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论语
论语
孔子
¥4.99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相关章句注疏累代不绝。
满3件5折 古典文献学经典导读
古典文献学经典导读
漆永祥
¥29.00
本书选取自王国维、余嘉锡、王重民、陈垣、王力等二十世纪重要的文献学家具有代表性与权威性的著述或论文,分为文献学通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辨伪学及其他学科10类,共择取35篇,通过精读与分析,行详细的评与说明,以期对读者起到发踪指示的作用。对文献学专业与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文献学初学者与传统文化爱好者等,在提升古典文献阅读能力,培养基本的国学素养,热爱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社会效益与正能量功能。
满3件5折 山海经外传
山海经外传
刘滴川
¥29.99
《山海经》是一本地理书,还是一本游记? 《山海图》的作者是谁? 鱼鸟的图腾是否预示着古人不死? 当一个人没有读过《山海经》的时候,他应该已经听说过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了。然而读的次数越多,《山海经》也变成一本越读越读不懂的古籍。 本书分为源头、方向、理想、改造四部分,分别从传说和历史、时间和空间、神话和理想、真实世界和改造世界四个角度追本溯源,解答了散落在《山海经》原典各角落里的未解之谜。书中辅以文物照片和古人绘制的《山海经》插图等图片资料,让《山海经》这部藏满神秘、屹立千年不倒的“神书”向普通读者了厚重的大门。 本书对《山海经》的性质、作者、成书时间等概论性问题行讲解,并考证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信息,并辅以文物照片和古人绘制的《山海经》插图等图片资料,使普通读者更能读懂《山海经》。
满3件5折 胡嗣瑗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胡嗣瑗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胡嗣瑗著,裘陈江整理
¥19.00
日记自1931年2月17日至1931年10月22日,反映了溥仪“小朝廷”的实况,详述了溥仪与日本朝野上下联络,欲图复辟的种种活动,是伪满洲国成立、筹划的*手史料,反映了日本以资金及人才全力扶持溥仪、分裂中国的罪恶行径。
满3件5折 王承传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王承传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王承传著,冯雷,王洪军整理
¥17.00
王承传,字钦尧,安徽桐城人。其《日记》为清末随出使德国大臣荫昌驻德国所记。《日记》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止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保留了当时德国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的历史资料。主要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三方面有价值的史料:(一)德报中的日俄战争;(二)待清廷专使访德;(三)柏林大学教育状况管窥。
满3件5折 辜鸿铭信札辑证(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辜鸿铭信札辑证(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辜鸿铭著,吴思远编译
¥28.00
本书辑录清末民初著名文人辜鸿铭的100余通现存信函,绝大部分为英文书写,包括私人信函和在报刊上发表的公共信函,译成中文。信函起始时段几乎涵盖了辜鸿铭留英回国后至逝世前6年的全过程。其中绝大多数为未刊资料,极具史料和文学价值。
满3件5折 庚子事变史料四种:外一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庚子事变史料四种:外一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宋廷模等著,郭道平整理
¥19.00
本书收录用与庚子事变有关的四种史料:宋廷模《京师日记录要》、吴庆坻《庚子十二月赴行在日记》、文悌《庚子西幸纪程》以及《笔记一种》(佚名),此外还附录曲词一种: 《庚子纪略》(佚名)。对研究晚清政局和当时的社会情况都有所涉及。全书几种笔记记载了庚子年间北京、陕西境内的所闻所见,对当时的北京城内八国联军对民众生活的侵扰,陕 西境内的旱灾造成民众生活的困苦,以及一些晚清时事都有所反映。原著者包括汉人和旗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庚子事变背景下的家国时事,具有史料价值。
满3件5折 诗经选--中华古典文学选本丛书
诗经选--中华古典文学选本丛书
刘冬颖选注
¥16.80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简称“三百篇”,是我国部诗歌总集,也是周代前段五百多年间的诗歌选录。《诗经》从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了童子就学时使用的教材。所以闻一多先生说:“《诗经》是我们中华民族本文化的教科书,而且早的时候是的。”另外,《诗经》倡导“温柔敦厚”的诗学理论,受到了历代诗人的推崇,对中国古代诗歌乃至中国古代社会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诗经》中,不少诗篇语言优美,情感绵长,很值得反复玩味。因此,我们选取其中的精华,加以注释、评析,以便今天的读者能更深切地体会《诗经》之美。
满3件5折 王弼《老子注》研究
王弼《老子注》研究
[德]瓦格纳 译者 杨立华
¥88.00
本书由三本相对独立的著作合并而成。内容主要包括对王弼在其注释中所用的解释学方法的分析,王弼《老子》本及注释的批判性版本及“推论性”翻译(即通过王弼的注释解读《老子》的文本),以及对作为王弼《老子注》核心的哲学问题的分析。通过审慎地重构王弼的《老子》本及《老子注》,本书探讨了王弼作为一个学养深厚的注释者的注释技艺。在将王弼《老子注》置与其他竞争性注释并存的语境、并抽绎出这些竞争性注释的解读方式的过程中,本书呈示了理解《老子》的众多路径:从根本性的哲学创作、特定的政治理论到长生术的指南。
彩色图解山海经
彩色图解山海经
(汉)刘向,(汉)刘歆
¥14.65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汉初,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全书共18卷,记载了40多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异兽,仅31000余字,却包含地理、历史、神话、宗教、民族、植物、动物、矿产、医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部想象力非凡的上古百科全书。它深刻并现货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的生活图景,以丰富离奇的幻想和浪漫诡异的笔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广而久远的影响。
满3件5折 慢读经典系列(套装共5册)
慢读经典系列(套装共5册)
[清]曾国藩,[清]李鸿章,吕思勉,王阳明,鲁迅,王国维
¥118.00
本套装包含《曾国藩家书(慢读系列)》《传习录(慢读系列)》《人间词话(慢读系列)》《朝花夕拾(慢读系列)》《中国通史(慢读系列)》,是一套超值的套装。
满3件5折 古籍整理釋例
古籍整理釋例
许逸民
¥18.00
本书收录许逸民先生近十年来,为古籍整理工作所撰写的多篇文章。全书涉及的内容广泛,既有对"古籍"概念厘定的理论思考,也有具体操作规范上的说明,同时,更有对古籍数字化等新问题的回应。经由此书,读者可以获得对古籍整理工作明确而具体的认识。   与一般古籍整理著作相比,本书*的优长,在于提供一个明确、具体、可供参考的操作指南。本书中关于"二十四史"修订工程的数篇文章,经过数年修订的实践,已经获得广泛认可,可以视为这一工程新成果的一部分。因此,本书的出版,可以视作修订版"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问世的先声。   许逸民先生长期致力于古籍整理工作,书中所提示的操作指导,是作者长期工作摸索的结果,也代表着中华书局在古籍整理领域耕耘多年所形成的传统。因此,无论是对于古籍整理工作,或者编辑工作而言,本书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满3件5折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第九辑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第九辑
张伯伟
¥35.07
《文選》是梁代蕭統(501—531)編纂的詩文總集,共三十卷,收録了從周代至梁代的一百三十餘名作者約八百篇作品。此書作爲中國詩文選集,雖然很早就獲得了高度評價,但其開端却是從隋至唐初時曹憲在揚州向門生們講授此書開始的。在此之前,雖然有隋代蕭該所著的名爲《文選音義》的注書(已佚),但能够彰顯《文選》高度的文學性,並能使對《文選》的解釋達到學問領域的還是曹憲的功勞。曹憲曾著有《文選音義》,且其門下多出俊秀,並各自著有文選的注書。主要有許淹的《文選音義》,公孫羅的《文選鈔》、《文選音决》,李善的《文選注》、《文選音義》。但現存的祇有李善的《文選注》,完成於唐顯慶三年(658),此後至開元六年(718),又有吕延濟、劉良、張銑、吕尚、李周翰五人新爲之注釋,稱爲五臣注。後來,李善注和五臣注成爲《文選》注書的代表著作,流傳於世,而合兩書而成的六臣注也流傳十分廣泛。
满3件5折 周易(精)
周易(精)
杨天才
¥13.20
《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活水源头,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一部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古老、有权威的经典著作,相传为周人所作。《周易》内容十分丰富,上讲天文,下讲地理,中间讲人事,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是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和启发智慧的至高宝典,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时至今日,《周易》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每个人都能从中聆听教诲,受益匪浅。
满3件5折 孔子家语(中国古典文化大系)
孔子家语(中国古典文化大系)
王盛元
¥7.04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书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对研究儒家学派的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价值。
满3件5折 《吕留良家训译注》
《吕留良家训译注》
(清)吕留良著,张天杰、鲁东平、王晓霞译注
¥27.60
       全书主体部分共五卷十六篇,另有补编十三篇、附录三篇。此次译注,以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吕葆中主持刊刻的明农草堂印本《晚村先生家训真迹》为底本,以中华书局2015年版《吕留良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吕留良诗文集》为参校本,并从《吕晚村先生文集》等中补若干与家训密切相关的篇目,以保存吕留良家训教导的完整性。吕留良家训以敬顺、无私、勤俭、去邪为总纲,以读书治学、为人处世为主体,处处体现了吕留良“敬爱严慈”的家教风格。        中国古人本以家族观念为重,喜家族群居,一大家族人若想和睦相处,家训则极为重要。吕留良生前曾读过浦江郑氏义门的《郑氏规范》,极为仰慕赞叹,以为至善,于是立志编撰吕氏家训,并传之于家,流之于后。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此书并未在其生前完成。吕葆中在其去世之后,选编了《晚村先生家训真迹》一书,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刊行。如今再根据吕葆中等人的意愿,补若干篇目,并加以译注,故改名为《吕留良家训译注》。再读吕氏家训,觉其对今人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多有启发。
满3件5折 《颜氏家训译注(全二册)》
《颜氏家训译注(全二册)》
(北齐)颜之推著,邵逝夫, 马克译注
¥36.50
       《颜氏家训》,七卷二十篇。全书诸篇,内容丰富,涉及家庭教育、读书作文、养生杂艺、待客交游、宗教信仰等众多主题,又一以贯之,皆以指引子孙后代立身扬名为本。虽然如此,颜氏的教诲,绝不以人格的丧失为代价,而是勉励子孙后代成为“修己以敬”的贤人,而向“修己以安人”的仁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圣人迈。本书特别强调父母自身的教育与成长,从而以身教、言教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培养子女的高尚节操和健全人格。        作者颜之推所教给子孙的,全都是他自身所遵从的;所明示于家训中的,也全都是他自身所践行的。作为父亲,作为祖先,颜之推的一生,正是实践《家训》的*好榜样。《颜氏家训》的典型特征可用七字概括:(1)广:涉及面广。(2)细:陈说细密。(3)精:阐述精深。(4)慈:训示以慈心为先。(5)达:作文以辞达为准。(6)信:行事以起信为基。(7)宜:施行以便宜为要。        作为流传至今的诸多家训之一,《颜氏家训》有着“古今家训之祖”的美誉。有人认为,荣获这样的美誉乃是因为其规模之大,然而,以我之见,则恐非如此。古之有家训遗留给后辈子孙的,数不胜数,然而切实对家风之形成、子孙之人格产生重大影响,并流传至今的家训却并不多见,而《颜氏家训》则为其中的佼佼者。自《颜氏家训》撰成而垂示后世起,颜氏子孙中,可谓人才辈出,其中尤为显明的,即有文冠一时之颜师古,忠烈感天之颜真卿、颜杲卿。家训之功,以至于此,诚为古今中外之所罕见者也。
仪礼释官(试读本)
仪礼释官(试读本)
(清)胡匡衷撰 陈功文点校
免费
《仪礼释官》十卷,清胡匡衷撰,陈功文点校。是书主要详考《仪礼》十七篇所见诸侯之官,博参郑《注》、贾《疏》,旁及其他经传,时下按断,展现了有周一代侯国设官分职之大略,为后人研究先秦诸侯国的官职、官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该书剖决昭晰,考证精详,实为治《仪礼》者不可缺少之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满3件5折 校雠广义 典藏编(修订本)精
校雠广义 典藏编(修订本)精
程千帆 徐有富著
¥23.80
《校雠广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强调研究成果的思想性、科学性、学术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全书共四编,分别为版本编、校勘编、目录编、典藏编。 ?? 校勘编主要介绍校勘学的界义与功用、书面材料错误的类型、书面材料发生错误的原因、校勘的资料、从事校勘所应具备的知识、校勘的方法、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等内容。 版本编主要介绍版本学的名称与功能,文献载体,纸书的装式,雕印本的品类,雕印本的鉴定,非雕印本的区分与鉴定,版本的变异与传承等内容。 目录编主要介绍目录与目录学、目录的结构及其功用、目录的著录事项、目录的分类沿革、综合目录、学科目录、特种目录、目录的编制等。 典藏编主要介绍典藏学的建立与典藏的功用、典藏单位、图书收集、书籍亡佚、图书保管、图书流通。 《校雠广义》是代表同一时期同一领域内研究的高水平著作。从出版至今,一直享有较高的荣誉和地位。该书被誉为“校雠学重建的奠基之作”,曾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一等奖。此次修订本,作者在原版基础上纠正文字讹误,吸收新观与新材料,调整部分章节,内容更加完善。
聪训斋语全鉴
聪训斋语全鉴
张英
¥14.99
历代家书家训非常丰富,但是整理成著作且有规模的却并不多。清朝名臣张英的《聪训斋语》便是深藏在《四库全书》中的一本颇有价值的家训,此书深得曾国藩的推崇,可惜世人只知“六尺巷”这个著名的故事,却不知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所著的《聪训斋语》。 《聪训斋语》原书分为“立品”“读书”“养身”“择友”四纲,其下又各分三目,但常有混杂,分类不是特别清晰,编者将其按立品、读书、修心、养身、怡情、持家、交友七个主题重新编排,对原文行注释、翻译和评析。希望这位深得康熙皇帝喜欢、又深受曾国藩推崇的贤臣张英的家训智慧能够对广大读者带来教益。
藏园老人手稿(全十六册)精(试读本)
藏园老人手稿(全十六册)精(试读本)
傅增湘著 傅熹年整理
免费
《藏园老人手稿》为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傅增湘先生有关古籍校勘及版本目录之学等的全部手稿。傅增湘先生一生致力于目录、版本、校勘之学,藏书二十多万卷,校书近八百种,经眼古籍既多,著录亦详细准确。毕生撰述的手稿近百册,主要为版本目录学撰述和游记。在版本目录学方面遗稿主要有观书笔记,自藏书目和校勘跋记等,另有笔记札记,记所见善本中对撰述有用的珍稀资料。另有游记三十三篇,其中手稿尚存者有二十篇,除纪游历进程、景观之美外,还博引群书,考证史地。现将其手稿加以整理影印。
8 9 10 11 12 13 14