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门传
¥32.66
【内容简介】 海门为江苏南通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北岸,东北濒临黄海,南靠长江,东南部接上海市崇明区,东与启东市接壤,西、北与南通市通州区、崇川区毗邻,与上海隔江相望。海门从江海交汇处诞生,从波澜壮阔中走来。《海门传》的作者周世康在细研《顺治海门县志》《清道光海门县志》《民国海门县图志》等丰富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分七十二章,以优美、确实的语言记述了海门在近现代的发展历史。全书近五十万字,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喀秋莎在青岛 ——俄罗斯侨民往事
¥22.99
《喀秋莎在青岛》收录了青岛历史上许多重要时刻的资料,不仅保存了俄罗斯侨民对历史的记忆,而且对加强中、俄友好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南京旧志整理与史地研究
¥22.66
【内容简介】 本书以南京旧志《六朝事迹编类》《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为主要研究内容,着力于《六朝事迹编类》的已有校注成果、《景定建康志》的地名资料、《至正金陵新志》的引书等问题的梳理,系统整理了南京旧志文献。在此基础上,本书充实了对《丹阳志》《舆地志》等南京其他文献的辑佚整理,并对南京作为六朝、南唐、明初故都的史地研究成果分别进行整理,对两宋时期南京的自然灾害、历史时期太湖地名变迁与秦淮水系、南京地区自然及社会互动关系等史地问题进行了考证。

院落社会: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空间衍化与再生
¥69.30
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问题由来已久,极其复杂。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作为十余年实地调查研究的沉淀,本书从家庭—院落—片区等不同层面的鲜活实例手,以平实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照细致呈现了21世纪以来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空间的现状、衍化及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深剖析亟待解决的问题及背后原因、相关政策和实践,从整体性的视角,对人口、住房、公共资金投、改造措施、业态、治理等方面展综合分析,对六个关键问题和四类界线展论述,提出复兴历史文化街区及生活空间再生的建议,呼吁均衡保护,底线保障,改善居住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后,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社会学系在长期跟踪研究中的探索和设想加以介绍,涉及什刹海地区、烟袋斜街、大小石碑胡同等典型实例。 本书为破解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老旧小区等面临的基础性难题提供了宝贵思路,极具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培根固本:广东南海石门中学研究(1932-2022)
¥154.56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始建于1932年,是首批广东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所广东省一级学校、首批佛山市卓越高中创建学校、清华大学生源中学、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 作为百年老校,石门中学以“任重道远,毋忘奋斗”为校训陶铸群英,培养了一批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行业领军人才。从早期的创办者提出“培根固本”,到如今的石门中学以“朴素”办学,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逻辑,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中,坚守着朴实的教育初心。本书作为这所历史名校建校90周年的献礼,广泛收集和整理各个时期的各类史料,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阶段和层面深入解读石门中学的校史;此外,还结合南海、佛山乃至岭南地区的发展从更开阔的视野去探讨。本书由文字和图片两部分组成,撰写中采取以图带文,以文释图的形式,图文并茂。大量图片形象、直观展现石门中学变迁的脉络,其中不少为首次公布,弥足珍贵。书稿在章节的设计上也颇具匠心,脉络清晰,一些内容的表述颇有故事情节,娓娓道来。


《记忆浙江》系列丛书(2022)
¥47.00
自2011年起,省档案馆以主动存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记录年度浙江社会的现状、变迁和发展轨迹,编撰《记忆浙江》系列丛书迄今已满11年,成书11册。丛书用简洁精炼的文字,图文互动的形式,对浙江全省一年来发生的大事、要事、创新事进行梳理和精编,以档案的视角,记史的笔法,原始、客观、真实地记录下浙江省每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方面所取得的发展成就。


发现另一个深圳:深圳 78 街“全景画像”. 坪山
¥46.40
该书是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主编,会同文旅、传媒等单位,依托深圳市基层全覆盖调研成果编写而成,着眼于深圳市86个街道,一区一册,*剖析全市各街道的地理、历史、人文、产业、自然风光等要素,既可以让初次来深的游客对深圳各街道有初步了解,也可以帮居住多年的本地居民补全对居住街道认识。

耕牧和合 : 甘肃迭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
¥33.25
本书基于兰州大学师生2020- -2022年对甘肃 迭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遗产的调查资料整理而成。本书*挖掘 甘肃迭部文化遗产本体内容、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以及保护传承的措施,分析文化遗产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关系,并总结迭部文化遗产 背后的耕牧复合、天人台-和民族交融的和合精神。 甘肃迭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为弘扬迭部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创造性发展和创 新性发展提供经验基础。迭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为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促进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有效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智 力支撑。


海上遗珍:永嘉路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永嘉路》为《海上遗珍》系列第四辑(第一辑《武康路》、第二辑《衡山路》、第三辑《复兴路》),延续丛书的一贯风格,本辑收录了著名学者、作家等所撰写的关于永嘉路(辟筑于1920年,旧称西爱咸斯路,1943年改今名)上的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人物的文章,既有对建筑历史沿革的精确考证、对建筑风格的专业分析,也有对曾经居住和工作在这里的政治家、建筑师、科学家、法学家、文化名人等历史人物的生动记述和深情追忆,还有对当下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的如实记录。历史是城市的记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透过书中所记述的这些细枝末节,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温度。


乌鲁木齐传:一带一路上的璀璨明珠
¥49.99
《乌鲁木齐传:一带一路上的璀璨明珠》是“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的重要读本之一。作为古丝绸之路草原上一个驿站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城市,乌鲁木齐的历史曲折而富于传奇。乌鲁木齐最初的管辖范围,包含今天的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昌吉州全境,沙湾、奎屯、乌苏、精河等地区,随着行政区划的变迁,成了今天的城市规模。《乌鲁木齐传》正是严格遵照历史发展史实和脉络撰写而成。一部乌鲁木齐的建城史、变迁史亦正是一部新疆治疆史。 本书共分十章,按数条主线书写:一是城市形态的变化。这座城从无到有,城池、戍堡、建筑、街道等形制和毁建过程。二是生活形态、衣食住行玩的变化。包括民间的各种习俗、节庆,还有休闲娱乐、各色美食。三是经济形态的变化。通过对乌鲁木齐商业,尤其是商人轨迹、商号兴衰、商业沉浮的追溯,体现了乌鲁木齐在陆路丝绸之路中的位置与作用。四是文化形态的变化。包括乌鲁木齐的文化和教育传承、民间工艺等方面的变迁。而贯穿始终的一条最重要的主线,就是城市历史的变迁。


江苏书院史
¥32.33
【内容简介】 江苏素为书院大省,自宋以来成就斐然,蔚为大观。本书在前辈时贤研究基础上,蒐集相关史乘、地方志以及多种笔记、碑刻等材料,在学统与政统演进视域下,理势合一,特别注重儒学义理、流派和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梳理出江苏书院的发展历程、演变规律与特点价值等。力求做到纵横结合、点线面结合,以江苏现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宋元、明、清为三大发展阶段;在逐一整理历代书院前提下,具体考察了每一期的重点书院;在建置上探析了省府、州县与乡村书院,在性质上探析了私立、官办与官私合办书院,在学术上探析了自宋学独尊至汉学复兴至新学传入之流变。*后以江苏书院之演变史对清末废书院予以反思,并对今日书院复兴提出建议。


相城历史上的清官廉吏
¥22.66
【内容简介】 古今结合,挖掘廉洁文化“源头活水”,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无数清官廉吏、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廉洁事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厚德养廉、公而忘私、清正自守、光明坦荡等丰富的廉洁思想。为落实中共中央、中央纪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若干要求,中共苏州市相城区纪委选取120名历史上为官相城和相城籍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组织编写廉政教育读本,旨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力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心修身、涵养人格、守住为政之本,为当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和参考启发。


合肥传:那一抹大湖名城的风景
¥49.99
《合肥传:那一抹大湖名城的风景》是“丝路百城传”丛书的重要读本。合肥是一座独特的历史悠久的城市,素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誉,其历史可追溯至周武王分封之庐子国,名出《史记》,源自两淝,上下三千余载。本书以十大章从多角度呈现合肥的历史和现状,从地名变迁、名人故事、美食趣闻,非遗民俗等手,体现其在历史、文化、交通、科技、教育、生态等方面的无穷魅力。“九狮桥”的市井画卷,“拱辰街”的喧嚣热闹,“百花井”的风情万种……作者亲寻故地,史海览踪,将沉淀着历史风华的风情民俗人物故事娓娓道来,见证着合肥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留存的关于这座城市的绵长记忆。

发现另一个深圳:深圳 78 街“全景画像”. 龙岗
¥62.40
该书是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主编,会同文旅、传媒等单位,依托深圳市基层全覆盖调研成果编写而成,着眼于深圳市82个街道,一区一册,*剖析全市各街道的地理、历史、人文、产业、自然风光等要素,既可以让初次来深的游客对深圳各街道有初步了解,也可以帮居住多年的本地居民补全对居住街道认识。


定格魅力——金陵中学物华志
¥39.00
《定格魅力—金陵中学物华志》记录了自金陵中学创建至今,不同时期校园的变迁,包括校园用地规模、建筑面积、风格、校内建筑用途以及外观和内部设施等。


上海传:叶辛眼中的上海(知名作家叶辛新作,讲述他眼中的上海,写不尽的上海岁月,说不尽的上海故事。)
¥39.99
作者通过十多万文字和100多幅图片追寻上海与丝绸之路、上海发展与变革的契合。 这本书,如同一个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响诗,散发着海洋的气息;又似一部城市与作者的回忆录,真实有力,却又饱含不尽的温情。


从工部局大楼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厦—— 一幢大楼与一座城市的变迁
¥51.45
本书为“城市更新与人文遗产·上海系列”丛书之一,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全书以上海工部局大楼的变迁史为切,从大楼的筹建、启用、变动,到后来成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厦,到现今成了城市更新中的“老市府大厦”,这段历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承载着上海城市的特殊记忆。围绕这幢大楼背后的人物活动、重大事件的发生乃至政权、制度的嬗变,从宏大的历史程中反映了上海这座城市从租界工部局到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下的变迁。本书突出了从上海解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这幢大楼自成为人民政府大厦后,在“人民上海”建设中发挥出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具有象征意义。全书图文并茂,包含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史料考究,依据严谨,叙述通俗易懂,将大楼与上海的历史娓娓道来,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现在读者面前。

亲历滇缅公路(套装共4本)(抗日烽火中“唯一生命线”中华民族的“第二座长城”!一套书读懂滇缅公路的前世今生。中文版首次面世。抗战史专家余戈作序,崔永元、钱文忠、
¥119.99
《老滇缅路》为内维尔·布拉德利晚年口述的一部日记体回忆录,书中详细回顾了他与同伴在 1930 年 3 月至 4 月,利用休假时间,以徒步与骑骡的方式,行经从中国云南昆明到缅甸八莫之间 30 多个县市村寨的过程,详细记载了沿途所见风景、民情以及亲历的各种趣事。文笔流畅,记叙翔实,且极富人文情怀。 《滇缅公路上的人们》 本书以中国西南两个家庭为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修筑滇缅公路的艰苦历程。两个普通家庭就是战时中国的缩影,他们因修筑滇缅公路——这一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而发生命运的巨变;从而生动刻画了日军侵华对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创伤,以及中国人民万众一心、顽强抵抗的爱国精 神;更深刻缅怀了那些为建造滇缅公路而光荣牺牲的人们。 《滇缅公路》 本书是美国著名探险家尼克尔·史密斯在中国抗战时期驾车穿越滇缅公路的旅行纪实。1939年,史密斯从香港出发经河内、印度支那铁路到昆明,后到达腊戍,再沿滇缅公路返回。书中不仅记录了他亲眼所见滇缅公路沿途的风景、奇异的民俗风情,还特别记载了滇缅公路沿线的矿山、教堂、部落情景,并且搜集了当地很多新奇有趣的故事。全书内容丰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可读性。 《中国西部与滇缅公路》 本书记录了1941年丹尼尔以传教士的身份,只身穿越中国西部和滇缅公路的传奇历程。作者从河南出发,以步行、骑驴、乘车等方式,穿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终沿滇缅公路抵达缅甸;真实记录了沿途所历中国西部的地形地貌、民俗风情、战时场景和旅途险情,并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呈现战时中国的民生百态。本书对今天探讨滇缅公路的军事价值和文化内涵仍有深远的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漆桥村
¥4.33
漆桥村,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游子山下、固城湖畔,是南京通往“国际慢城”高淳的门户。2014年,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5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漆桥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侧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向读者全面展示漆桥村的精彩之处,是一本十分精彩的旅游读物。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木渎镇
¥4.67
【内容简介】 木渎古镇,别名渎川,胥江,雅称香溪,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古城西部,地处太湖流域,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素有“吴中镇”、“秀绝冠江南”之誉。木渎古镇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汉族水乡文化古镇,已有2500多年历史。 《木渎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采用一种崭新的视角向读者全面介绍栟茶镇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领略栟茶镇的精彩之处,进而读者前往旅游观光。


擎起幸福明天——1988年—2018年大连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纪事
¥44.00
至2018年,大连建投集团有限公司已成立整整30年。本书编委会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在建投集团成立30年之际完成了这部富有纪念意义的书稿。这部企业发展纪事据事直书,详细梳理了企业30年的历史事件,记载了大连建投集团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大连市市属国有资本自1988年以来在重大能源交通领域的建设投资实践,是一部实事求是、无任何虚构和渲染的史料,对市委、市政府指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重大能源交通项目以及公用事业领域建设投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