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民商法研究(第八辑)(修订版)(2014-2017年)(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王利明法学研究系列;“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民商法研究(第八辑)(修订版)(2014-2017年)(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王利明法学研究系列;“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王利明
¥100.80
《民商法研究》(第八辑)辑录了王利明教授自2014年至2017年关于民法总则、人格权制度、物权制度、债与合同制度、侵权责任制度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学术论文,作者就相关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疑难问题行了专题研究,对中国民事立法、民法学体系的建构提供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理论支持。本次修订作者新增了一些体现近年来*学术研究动态和实践需求的文章,以新思考应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本次修订还对上一版文字行了逐段逐字的全文删改、调整,力求使文章内容更加精炼、文字表达更加精准、逻辑结构更加合理。读者通过阅读王利明教授在这一段时间的学术思索、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深了解王利明教授本人的学术观、思考方式、思想体系,还能够对中国民法学学说发展史有更为宏观的认识。
49元5本 职工代表大会实务操作与法律依据
职工代表大会实务操作与法律依据
张智君
¥33.60
针对当前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召开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按照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由政策到实务的顺序,笔者列出了48个常见的具体问题,采用问答形式,试图回应困惑问题、澄清模糊认识;明确职责定位、划清权责边界;说明运行程序、提醒注意事项。对每一个问题,力求引用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的原文,让读者了解出处,并辅之以必要的解读,帮助理解。
中国民法典释评·合同编·典型合同
中国民法典释评·合同编·典型合同
王轶,高圣平,石佳有,朱虎,熊丙万
¥288.00
民法典的颁布是我国民事立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回应了中国的现实需要和时代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对司法实践和法学教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和意义,对社会经济民生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本套书约请的作者均为中国法学会组织起草民法典草案各分编召集人、我国著名的几位代表性民法学家,他们以独著和合著的形式对民法典总则及各分编进行权威、详细的解释。本书是对合同编典型合同分编的逐条释义,包括本条主旨、核心概念、条文详解等内容。
环境法的法权结构理论
环境法的法权结构理论
史玉成
¥27.03
《环境法的法权结构理论》从经验和事实出发,提出了“环境法的法权”这一命题。应对“权利义务法理学”路径在环境法学领域存在着统合力不足、缺少普遍解释力的局限性,本书以环境法法权的规范建构作为的核心范畴研究。运用法益分析、规范分析及类型化方法,把环境权利和环境权力置于统一的法权结构体系中,试图通历来研究者因各自为政而呈现理论割裂和碎片化,为诸类环境权利、环境权力的体系化与分层建构、均衡配置提出了一种全景图式,以求建立符合学科本质特的环境法学核心范畴。本书集结作者20年研习环境法的思考与探索,其法权结构理论,关注权利与权力,讲求公法与私法的配置均衡,是一部颇具心力的著作。
49元5本 新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新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黄锡生,史玉成
¥31.00
在中华民族复兴关键时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时,在宪法不断完善、民法典颁布,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发展之时,法学教育日新月异,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之时,重庆大学启动了“新时代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系列教材”建设,严格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紧跟新时代需求,紧跟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需求,侧重一个“新”字,策划出版该系列教材。
未成年人保护的民法问题研究(中国当代青年法学家文库·朱广新民法学研究系列)
未成年人保护的民法问题研究(中国当代青年法学家文库·朱广新民法学研究系列)
朱广新
¥40.80
本书参考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确立的未成年人保护思想和方法,根据我国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民法以未成年人保护为核心建构的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监护、侵权责任能力等制度,从法律规定的具体构造、相关规定之间的体系关联、未成年人保护效果等方面行了深、系统的反思性研究。它一方面详细解析了我国民法在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理念和立法技术上的种种缺陷,另一方面为一步完善我们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提供了诸多灵感和意见。。
侵权公平责任论:我国侵权法上公平责任的立法与司法研究
侵权公平责任论:我国侵权法上公平责任的立法与司法研究
王竹
¥65.80
侵权公平责任是自1986原《民法通则》以来,我国侵权法上长久不衰的理论热点和疑难复杂的实践争议点,在比较法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长期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和论证。本书首次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和深入研究,在对侵权公平责任的源流、发展过程和理论基础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实务案例的具体分析,深入研究了各类侵权公平责任的具体适用规则、抗辩事由、补偿范围和适用上的补充性,并对司法适用提出了理论限制,避免侵权公平责任的司法滥用。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求的中国本土公平责任理论体系。根据《民法典》对公平责任的体系定位和具体规则调整,本书还提出了《民法典》“侵权公平责任”相关条文司法解释建议条文,供人民法院起草相关司法解释参考。
刑法研究(第八卷)刑法总论 III(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刑法研究(第八卷)刑法总论 III(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陈兴良
¥112.80
本书稿是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的论文集《刑法研究》的第八卷,主要内容是陈兴良教授所发表的犯罪论方面的论文,主要涉及违法性、有责性、未完成罪等三个方面的主题,所选论文时间跨度较大,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所选论文所反映的不光是陈兴良教授个人在刑法相关专题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研究心得,还有我国刑法研究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所以,该文集的出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网络犯罪的法教义学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网络犯罪的法教义学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刘艳红
¥65.80
法教义学是网络刑法学的变革逻辑、发展方向和基本立场,刑法教义学能够优化网络犯罪刑事立法的司法适用;同时认为,当下网络犯罪的法教义学研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基础性研究不多;体系化程度不深;方法论提炼不够。本书由此出发,试图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网络犯罪的法教义学研究。首先,以网络犯罪的法律概念为核心,揭示当前网络犯罪刑事立法的象征性特征,指出学界对刑法教义学本身的五大误解,就犯罪学、刑事政策学中网络犯罪概念的刑法学化、网络犯罪据以产生的哲学基础等基础性问题进行抽象化研究。其次,以网络犯罪的具体事例为线索,就以属地管辖为例的刑法的网络空间效力、以网络中立帮助行为为例的共犯论等具体问题进行体系化研究。后,以实质刑法观为基本立场,就网络时代实质解释的思维、要求和方法等进行方法论的总结与加工。与此相应,全书共分为三篇,分别是上篇“法教义学视野的犯罪概念”,下辖至三章;中篇“网络空间的刑法介入边界”,下辖第四至七章;下篇“网络时代的刑法实质解释”,下辖第八至十章。
商法总论研究
商法总论研究
王建文
¥70.80
本书作者对商法基础理论及各商事部门法行全景式的研究,成果颇丰。书稿对我国商法理论体系中的总论部分所作的全新建构,以期为建立中国商事立法体系提供全面的理论指引。 本书共十五章,既吸收了近年来的商法理论研究成果,又立足于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及实践需求。在基本知识之外,基于商法的实践性特征,作者为体现商法理念的商事法律实践中典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思路与路径,从而使商法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更为明晰。
中国知识产权报告(2021)
中国知识产权报告(2021)
张广良
¥58.80
本报告分为知识产权总论、专利、商标、著作权以及知识产权相关竞争法等五章。每章涵盖“立法”、“判例”与“动态”三方面内容。本报告力图从知识产权工作者的视角,筛选、整理、研究我国年度知识产权发展信息精华,为读者一步研究其感兴趣的立法、判例及学术问题等提供线索。
专利的竞争法规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专利的竞争法规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宁立志
¥65.80
本书从创新与竞争的关系手,首先确定竞争法规制专利滥用行为的理论基、法律范式、行为样态和技术方法;其次分章研究专利实践中的恶意维权、独占专权、不当限权、强迫扩权、过度争权、禁止疑权、歧视行权、控权、合谋集权等涉嫌滥用专利的行为,分别根据各种涉嫌滥用专利行为的特殊性,逐一分析其利弊,梳理其规制历程,检讨其规制模式,并提出实践改建议;后提出概括性层面上专利的竞争法规制立法构想,为该领域立法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逻辑参照。全书主要以反垄断法为叙事语境,同时跨越民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部门,所作研究是典型的交叉研究,特别侧重于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交叉研究,旨在厘清各种具体场景之下专利保护与反垄断、专利行使与反不正当竞争的复杂关系,以为深化该领域的理论和改善相关实践提供助益。
中国民法典释评·物权编(第二版)
中国民法典释评·物权编(第二版)
崔建远
¥246.00
《中国民法典释评·物权编》对我国民法典物权编的法律条文行了逐条释义和评论,内容包括本条主旨、核心概念、条文详解、相关规定、法律适用中的要、相关案例以及“引申”“评论”“提示”“探讨”等内容。概念界定准确、立法背景、法理探析深,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大数据时代侵权责任法的理论阐释与制度创新(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
大数据时代侵权责任法的理论阐释与制度创新(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
马新彦
¥52.80
本书以新的分配正义学、法社会学、现实主义法学和社会风险分担理论为依据产生的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秉承“损害承担社会化”的基本理念,以构筑责任保险制度与救助基金制度相互配合的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救助体系为核心,明晰损害赔偿社会化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大数据事业发展问题。
网络著作权专有权利研究
网络著作权专有权利研究
王迁
¥82.80
《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专有权利适用研究:以媒体融合为背景》是王迁教授的关于著作权专有权利在网络环境中适用研究的学术专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媒体融合中的版权理论与运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著作全书分为七章,以专有权利与网络环境、媒体融合概述为基础,分述了网络环境中复制权的适用,网络环境中发行权的适用,传播权的体系与公开传播行为的构成,网络环境中广播权的适用,网络环境中表演权与放映权的适用,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适用等内容。
49元5本 经济法
经济法
谢慧
¥28.80
本书以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编写而成。 书中兼顾经济实务的法律需要,在注重法律、法规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的基础上,突出了经济法对经济活动的规范与指导作用。
网络犯罪的司法认定(中国刑法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丛书)
网络犯罪的司法认定(中国刑法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丛书)
王华伟
¥52.80
本书立足于网络刑法罪名体系概述,网络时代的刑法管辖原则,网络时代共犯理论的挑战与应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法责任,信息权的刑法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犯罪的刑法评价,刷单炒信的刑法评价,替换二维码取财行为的刑法评价,黄牛抢票和抢软件的刑法评价,设置“一元木马”取财的刑法评价这十个专题,全面而深探讨了网络犯罪中的总论核心问题和分论实践难题。本书的研究,体现了网络犯罪与信息刑法的前沿发展动态,其侧重从法教义学的角度分析网络犯罪与互联网刑法,不仅对基础刑法理论有所反思与发展,而且也能为司法实务提供理论指导。
新正义论——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价值标准体系
新正义论——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价值标准体系
王海明
¥176.00
本书以正义为主题系统讨论政治哲学基本问题。书稿分四篇11章,约45万字。篇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价值标准,集中讨论国家、主权、国家的起源、目的等政治哲学基本概念,同时立足其新伦理学揭示并论证了国家目的构成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价值标准。第二篇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根本价值标准,集中讨论正义。作者分别讨论了正义的界定,正义的类型,正义原则,以及重要的正义——等等。第三篇集中讨论人道与自由,作者认为人道是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的高价值标准,而自由是根本的人道,异化是根本的不人道。第四篇集中讨论政体问题,特别是对专制主义概念与理论行较为系统澄清。
宪法学的脉络:四个基础性概念研究
宪法学的脉络:四个基础性概念研究
林来梵
¥40.00
本书通过对宪法学四个基础性概念——国体、权利、人格尊严、财产权——的阐释,探究了中国宪法学的脉络。作者认为这四个概念之间,存在各种意义上的关联脉络。“国体”和“权利”分别对应了宪法学的两大调整对象(国家与个体);“人格尊严”与“财产权”则是一组宪法权利概念,分别对应着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两类需求。通这些基础性概念之间的脉络,便可管窥宪法价值秩序与宪法学的理论体系。 如果说作者之前的《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一书如其副标题所言,属于“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的话,那么本书有关基础性概念的研究,则可谓是规范宪法学的“基石”。
中国国际关系学史
中国国际关系学史
任晓
¥102.40
一个学科,需要写出自己的历史,才能明了从哪里来,去往何方。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人写出过中国国际关系学(IR)的学术史,这个空白需要填补。本书想要完成的就是这样的一项工作。本书各章的安排是按照时期划分行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在此之前的时期成为很显然的“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的国际关系学发端于这一时期(作者将这个时间确认为191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十年是一个曲折反复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启改革放,成为一个分水岭。80年代末是另一条重要分界线。90年代末则是20世纪走向结束之时。本书按照这几个时间,划分各个时期,因而这也是本书各章的重要依据。21世纪以后的二十年,学术发展具有较强的连续性,未出现明显的分界线,因而本书将其看成同一个时期;因这一时期内容非常丰富,故分为两章来分析。
国际知识产权发展报告2021(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国际知识产权发展报告2021(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张广良
¥34.80
本报告力图从知识产权工作者的视角,筛选、整理、研究报告年度内知识产权发展信息精华。撷取前沿、权威、重要信息,降低包括知识产权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公众的信息搜索成本,助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是本报告的撰写初衷。本报告分为专利、商标、著作权以及知识产权相关竞争法等四章。每章涵盖 “立法”、“判例”与 “动态”三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