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瑰宝·大连文物(品读大连·第一季)
瑰宝·大连文物(品读大连·第一季)
王珍仁,苏慧慧
¥7.65
《瑰宝大连文物》由王珍仁、苏慧慧著:在很多人眼中,大连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朝气蓬勃,蕴涵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然而,大连同样有着迷人且独特的历史,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记录着一座城市的与众不同。本书将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全面解读大连的文物历史和馆藏精品。让众珍的经世光芒,辉映出一个琅华古风的辽南。
每满80减40 平定县志·1991-2012
平定县志·1991-2012
编写组
¥184.00
《景县史苑》一书由景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编纂,主编邓文华,副主编李云龙、王连忠、陈冰。本书是1998年至2018年以来景县地方历史研究学者所发表的有关作品,主要包括对景县古代历史研究、读史笔记、学术论文、小说、诗歌等方面的文章,涉及作者 20多名。全书近60万字,分六个部分:部分为景县古代历史的研究,以及民俗文化、读史笔记等;第二部分为抗战史料;第三部分为老一辈革命王任重传记,抗战时期在景县牺牲的革命烈士张俊峰、石嘉植等英雄事迹,献身当代国防事业的景县人傅卫的事迹;第四部分为景县退休干部的工作回忆;第五部分为新时代涌现出来的科技人才的学术文章;第六部分为与景县历史相关的小说、传说等。
每满80减40 诗说清河30年(1983-2013)
诗说清河30年(1983-2013)
《清河30年文丛》编委会
¥365.80
本书以诗的形式对清河过去的一段时间作美好的描述,对当地的各色发展进行赞咏。
每满80减40 从工部局大楼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厦—— 一幢大楼与一座城市的变迁
从工部局大楼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厦—— 一幢大楼与一座城市的变迁
马学强,朱亦锋
¥51.45
本书为“城市更新与人文遗产·上海系列”丛书之一,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全书以上海工部局大楼的变迁史为切,从大楼的筹建、启用、变动,到后来成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厦,到现今成了城市更新中的“老市府大厦”,这段历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承载着上海城市的特殊记忆。围绕这幢大楼背后的人物活动、重大事件的发生乃至政权、制度的嬗变,从宏大的历史程中反映了上海这座城市从租界工部局到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下的变迁。本书突出了从上海解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这幢大楼自成为人民政府大厦后,在“人民上海”建设中发挥出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具有象征意义。全书图文并茂,包含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史料考究,依据严谨,叙述通俗易懂,将大楼与上海的历史娓娓道来,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现在读者面前。
每满80减40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漆桥村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漆桥村
徐耀新
¥4.33
漆桥村,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游子山下、固城湖畔,是南京通往“国际慢城”高淳的门户。2014年,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5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漆桥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侧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向读者全面展示漆桥村的精彩之处,是一本十分精彩的旅游读物。
每满80减40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苏州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苏州
徐耀新
¥5.00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评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休闲读物,它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力图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全面介绍苏州的精彩之处,领读者前往旅游观光。在那里可游、可看、可怀古、可探幽,可选购富有特色的物产,也可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
每满80减40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木渎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木渎镇
徐耀新
¥4.67
【内容简介】 木渎古镇,别名渎川,胥江,雅称香溪,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古城西部,地处太湖流域,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素有“吴中镇”、“秀绝冠江南”之誉。木渎古镇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汉族水乡文化古镇,已有2500多年历史。 《木渎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采用一种崭新的视角向读者全面介绍栟茶镇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领略栟茶镇的精彩之处,进而读者前往旅游观光。
每满80减40 亲历滇缅公路(套装共4本)(抗日烽火中“唯一生命线”中华民族的“第二座长城”!一套书读懂滇缅公路的前世今生。中文版首次面世。抗战史专家余戈作序,崔永元、钱文忠、
亲历滇缅公路(套装共4本)(抗日烽火中“唯一生命线”中华民族的“第二座长城”!一套书读懂滇缅公路的前世今生。中文版首次面世。抗战史专家余戈作序,崔永元、钱文忠、
内维尔·布拉德利,蒋彝,H.丹尼尔·弗赖伯格,尼克尔·史密斯
¥119.99
《老滇缅路》为内维尔·布拉德利晚年口述的一部日记体回忆录,书中详细回顾了他与同伴在 1930 年 3 月至 4 月,利用休假时间,以徒步与骑骡的方式,行经从中国云南昆明到缅甸八莫之间 30 多个县市村寨的过程,详细记载了沿途所见风景、民情以及亲历的各种趣事。文笔流畅,记叙翔实,且极富人文情怀。 《滇缅公路上的人们》 本书以中国西南两个家庭为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修筑滇缅公路的艰苦历程。两个普通家庭就是战时中国的缩影,他们因修筑滇缅公路——这一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而发生命运的巨变;从而生动刻画了日军侵华对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创伤,以及中国人民万众一心、顽强抵抗的爱国精 神;更深刻缅怀了那些为建造滇缅公路而光荣牺牲的人们。 《滇缅公路》 本书是美国著名探险家尼克尔·史密斯在中国抗战时期驾车穿越滇缅公路的旅行纪实。1939年,史密斯从香港出发经河内、印度支那铁路到昆明,后到达腊戍,再沿滇缅公路返回。书中不仅记录了他亲眼所见滇缅公路沿途的风景、奇异的民俗风情,还特别记载了滇缅公路沿线的矿山、教堂、部落情景,并且搜集了当地很多新奇有趣的故事。全书内容丰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可读性。 《中国西部与滇缅公路》 本书记录了1941年丹尼尔以传教士的身份,只身穿越中国西部和滇缅公路的传奇历程。作者从河南出发,以步行、骑驴、乘车等方式,穿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终沿滇缅公路抵达缅甸;真实记录了沿途所历中国西部的地形地貌、民俗风情、战时场景和旅途险情,并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呈现战时中国的民生百态。本书对今天探讨滇缅公路的军事价值和文化内涵仍有深远的意义。
每满80减40 擎起幸福明天——1988年—2018年大连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纪事
擎起幸福明天——1988年—2018年大连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纪事
《擎起幸福明天》编委会
¥44.00
至2018年,大连建投集团有限公司已成立整整30年。本书编委会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在建投集团成立30年之际完成了这部富有纪念意义的书稿。这部企业发展纪事据事直书,详细梳理了企业30年的历史事件,记载了大连建投集团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大连市市属国有资本自1988年以来在重大能源交通领域的建设投资实践,是一部实事求是、无任何虚构和渲染的史料,对市委、市政府指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重大能源交通项目以及公用事业领域建设投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每满80减40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余东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余东镇
徐耀新
¥4.67
《余东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江苏画派、博物馆、红色文化、民风民俗、江苏的桥、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店、饮食文化等十个系列。丛书以“口袋书”的形式,以江苏特有的文化风貌为内容,以文字、图片为呈现手段,讲好江苏故事,弘扬优秀文化。   余东,古称“余庆”,因其风景如画,形似凤凰,谓之“凤城”。纵观余东历史,经济富庶,人民安居乐业。今日余东,文化遗产遍地,常年游人如织,成为闻名遐迩的南通市特色文化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本书通过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吸引读者前往旅游观光。
每满80减40 100像:文字与图像间的重庆城(晚清-民国)
100像:文字与图像间的重庆城(晚清-民国)
杨宇振
¥60.70
《100像》一书从晚清到民国期间重庆的历史图片出发,将文字的解说与历史图像结合起来,展现出重庆城近代发展过程的100个“面相”。全书图文并茂,既有带来视觉刺激的图片,也有力透纸背的文字,恰如作者所说,这“是抽象之城与具体之城结合的写作”。 这种写作,是视觉性时代写作意味的一种生成,也是一种影像史学在重庆近代城市史研究过程中的有益尝试,通过文字与图像的合力,将近代重庆城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书,能够从不同阶段、不同人士、不同角度来勾勒重庆城市的不同面向(像),有思想,有知识,有趣味。虽然不算系统,但是由于选择的图片很有代表性,所以非常能够以带面说明重庆在晚清到民国期间的风貌特征和城市变迁,和《五十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同的是,《100像》比《五十章》展现的历史更加全面多元,增加了地理、建筑、人物等叙述对象,形象也更加立体生动,有图像,有档案,有数据的支撑,而不只是《五十章》那样的叙述和评论。同时,本书为作者原创,写作过程中有大量的历史史料支撑,且史料之间能够东西方交叉验证,很有说服力。值得值得的是,作者文字精美,文笔流畅,阅读起来,毫不费力。特别的其中的许多图片,源于西方大学图书馆,搜集起来非常不容易。
每满80减40 第三领域:近代江苏地方自治研究(1905-1937)
第三领域:近代江苏地方自治研究(1905-1937)
陈胜明
¥26.00
推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国家对第三领域和基层社会不断渗透的过程;地方精英虽然有与国家博弈的现象,但总体来看,这种博弈是严重不对等的,士绅阶层的分化及功能的异化,导致其整体实力不断下降,面对国家的强势渗透,不得不以“缴械投降”而告终;基层社会的广大民众因为智识不足等诸多因素,对地方自治基本抱着排拒或漠不关心的态度,在国家强势渗透的过程中,往往扮演冷眼旁观的第三者。地方自治有名无实,宪政民主理想破灭,一党专制国家形成,这一内在逻辑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国家、地方精英、基层社会三种力量综合较量的结果。
每满80减40 2019上海虹桥商务区发展报告
2019上海虹桥商务区发展报告
编写组
¥40.00
书稿以全面客观的数据,详细介绍了作为上海“十二五”重点开发区域和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的虹桥商务区,2019年通过交通一体化和商务一体化,带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促进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在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各项改革措施和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虹桥商务区有望率先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引领区域。该发展报告已连续在我社出版多年。
每满80减40 老重庆记忆
老重庆记忆
陈永康
¥102.40
《老重庆记忆》着眼于老重庆母城(特指渝中区)城区的历史、人文思考,从老街道、老建筑、老巷子、老交通、老商业场所、老文化场所6个不同的视角,用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 手绘图画 文字的形式,记录和演绎了老重庆城区的格局演变及生活变化。特别是2000年以后,主城始大范围、大面积拆迁、修建,使许多原汁原味的老建筑、老街道等逐渐消失或正在消失,作者从多维度再现了老重庆人曾经生产、生活、消费、娱乐的场景,梳理和诠释了老重庆城区过往的历程,让老重庆人有回归、回忆、回味之感,而引发人们对一个城市应该如何去规划、治理、保护和发展的思考。
每满80减40 金林文史杂记
金林文史杂记
谢卓伟 编著
¥14.82
本书为“端州历史文化”系列中的一本,书稿主要从“乡土风物”“人文史话”“吉祥谐趣”等三个方面记述金林村的历史人文风俗,以传说故事的形式“复活”村中古物古树古风等,对读者有一定吸引力;联语集锦妙趣横生,颇具哲理意味;书中对谢氏家族的记录可作为宗族探源的参考资料。全书概述全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每满80减40 暨南史学(第十八辑)
暨南史学(第十八辑)
纪宗安 马建春 主编
¥16.99
本书收录18篇文章,涵盖秦至清及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内容,既有关于宋元时期的“关扑”活动、明代潮州文人著作、近代湖南乡绅阶层等专题研究;又有剑桥大学怡和洋行档案中的十三行潘宅卖契约考释等史实考证与研究。全书文献资料丰富,学术视野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
每满80减40 海门传
海门传
周世康
¥32.66
【内容简介】 海门为江苏南通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北岸,东北濒临黄海,南靠长江,东南部接上海市崇明区,东与启东市接壤,西、北与南通市通州区、崇川区毗邻,与上海隔江相望。海门从江海交汇处诞生,从波澜壮阔中走来。《海门传》的作者周世康在细研《顺治海门县志》《清道光海门县志》《民国海门县图志》等丰富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分七十二章,以优美、确实的语言记述了海门在近现代的发展历史。全书近五十万字,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每满80减40 从春水捺钵到居园理政:北京南海子历史文化研究
从春水捺钵到居园理政:北京南海子历史文化研究
刘文鹏
¥53.40
“南海子”(现指以南海子公园为中心的地带)位于北京 市大兴区,属京南永定河冲积平原,是辽金元明清五代皇家 猎场和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在清代,南海子地区形成完善 的行宫体系,是清代帝王于紫禁城之外在北京城中修建的 早的一处居园理政之所。本书汇集了2018年、2019年两届“北京南海子文化高端论坛”的主旨发言,从政治、经济、 生态环境、古建筑等各方面为南海子历史文化做了学术定 位,收录了体现南海子相关研究学术脉络的代表性成果,并 做了明清时期南海子历史大事编年和代表性档案资料汇编, 从多重视角系统展现了北京南海子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
每满80减40 景德镇传:瓷器之都
景德镇传:瓷器之都
江华明
¥49.99
  《景德镇传:瓷器之都》按历史顺序以内容性质为构架系统呈现景德镇的古今历史,地理与情态归属:含硬性自然地理和行政区划的位置归属,以及软性的土著和移民对本土的动态情感状况。城镇及人文脉络:主要是城史大事,包括城镇发展或转折的改变史实、具有重大影响的贤能巨匠,以及推动陶瓷手工业长的人文要事等。世俗与迹象渊源:含风土民俗、帮派风情,以及景观渊源的阐述与诠释。附有故事的瓷宝:归拢历史上流落世界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瓷质隗宝。通过对一座地处偏僻的县辖小镇发展到世界瓷都的历史描述,勾勒出一幅陶瓷古镇前世今生的彩色画卷,书写出一首发掘瓷业高峰内动力与人文精神的史诗。
每满80减40 南京旧志整理与史地研究
南京旧志整理与史地研究
张可辉
¥22.66
【内容简介】 本书以南京旧志《六朝事迹编类》《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为主要研究内容,着力于《六朝事迹编类》的已有校注成果、《景定建康志》的地名资料、《至正金陵新志》的引书等问题的梳理,系统整理了南京旧志文献。在此基础上,本书充实了对《丹阳志》《舆地志》等南京其他文献的辑佚整理,并对南京作为六朝、南唐、明初故都的史地研究成果分别进行整理,对两宋时期南京的自然灾害、历史时期太湖地名变迁与秦淮水系、南京地区自然及社会互动关系等史地问题进行了考证。
每满80减40 院落社会: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空间衍化与再生
院落社会: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空间衍化与再生
石炀
¥69.30
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问题由来已久,极其复杂。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作为十余年实地调查研究的沉淀,本书从家庭—院落—片区等不同层面的鲜活实例手,以平实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照细致呈现了21世纪以来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空间的现状、衍化及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深剖析亟待解决的问题及背后原因、相关政策和实践,从整体性的视角,对人口、住房、公共资金投、改造措施、业态、治理等方面展综合分析,对六个关键问题和四类界线展论述,提出复兴历史文化街区及生活空间再生的建议,呼吁均衡保护,底线保障,改善居住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后,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社会学系在长期跟踪研究中的探索和设想加以介绍,涉及什刹海地区、烟袋斜街、大小石碑胡同等典型实例。 本书为破解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老旧小区等面临的基础性难题提供了宝贵思路,极具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