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十八)
¥90.08
由《冯跋灭后燕》《蒙逊灭西凉》《乞伏灭南凉》《蒙逊伐西秦》《刘裕灭南燕》《刘裕灭后秦》《赫连据朔方》《魏灭北燕》《魏灭夏》《魏灭北凉》《魏平仇池》十一篇组成,叙述了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政权的内政、相互攻伐、兴亡的历史过程——冯跋兄弟乘后燕内乱灭亡后燕、建立北燕;北凉沮渠蒙逊攻灭西凉政权;南凉被西秦所灭;西秦与北凉连年战争,后被北凉盟国赫连夏所灭;东晋刘裕攻灭南燕、后秦; 匈奴赫连勃勃乘刘裕灭后秦之机占领长安,建立赫连夏国;逐渐强大起来的北魏先后灭掉北燕、赫连夏、北凉、仇池。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十二)
¥90.08
由《西晋之乱》一篇组成,记叙了晋武帝死后外戚专权、后宫干政、“八王之乱”及西晋灭亡、东晋建立的过程。这一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建立政权,而西晋王朝内部则争权夺利、不断内讧,走向灭亡。司马睿在南迁士族的支持下建立东晋,地位逐渐巩固。此时期虽然经济遭受破坏,人民生活困苦,但加速了民族的融合,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二十五)
¥90.08
由《周灭齐》《杨坚篡周》《始兴王谋逆》《隋灭陈》《隋易太子》五篇组成。《周灭齐》记叙北周武帝宇文邕两次率军讨伐北齐,终消灭北齐,统一北方的历史过程。《杨坚篡周》《隋灭陈》《隋易太子》叙述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随后进兵江南、统一全国的历史过程,以及隋朝废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的宫廷内斗经过。《始兴王谋逆》叙述了南朝陈始兴王陈叔陵谋杀太子陈叔宝,企图夺取帝位,终失败被杀的历史过程。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二十八)
¥90.08
由《太宗平内难》《太宗易太子》《太宗平突厥》《唐平铁勒》《唐平西突厥》《太宗讨龟兹》《太宗平高昌》《太宗平吐谷浑》八篇组成。《太宗平内难》《太宗易太子》,叙述了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与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争夺皇位的斗争 ,及其继位后废掉太子李承乾、选立晋王李治(即唐高宗)为太子的历史过程。《太宗平突厥》《唐平铁勒》《唐平西突厥》《太宗讨龟兹》《太宗平高昌》《太宗平吐谷浑》,叙述了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北方突厥族、铁勒部、西突厥的侵扰,平定吐谷浑,攻灭西域反唐政权龟兹、高昌的历史过程。唐太宗对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不仅采用武力征讨策略,还采取民族和解的政策,使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国家的版图进一步扩大。

金史 1--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免费
元末脱脱等撰《金史》共一百三十五卷,是一部官修金朝纪传体正史,包括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一卷,记载了从女真族兴起、金朝建立直至灭亡百余年的历史。 《金史》是元末修三史即《宋史》《辽史》《金史》中编撰得*好的一部,记事上起金太祖完颜阿骨出生,下至金哀宗天兴三年蒙古灭金,首尾完密,条例整齐,系统地记载了女真族的发展史,尤其是志、表部分较为详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金代史料流传相当有限的情况下,元修《金史》是研究金朝历史*重要的基本史籍。 中华书局校本《金史》是校本“二十四史”系列之一,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北监本、殿本等,择善而从,同时还参考其他多种史籍,吸取前人的考订成果,成为当代《金史》的通行本。

国榷 1--6册 (精)(试读本)
免费
编年体史籍。明末清初谈迁撰。全书正文104卷,卷首4卷。约428万余字。作者家境清贫,以力、文墨事务为生。其以诸家明吏粗浅,实录又多有失实,故以《明实录》为聿,遍考群籍而编此书。记事起子元天历元年(1328),迄于南明弘光元年 (1645)。其中万历以后70年篇幅居全书三分之一。该书的特是对于《明实录》中避而不淡的一些重要史实,敢于直书;对于明代重要事件,经常将自己以及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对于所收史实行了精审考订。该书清代及民国间均无刊本,故未经改纂。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和卢氏抱经楼两抄本互校本。


贞观政要(全新精编精校修订)(国学大书院)
¥11.40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诤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明史 1--2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免费
《明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8册)》包括《明史(1—28)》共28册。《明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8册)》332卷,记载了明朝自建国到灭亡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明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8册)》的整理,以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原刊本行标分段,以《明实录》、《明史稿》、《明会典》等近十种明代史籍行校勘。

南史(全六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试读本)
免费
《南史》八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列传七十卷,是唐朝李延寿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南史》起自宋武帝永初元年(四二〇),终于陈后主祯明三年(五八九),记述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本次修订在中华书局一九七五年校本《南史》基础上行,沿用百衲本为底本。在尊重原校本成果的前提下,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清代以降尤其是校本《南史》出版以来学术界的校勘与研究成果,对原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形成一个文本准确、校勘精良、标合理的修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