统治世界的目的。 作者作为全球*军事情报机构领导者之一,*次逐条解密近年来新闻背后热地区和事件的来龙去脉。 此书出版,引起了全球政客和情报机构的极大关注。


大党魅力(建党100周年党史通俗读物)
¥38.99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长期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新时代。 本书围绕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十个重大问题,以平易通俗的语言、丰富生动的故事插叙,以事实讲道理,以故事讲党史,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创造东方奇迹的历史轨迹和执政理念,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后的力量。


基层党建品牌创建指南
¥20.99
本书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丛书”之一,核心是以党建品牌化为抓手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书以基层党建的品牌化为核心,具体分析农村、社区、国企、高校、机关、“两新”组织六个基层组织的党建品牌化方向、定位、规律和注意事项等;以通俗的语言、风趣的插图和经典的案例,深浅出地阐述了造基层党建特色品牌的核心理论、介绍了可参考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为各地各基层创新党建工作、推品牌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
¥69.99
本书选择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历史悠久并且在现有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鲜有的经典概念,包括“阴阳”“太极”“和而不同”“和合共生”“势”“仁”等,试图在国际政治领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人世界观的核心概念。本书集合了多位国内著名国际关系、政治学、哲学的专家学者,包括苏长和、潘忠岐、陈玉聃、白彤东等,对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期为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政治提供一种独特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不足,从而为创建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做铺垫。


黎明的炮声:从诺曼底登陆到第三帝国覆灭,1944~1945
¥39.92
里程碑式“二战”恢弘史诗真实再现盟军与德军惨烈的交战 这是20世纪无与伦比的史诗。本书通过再现1944~1945年西欧战场上的大型战役和戏剧化的故事,还原盟军以巨大代价解放欧洲,消灭希特勒的惊险历程。 诺曼底登陆拉了西欧战场决战的帷幕,作者以精湛的写作技巧与优美的文字,生动描绘了那次大胆而冒险的军事行动,为随后的精彩叙述奠定了基调。巴黎的解放、市场花园行动、可怕的坦克大战、插第三帝国的心脏……通过丰富的新材料,作者将各重大历史事件娓娓道来,使之跃然纸上。 作者从不同层次参与者的角度展现这段历史,傲慢自负的将军与政客,饱受战争摧残的中级士官与十几岁士兵,惨遭暴力蹂躏的普通百姓……当德国*终投降时,这场全球性冲突造成的毁灭性后果和盟军为赢得胜利而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将带给我们新的启示。 总之,通过这惊心动魄的*后一卷,作者为这场解放欧洲大陆、保卫西方自由的战争做出了明确的记录。


大国外交(套装共2册)
¥102.00
《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内容简介:从1914年到1945年,世界经历两次大战的浩劫,人们从未如此渴望和平。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和平曙光初现,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带着精明的谈判代表,在雅尔塔举行秘密会议。短短八天里,三巨头手握大小不等的筹码,时而两两联手,时而互相背叛,时而强硬,时而妥协,在理念与现实、道义与利益、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之间摇摆权衡。他们想尽快结束战争,想维护战胜国的利益,还想遏制一切战争的根源,而这一切,都是以小国的利益为代价的。波兰、德国、中国……许多国家的战后轨迹就此改变。 会议结束时,与会者充满了乐观的希望,他们了各自想要的,也相信雅尔塔精神所代表的妥协和谅解,将成为战后盟国关系的基础。然而,1947年,铁幕降下,冷战开始。雅尔塔成了错失和平机会的象征。 哈佛大学东欧史专家沙希利·浦洛基则要为雅尔塔会议正名。他梳理苏联解密档案、各国政府文件、与会者回忆录和未发表日记,生动了这场争议**大、影响深远的会议。他重建当时的情势,从会议参与者的选择、计算、利益、理念出发,证明雅尔塔虽是通往分裂、危险的世界之路上的重要一步,却绝非冷战的肇因。实际上,与会者协助结束战争,建立了经由谈判的和平环境,尽管和平仍有缺憾,但在当时的情形下,恐怕不会有更好的结果了。当然,这场意在为和平铺路的会议,也为达成和平付出了代价。 《缔造和平:1919巴黎和会及其开启的战后世界》内容简介:《缔造和平:1919巴黎和会及其开启的战后世界(大国外交三部曲)》重回20世纪外交现场,见证战争世纪中催生新秩序的大国角力。牛津大学教授、约翰逊奖得主犀利重现巴黎和会,看百年前元**绘出当今世界的草图。翻天覆地的一战,破天荒的和平努力,终结战争的战争之后,终结和平的和平。 1919年的巴黎仿佛世界**都。此前四年,骄傲自负的欧洲将自己撕扯得四分五裂,还把全世界都拖入战争的泥潭。战争终于结束,外交官、银行家、经济学家、律师、记者、商人、掮客……从世界各个角落纷纷涌向巴黎,当然,还有权势甚大的“四巨头”: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列孟梭、英国**相劳合?乔治、意大利**相奥兰多。他们怀抱雄心壮志,一心想修复从欧洲到遥远太平洋的半个世界,为世人缔造持久的和平。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有且只有一次。 从1919年1 月到6 月,在巴黎和会具有实质性成效的六个月里,巴黎成了全世界的政府、全世界的上诉法院、全世界的议会。这个世界的恐惧与希望全都汇聚于此。大战倾覆了政府,羞辱了王权,颠倒了整个社会。面对解体的奥匈帝国、革命后的俄国、苟延残喘的奥斯曼帝国、新生的民族国家……矛盾的理想主义者威尔逊、我行我素的爱国绅士克列孟梭、能言善辩的乐天派劳合?乔治、在意大利阴暗政坛如鱼得水的奥兰多,是否担得起缔造和平的重责大任? 国际关系史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用小说笔法,借助海量文献呈现了巴黎和会的真实历史。麦克米伦用丰富的细节和辛辣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缔造和平者的群像,将他们的个性、理想与偏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她的曾外祖父劳合?乔治也不留情面。她告诉我们,巴黎和会不只是被世人诟病的《凡尔赛和约》和国际联盟,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不该归因于此。不过,与会者决策失误,也难辞其咎,他们本想缔造和平,却为更大规模的战争、更多的冲突埋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