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论法学总论
¥2.90
自然法是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因为这种法律不是人类所特有,而是一切动物都具有的,不问是天空、地上或海里的动物。由自然法产生了男与女的结合,我们把它叫做婚姻;从而有子女的繁殖及其教养。的确我们看到,除人而外,其他一切动物都被视为同样知道这种法则。


法律翻译理论及策略
¥44.76
随着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贸易、商业、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依赖日益增强,法律翻译变得不可或缺。本书从法律英语基本特点出发,以大量实例让读者充分了解法律英语的词汇、句法、语篇等文体特点。在此基础上,作者又结合法律翻译的一般理论,给出立法文本、合同文本、诉讼文书及公证文书等几种常见法律文本的翻译策略。


法律全球化:中国与世界
¥17.99
高鸿钧、鲁楠、余盛峰编著的《法律全球化—— 中国与世界》是一部关于法律全球化问题的文集,汇 集了近20年来中国学术界在该领域 的前沿成果,其内容包括法律全球化与国际法治,跨 国法与国际法的新趋势,公法与 私人的调适与回应,以及法律全球化与中国法四个方 面,涉及宪法、行政法、商法、知 识产权法、刑法、环境法和国际法等诸多法律领域。 全书对法律全球化的理论与实 践,对传统法范式的冲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反思, 同时提供了新颖的战略思考。 本书适合研究并关心法律全球化问题的学者、法 律工作者,以及国际关系学界人 士阅读。


法论中国
¥32.42
在今天这样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法治建设的每一个小的进步都将带动整个社会大步向前,我们整体的制度构架,在这个过程中,也都会更趋科学和稳定,实现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坚持不懈地推动民主法治进步的责任,坚定不移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责任在党领导下的全体国民肩上。 冯玉军编著的《法论中国》会通中西,以优美轻松的语调,讲述中国法律学者眼中的西方法治,反思法律发展的西方模式,总结法制建设的中国经验;文连朝野,用朴实、清晰的文字解读和评论法治中国的建设与愿景。


法律的综合维度:朱利叶斯·斯通法律哲学研究(法意)
¥17.50
朱利叶斯·斯通是蜚声国际的法学家,其一生治学,横跨法理学与国际法两大领域。在法理学方面,斯通与霍尔、博登海默、伯尔曼等人遥相呼应,批判三大法学派把法学中的价值、事实和形式因素互相分离的错误,力倡建立一个融合逻辑、正义与社会事实于一身的综合法学。《法意·法律的综合维度:朱利叶斯·斯通法律哲学研究》作者在对斯通的法律哲学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对作为整体的综合法学的成因、理论表现与未来前景进行了分析,力图对西方法学中这一新的思潮进行全景式描述。


中国禁毒法律制度研究
¥10.47
目前,学界对于毒品这一概念尚无公认的统一定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毒品是指国家依法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第2条对毒品作了列举式定义,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一规定与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357条关于毒品的规定完全一致。《刑法》与


会展法律法规
¥14.90
本书为中等职业学校会展专业推荐教材。本书融合了经济法及会展业的规章制度,从政府管理部门、主办方、参展方、观众、劳动者等五个角度,组织法律法规的教学内容。全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包括会展商事组织法、会展合同法、会展市场法律规制、会展安全管理与风险转嫁规制、会展经济纠纷解决规制法、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国内办展规定、出国办展规定等方面内容。 本书可以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及高职高专会展及旅游、文秘等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会展企业、参展企业相关岗位员工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 本书还配有电子教学资料包(详见前言)。


2009年度中国法学研究报告
¥54.17
《2009年度中国法学研究报告》主要内容简介:2009年度中国宪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行政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刑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刑事执行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民商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婚姻家庭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经济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报告等。


地方产法的民主化与科学代问题研究
¥45.14
《地方立法的民主化与科学化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主要例证》是在由主编主持完成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地方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问题研究”(2006—2009年度,项目编号:06BAFX027)的基础上出版的。《地方立法的民主化与科学化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主要例证》以北京市的立法为主要例证,结合我国地方立法的有关理论与实践,注重采用材料论证、数据分析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地方立法的质量,特别是立法准备阶段的有关问题,如立法规划、立法调研,专家和公众参与立法,以及北京市立法在民主化和科学化方面的完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还对北京市与上海市的立法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的制定过程。


驯化法律:哈特的法律规则理论
¥9.99
本文从哈特的规则理论切入,以“法律是什么”和“为什么要遵守法律”这两个法学元命题为探究对象,并结合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尝试做出自己的分析。 不同于思想史的路径,本书遵循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进路,对哈特的规则理论进行了忠实的梳理,对哈特后嗣的法律实证主义做了介绍,并接续他们的学思,认为法律体系的基础是承认规则,而承认规则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在规则的社会理论的语境下,哈特以其规则的内在方面的构建,削弱了法律的强制性,是驯化法律的经典步骤;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内生性规则”的设想,本书试图寻找一个削弱规则之官方性的可能,从而进一步驯化法律。


清华法律评论.第三卷.第一辑
¥19.29
《清华法律评论》(下称《评论》)第三卷辑分三个栏目,收录了9 篇论文和1 篇演讲稿?个栏目是专题研讨,探讨的主题是“行政权力的内外部约束机制",共收录了5 篇文章,从行政复议?警察裁量权?治安管理处罚制度?行政法官制度四个不同的角度入手,揭示了对政府权力的控制机制?第二个栏目是论文,收录了三篇视角独特?内容新颖的论文和1篇经典译文?第三个栏目是明理讲坛,收录了美国著名法学家约翰·莫纳罕教授在明理楼的一次精彩演讲,主题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美国法院中的应用?


《清华法治论衡》(第23辑):法律与正义
¥23.15
本辑专号为“法律与正义”,围绕当今世界各主要文明就法律与正义问题所做的重要探索进行了理论探讨和专题研究,其内容包括对重要理论家,如罗尔斯、阿玛蒂亚·森的正义思想进行的研究,也涉及一些重要思想流派,如西方自然法思想对法律与正义问题的影响。此外本专号还围绕法律与正义的具体问题,如既判力问题、转型正义、代际正义、公民不服从,以及刑法、商法、国际法等部门法中的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本书适合大专院校与研究机构关心法律与正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参考,也适合关注中国法律与正义具体实践的法律职业人士和社会公众阅读。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29.40
本研究是有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民族地方志”特色研究的尝试,是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与发展问题的有益探索。本书以民族地区“纠纷解决”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解纷机构(个人)、解纷程序、当事人的情况、其他参与人的状况及其互动关系等方面作出立体和动态的法社会学式的描述,力图通过“纠纷解决”这一习惯法的实践过程揭示少数民族服膺的独特的社会正义实现样式。


何以法大 (丛书名)
¥27.09
本书作者是新中国位国际私法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也获得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本书的内容包括几部分:部分,作为政法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中对学生的精彩讲话。以长者的身份对新入学的学生谆谆教诲。第二部分,作为政法大学校长对即将离校的毕业生切切叮咛,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对法学青年寄予殷切希望。第三部分,介绍了法大的治学、治校和精彩法大人。全书表达了立志、修身、治学、育人、法治之道,追求“经国纬政,法泽天下”的理想。


第三国强制规范在法院地国的适用研究(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
¥27.74
优雅是一种恒久的魅力,真正优雅从容的女人内心是平和的,能从容地面对生活、提升自己,能淡定地应对各种生活状况,能在举手投足透露出发自内心的乐观和自信,能于一餐一饭,一笔一画,一针一线中创造出一切幸福的可能性。 ?《心若优雅,自有力量》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优雅的女子,哪怕不被生活取悦也能明媚从容、温柔坚韧,以优雅的姿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


大案聚焦——中国2013年最受关注刑事案件评点
¥16.57
每个刑事案件都是悲剧,只是主角和剧情不同而已。对这样的悲剧,仅仅谴责是不够的,仇恨也于事无补,看清个中原委更为重要。当人们向刑事法制呼唤“正义”的时候,不仅要惩恶,更要迁恶向善,重要的是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当下社会被“风险社会”“多元化”“碎片化”等概念所定义和描述。人与人交往中的摩擦、碰撞似乎越来越多,彼此间的隔膜、对立乃至排斥也似乎在增长。这当然不是我们需要的生活。基于善意的对话、交流、沟通,是促进人们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重要途径。 时延安、刘计划主编的《大案聚焦:中国2013年受关注刑事案件评点》收录了2013年度受关注的刑事案件评点,透视了过去一年刑事司法的变化。


传统司法的智慧——历代名案解析
¥16.20
本书案例多选自正史,间或采自类书、诗歌选集和古代判例集,近代案例。除却史书、档案外,还特意选取了当时报刊的相关报道,以使内容充实,富有真实感,增加可读性。书中案例经过各种戏曲、小说的反复演绎,其中的忠孝节义、爱恨情仇,本是人人耳熟能详,但作者力求独辟蹊径,掀起“戏说”的盖头,还原案件的真实面貌。


法律的慢性子
¥9.99
法律通常板着面孔出现在大众面前。 但以一个舒适的姿势、轻松的心情透过法眼看世界,也许会得到一个完全不同结论:法律并不枯燥,也不深奥,甚至有时候,还有点意思。谢烟客的玄铁令是个嘛玩意儿?律师在法庭上骂委托人好不好?把遗产留给自己的猫咪行不行?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问题,都会在本书中得到作者天马行空般地点评和解读。 在法治社会里,谁也不能由着性子可劲儿撒欢耍酷,一切得按程序来,所以“慢”。这种“慢”是必须的,是法律固有的本性。 作者尽量恪守法眼观事,辣笔评人的准线。有的话也许不中听,但从不骂街。


艺术品拍卖人的审定义务研究(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
¥40.80
艺术品审定涵盖范围十分广泛,虽然在艺术史领域发展已久,但是成为法律议题,则始于文化资产保存观念与艺术市场的兴起。近年来与艺术品拍卖相关的诸多事件,引起了民众对艺术品审定问题的关注,但是由于艺术品审定步人们的视野为时较短,因此学界普遍对其欠缺深研究,在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的分歧与争议。如何从民法视角妥当把握艺术品审定义务不仅倍受拍卖行业的关注,也是一项富有理论价值的研究工作。本书即为郑臻博士对这一议题多年的研究的成果,其从合同法基础理论出发,结合艺术史与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界定了艺术品审定行为的性质,不仅确定了审定义务的理论基础,而且结合欧陆与英美两大法系的相关规定与判决,论述了审定义务的基本内容与免责规则,还结合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两种责任类型,初步从理论上构建了我国艺术品拍卖人审定义务的法律体系。


国语全鉴
¥18.00
本书记录了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是一部国别史杂记,也叫《春秋》外传,与《左传》并列为解说《春秋》的著作。


司法的长期主义
¥41.86
本书体现了*成长起来的法律人的思维方式,代表了新生代法律人的法治理念。 作者奉行“长期主义”,坚信“累积的力量”,对于种种有悖于人情、有悖于法理、有悖于基本逻辑的现象行抽丝剥茧的分析,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爱之深,责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