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马克思主义媒介技术思想探究
¥29.75
本书探讨后马克思主义媒介技术思想。自19世纪以来, 媒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作者总结后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观点,分析媒 介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探讨不同媒介技术对社会与人的影响,并挖掘其在构建意识形态中的作用。书中提出对媒介技术批判性 的追问,以期实现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改造。在媒介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关注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新媒介技术研究的启示,为社会媒介 技术研究与治理提供理论与现实参考。本书简洁流畅,易于阅读。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研究 : 1950—1993
¥33.25
本书以“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研究(1950-1993) ”为选题,从马克思“共同体”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学说的视角出发,分析地方省市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的行动逻辑。运用档案馆藏档案、地方志、专门志等一手文献, 较为细致地梳理了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式,并对上海参与国家援外行客观评析。最后指出,做好新时代的援外工作需坚持以下思路:不断丰富援外理念,充分重视对外援助中的“人文” 要素;优化援外主体结构,引导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援助;积极拓宽援外渠道,适度加强对外多边援助的力度;建立健全援外机制,牢牢掌握援外工作的主导权;创新援外宣传方式,及时回应西方个别国家妄议。


人性观视角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33.25
本书针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建,在符合协商性司法的发展规律基础上,结合我国司法理念和国情进行优化性设计,注重分析“人性” 二重性对制度建构的影响。内容范围覆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演变历程、功能价值、基本内涵等基础理论问题,通过规范分析、比较分 析、实证分析等回应制度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著作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法学研究人员以及司法实务部门的专业人士,以多种 法学研究方法深入剖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2018年《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后,为深化改革效果,亟待进一步对制度 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司法运行状况作出探讨,以推动制度的正当化、法治化。作为协商性司法的“中国方案”,本书首先从认罪认罚从宽制 度的演变历程、本质属性、功能价值、 运行成就、 相关概念辦析等层面对制度的基础性问题进行探讨,其中着重剖析了"人性” 二重性对 制度的影响。其次,本书运用多种法学研究方法,还原了国际视野下协商性司法的发展趋势、揭示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现状。在实 践问题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进路。


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与创新 : 广东经验
¥31.15
本书纵览广东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的历史,通过详细的田园调查和资料追踪,对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与创新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总结、剖析,对政府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分析,并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在理论分析和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可以改进和完善的方面。全书内容涵盖制度软环境建设、经济发展与产业引导等中国特色的制度变革与创新,包括佛山市行政审批事项的评估与精简、山区发展的历史瓶颈——广东集体山林产权制度改革、广佛同城化下政府服务提供方式的选择——基于交易效率的研究、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效益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关于环境的行为经济学分析、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生态休闲发展模式研究等重大论题,对政府行政服务改革、山区特别是林区发展、城市群共同体的政府服务,区域产业转移与升级、粤港澳大湾区休闲产业的相关问题有重大现实意义。当然,也可为“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与创新”添砖加瓦,有益于其弘扬和传播。


社会秩序史与未来:把脉历史脉搏窥见未来社会秩序
¥23.80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秩序不成社会。回顾历史的发展,更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道法自然"的顺延。社会秩序始于何年?又向哪个方向发展,已成了当下与未来的焦。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曾是一个命题,对与社会秩序而言,同样如此。 从原始社会的初萌、母系氏族社会的初醒、奴隶社会的初明,到封建社会的有序,已然走过了几千几万年。而从工业革命伊始,社会秩序的化却走向了两个方向。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并行,秩序有异,未来无异!那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平权经济、平权社会,终是平权秩序。平权社会不仅是全球各国之间权利的平权,更是各国国内民众之间的平权,这个平权不仅是人权的平权,更是社会地位与秩序的平权。平权秩序是国际、全球社会各阶层的未来,未来已来。


中国区域经济调控法治化研究
¥29.75
本书研究特是"一二三”的研究模式,即一根主线、两个问题、三条途径,所谓一根主线,就是把区城经济调控法治化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命题。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经济调控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的梳理,提出区域经济调控法治化的是区域经济良性,健康、稳发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区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围绕这一主线对有关区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学一些基本理论展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个问题,即我国区域经济调控法治化问题中具体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通过对宏观层面调控的调控主体、受控主体、法治化的原则、立法模式等理论上的探讨,再深到区域经济调控法治化微观层面的区域产业结构、投资发、合作与扶助等制度中软硬法调整问题的研究,从而使区域经济调控法治化问题不再完全是空洞的理论,而具有实践的内容。在区域经济法治化的路径上,运用经济法学、行政管理学及行政法学等理论研究成果,以硬法、软法及软硬兼施为分析工具,提出区域经济调控真正实现法治化的途径:既要重视区域经济调控中的软法,又要重视区域经济调控中的硬法,尤其是两种调控方式有机地结合,才能实现区域经济调控法治化。


人才强国战略研究
¥59.40
人才强国战略研究(公共治理研究丛书)


广东文化形象传播战略研究
¥33.25
本书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文化形象整合、地域文化形象传播整合与战略规划、广东文化形象的发展与转变过程三方面的独特视角出发, 探讨了广东文化形象的表现、演变和传播框架,力图提出一个解释上述关于地域文化形象传播问题的新的理论范式,以及解决该问题的方 案。本书独辟蹊径的研究视角,不仅完善了关于地域文化形象塑造、传播等理论研究,也对文化学、传播学以及 旅游管理等学科领域进行 文化形象传播的相关探索研究有一定的指 导意义,同时书中提出的构建良好的地域文化形象、使用适当的文化形象传播途径、运用相应的 数字技术等内容,对现实中推广广东文化形象,传播广东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实施广东省文化强省战略提供了依据。


跨越时空的精神伟力
¥40.80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这个同根同源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庞大系统和完整体系,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是党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概括。 本书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选取了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十八种精神,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以生动典型的事例、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这些伟大精神的科学内涵,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将*从严治党进行到底
¥11.70
全面从严治党,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就要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定力、寸步不让,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 本书结合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在新起上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等章节,对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精神行了系统梳理,权威解读,附录部分收录了中办印发的《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题责任规定》。书稿作者权威,内容扎实,可以作为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通俗理论读物。


中国远征军:滇印缅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
¥19.99
1942~1944年,为保卫滇缅公路,中国政府先后两次派出近30万部队缅甸与日寇作战,在付出了10余万人伤亡的代价后,全歼缅甸日军。此战中,中国远征军反攻胜利,大放异彩,重新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运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本书口述者多为参战将士,他们的口述全面还原了中国远征军历史。


民初纪元
¥19.99
1912年民国始肇,其后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帝制崩解、社会剧变、新制初成,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既深且巨的影响。这是中国旧的政治和社会秩序离析和新的社会秩序建立的探索时期,是毁灭与涅槃交替的创启时代。《民初纪元——亲历者口述实录》根据亲历这一历史阶段、参与其发展的民国时期著名人物的叙述和回忆辑录而成,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脉动之面貌。


社会思潮多样化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33.25
研讨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鲜明特点,分析社会思潮日趋多样化的内外驱动力。阐释社会思潮多样化与社会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关联。论证 弓|领社会思潮是有效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实现社会整合的必然选择。论述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尤其是那些政治性社会思潮,代表着垄断资产 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带有鲜明的价值指向性。并从抽象到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社会思潮 进行鉴别、批判和引领。阐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以之引领社会思潮,同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了 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自觉,并重点探讨如何构建引领社会思潮、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长效机制。本书内容契合党中央引领社 会思潮,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政治发展的行程 : 国家治理的十四个截面
¥34.30
《政治发展的行程:国家治理的十四个截面》立足于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观察,从十四个截面切入“新中国”“新时期”“新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发展的行程,形成中国现代化政治发展分析框架和学术解析模式。作为一种“历史记录”,本书重在揭示中国政治发展的主线及其“编码方式”,为“读懂”和把握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帮助。 本书对于每一截面的分析立足社会生活和治理本身,同时注重政治发展内在机理的分析,形成总揽性、全景式的观照。本书可作为高校、机关、社会团体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进程和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的教学教材和拓展阅读材料。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研究
¥34.30
书稿从政党、国家和社会三个层面,介绍了在领导人民追求和实现人民民主进程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两种民主形式的形成过 程,探讨了两种民主的协同发展路径和内在机理,分析了两种民主的特点、优势,以及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二者协同发展理论 不断丰富、完善的表现,指出两种民主形式的协同发展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培育参与型 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以及彰显中国政治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工作理论研究
¥33.25
本书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安理论研究”〔11CKSZ03〕的拓展成果。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及解决公安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所产生的一系列思想理论。本课题不是针对公安工作中某一警种或某些警种的具体工作理论的研究。


做新时代新征程合格党员
¥9.99
内容简介 “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党员。本书分为九章,从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争做新时代新征程最美奋斗者等多个维度将一位合格的共产党员应有的模样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本书明确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合格党员应具备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纪律作风等方面的标准。


新征程中的政府治理现代化
¥59.40
本书讨论迈向新征程中的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挑战和任务。在分析新征程面临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与国际环境的基础上,我们把政府治理现代化归纳为九个方面:有为政府(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能社会的有效结合)、协同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智能政府、廉洁政府、素质政府。这九个方面相互关联,互为促,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系统的整体,体现了不同的现代治理价值,涵盖了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俄联邦军事力量标识图鉴
¥208.60
本书聚焦俄联邦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军事纹章标识,通过互联网等公渠道,收集了大量代表性标识,并按照类别行了梳理和系统排列,力求从文化和标识元素含义的角度为读者展现另一个侧面的俄联邦军事力量。 此外,为使全书具有较多的信息量和更高的可读性,本书对部分标识的发展历史行了简要介绍,使读者在阅览纹章标识的同时,能够初步了解它们的发展历史。 本书适合对俄罗斯文化、军事文化、军事历史等感兴趣的军事爱好者阅读。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100问
¥27.65
本书分为 16 大主题100个问题,分别涉及党的红色基因、党员队伍、党的支部建设、党内选举、党内团结、党群关系、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放、选贤任能、反腐倡廉、军队建设、新型政党制度、政党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国两制”等方面。 本书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是一篇短文,坚持用逻辑讲故事、用学术讲政治,穿插使用经典论述、金句、典故、故事等,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共产党。


变革中的英国工党:理念、组织与运动
¥24.15
英国是采用西方政治制度的典型固家,英国工党是欧洲左翼政党的重要代表,其百年变革受到时代背景、经济形势、政治生态、思想文化、社会结构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政党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也持续发生深刻变化。探讨英国工党变革的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有助于了解国外政党政坛沉浮的原因,把握国外政党的发展态势及其基本规律,对于加强党的建设、世界政党政治和国外社会思潮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