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的休闲与娱乐
¥2.00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六大古都之一。 在浩瀚的历史长卷中,在北京这座城里发生了太多的趣闻。

光阴里的老北京
¥9.25
《光阴里的老北京》一书从地名说故、景观掌故、民俗风物、名人逸事、往事钩沉等多个方面讲述老北京那些地名的由来、街头巷尾的奇闻趣事以及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人掌故。例如“丰台何以称‘花乡’”“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头柱香’之说”“紫禁城里‘不务正业’的皇帝”等等,细细品味,本书可称为一部老北京趣事的百科全书。

徐州简史
¥12.00
徐州地处南北冲要,自古以来即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徐州的历史波澜壮阔,经济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徐州简史》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按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徐州自新石时代至今的历史进行言简意赅的介绍,通俗易懂,是了解徐州历史的简明读本,是徐州乡土教育的重要资料。

睢宁县乡村地名文化人物志(全8册)(试读本)
免费
此书记载了睢宁1769平方千米范围内23个镇(园区)、400个行政村(社区)、2763个自然庄、5000余个乡村人物;详细记述了村庄的名称、历史变迁、所处经纬、民族构成、姓氏由来、村容庄貌、自然生态、名胜古迹、人物经纶。分门别类,图文并茂,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拥有136万人口的睢宁各地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情、民间文化及其特定土壤之上生发成长起来的厚重、辉煌的历史。

粤海史事新说(试读本)
免费
《粤海史事新说》为“广州文史丛书”的一种。本书精选赵立人先生48篇研究广东、广州史事的重要论文,大致以史事的时间为顺序编排,对诸如伊斯兰教在广州等地的播迁、广东的海上贸易、清末民初广州地区的史事考证、广州地方的文化现象等均有比较独到的论述。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丛书:名村系列(全6卷)
¥78.00
丛书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2016年底,江苏省文化厅开始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 “精彩江苏”丛书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首批图书正式出版,批推出24本。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一卷在手,令读者观尽江苏名城名镇名村之无限精彩。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徐耀新,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理论,主要著作《昆曲表演艺术论》、《昆曲文学概论》、《昆曲美学纲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丛书(全24卷)
¥338.00
丛书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2016年底,江苏省文化厅开始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 “精彩江苏”丛书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首批图书正式出版,批推出24本。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一卷在手,令读者观尽江苏名城名镇名村之无限精彩。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徐耀新,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理论,主要著作《昆曲表演艺术论》、《昆曲文学概论》、《昆曲美学纲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丛书:名镇系列(全10卷)
¥140.00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丛书:名镇系列(全10卷):套装分别包含: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周庄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甪直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锦溪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东山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凤凰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震泽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孟河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长泾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千灯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大桥镇》 "丛书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2016年底,江苏省文化厅开始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 “精彩江苏”丛书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首批图书正式出版,批推出24本。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一卷在手,令读者观尽江苏名城名镇名村之无限精彩。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徐耀新,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理论,主要著作《昆曲表演艺术论》、《昆曲文学概论》、《昆曲美学纲要》。 "

印记:江宁非遗地名
¥84.00
目前,我国地名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者,只有“南京老地名”和“江宁老地名”。本书的基本内容,包括50条江宁非遗地名释文,相关的诗词、民俗等文字,古旧地图、新老照片、书影、文物、物产等图片。成书篇幅约8万字、200幅图片。


暨南史学(第十七辑)
¥16.99
本书为史学研究论文集,收录18篇文章,涵盖唐、宋、元、明、清及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对外交往等方面。全书既有专题研究,如《唐初的辽东之役与东亚的海上交通》《英占初期香港的司法困境与制度调适用(1841—1847)》;又有史实考证及书评,如《<非呈文>所载元末江浙乡试人物考论》《寻找复杂而多变的明清广东妇女形象——读刘正刚著<明清地域社会变迁中的广东乡村妇女研究>》等。文献资料丰富,学术视野阔,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红色普宁史略
¥26.99
普宁市是我省重革命老区。本书反映普宁老区在党的领导下,90多年来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历史。全书以时间为序,分十章讴歌老区人民在战争年代为夺取革命胜利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丰功伟绩,总结老区建设发展的经验,展示老区建设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老区取得的成绩。本书对于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老区振兴发展,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老重庆记忆
¥102.40
《老重庆记忆》着眼于老重庆母城(特指渝中区)城区的历史、人文思考,从老街道、老建筑、老巷子、老交通、老商业场所、老文化场所6个不同的视角,用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 手绘图画 文字的形式,记录和演绎了老重庆城区的格局演变及生活变化。特别是2000年以后,主城始大范围、大面积拆迁、修建,使许多原汁原味的老建筑、老街道等逐渐消失或正在消失,作者从多维度再现了老重庆人曾经生产、生活、消费、娱乐的场景,梳理和诠释了老重庆城区过往的历程,让老重庆人有回归、回忆、回味之感,而引发人们对一个城市应该如何去规划、治理、保护和发展的思考。


2019上海虹桥商务区发展报告
¥40.00
书稿以全面客观的数据,详细介绍了作为上海“十二五”重点开发区域和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的虹桥商务区,2019年通过交通一体化和商务一体化,带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促进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在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各项改革措施和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虹桥商务区有望率先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引领区域。该发展报告已连续在我社出版多年。


粤西府县旧志丛书·康熙八年吴川县志
¥19.99
本书为《(康熙八年)吴川县志》的整理书稿,为“粤西府县旧志丛书”的一部分。按照原志的编排体例,全书为四卷,四卷中又分天经、地纪、王制、文教、官师、民事、人物、武备、艺文、杂志等。整理者除录外,亦对字迹模糊、疏漏、谬误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本志还特重于隆教化、彰名教,垂美于后世,凡德行良善者,广为搜采,悉为著录,图书出版对吴川这濒海小城德教风俗的培育,极具表彰意义。

从春水捺钵到居园理政:北京南海子历史文化研究
¥53.40
“南海子”(现指以南海子公园为中心的地带)位于北京 市大兴区,属京南永定河冲积平原,是辽金元明清五代皇家 猎场和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在清代,南海子地区形成完善 的行宫体系,是清代帝王于紫禁城之外在北京城中修建的 早的一处居园理政之所。本书汇集了2018年、2019年两届“北京南海子文化高端论坛”的主旨发言,从政治、经济、 生态环境、古建筑等各方面为南海子历史文化做了学术定 位,收录了体现南海子相关研究学术脉络的代表性成果,并 做了明清时期南海子历史大事编年和代表性档案资料汇编, 从多重视角系统展现了北京南海子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

100像:文字与图像间的重庆城(晚清-民国)
¥60.70
《100像》一书从晚清到民国期间重庆的历史图片出发,将文字的解说与历史图像结合起来,展现出重庆城近代发展过程的100个“面相”。全书图文并茂,既有带来视觉刺激的图片,也有力透纸背的文字,恰如作者所说,这“是抽象之城与具体之城结合的写作”。 这种写作,是视觉性时代写作意味的一种生成,也是一种影像史学在重庆近代城市史研究过程中的有益尝试,通过文字与图像的合力,将近代重庆城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书,能够从不同阶段、不同人士、不同角度来勾勒重庆城市的不同面向(像),有思想,有知识,有趣味。虽然不算系统,但是由于选择的图片很有代表性,所以非常能够以带面说明重庆在晚清到民国期间的风貌特征和城市变迁,和《五十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同的是,《100像》比《五十章》展现的历史更加全面多元,增加了地理、建筑、人物等叙述对象,形象也更加立体生动,有图像,有档案,有数据的支撑,而不只是《五十章》那样的叙述和评论。同时,本书为作者原创,写作过程中有大量的历史史料支撑,且史料之间能够东西方交叉验证,很有说服力。值得值得的是,作者文字精美,文笔流畅,阅读起来,毫不费力。特别的其中的许多图片,源于西方大学图书馆,搜集起来非常不容易。


第三领域:近代江苏地方自治研究(1905-1937)
¥26.00
推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国家对第三领域和基层社会不断渗透的过程;地方精英虽然有与国家博弈的现象,但总体来看,这种博弈是严重不对等的,士绅阶层的分化及功能的异化,导致其整体实力不断下降,面对国家的强势渗透,不得不以“缴械投降”而告终;基层社会的广大民众因为智识不足等诸多因素,对地方自治基本抱着排拒或漠不关心的态度,在国家强势渗透的过程中,往往扮演冷眼旁观的第三者。地方自治有名无实,宪政民主理想破灭,一党专制国家形成,这一内在逻辑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国家、地方精英、基层社会三种力量综合较量的结果。


悠悠登沙河——老镇登沙河历史文化图本
¥30.00
本该书介绍了大连地区的一个老镇——登沙河,登沙河所处位置是辽南的一块小平原,号称金州粮仓。这里有着很多历史文化遗址。登沙河老镇有三条河在境内入海,有黄海盐大澳的海湾岬角和海蚀地貌,也是现代版的田园牧歌图、清明上河图。 这本书为登沙河的历史文化定位,为登沙河的规划发展定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文化支撑,也为登沙河区域寻找到它独特的根和魂。 全书图文并茂,资料性强,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大连的鲜香
¥40.00
本书是一部纪实作品,描写了一群为“大连鲜”而忙碌的人。“大连鲜”,是从北纬39度地理概念延展出来的一个城市品牌,体现了食品供应、餐饮服务、调味料等多种产业做出安全美味食品的积极性。作家在大连市食品协会的支持下采访大连餐饮、水产、调味等产业发展情况,通过讲述周长生、邓恩堂、丛培刚、林楠等从业者充满正能量的奋斗经历、励志故事,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食品行业的蓬勃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

清华时间简史:土木工程系
¥90.60
为庆祝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系95周年,土木系专门组织人员队伍,系统收集查阅史料,访谈相关老领导、老教工、重要校友等,整理、筛选资料,分工撰写《清华时间简史——土木工程系》一册。详细讲述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发展历程,从国立清华大学早期土木工程系的设立与发展、西南联合大学时期的土木工程系、复员时期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的恢复,到1949年至1966年期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调整与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清华大学土建系的历程,再到“改革放”后清华大学土木系的发展。邀请清华大学校友、土木工程系所有离退休教职工、在职教职工、历年系友、在职学生、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回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木工程系。


运河三部曲
¥29.33
《运河三部曲》以隋唐运河古汴河段农村为背景,描写了近百年来这里的乡村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放以及新农村建设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再现了这里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创造人类美好新生活而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 本书主题鲜明,立意深刻,故事曲折跌宕,人物栩栩如生,语言鲜活生动,散发着浓郁的淮北大地风土人情,时代气息,是近年来书写“新山乡巨变”,以及生态写作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